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独自在影院看了《木星上行》,总结了三点:一是虽然肖恩.宾最后也没挂,但他仍然是打酱油的;二是片名可以改为《我的一双滑板鞋》;三是导演哥哥变成姐姐后,看来很渴望尽快穿上婚纱。此外:剧情很弱智,场面很励志!
时隔十二年,我又拿起当年收藏的D5来看这部《海上钢琴师》,也许是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砺和对自身的反思,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新的解读。
小号手马克斯.托尼对别人讲述1900那传奇的一生,动情处的喜悦、泪水和哽咽,让人感慨他们之间的友谊。我却觉得我们被这种叙事手法欺骗了,到本片最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绝望的音乐家叙述完自己对艺术成就的想象、渴望,最后彻底绝望的过程——也就是说1900是不存在的——小号手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影子,以他来代表自己艺术上的天才和辉煌。
先说这个影子的名字“1900”,这很可能就是小号手刚登上弗吉尼亚号的时间,从这一天起,他的艺术人生就被禁锢在这艘巨轮上,寄托在茫茫的大海上。同时,1900也代表着小号手爱巨轮上风光无限的那个时代。
作为小号手天才载体和艺术灵魂的化身,1900无师自通,可以无视一切规则(就像剧中的台词一样),他可以战胜那些虚有其名的投机者(自称爵士乐发明人的杰利.莫顿),他可以在无边的海洋上获得无限的灵感创作出人间绝无仅有的作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中,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小号手都没能抓住机会。心爱的姑娘消失在人海中;为他创作的乐曲灌制的唱片最后没能发行。小号手只能靠想象1900的腼腆和偏执来掩饰自己的失败和沮丧。
怎么解释1900不愿踏上陆地呢?小号手的全部艺术生涯都在邮轮上,邮轮就像一个漂浮在海上的移动监狱,但在这个“监狱”,1900却有着事业的辉煌和别人的认可,同时这个“监狱”也是小号手创作的源泉,他也不能想象离开了它之后还能创作出什么。所以尽管他不再满足于邮轮上浅薄的观众,但还是止步于对陆地上未知世界的恐惧。离开这个环境,一切就都成为未知,这种未知也确实代表着现实的危险,因为事实证明:离开这船,小号手就穷困潦倒地饭也吃不上,甚至要卖掉自己赖以生存的谋生工具了。
在乐器店里,小号手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乐器店老板,然而一切都晚了,小号手的才华也随着即将炸毁的巨轮一去不复返了——小号手甚至自己也找不到1900(自己的艺术天才),即使找到了,他也仍然不能把“它”带离那艘船。
绝望——小号手满含着绝望的泪水告别自己的艺术生涯——他完全对自己绝望了——当他对唯一的知音说出自己对音乐的全部理解(1900的一生)后,绝望成为了质疑和否定——“没人知道1900(他的天才)是从何而来,没人能证明1900存在过。”
所以我没看到什么心灵的自由,而是一个彻底的绝望!
后记:写到此时,我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平庸之辈,是否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刻绝望地质疑自己曾有的全部理想和才能吗?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所以纯粹乱猜胡说而已。
评论烂片,我一般不点名,一是留点面子给当事人,二是防止被反面利用做宣传。
昨天看的一个恐怖片,看的我连打了十几个哈欠,电影院的冷气倒是挺足,差点感冒。有位朋友说,至少该片恐怖片的元素都有,这个观点我不同意,啥叫恐怖片元素?背景音乐?遮脸长发和青白面孔?一只背后伸来的手?
国产的恐怖烂片,最大的弊病有两个,一是道德说教,二是不合逻辑。前者是被香港电影带坏了,后者是学日韩东施效颦了,当然也是国产电影(不仅是恐怖电影)的通病。
香港恐怖片的道德说教,一般来源于宗教中的因果报应,但由于因果的特性,使人容易预测出剧情,从而削弱恐怖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点,剧情设计就需要将人物关系和叙事顺序打乱和滞后交待。但这种做法也有问题,就是在最后矛盾爆发,剧情高潮的时候,忙不迭地说明情况会让最后的高潮变得索然无味,而不说就变得无厘头。昨天是最坏的情况——说了一半。
日韩片子没有道德束缚,恶鬼恶灵随心所欲,但逻辑还是要有的,尽管可以很简单——我死了我就要别人也死或谁看我谁死。这使得导演可以集中塑造环境氛围和人物(恶鬼)性格。但电影毕竟是要靠一个故事来支撑,否则大家就去鬼屋玩吓人游戏了,没有故事就只是感官刺激,天黑拍人肩膀或街角跳出大吼一声,也有同样的效果,电影要做到的是让观众心脏受刺激的同时把把那个镜头画面留在脑海里。昨天的电影这点倒是做到了——不过都是别的电影用过的。
昨天的片子最大的问题是逻辑错误:一个鬼可以找到自己怨恨的人,这个不需要解释,因为鬼可以有神通嘛!一个人怎么能找到自己没见过也不知道姓名的人呢?再加上那么直白的道德说教,我靠!你以为观众都是小学生啊?
