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曹植 之一 风骨 -- 玉垒关2

共:💬47 🌺31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玉MM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曹植的文字既美且真。

只是现代人读来,难以得其佳处。

至于韩寒批矛盾,也就罢了,批老舍,简直是再一次曝露其无文。老舍文字圆转深透,小处均见安排,但又不伤其真质,气韵。这是真大师。

家园 顶这个美且真。

我非常非常的喜欢。其实同时做到这两点,很不容易。

此外,我也是老舍的粉丝。

家园 谢谢mm的花。

古人认定为伟大可流传后世的作品,大都属于这个美且真的范畴。也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老舍的作品我第一部读的是四世同堂。虽很多评论认为,老舍最好的作品并非此书,但我最爱的,就是这部。

韩寒之流,送他们韩愈的诗吧,蚨蚍撼铁树,可笑不自量。

家园 蚨蚍撼铁树?想让它开花?
家园 韩寒澄清: 说错了,老舍文笔还不错,我说的是巴金
家园 一个人一生能有一篇文章

那就是得天之幸了。

试问今日之西西河能有几篇文章能再现于十年后?

家园 文章有什么用?辞藻有什么用?

少年学得,青年颂得,中年写得,老年吟得

只此四句,就骗了我一朵花!!

而且,读完之后,根本就不想这四句,究竟有没有道理。

家园 呵呵,只是个人一点看法罢了

青少年读《短歌行》,大都被气势给感动了,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沧桑豁达,非得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可,所以只是“学得”、“颂得”。

到了中老年,就可以慢慢咂摸其中的韵味了,且吟且书,呵呵。

文字这东西,个人有个人的说法,兄弟我也给你一朵花,这样交流也蛮有意思的:)

家园 我不是说您的那四句有什么错误

而是说一个道理。如果一句话文辞华茂,那么,即使那一句话的道理不是十分正确,也会获得人们的认同和传诵。

短歌行的确是名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稍有愁苦的时候,总是不自禁的想到这一句,至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总是让我兴起韶华易逝之叹。其他的句子,感触不深。

家园 赞以下这一句

我却认为,身为中国人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一抬头,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星斗。

深切同感!

家园 也说风骨

中国文人,老舍是风骨,巴金是风度,郭沫若不过一犬儒尔

老舍是八旗落魄子弟,从潦倒中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尝尽世态炎凉,性格自有其风骨。一部茶馆,冷眼看人生,笔下的百态人生我们现在都能够在身边找得到。

宁为直折剑的他用太平湖的一跃,写出中国文人的传统精神。

巴金是四川地主少爷,少年成名,文革前一路顺风顺水,生性敏感重情,性子虽然有些软弱,却不失其风度。中国传统文人的优点和缺点在他的身上一样的突出。但至少,他至情至性,一篇怀念萧珊,平淡的叙事,平易的文字,让人读来为之深深一恸。

郭沫若则是趋炎附势,骨气全无,不过是一个犬儒罢了。

家园 【原创】曹植之二 传承

一个人的格局总会受到家庭出身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比如出生在农家的人更有可能对农民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尽管他的眼界可能会远远超过了他父辈眼里的韶山村,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又如出身清朝遗老之家的民国才女。她的文风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同寻常地孤绝,阴冷。外面的世界八面来风,却始终吹不散她字里行间前世的尘埃落定。一如她父辈的烟榻上。

家庭也会对子弟的施加有意识的影响。比如孔鲤经过庭院,他的父亲孔子问他,你读了“诗经”吗?如果没有读的话,你怎么“立言”呢?你读了“礼记”吗?如果没有读的话,你拿什么“立身”呢?

这件事情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庭训”,从此就代表老子教训儿子。有的庭训写在门楣上。比如“淡泊明志”的匾额。比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的对联。有些读书人则写文章教训子弟,称为 “家训”。比如“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样精品的“老子教训儿子”的语录集合起来,就称为“蒙学”。而“蒙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承”。

  我们“诗礼传家”,我们有了“三苏”,“三曹”。我想说说曹植,还是先尝试略说曹家往事吧。

玉垒关:【原创】曹植之三 卞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曹植之三 卞氏

曹植的生母是卞氏

一 

“三国志.本传”说得很明白。这日后的卞太后“本倡家,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然后跟着曹操去了洛阳。逢董卓作乱,曹操出逃。而有人传来曹操的噩 耗。家人想要逃回老家去。这二十来岁的娼妓出身的女子制止了他们。她说,曹君吉凶未可知,他日平安归来,何面目复相见也?

卞氏的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左右仆从们向她庆贺并且讨赏。卞氏说,大王是因为曹丕年长而立了他的。我只应以免去教导无方的过失为幸,又怎么能重赏大 家呢?

