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共:💬1457 🌺6638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这个问题国外也存在

很多高质量的书(指内容)阅读面也很小,但一些小的出版社依然存在。据说Amazon开始“电子出版”,书目以PDF或者电子出版文件存在,有订货的时候,当场打印装订一本。就一本书来说,overhead成本偏高,但这样的书多了,分摊下来其实并不恶劣。我买的有几本书就是这样的性质,看得出是小批打印的。中国也可以考虑这样的出版方式。这样的“印刷厂”和有的网站容易用自己照片收费打印装订画册、年历在性质上是一样的。

家园 这家店什么时候开出来的?

我99年出国,当时这个位置有两家CD店,一家是缪斯,拐过复兴路还有一家是镭音。跟镭音的老板吴延华还侃得比较多,他那里打折不多,但是进货比较新。据说后来镭音2001春节后突然关门。而缪斯因为跟上面关系没有搞好,被抄了水货,也关了。九龙倒是搬过来,过去在吴淞路时候他家的老板是汪闵华,在行内有点名气,不过后来他离开九龙了。到现在九龙店面越来越小,2007有两层楼,2010年去就剩下一楼了,不过还顽强地活着。

老太婆那里没有听说过,几次回国经过九龙都没有去她那里,可惜。

要说历史,上海最早的字号的是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在延安路;90年代初西藏路有个东企,也常常去;后来又陆续出来上面那几家,其中九龙在吴淞路时候规模最大。还有南京路,金陵路也先后出来过几家小的店。音乐书店原来在西藏路,CD一直品种不算很多,不是买CD的好地方。2000以后古典唱片业不景气,估计大多数专门卖CD的店都没有生存下来。

家园 老外比我们更省

西方老外对牌子不热心的。至于是不是真的假的,只要质量差不多就行。所以他们比我们更喜好买便宜的东东。至于LV,老外基本上不会买。对他们来说,买LV是近乎SB的奢侈。这点和国人有本质的不一样。国人喜好分真的假的,老外喜好看实用不。

还有一个原因。国内的物价比国外贵很多很多。老外来了,要买点什么带回去。突然发现国内的正品比自己家还贵。于是他们只能买点A货了。^_^

家园 BRT已经上了好多了,效果还待观察。
家园 中国的情况是这些书印数都很少

就是说,比如几千册。错过了就不好买了。

西方这些东西,持续时间长一点。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继续出版的。我对于印刷技术不熟悉。但是要说很多paper cover的再版,很多图片,比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好不到哪里去。

手头两本书,都是这样。一本是前文说过的《地中海》:

外链出处

还有一本是

外链出处

John Hopkins出版社的。纸质比上一本要好,但是图片非常模糊,像是影印。我猜想原来Hardcover的应该图片是很精美的彩图。

家园 以前的国营百货商店开单貌似就是在空中挂绳子飞过去的
家园 也有可能是外国侦探多,上海外国人多嘛
家园 的确

你认为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

家园 正是

出国后,以为再也看不到了,没想到在纽约看到了。

家园 现在很多书稿都是电子排版

只要原文件还在,什么时候打印效果都是一样的,就好比你自己的带插图word文件,用激光打印,隔10年再打印,效果还是一样。

家园 老哥得花,老铁钱包穿孔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好八连在的

营房在杨浦大桥下面:)

家园 老外似乎更喜欢买本国牌子

原因是本国的一般便宜,遇到打折什么的价格很低。LV在法国的价格似乎是最低的,法国人似乎也用。

我国对名牌的观念大部分来自日本?疯狂买名牌包包(特别是LV)在日本似乎是个普遍行为,大街上人手一包呀,穿着挺普通的大嫂老太太也挎一只。

魔都
家园 老早叫机械学院吧

记得幼儿园的时候,一年暑假,外婆的邻居从建设中学高考到了机械学院。四下里居然没有一个是称赞之声,我心里既是不明白,又是愤懑不平。要知道那个邻居爷叔是个大胡子,平时很用功的,也挺学究气的呀,而且能弹吉它。我好是崇拜的。不料,等我去问老头子的辰光,他居然说俺以后能考上机械学院就不错喽!心里好是迷茫和困惑。。。一直到了自己高考的时候,还问过自己有这么难吗?

后来等到自己进了高中,还时常骑车去那里玩。有两次是拜访住在北面教工区里阿爸的老同学。同年级的同学里,有一个也是教工子弟,经常带我们去看大电影。游泳池可是真不错,每次游好了,都要风光旖旎的走老长的一段路,才能出校。据说这沪江大学以前可是老毛子在上海的一个据点呢!

大学时代,两个死党皆在该校,一起在大草坪上踢球。更有去他们木头地板的寝室里搓麻将,真是一个学生待的好地方啊!

家园 至少九十年代中开始就有了吧

老板娘的历史还是蛮悠久的,不过搬过好几次地方,总是从汾阳路马路这边搬到对过,然后过两年又搬回到附近,反正都没离开过大门500米。老罗那时候是世纪之交吧,那时在上音大门这边,里缪斯原址很近,没两年就到对过院子里去了,不过那以后就再没动过。

缪斯经常去的,因为很长时间都开在上音乐器工厂那个后门那边,那里有小门可以直接进上音,进去就是钢琴系的楼,抄近道。九十年代中后期Hi-Fi在上海滩算是风光过一阵,有线音乐台刚开播的时候每个礼拜都有一档一小时的节目一半讲音乐\唱片一半评器材的,后来变成了商业软广告,吹出了几个伪进口名牌(著名的多版本“皇冠”),而且原创的节目越来越少,变成DVD播放台了,放的东西我都有,不看也罢。印象里那时候的缪斯装修很体面,进去感觉都是暖色调的,店里器材也很高档,记忆里那些书架式音箱的音质都是让人口水滴滴的,我经常在那里面耗时间,从店左边走到右边可以走半个小时多。有一阵缪斯还搞过会员制的CD租借活动,好似图书馆,其实是个好事情,但那不等于自己跟自己的市场需求过不去吗?后来的确是一下子就消失了,那时还以为是拆迁的原因,会重开在附近的别处,结果再也没有开出来。

镭音好像是在上音的另外一个后门那边,教工宿舍区那里,不过那边的门经常不通,所以去的不多。

其实是在九龙花的钱最多,原来在吴淞路桥下面,有意思的是他家招牌一直是“九龙空调器商店”,九十年代中后还卖过LP(二手的),后来搬到汾阳路以后也有LP卖,大学的时候一个学期在九龙消费两次,期中考试之后一次期末后一次。我的那张九龙VIP卡编号很靠前的。

基本没在延安东路的中图买过,太贵了,一样贵环境还没有缪斯好。

再补充一家,大韵唱片行,地铁高安路站出来的那个路口。知道那里是因为一次有线音乐台介绍了一个刚上初中的男孩子,却极其喜欢音乐,就住在那里附近,节目是在大韵里面拍的。机缘所至,没过几年就认识了那个男生,老板娘那里也是我们经常接头的处所。现在回国也经常和他见个面。他和我其他几个音乐上的朋友一样,工作都和音乐相关,这点我有些遗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