国产的恐怖片经常两样毛病都能占全。这说明:从制片到编剧,从导演到特效,大家都没想着怎么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想做的就只是邯郸学步,骗点小情侣的荷包而已。
续集是美国电影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大特点,虽然大多数续集都是滥竽充数和狗尾续貂,但也还是有些精彩之作值得一说——当然这部“恐龙”属于前者。续集与系列电影不同,系列电影是开始就有续集的计划,当然也有续着续着成系列了。这次只谈纯续集。
美国人把电影作为一种商品,拍电影作为一种工业生产,所以续集和系列电影就是对固定成本的摊薄,比如宣传费用、场景搭建等等。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类(或说是创意类)商品,能否卖钱和成本毕竟是两回事,所以续集电影的制作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敷衍了事。还是拿这部“恐龙”为例吧!第一集是正片,我们不多说。成功了所以要拍第二部,第二部其实也是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这个家伙是有名的流行小说作家、电影导演、电视编剧(那几年《译林》很多他的科幻惊险小说),第一部热卖自然第二部接着写;电影公司的思路也一样,所以导演也还是斯皮尔伯格;演员就不同了,一般拍续集的演员会要高价,演员有演员的考虑,不只是短期收入问题,续集和系列电影容易给人定型,这对演员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第二部放弃了所有第一部时的演员。等到第三部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编剧和导演都不干了,因为他们的名气太大,没必要也不值得把钱包和脸都吊死在这一棵树上;电影公司则想榨干最后一点利润,没有编剧和导演的号召力,那就把演员再召回来,于是大家又看到了山姆.尼尔那张苦大仇深的歪嘴脸和没有任何异性吸引力的劳拉.邓恩;没有“正确”的编剧和导演,一部电影就没有了灵魂,第三部的下场可想而知。
续集电影的思路大体上是这样,当然有很好的续集电影确实拍出了自己的经典和特色,比如《终结者2》(只是2)、《异形》系列(全部)。相对于科幻片,其他类型的续集成功者寥寥,比如我们熟悉的《小鬼当家》、《兰博》和《洛奇》系列等等,他们的续集都远不如第一部,很可能是科幻题材更容易发挥想象和应用新的拍摄技术,这样可以避免题材重复造成的审美疲劳。
最后再说说这次的《侏罗纪世界》,很显然,《侏罗纪世界》是奔着人钱包来的,谁的呢?时隔15年,当年的青少年观众已然长大,成熟后的人不仅是自主消费的主力,还有着一定的怀旧情绪,于是这部到处虚焦、情节可笑、逻辑混乱、技术乏善可陈的续集出现了。
说到这,不知为什么,我总有点自卑,觉得这是专为中国观众打造的烂片(奔着中国人的钱包来的),如果最后世界票房分布数据不支持我的话,那就算我神经过敏吧!
挺美的一部文艺片解读出了大卫芬奇、今敏的味道,牛比啊
如果说阿甘正传是对于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的总结,那么1900就是对于上半叶的西方的总结。遗弃是故事的起始,阶级与贫富分化、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间隙中的穷奢极欲、移民的美国梦...男主角的世界观形成的时候发生了一战,同“爵士乐大王”的比赛理解做对现实的嘲讽,宁死不下船则是对于现实的绝望
其实我对于今敏的《千年女优》的解读和您十分相似,也是那个做访谈的花什么大叔的一个梦,女主角以及花什么大叔在各个电影中的穿插就是典型的梦境,女主角是不存在的,倒是梦中穿插了很多部有名的日本电影(典型的就是那个纺车婆婆),甚至一开始电影制片厂拆除的时候,我就想起了80年代的《电影天地》,女主角的经历也似乎和《映画女優》、《电影天地》相似
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和时代没有太大联系,特别是移民这一背景。我认为移民的情节也是一种暗喻——新世界的冒险,我的理由是:开篇的新移民发现纽约更像是海市蜃楼而不是实地——这表现了男主人公对未来的怀疑和恐惧。
看完《林肯》,我就在想,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为什么没有得到奥斯卡奖,艺术上是优秀的,政治上也是正确的,为什么输给了一部娱乐动作片呢?仔细想过之后,最大的原因也许就是这部片子太斯皮尔伯格了。这种在平淡叙事中一点点达到高潮,直到最后完成人物形象升华与情感震撼的风格化手法,奥斯卡已经通过《辛德勒名单》肯定过了;另外,政治上的正确并不一定在时机上就符合政治需要。下面言归正传说我对该片的感受吧!
