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旧话重提: 汶川地震与“豆腐渣工程” -- Alarm
最近几天,关于汶川地震中的“豆腐渣工程”话题重新被提起、争论不休、好不热闹。就我的了解,此类“豆腐渣工程”当中的大部分、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说得难听点,对于这种占多数的情况,没有任何人应该为此负责任、你也没有任何道理去追究。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概念在中国被推广开,那是唐山大地震以后的事情了(唐山大地震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就是60~70年代建造的大量使用预制板的房子,压根没考虑抗震问题)。在很多地方,过去的几十年,因为地方财力物力不许可、根本无暇在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严格地遵照这个国家规范——更不要说这个规范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动和改进中,今天的规范远比20年、30年前的更严格、要求更高,也不要说汶川震区在5.12以前一直是7度设防、震后才升格到8度设防。
建筑物要抗震,理论上并不难,多用钢筋多用水泥,大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甚至连续剪力墙结构,关键部位多用钢结构加强,就像汶川大地震后重建的公共建筑那样(要求设防烈度八级,实际上是超标准执行,冲着九度设防去了)。但是对80、90年代有点概念的人应该知道,这样的标准在当时要普遍推开,与天方夜谭无异——那是个什么年代?那是钢产量突破五千万吨就要欢欣鼓舞大肆庆贺的年代,那是大量砖结构民房连钢筋混凝土圈梁都没的年代,那是很多民房依然采用预制板作楼板的年代,那是竹筋混凝土依然被用来盖房子的年代,那是宝钢在厂房施工中采用的钢管桩多了些,就被强烈批评、被斥责为“败家子”的年代……放到今天,单单河北一省的钢产量,还是被强令限产调控的情况下,也轻松超过亿吨,不要说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钢结构都烂大街了(我们小区旁边盖座超市都用钢结构,原因无它,工期短),用点钢管桩算啥?问题的关键在于,那就是80、90年代,不是今天。
换个角度看,汶川大地震垮塌的城乡居民自建房还不是一片一片的,难道这也是“豆腐渣工程”惹的祸?
对这样的历史背景视而不见、纠着“豆腐渣工程”不放,主张穷追到底大肆株连,要么是脑子有病、要么纯属别有用心。
顺便说一句,汶川大地震后,在水木社区临时开设的“汶川地震”专版,针对当时网上流传的各种公共建筑倒塌后的照片、有过很多深入的讨论,版面上相关专业人士对照片分析的结论是:多数建筑,在当时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下已经做得很好了,质量可以说超出预期,在地震中的表现超出预期。其中有一张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所中学的教学楼(80年代盖的)被震垮了,但是有一堵山墙(连着楼梯间)居然孤零零的立着、没垮,用作楼板的预制板整齐地挂在墙体上、绝大部分没掉下来。从抗震设防的角度讲,用预制板作为楼板属于严重不合格(唐山大地震的教训,预制板之间的横向连接可以视为零,一晃就散,不能像现浇楼板那样起到把建筑物墙体联为一体的作用);但是从施工质量角度讲,质量非常好!
记得当时一个网友曾经现身说法:他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的教学楼就是违章加层的,楼上班级的学生一蹦、整座楼都在打晃。如果当时遇到地震,他们不会有逃生的机会、十之八九要被埋。但是他们那一批学生人数暴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的那一批),地方财政的能力也就是那样,如果不加层、学校就没有办法接纳这么多学生,他们就读不上书、更别提考大学了。
其实我也住过危楼,我们县的县委县政府有一栋50年代修的老宿舍楼,三层,没有一根钢筋,木制楼板和楼梯年久失修、吱呀作响,楼上拖地板、楼下下小雨。因为楼道采光极差、大白天都漆黑一片,人送外号“黑大楼”。这楼自打80年代就被判定为危楼,应该立即拆除,但是县财政哪儿来的钱?所以直到我考大学为止,绝大部分县委县政府的年轻干部职工都是在这个楼里完成结婚、生子的全过程,我父母如此、他的同事们如此,我的舅舅、表姐依然如此。万幸的是,我的老家不在地震带上,不用担心它哪天在地震中倒下……
这就是历史,就是80、90年代的大多数中国偏远地区基层的历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要追究责任必须先收集证据,80、90年代农村建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没有设计图,也没有施工档案,也很少有正规的工程承包合同,都是当地的瓦工、木工凭经验建起来的。没有这些原始资料,就没办法弄清到底哪个环节是有问题的。即使个别的房子有这些资料,大地震之后有多少能遗留下来也是问题。
没有原始资料,追究责任就没法进行。也许当地人的回忆可以补充一些资料,但在法律上这些回忆作为证据是不可靠的。
记得是北川县 or 汶川县 or 青川县吧,反正带了个“川”字,县城一座建于50年代的砖木结构礼堂没有垮塌、受损轻微,当时也是好一番议论,具体的说辞不用我讲、大家应该也能猜出来,都已经是格式化的内容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50年代,一座礼堂对当时的县里面来说,就相当于人民大会堂在中国的地位,那是全县的招牌和面子(西南地区各县在50年代有过一股修建礼堂的潮流),虽然没有专门的抗震设防规范,但是用了当时最好的设计、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材料,完全是地方上在当时条件下不惜工本搞起来的!我们县建于50年代的礼堂,用的房梁和柱子,木质那叫做好、直径那叫做粗,现在跑遍全县乃至全地区,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好木材了。墙体极厚,和北京广电总局主楼有得一比,透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格。
这样的房子,在当时盖得起多少,又盖了多少?更多的,还不是土坯房茅草棚,或者是竹筋混凝土的普通砖瓦房?再后来有预制板了,就轮到预制板大行其道,直到唐山大地震带来的惨痛教训让我们警醒。
唐山大地震,在大批预制板楼房(中国版“赫鲁晓夫楼”)成片垮塌的同时,唐山工学院一座建于清末民初的图书馆,活生生陷下去将近一层楼,但是整体结构完好、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这栋楼今天还在,已经被作为文物永久保存了),难道这也是“豆腐渣工程”惹的祸?
