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漫谈中国政治改革之一 -- 井底望天
1万美元1小时的律师也被你见到了?佩服。我可没见过。
我不懂法律,不过查了字典,好像庭审是"trial"一词。"trail"是你有更高深的用法?或者打字错了?
我听说美国法庭允许当事人自己替自己辩护,但不允许没有律师资格的人代别人打官司。你的说法‘本人也出过50到100次庭了,而且是不同的法官和法庭与不同的案子’。言下之意,你自己惹上了至少50-100次官司了,真是精力旺盛。
你是绿卡?公民?签证?想必你是公民。因为即便是绿卡,惹上这么多官司,除非你全打赢了,移民局估计都会考虑把你的绿卡撤销,然后再把人遣送回来。签证就不用说了。
你的资质既然这么强,这么精力旺盛,还追求上进到上网发帖挣外快,还谦虚到把"trial"这样的词都打错,给我们这些外行一个纠正机会,真是佩服到无法形容。
九
所以看一下右派们的政改纲领,你会看到的东东,大概不会超过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俺的民权(豪民的民权,吃剩下的,也有些屁民的民权)是不能被政府侵犯的。
第二个就是要分权。因为你中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太大,因此要分掉你。最好就是美国那样的三权分立,你罗斯福要提高工人工资,俺们国会保证你没法通过这条法律。你总统要搞行政命令来推行,俺们最高法院宣布你违反宪法。
今天也是一样,美国最高法院最近的两个判例,一个就是给予财团在选举中无限撒钱的权力,一个是增加起诉违法的资本家的难度。
当然不光是要把政府的行政权力给压缩,还要把中央政府的权力压缩,完全实现地方自治。这个地方自治,还不是人家1911年之后,中国分裂和军阀割据的那种联省自治。
而且还是要推倒人民共和国,而建立联邦共和国。
大家知道何为“邦”?《说文解字》说,邦,国也。邦在英文里面,对应词是“state, nation, country”。汉朝时候,避讳汉高祖刘邦的名字,邦就用国代替。
所以说,为了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右派们的政治主张,是要中国回到春秋战国的政治体系设计。要把中国的各个省变成一个个国家,然后在这个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国家联盟,就是苏联那种东东。
当然名义上,是说这样是为了能够想一个办法,可以让台湾回到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听起来好像是为了统一祖国,就要搞出一个实际上不统一的祖国,来削足适履,满足一个名义上统一祖国的目的。
而在这种借口之下,则可以趁机把实行了60多年,虽然有不少缺陷需要优化,但是总体上来讲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仍然行之有效的地区民族自治制度给予推翻,企图把中国从清朝一代开始,奠定了边境地区,再造一个借口给葬送掉。
也许右派中的不少人,比如说俺熟悉的一些人,是真心实意地认为这是一个对中国未来较佳的选择方案。但是俺不客气地评价一句,这种方案,倒是有机会为恐惧中国崛起的势力,操作7块论而提供上下其手的机会。
当然俺们这个民族,自从经历了400年的内部殖民化之后,在一个伟大的女性的主导下,重新达致了文化上的融合。这之后的分裂没有超过50年,又会在希望统一国家的强力集团的主导之下,重新回归统一。
俺也很有信心,如果中国未来的领导人物,一不小心昏了头,因为不懂自己的文化传承,又不懂世界其他文明的历史教训,万一搞出个联邦和邦联之类的东东,最后导致枝强干弱,出现类似于格鲁吉亚那种“保护X语,抵制国语”的分裂活动,那么中国一定会有一些具有民族责任,背负历史重任的有识之士,毅然出头,重整河山。
不是危言耸听,中国八十年代的边疆政策,就是走了这样一条轻率和任性的路子。
所以你看俺在《花开花落》中提出的治国方针,走的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威,疏通中央政府和基层群众的隔阂,禁止中南海变成深宫禁苑,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明人间疾苦。
在加强中央和普通人民群众的联系,让政务对民众公开,让民意得到更好的贯彻,让政府回归为人民服务这个高尚的施政原则(不管现在能做多少,旗帜不可以倒,必须一步一步实现),让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更加有效。
而同时,减少中间政府层次,收回部分地方政府权力,让更多的地方政府权力回归民间,将各地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具体的方法,就是采取西汉主父偃的推恩策,逐渐弱化省级政府层级,改变这个元朝才出现,某种程度回归战国诸侯国形态的组织结构。
这个步骤,实现的方法,一个就是省管县,解除地级和市级对县的层级的约束。另一个就是强市出省,比如重庆这样的路子。
如果重庆的实验可以成功,在解决城乡一体化,扶贫均富,均衡发展上面有所作为的话,这种强市弱省的做法,就可以大规模的实行,从而为中国内部体制和市场的进一步优化,建立在高速铁路和互联网这个新的技术基础的扁平化社会管理模式,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从主导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一条现实可以实现的道路。