当镜头慢慢转向坐着的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时候,我脑海中闪过了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林肯雕像。而当我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我感到那个雕像变得从没有过的清晰。于是我想,也许趁签证没有到期的时候,再去趟美国的东海岸,亲眼看看这座雕像。
林肯是个很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字,但是深究起来,未必有人真的了解林肯生平的诸多细节,比如惧内、机智的辩护、啰嗦絮叨。所以当人们以一个伟大政治家伟岸光辉的形象来期待一个浩大战争的历史场景时,开篇则是一片混乱,第一个镜头就是双方士兵在泥水里混战,看不出谁是正义一方,谁都不干净的伎俩,谁都排不出整齐干净的战阵。同样如此的是乱七八糟的白宫,孩子、士兵、请愿者及其带来的各种家禽与牲畜,散乱的书籍文件、劈柴和黯淡的光线。人物的性格,也是含混不清的,林肯本人绕弯子的表达方式,也许这讽喻政治也如这一样污秽混乱,让影片内外的人都怀疑林肯做为政治家的品格和操守。
当人们逐渐熟悉了当年19世纪的政治生态和林肯的生活工作细节之后,人们也就开始循着导演的线索,开始了解林肯的想法、处境。可这个时候导演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随着剧情的展开,林肯的出场居然越来越少,虽然是林肯的传记片,但林肯在该片后三分之一时间中的曝光率甚至甚至远远不如汤米.李.琼斯,这种做法不是没有先例,但这的确需要导演扎实的功力,因为用其他配角的间接烘托式描写很容易喧宾夺主,特别是琼斯这样的老戏骨,当然我个人认为,琼斯的抢戏确实是该部影片中一个可以忍受的瑕疵。
本片值得称道的有很多,人物造型尤其忠实历史,不仅是刘易斯的林肯,包括大卫.斯特雷泽恩饰演的William Seward和琼斯的Thaddeus Stevens都与历史留存的照片与雕像神似。这种对形象气质细节上的追求,加之以哥特式的影像风格,把观众仿佛带入了那个历史年代。
老老实实的历史片,规规矩矩的纪念堂——忍不住要吐槽:绝对不像大多数的中国导演一样,没吃透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就想要去轻薄地颠覆了。
那个时候什么样的房子有天花板?
不都是木结构的梁柱么。
当时姥爷告诉我的时候,我上高中,以为天花板像小时候我们住的平房一样,是在房梁下面铺一层薄薄的木板,跟房顶隔开,所以没有多想。
现在姥爷去世十几年了,也不知道当时的房子是什么结构了。只是知道他接触了一些比他年纪大的亦兄亦友同乡的影响,慢慢接触了革命。那个同乡,姥爷叫他胖哥,在解放战争时被还乡团抓住,用铡刀杀害了。
姥爷后来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过农会主席等等,那个杀害胖哥的还乡团地主被抓住后,姥爷亲自押他上刑场,也算是给胖哥报仇了。
温带真是一个凄惨的地方。
秋收的时候,温带中南部,农业产品成熟是自南而北的。于是南边的劳动力首先完成工作,解放了劳动力,然后又可以计量产量,最终确定产出。如果入不敷出,那么就可以准备打劫了。而这个时候,他们北边的邻居,或者更安全一点,邻居北边的邻居,可能正准备收割。于是他们打点行装,北上打劫,正好赶上别人收获的节骨眼上。也不需要将别人的收获都拿走,就拿走一点点心尖子就够填补他们的不足了。
而这还不算完。秋冬季来临时,寒冷是自北而南的。北边的牧民们发现自己的收获不能过冬,而寒风已经袭来,瑟瑟发抖地他们为了生存,目光自然而然地就只能转向温暖的南方。而南方完成收获的农民们恰恰是最富庶的时刻。。。
于是理论上来说,温带的人们要忍受南北两面的抢劫。
我是泰安下面的某个县,我们那里向来是花生产区,所以榨油业很发达。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其时国家虽弱,却天下较为太平。很多老百姓以此为生,或者农闲时借此贴补家用。所以才有大缸的花生油在寨子里,夜间作战的时候可以用玉米杆浸透了,直接点燃照明。
