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BBC关于中印贸易想到 -- 晨枫
要知道,毛泽东和他的那代领导人,对独立自主的追求真的是“变态”的,宁死不倚他人门楣,所以才有和苏联的翻脸。
如果是被迫的,没必要对苏联翻脸吧?华华约经互会里面也可以讨口饭吃的啊。
就必须不参加游戏更不遵守游戏规则。
中国要想当老大,必须另起炉灶,正所谓学者生,肖者死。学的是原则,所以能生;肖的是形象,必死无疑。
中国现在太肖美国了,不是啥好现象。
印度缺的是文化大革命和土地改革。
有了这两个,印度还是有希望的。
但印度怎么可能有这俩玩意儿呢?所以印度依然是没希望的。
至于其他分析,都是末。
没有毛泽东,中国就是另一个印度,这不是空话更不是假话。
所以,我不赞成楼主说的毛泽东没有立只有破的说法,毛泽东破了,也立了,我们现在只是在收获,而已。
吃苦耐劳不是根本,根本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没有土地改革和文化大革命,中国就是大号的印度。
描述中国的现状特别有喜感,各类意识形态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中国p民的血汗从不被计算在内。
比如那段著名的,“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放在人身上也是同样,资本的背后也是人性,而且是人的本能,本能是一切动力之源,但是一切有本能驱使也有可能步入深渊,因此才出现了各式各样对本能的约束与管理,但平衡没掌握好的也可能出现“懒人”现象。但这能做为任有人的本能为所欲为的借口么?
净身专指在“蚕室”成为“公公”的过程,一般一生只会一次,按你文中用“清洁”会好些,
应该用清洁?
呵呵。
这也太搞笑了吧,怎么原版还不如仿版啊。
http://www.ningjing.org/bbs/?fromuid=1578
对于99%的情况来说,工程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不是灵机一动的事情,只有在干中积累经验,积累灵感,磨平缺陷,iPhone这样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工程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主要方式和动力。所以创新跟着工业走是千真万确的。不说别的,30年前,小发明都是外国流到中国,中国只是作为廉价加工基地;现在小玩意来自中国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但这些小玩意越来越多都是中国发明的,也使得北美的小玩意市场越来越多带上中国口味。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科技不是巫术,是投资和汗水的积累。这是双向的,投资和汗水跟着工业跑,随着工业的萎缩,投资和汗水也随之萎缩。西方科技发明萎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一定在近10年、20年,但趋势就是这样的。教育也随着跑。英国的科技教育曾经是世界上最牛的,现在只顶着清谈的帽子了,因为工业基础没有了。人们对现今中国大学嗤之以鼻,岂不知100年前美国大学在欧洲人眼里也就是一些农民技校。事实上,州立大学体系正是从农民技校加医学院、法学院开始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美国是农业国,同时需要医生和律师,工业技术要么从欧洲“偷”(现在美国人很喜欢用这个词形容中国的技术发展),要么是自家马厩里干出来的,没有什么科研体系一说。
日本对中国是严防死守,宁愿到泰国开关键零部件的厂和汽车基地,也不愿意到中国。宁愿转让技术扶持台湾韩国,也不转让一点技术给中国。日本企业又是抱团的,一般不对外出让商业机会,不给产业链机会!
鬼子居心不良。
所以,日本领先于世界的产业,如电子,中国就很差。
而日本可以,欧洲也还可以的产业,如机械,化工,中国还能从欧洲得到帮助。说实话,机械方面,意大利、西班牙真给了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