另有一次是,曹操得了几个美玉,他让卞氏挑选,卞氏拿了个中等的,曹操问她缘故,她说: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所以,我拿中等的。

曹操说卞氏,“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魏书”上说,她的长子曹丕称帝后,有人告他的弟弟,曾经威胁到他太子位置的曹植放任不羁,终于犯法了。曹丕命人禀告卞氏。卞氏说,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 成了这样,请告诉皇帝,不可以因为我而坏了国法。后来,等她自己见到曹丕,她也不为曹植求情。这段记录又说,曹植,是卞氏最爱的儿子。

裴松之提供了一段记载来注释这段魏书:魏文帝曹丕梦到磨蚀钱币。越磨钱币上的文字就越清晰。曹丕醒来之后找大臣解梦。大臣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想做,可惜太后那里 没法交待啊。 (此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这就是曹植的结局,前半生持才放旷。后半生在母亲卞太后的干预下保命。又因兄长曹丕的逼迫,而在离乱和动荡中, 用文字成就了一段功勋。

卞氏还曾救过曹洪。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最早跟从曹操起兵。有一次混战中曹操失去坐骑,曹洪立刻下马让给曹操,曹操推辞,曹洪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 君。”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却不可以没有你曹操。 这次曹洪没有看走眼。不过,曹丕年少的时候曾经问曹洪借钱,曹洪却有眼无珠拒绝了。等到曹丕继承王位,正遇 到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将乃叔曹洪收监,要处死他。群臣进谏求情,曹丕都不听,曹丕之母卞太后威胁曹丕的妻子郭皇后说:如果曹洪今日被处死,我明日便让陛 下废了你的皇后的位置(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郭皇后急忙去尽力周旋,于是曹丕将曹洪削官减爵之后,饶了他的性命。后来他和曹植病死在同一 年。他们都很幸运地没有活到十 多年后的公元249年,司马懿政变夺取了曹魏的实权。包括曹植的兄弟曹彪等宗室被杀。

司马的江山也并不长久,不久就在内战中分崩离析,接着便是五胡乱华。那是个数万少女被大兵们杀死然后煮了做军粮的时代。其实倒也不是那时候的人多么灭绝人性。吃与被吃的,可能同样悲哀。所 谓人性,因势利导,不论哪个年代都差不多的。

闲话不多说,卞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第四子曹熊早亡。长子文帝曹丕活了40岁,曹植41岁,而三子曹彰,是曹操引以为豪的猛将。有记载说,曹操死后, 曹彰曾经追问曹操的印玺在哪里。这好比作为诸侯的楚王问天子之鼎之大小轻重。

曹彰活了大概35岁。他是在朝觐曹丕的期间暴病身亡的。曹植作诔悼念,说“同盟饮泪.百僚咨嗟”。同盟,指的的是同为诸侯的兄弟们。后人读到这句之后 问,他哥哥死了,哭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呢?

有疑惑的不仅是后人。而卞氏硬生生吞下去的大概不只是眼泪。不过在那个“生民百余一”的动荡的大时代,她已经很幸运了。风尘出身的卞氏比她身为贵公子的儿 子们长寿多 了。她活到七十岁,直到她的孙子做皇帝的时候。 “三国志.本传”说,她驾崩后“合葬高陵”。

顺便再说一下,曹彰长的是黄胡须,有人考证过,说卞太后有鲜卑血统。

她活得也比她的儿媳妇们长多了。

“三国志”在曹操,卞氏,和曹植兄弟的本传里,都说他们“性约俭,不尚华丽”。又说他们死后是薄葬。这是家风,也正是乱世的时代之风。而曹植的妻子,豪门 大家出身的崔氏因为穿了绣花的衣服,被曹操看见,让她回家,然后赐死。

至于她的另外一个媳妇,曹丕的妻子甄氏是著名的才女和美女。原本以孝顺和大度出名。后来年老色衰,曹丕称帝后,久久没有册立她做皇后,她写了首诗歌抱怨了 一下。发泄之后,曹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恩赐她死。然后再立他俩人儿子做太子。

七 

前不久所谓的曹操墓里面,有两个陪葬女子。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二十多岁。七十岁卞氏大概一醋之下,愤而出去打酱油去了。

集勇气,智慧,容貌,幸运于一体的卞氏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劫

通宝推:大眼,铁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文学史上地位曹植是比不上他老子和哥哥

曹植的作品没有什么开创性,撑死就是当时华丽辞赋文风的集大成者.而老曹的古朴苍凉和大曹的清新写实属于开创了新的领域,对后世影响很大,这才是大师风范.创造性永远是最可贵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