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Aldi的故事(上) -- 老马丁
而是就是那些名牌厂自己生产的,但在Aldi里销售的时候就改叫另外的名字了。
建筑理论,做“可移动建筑”。他老板说,要有发散思维:移动可以是相对的,不一定是建筑自身移动,也可以是人移动到城市的不同区域或各个不同的城市,而城市的结构、肌理是相似的。无论身在哪里,抬眼看到相似的麦当劳,相似的购物中心,相似的沃尔玛。仅从城市街道景观,人甚至过法识别自己的移动。于是相当于城市随着人一同移动。
嗯,其实也挺扯的...
建筑小硕一思考,围观群众就发笑...
铁匠大叔呵呵
比如随着大规模铁公鸡项目的完成,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跟国外的差距会缩短。
这个电影俺也看过。好像那家伙本来是去机场给朋友送行的,结果到了机场以后,喝的大醉的他却上了飞机。。。。
好像一块放的还有另外几部前苏联电影,都不错。
更有甚者,要one dollar的coin才行。
八过,大家拿这边见到的cole是个书店。。。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aldi做的很差
里面东西的质量给我的印象更是不好
买过一个cheesecake,最后扔了
那玩意实在难吃
先贴图,Wiki上面的 ALDI “赤道”
欧洲的势力范围划分:
在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的规律是英语国家都是阿迪南方 Aldi Sued 在经营,不过好像欧洲外只有英语国家有店。全球发展速度约为一周一新店。马丁叔叔说德国沃尔玛和Aldi&Lidl市场定位高度重合我感觉不同,Aldi们都是5,6百平米的店面,几十个停车位,网点布局兼顾市区(只有自行车位了)。沃尔玛是没有竞争过和他同类型的大型超市,在美国沃尔玛保证了低价,在德国没有实现这个,不知道当时保证低价还是不是德国沃尔玛的目标。我觉得跟Aldi们比较价格要高,同类商品可能有几种价格能接近,但是另有太多种高价的选择,当然其他大超市也一样。另外原来本地沃尔玛死气沉沉的,换成REAL后装修完善后气氛好了。德国沃尔玛是国际大公司水土不服的好例子(没找到够多优秀的管理人员?这里想到了德国IKEA基建处的腐败案子)。
未来中国(食品)零售业的结构是否有德国的今天的特征,单个超市店面规模小,网点密,大型连锁店基本垄断全社会食品零售,到一定限度后激烈并购,是个很有意思的题目。我想至少对食品质量安全来说应该是有利的,有Aldi的订单还用造假吗?假货怎么获得销售渠道呢?
德国每年都会出一本揭秘aldi商品的真实厂家的书。
其中不少名牌企业。我不知道为何这些厂家或者说Aldi要在这品牌上偷偷摸摸的。
只是他们用专门的牌子为aldi生产。德国人每年出一本书来揭秘这些品牌。
aldi货物的质量在整个零售业是属于偏上的,我听政府部门的人说过。
如果是一样的商标和包装的话,大家就直接买便宜的那种了。厂家的利润就减少。
厂家为了不让消费者方便地比较价格,经常在包装上,净重上搞得异常复杂。举例有一些厂家在同类产品上有350克,454克,750克,900克等等不同的包装。消费者不拿个计算器算一下,搞不清哪个最划算。直到前两年,德国还是欧盟规定,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必须标明每100克或1公斤的单价。
教授加油写。
对于Aldi,本人觉得他和电脑设备供应商Medion之间的合作挺有意思的。曾经一天里售出20万套电脑,很多人还买不到。开创了廉价食品超市卖贵重电器的先例,并且生生逼死了Vobis和Comtech这两家原先最大的组装机供应商。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德国消费习惯的改变。网络的发展,使德国消费者从依赖售货员咨询和推荐逐渐转变成自己作出决定,到商场里拿了就走的消费习惯。这其中又有了Media Markt和Saturn逼倒了Brinkmann和其他电器商场。
价廉的东西就不能弄得物美,lidl是唯一例外的。
而且楼主说的对,lidl果然也是品种较少。楼主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为啥了,顿开茅塞啊!!学习了,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