事情的扭转了来自基层的崩溃,上下脱节源自1905年废除科举,于是上下层的流动渠道中断,读书的土财主只好窝在乡间,朝廷或者民国政府失去了对乡间的控制,跟自己的财政来源割裂的结果就是最高当局崩溃,军人随之而起,成了社会组织的唯一可能力量。
而乱局中土匪蜂起,于是本地农民就团练自保,于是大一点的村子建起寨子,日夜有人巡视,寨墙上装备有火枪,大缸的花生油,前者用来提供远程火力,后者用来夜间照明。
这时候政权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也出来了,尤其是佛教道教的旁支组织起来的各种会道门。在我们那里,就是红枪会。
姥姥介绍,村里某人参加了红枪会,据说可以念咒避弹。据说那个词用的是“掐”,只要掐住诀,便可刀枪不入。我小时候在我二舅家还见到过一杆短的木杆枪,枪头很短,大约十个厘米,枪杆不过一米五上下,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用过的。
据我姥姥说,她家原来也不富裕,只是她父亲农闲时即挑个小担子,沿街卖油,多年下来,也积攒了一小罐子银元,所以想来也慢慢进入了富农阶层,家里也有些地。这点也影响了她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在土改和斗争地主的时候,都不太积极——我小时候,她跟我讲当年的事情,加入的自己观点就是旁观不积极不参与,我想也是她早年出身较为富裕的缘故。
只是后来匪患横行,大股土匪反复打劫,亏得她机警,警报一来,她就拿个小包,抱着孩子逃入山里。她缠得很小的小脚,却也能跑几十里地进山,很多年后她看我长大,我就看到七十几岁的她,依然干活很利索,尽管是小脚。
不过偶尔有几次也逃不了,碰到贼。不过她说还好几个贼只是来找水喝,也没为难家里人。
反复折腾下,她父亲挣下的家业很快就败光了,一罐子银元埋在地下,后来神秘失踪了。家里渐渐穷下来,我想这也是贼对她们没有打劫的兴趣的原因。
不过这个背景却影响了我二舅,我姥姥的长子过继给了同村的一个亲戚当儿子,所以原本的老二成了长子。
这个二舅性格坚韧,为人刚直,他父亲也就是我姥爷在文革中被斗争去世后,他挑着个担子,离开城镇里的教师工作,一路走了几十里路回村务农,挑起家里的大梁,因为除了小脚的老娘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最小的妹妹就是我妈。
当日1960年代,跳出农门多么困难自不必说,他却是反过来放弃城里的工作和编制,回到农村。我后来一直在想,他回村里时一夜走了几十里路,一直在脑海里想些什么,有没有对即将到来的艰苦劳动和刚刚抛弃的国家编制进行比较。
后来一直到1984年分地单干,都是他当村支书,包括领着大家平了村里所有的老坟,其中自然有我们自家的祖坟。
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刚和直,忠于自己的职责,对家庭责任和中央的命令不打任何折扣。
越多了解,阅历越多。
特别是可以深刻理解自己所见到的人际环境的深刻背景,对人生成长帮助很大。
都说四十不惑,原因就是因为到了那个年龄,老中青三代的事情都见识到了。七岁以后的事情自己都了解,七岁以前的事情已经通过儿孙了解了,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做父亲如何看待儿女,做爷爷如何看待孙辈,都站在这些角度看过了,眼光有了变化,在社会上就有了游刃有余的能力。
横向比较纵向比较,都必须是在有深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所以家史要多了解。
我很喜欢听别人讲典故。
古人说,故就是过去的事情。古人非常重视掌握“故”,后来演变成了故事。可惜现在的故事好多都已经是人为造作的娱情之作,是临时编造的,不是真的过去的事。
可惜听别人讲典故的机会总是不多,令人充满遗憾。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多讲讲么?
