主题:通胀,汇率,货币政策及再四万亿的不可能 -- zhuhit
说实话我一直不屑与体制内的某些人神神叨叨的说的一些话。我只是凭借我对经济的认识来判断,预测一些事情的发展,国家可能出的一些政策。而并不屑与偷看底牌。
今天看了某些人的言论,突然产生了一些共鸣,突然发现如果我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一些改变,那么其实这些神神叨叨的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以上是一些感想,下面切入正题。
我一直在想1987年美国的股灾,日元的升值导致日本在1987年出台了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后1989年日本大力提高利率,1990年出台地产政策,92年出台物业税(这个主要是弥补地方亏空),为什么日本在1989年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利率,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因为当时日本的cpi并不高。如果不提高利率的话,是不是日本的地产泡沫不会破灭的这么快,这么惨?
在看到今天国内面临的局面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一点。
这就是两个不同的选择后面临的局面,日本的当年的选择和国内现在的选择。日本的选择后的局面大家都看到了,而国内?
美国人的通胀现象很有意思,1960年到1980年cpi与两年前的m1,是正相关的,就是说超发的货币在两年后会反映到cpi上,而这个在1980年以后就不准了。
而1980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哪?美联储出了一个疯子:沃克尔,大幅提升利率到15%,应对当时的滞胀。
我对这些货币现象的解释是:1980年之前利率总是追不上cpi,就是说货币存在银行是贬值的,而80年以后则是拿着货币更保值。80年以后即使超发货币也被存入了银行。
1987年的股灾发生在10月份,1988年日本扩大内需,超发货币,到了1989年日本可能看到了通胀的苗头,于是提高利率,快速,大幅提高利率。
好了,回到国内,2010年9月,通胀已经不是苗头,是已经起来了,3.5%,猪肉的价格涨到头了吗?大家感受到的通胀是3.5%吗?
这就是国内和日本当年的两个选择。和之后面临的局面。
好了,我们再回到90年代初的中国,小平南巡之后也是一样的超发货币。前总经理遇到的情况是什么?通胀,逆差,三角债---,
他的应对是什么?首先收回银行系统的贷款,然后是1994年货币贬值(我个人觉得这是最具有神来之笔的一招),我为什么推崇前总经理,因为这个人很懂经济,可以说前总经理是奠定了,胡温黄金十年的基础。
1994年货币贬值之后,国内就抢占了东南亚市场,东南亚进出口恶化之后就是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东南亚货币贬值并不是危机的起因,1996年,1997年东南亚的贸易顺差减少之后,就面临着热钱流出的情况,当东南亚外储逐渐减少之后,货币贬值是东南亚当时一个的选择。就好像货币政策一样,汇率是各个国家应对困局时候的一个工具。只不过这个时机被索罗斯抓住了而已。而之所以国内能在1997年屹立不倒,前总经理在1994年的汇率贬值和紧缩银根是非常出彩的一招。
自己先挤泡沫,先贬值,即使这样2000年左右,美元兑人民币的黑市价还是到了10:1,2000年左右人们谈论的还是人民币会不会贬值这个话题。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贸易顺差,进出口总值在今年8月创了新高,如果以人民币来计算,进出口总值是新高吗?
顺差创了新高吗?顺差情况比2007年,2008年大为不如。农民工工资涨了啊。
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是不是创了新高?新高了,但是增速?热钱不在流入了。
我们知道人民币从2002年开始就是对内贬值,对美元升值,这种情况似乎没有的尽头。对内贬值意味着(通胀),通胀意味农民工工资上涨,意味着出口竞争力的下降,顺差的减少,对外升值,意味的也是一样的情况。
2002年以来之所以能够进行到现在是因为国内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民工工资长期滞胀,同时美元的贬值意味着人民对非美货币的贬值。
但是任何事物都会到头的,国内人口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民工荒的出现,农民工工资的增长,这些都是标志,还有两个标志还没有出现就是顺差归零,出口增长停滞。好了,时间点在什么地方?
