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后来吉的侄子吉星文还作为金门最高指挥官,死于炮战。当时国共双方中,无论哪一方的成员,秘密加入另一方都是死罪。吉数次要求入党,并要拉走队伍,进攻北平。即使不投共,也要有牢狱之灾。
河南的官员好像一直对民众比较苛刻,比如大跃进、饥荒时期。42年时也是地方官不顾百姓死活,极力多收粮,以致军方都怀疑能否完成。
还有她老公出轨一段节奏也有点快。
另外,她儿子的表现有点过于牵强。原著中似乎是她儿子研究生毕业要结婚,把妈妈赶了出去。
那个长得像景岗山的流氓演的不错。颜丙燕的表演也还可以。
总的来说,在不长的篇幅里面,叙事还算流畅,没有太多旁枝末节。在当代中国电影里面,找一个有基本的讲故事能力的导演,说实话,都不容易。
老兄讲的事情,我听我姥姥讲过。
据她说,大队的贼,来自南方。秋收之后,整村子男人便祭神出发,摇身一变,就成了“贼”。
围攻寨子的case,讲过不少。其中之一,便是趁着夜里爬墙,寨里的人用大捆的玉米秆,浸入花生油,点着了抛下去照明,一边对寨子外面打枪,一夜坚持下来,天明贼就退走了。
我们要关心的是历史讲述者所表达的。历史的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就是导致那么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说,1942表达的历史背景是严肃的,贩卖私货的比《集结号》少。1942仅仅是旧中国的长期灾难史之一,甚至是1911-1949之间死人不是最大的灾难,1931年长江水灾,1928-1930关中、中原大旱,死人都远超1942.这些灾难背后解释了为什么民国那么多灾难,为什么1944年国军豫湘桂惨败,直接导致战后雅尔塔体系中,中国外交失败,失去蒙古和东北权宜,并差点失去新疆。余波就是朝鲜战争。
看历史,为第一代中国领导人的努力和这个民族的生命力钦佩,这也是支持我们不断努力拼搏的原动力,脚踏实地这是这个民族自立的根本。
体态和举止都像武人,而不是文胆。看他出现就特别出戏。所以在和陈道明还有李雪健对戏的时候,他显得特别扎眼,格格不入。
想到现在TG对穆斯林上层人物的拉拢,简直重蹈覆辙
同时我认为冯小刚不会拍电影,导演功力很差。连徐铮的处女作都比冯小刚好。
可能是电影的时间限制太死,而且很想忠实原著,所以电影显得很急促,就好像快放的那种感觉,结果使得情节显得有张缺驰,慌乱了点,不过总体还不错,也许应当归功于方方的原著有剧本化的特点。
好好的普通青年不做,非得来吧文艺青年,结果呢?变成了2B青年。
啃完窝头喝鸡汤
我也说个我爷爷亲身经历的事。简单说下背景,我爷爷他爹那辈,也就是我老爷爷,身体不好,有唠(可能是肺结核)。不到四十就挂了。我爷爷才八岁呢,没饭吃,没地,只能给着大户(地主)顾和(打零工)。以前没啥水利没化肥,地不是旱涝保收的。给地主顾和的第二年,日本人来了。扛着枪从后面的村出现了。我爷爷跟另一个大一点的小伙伴牵着水牛,在路边,那日本人没开枪,还笑嘻嘻的递上一条饼干,我爷爷呆萌版的接着。跟小伙伴分了。据他说这是记忆中第一次吃饱东西。光滑的外包装纸壳比青岛钙奶饼干好看。后来日本人就变成日寇,大伙就都知道了。因为打仗需要物资。征不来就只能抢了。我觉得日本如果不是为了南下,只是殖民中国。KMT肯定没戏。日本完爆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