当时是写我奶奶和爷爷的铭文。这一边却完全不同,我爷爷和奶奶估计原来就是不安分分子,很早就参加了土共,抗战的时候我爷爷就是游击队,解放战争他俩一前一后入党,一个47年,一个48年,但是,反而互相不知道对方是党员。
孟良崮战役前,我爷爷就是本乡民兵组织负责人,带着人打过前后一些战斗,孟良崮战役之中,他也作为地方武装带队参战,用的是队伍上的化名“X有名”——X就是我的姓氏。
孟良崮打完后,接下来的一次战役失败(记不得名字了),当时他是掩护大部队撤退的。山东解放后,他便回来当乡长。1953年,国家清查地方工作还是干部队伍,泰安市派下来一个姓贺的副部长,两人因为琐事吵起来。吵架的根源,我大伯跟我稍稍介绍了一点,也没说清楚,大致感觉就像三国演义里面督邮为难刘备的那种意思。似乎是贺某人对村里某个干部不满,用粗话骂娘,原本跟我爷爷无关。不过我爷爷大怒,原话骂回去,俩人就撕破脸了。
后果可想而知,贺某人是国朝正式编制的高级干部,我爷爷是乡镇的基层,贺某人原本的任务就是巡视纠察,我爷爷这下子撞在枪口上了。
那人回去就告了黑状,我爷爷就被撤职了。
不过这个他也不在乎,只是后来上级要收掉他的配枪,他的枪是战斗中缴获的,这个他却很在乎。窝了一肚子气,然后就病了,拖了几年得了食道癌去世了。不过他去世前,姓贺的倒台,上级给他平反,让他复职,他说自己已经病了,从此赋闲在家,直到后来去世。
根本不在乎上官,不在乎朝廷名位,却对自己的荣誉和经历很在意,这个是典型的鲁西南人性格。我爷爷生在那个时代,虽然只是个农民,见识不广,却有组织能力和勇力,所以也小小做出了些事业。
我最近因为不耐烦网上一堆翻译古文变成今文的所谓创新而不停翻看三国志,旨在推演被陈寿所掩盖和篡改的当日真实情形,其间常想若是我爷爷生在那时,恐怕也是书中所写的某个角色的生涯。
一句话来说,我们那个地方,鲁西南、苏北、皖北、豫西四省交界地带,向来是豪杰不绝。曹操、刘邦、梁山泊、瓦岗寨都在那里崛起。我十八岁之前居住的经历告诉我,管你什么朝代,什么鸟人当权,一旦时机来临,那个地方还是豪杰遍地,因为我们那里的人,不认权威,只认道理。
忽然想到河里不少鼓吹大数据一统地球的声音,大意是大数据及其后续相关发展会监控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将一切人类行为进行宏观控制。
而这时候的社会组织形式,将会实现“楚门的世界(金.凯瑞的电影《Truman's World》)”那种和谐的状态,或者将“黑客帝国”直接搬入现实世界。
其时,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消费,甚至网上码字,都会被监控,都会被有意识引导到某个方向,从而实现人类世界永恒之平衡。其时的体系,则是一个摆脱了致命痼疾的完美体系,高层和底层之间的连接纽带被彻底割裂,底层会“感觉”自己的日子无比幸福,对于高层的糜烂无耻生活一无所知,用西方术语,这叫推倒“通天塔”,或者人神分离。
这一和谐情景恐怕根本不会实现。这个世界上多样性是必然,不平衡是普遍现象,一致和均衡是偶然现象。尤其在这四省交界,压根实现不了,因为,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两千年来,向来就是无视任何权威,哪怕你是朝廷和帝王,一不高兴就攘臂而起,管你什么高干帝王,老子打了再说。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为了看着方便,放在末尾。
这里面就罗列了很多东西。
以前其实也整过类似的东西,不过应试教育嘛,很多都是虚的,不落实。
政治管理这种事情,不怕不落实,就怕太落实。
倒不是无政府主义,而是刚愎自用的管理越落实越悲剧。
不过还好,社会上的人们都不那么较真,所以大部分时候不会坑了大家。
要是到了以后,技术越来越发达,技术装备上来了,人人都被监控,估计人就真的要完了。
希望计算机取代人类的过渡期不要短暂到无法适应,也不要漫长到毁灭人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方向性,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坚持公正性,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三、评价内容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2. 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 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5.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评价程序
1. 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
2. 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生要签字确认。
3. 公示审核。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
4. 形成档案。各省(区、市)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格式提出基本要求。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①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后,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
5.材料使用。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五、组织管理
1. 加强组织领导。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加强指导,协调各方面专业力量,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加强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要加强管理,可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为招生录取工作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要加强督导,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2. 坚持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避免集中突击。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学生组织的作用。
3.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检查制度,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各省(区、市)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于2015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
教 育 部
2014年12月10日
某些人鼓吹这个观点,是源自其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