做出口外贸的企业主们是不是感觉利润越来越薄?感觉这两天人民币升值让大家很难受?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通胀。通胀继续那么意味着农民工工资继续上涨---意味着血汗工厂的出口产品竞争力继续下降,意味着顺差继续减少?大家看出了问题了吗?最后就是---当出现逆差的时候,人民币贬值。
2008年有能力出四万亿政策,因为2007年之前银行系统储藏的大量货币(有热钱也有顺差)的释放和人民币在2007年的低估,之后就是我们现在面临通货膨胀。
但是如果现在再来个四万亿,意味着超高通胀,和人民币贬值再贬值。如果贬值一起,热钱流出,就意味着国内的银行系统货币的减少,我们现在讨论的是m2的增速的下降,到时候我们可能就要讨论,m2每年总量的减少了。
拉美我们是看过的,东南亚我们也看到了。
当然不排除选择继续4万亿,继续放松信贷,就好像人总有选择自杀的权利。
国内人口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 政府的政治目标是"充分"就业. 于是, 压低人民币汇率, 增加出口顺差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 不需要出口顺差了. 不管是以通涨的形式, 还是名义汇率升值的方式, 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升值.
不象当年美日在产业上直接竞争. 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升值, 让其它亚洲经济体获利. 假如其他经济体也有流动性泛滥的问题, 是亚洲货币升值.
为什么会升值?是顺差?
顺差在减小
总有一天会到0的,甚至逆差,这一天两年内会看到。可能更快。
顺差在减小, 是因为中国通涨, 工资物价都在升高, 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升值.
生产率速度赶不上通胀
我说的是汇率和通胀关系很大,通胀表示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商品价格的上升,2007年之前的通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当通胀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人民币就面临贬值的压力,而一旦大幅通胀,那么人民币---
先定义一下, 你是在讨论人民币实际汇率, 还是名义汇率?
我是在讨论人民币实际汇率. 在多数情况下, 通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不大.
楼主有考虑过前经理做这一切的时候谁在埋单吗?大批的下岗职工怎么讲?最初下岗可是没什么保障,近乎裸奔,不像今天。这些人是否应该看做是前经理英明政策的代价承受者呢?我总觉得伟光正任何刀口浪尖上的动作都得有人承担代价的,无非是权利边缘的人,哪怕看起来这些决定多么英明。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我说的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你和我讨论下岗,好吧那就说说下岗吧。
我个人认为90年代的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我的父母在中年的时候被下岗,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不过他们也曾在中青年的时候享受到了作为工人阶级的不少好处。每次改革都有牺牲者。
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就好,只是作为当事人比较痛苦。但是如果不改,国企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前经理被人诟病的是没有给下岗者以一定的生活保障。
我推崇他不是因为他够狠,不是因为下岗等等措施。而是因为这个人的经济财政措施让我觉得他很懂经济。
而是因为这个人懂经济,措施得当。应该分开看的。
实际汇率,是说现在的人民银行的汇率,我讨论的是这个。
你先好好看看我写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吧。
de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葡萄光临,欢迎欢迎!
你说的是朱收贷款收得太紧了吧。以朱火箭般的提升速度,朱当时通过收信贷立威的想法是逃不掉的。
如果李总理当时采用朱的方案情况会好很多,不会因为命令没人听,收得这么紧,如果李懂经济的话,他也不会被朱取代不是?
党内懂经济的人这么多,为什么1988年的价格闯关的时候,1992年小平南巡通胀的时候,他们的方案没被采用?还有2008年4万亿的时候,2005年汇改的时候?
94年政策的后果大家看到了。
现在采用的政策和94年是不一样的,结果会怎么样哪?反正过两年就会看到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cpi比94年低,外储比94年高,情况好点,是没有问题的了。
de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