其实道理是同样的,只是有的人要么真的不明白、要么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调查组将震后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可以使用、加固后使用、停止使用和立即拆除。对于所查访的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学校、政府、商住、工厂、医院、其他公建7类。
在调查组所调查的54处政府建筑中,有13%(7处)因被毁严重无法修复;在44处学校建筑中,这一比例为57%(25处),是政府建筑的4倍多。
根据论文所列出的建筑震害情况统计列表,在调查组查访的384处建筑中,有44处是学校建筑。统计列表给出的数据显示,在44处学校建筑中,可以使用的占18%(8处),加固后使用的占25%(11处),停止使用的占23%(10处),立即拆除的占34%(15处)。
与此相对应,54处政府建筑的各项比例为:可以使用的占44%(24处),加固后使用的占43%(23处),停止使用的占9%(5处),立即拆除的占4%(2处)。
论文还指出,从建筑使用用途上来看,学校和工业建筑的震害最严重。震区的学校建筑主要以砌体结构为主,加上建筑上的大开间、大门窗洞、外挑走廊,有时甚至无抗震构造措施,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乡镇的工业厂房多为砌体结构,规模不大而且多为人员较少的车间,因此其抗震设计的要求也很低,导致震害较为严重。政府机构多用框架结构,其震害最轻。其他类型建筑的震害介于这两类建筑之间。
======================================
国内一家建筑科研机构的一位专家表示,曾在地震后被派往灾区进行调研,他说,凡是按照抗震规范进行正规设计、且施工质量有保障的房屋,在高烈度地区大部分做到了开裂而不倒塌,在低烈度地区震害程度大部分较轻。“一所坍塌严重的学校所在地的另一所希望小学,同样的结构,却只有轻微裂缝,完全不像劫后余生的样子。”他表示。“考察中,确实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如配料上的偷工减料,还有的不按抗震要求施工、操作上的不合理,使得震害雪上加霜。”
===========================================
如果是先盖的学校后盖的政府办公楼呢?
学校是十几年前盖的,依照的是十几年前的标准和技术;后盖的办公楼是按照当下的标准和技术盖的。地震一来,当然学校倒的多。
那先盖办公楼后盖学校?典型的贪官形象。
盖办公楼的时候顺便把才建好十几年的学校也拆了重盖?要是没地震不就是典型的败家子吗?
我说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只是想说明,单独列出的任何情况都从不同的角度看都可能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多方面的证据。想指责政府搞豆腐渣弄出人命,那就得把各个建筑的竣工时间,当时的建筑标准都列出来。或者举出同时期竣工的类似建筑进行对比。否则像出现我上面说的那种情况,就是纯粹的天灾。
同样的建筑构型和质量标准下,教学楼因为结构单一和规律、开间又大、墙体上的窗户多,本来就比开间小窗户少结构不规律的其它建筑更脆弱。再一个就是地震发生时正好是学生在教室上课,教学楼处于重载状态,抗拒地震的能力比轻载状态弱。
其实还有一条,你转帖的文章没有交代:一些倒塌严重、造成大量伤亡的教学楼建于8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违章加层,结构上采用了预制板楼板这种很不利于抗震的方案。而这恰好切合了那个阶段初、高中学生数量暴涨、而地方财力紧张的历史背景。
还有一个因素你转帖的文章也没有交代:建筑物的朝向。在震区垮塌的教学楼中有这种情况,一个“L”型的楼,垮了一条边、与之垂直的另一边没垮,这就是建筑物朝向差异导致的。教学楼最脆弱的部分是开了窗户和门的两面纵向墙、最强的结构是没开窗户的横向墙,如果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沿纵墙方向、恰好就是作用于最脆弱环节,造成严重损毁的概率大大增加。
比较有意思的是,根据震后统计,希望工程在震区修建的一百余座希望小学,无一损毁,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1、建筑规范对大开间和小开间的设计本来就不一样
2、负重荷载本来就在建筑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比如机房这些地方负重就大,难道有事的时候先跨?
恰恰相反,建筑设计是要保证这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安全。
3、你的说法如果有理,那就更应该展开调查,还当地官员一个清白。先检查一下废墟的钢筋啊,水泥的质量是否合格,合格再去检查结构问题。
那个例子才够给力哦……
毛主席纪念堂是什么结构?连续剪力墙,形象点说就是一个特大号钢筋混凝土碉堡,抗震设防烈度12+,是不是世界上设防等级最高的民用建筑咱不知道,但是在中国坐这把交椅应该没问题:-)
理论上非常简单,要抗震、那就提高设防等级,公共建筑的设防等级应该比同地区普通建筑高一度设防。但是,还是那句话:那些垮塌建筑的大部分是在80~90年代修建的,不是现在;那些垮塌的建筑也不是人民大会堂、不是毛主席纪念堂,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不惜工本去建造的东西,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它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抗震方面的考虑。
TBSA结构计算软件了。
既然你知道连续剪力墙,就应该知道我国建筑规范不是2000年才开始的。
你说的这些什么承重负载重,跨度大,你以为80年代结构工程师都不会算?合着我国建国60年,全国就学了10年的结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