如果把俺的削强藩,均贫富,严吏治的路子,和右派们的三权分立,弱化中央,地方自治,联邦和邦联,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土地私有制等等,好好比较一下,大概可以看出来根本的不同。
这里俺还想花笔墨谈一谈右派关于法律至上的主张。
确实中国在依法治国上面,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提倡法律应有的地位之时候,要切记不可走上法律至上的极端。
俺看法律至上,主要的问题在于因为对法律程序的繁琐化、细节化和专业条文化,真正的法律精神倒是被忽视了。在西方法律至上,与道德背道而驰的局面下,简单地关注法律程序的公正,而忽略法律结果的公正,其实已经大大损害了法律的正义性。
而且把法律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规范,本来只是工具性的一个功能,无端地上升到如何如何天赋神授的高位,把通过一种游戏博弈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夸张成为捍卫什么什么神圣原则,那就是真正的欺世盗名了。
记得美国法律界一个流行于法官和律师中间的笑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样一种境界:
When facts are on your side, you pound the facts.
当事实在你一边的时候,你就捶打这些事实 。
When facts are not on your side, you pound the laws.
当事实不在你一边的时候,你就捶打法律。
When both facts and laws are not on your side, you pound the table.
当事实和法律都不在你一边的时候,你就捶打桌子。
在这样一种事实上的法律态度之下,真正的法律精神已经烟消云散了。因为法律不再成为一种维系社会关系,强制维护社会次序,贯彻公平原则的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工具。
法律已经变成蔑视社会正义,只是在游戏规则允许或者可以偷鸡的前提下,如何为个人获取最大的利益占有,或者最大的权益保护。至于法律结果是否公平,和对人类社会有所促进,那就是天知道了。
这里俺不由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王道和霸道的争论。
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大一统是最根本的基础!
您这段的说法与本嘉明的有些思路挺类似。
到底应该强省弱化地区,推行省管县,还是强化地区,弱化省,将行政单位管辖从中央到省到地区到县,变成中央直接到地区到县,省级单位作为地区协调机构即可,这两种方案可以进行比较衡量。但是弱化地方诸侯加强中央权威的强干弱枝政策是一定的。
在我们顾问团队里正好有一位法务,她曾经耻笑过关于反对刘晓波的“愤青”。但今天她讲商业道德时举的例子里正好有一个中国法官明显偏袒讨要工资的员工的事情。她当时是某个集团的法务咨询,这个集团是第一家引进zara的公司,但因为上市失败,计划通过制定严苛的员工手册来达到裁员的目的,引起暴动。后来法官找到了接口判定他们的手册无效,要求公司对被裁员员工进行补偿,后来被其他地方的员工以及供应商多次起诉而最终破产。
当时就正好抓住了这个例子和同学们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西方,如果一个法律法规没有被完完全全的遵守,这个法律和法规就是无效的。在中国,老百姓的认识就是如果这个法律法规不能带来它应该带来的合情合理的结果,它就是无效的。
别和某些人较劲!
他就是冲着较劲来的!
这种人生活在对社会的不满里,别搭理,一搭理他就没完没了,整个儿一个麻烦!
不能简单类比
就是弱化州牧,强化郡县。
这个在核心区我想每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边疆区呢?井大是怎么考虑的?
还有一个问题,窃以为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非关税壁垒对经济发展的阻碍非常大,政治改革在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方面准备如何作为?
是说我的这类对比不恰当吗?
原闻其详。
在我看来,就和我们喜欢米饭而美国喜欢汉堡一样,只是一个事实而已。没有必要去强调哪一个更好。
西方人的宗教,宗教凌驾于所有之上,并变成了主教的私有物,对一般人的思想进行操纵。根基在于上帝永远正确,但解释上帝言语的人终究仍然只是人而已,是借助于教会满足自己权利欲望的人。
西方人的法律,法律凌驾于所有之上,变成了律师的私有物,最终变成以付钱多少来衡量你的行为是否能变得合法。根基在于人们相信法律是客观的,但解释那些复杂法律条款的仍然也只是人,而且是以钱来衡量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