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看转基因争论:学霸遭遇阴谋论的一场混战 -- 洗心
国内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在我看来现在更多的是学霸遭遇了阴谋论的一场混战。所谓学霸, 并不是具体针对某个个人,而是说在过去近十年里,政府一定程度上被误导迷信转基因高科技,导致农业科研投入过分集中于转基因研究,而一些有同等潜力,甚至潜力更大的可持续农业科技方向,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我反对对转基因的过分阴谋化。有些反对转基因的人说什么“中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说明转基因粮食的不迫切性”, 这个推理更是基于对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无知的想当然。中国粮食进口率过去几年大幅度上升,从卡路里来算是7.4%, 已经超过政府在2020年前保证粮食自给率达到95% 的规划。在可预见的将来,保证单位面积的高产依然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但是,转基因是增产最好的途径吗?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吧。
转基因水稻的增产现在最好的不过6-9% --黄季焜发在Science 上的数据,几十户种转基因和种常规稻农民的对比数据。 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节水30-40% (水是中国农业的极大制约)的同时增产潜力远远超过转基因。在多使用农家肥等条件下,很多地方取得了增产50% 以上,甚至100% 以上的惊人成果。当然, 由于配套的科技不足,现阶段使用农家肥往往意味着需要农民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是推广的一大难处。 但即使不用农家肥,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增产潜力也很大。四川推广了20万公顷,在基本不用农家肥,不增加农民劳动力投入的情况下, 平均增产20% 以上。 可惜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不是来源于美国的高科技,而是起源于马达加斯加,同时科技人员没有卖高价种子的利益驱动,两个原因加起来让其在国内不受重视,在一些地方的推广完全靠一些真正心系农民的科技人员(这些人越来越少了)以雷锋精神在做。
我采访的一位水稻强化栽培的专家说他很感激当年拿到的某个科研基金,一下子给了四年, 他们在这四年里做出了很好的大田试验的结果,由此推动了水稻强化栽培在该省的推广。 我问他这个基金多少钱,每年二十万而已。 他说感激,我听着都替他抱屈, 每年二十万,比起张启发每年上亿的科研基金,真是零头的零头。 更让人吐血的是,他所在的某大学水稻研究所, 三四十个人,从前每年科研经费七八百万。这个所里也有人搞转基因, 现在拜国家大干快上转基因“之福”,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转基因品种的研发支持是300个亿,而常规育种只有1.8个亿),全所科研经费这两年一下子上升到两三千万。 当然,新增的钱大都是投给转基因的。尽管他做出了比转基因好得多的增产20% 以上的结果,他还是继续带着他的学生们以真正服务农民的雷锋精神尽量把他们相比之下相当可怜的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 这位出身农民的专家,认为政府给科研人员的待遇相当不错了,所以,不要打太多个人的小算盘,认真服务农民是他分内该做的。 尽管,如果要对比他和张启发的待遇和其真正的贡献, 他可以为个人叫屈的理由太多了。但他也承认,很担心能不能留住自己的学生, 毕竟,跟风转基因的利益诱惑太大。
我们的粮食现在还没有出问题, 靠的是这样一些默默无闻却真正奉献的专家,可是,我们对他们有足够的支持吗?甚至,我们知道他们吗? 比起在转基因上的一掷千金,我们在透支他们的奉献。如果继续下去,下一代的农业工作者,还会有多少这样的人? 我们的粮食安全,还如何保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好。咱反正是移民,管那么多。再不济咱搞搞特供去。反正咱没搞转基因,咱问心无愧。
左派和右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资本主义的弊端痛恨无已,而觉得社之弊端相对可以容忍一些;而后者则相反。跑题了。洗心好文。
这些实践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转基因。
可惜的是,现在除了转基因,其他研究的声音都被掩盖了。
就像我们生态学研究和环境学研究里,现在摆弄基因成为一个热门方向,好像只要基因出来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不过是为了发论文的需要而已,因为生物科学方面的文章影响因子高,结题的时候好看,利于下一个课题的申请~~~~
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内人,把这样的真话讲出来
国家科委后来科技部的一帮人是官僚,也是好大喜功的,关于课题申报的我是见过一些问题,如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坐办公室轻蔑地对付学界的老教授。
我是逍遥派,官僚们要为科研投入产出的问题负责,将来肯定还要在认识问题上进行清算。
当然,他们都先富起来的问题是难以清算的。
分子啊基因啊,本来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这好,一下子什么学科的都要来搞分子遗传学了,都是给逼的,不沾上分子遗传的边就要挨饿。
我所熟知的一位我们这边的领导,招了一个中科院资环局的女生来做博士,那个博士原来硕士毕业于南方某所,眉清目秀,以硕士之身(导师也好像没有什么后台)进入北京中科院资环局工作,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我也就不八卦了。我只说一个事情,其实那个博士所谓上这个在职的博士基本上是啥事情都没有干,开题的时候因为她忙,来不了,后来开题几乎是没有人知道的开了。上博士期间基本上啥事情都没有做过。再后来她老板就把他们那边积累了二十年的环境数据给她让她整理下凑个文章出来。博士就这样毕业了。
为啥,可能有这个女生自身背景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女生在资环局,这个导师以后还要找这个部门的人办事情,弄个挂在自己名下的人打入部门内部,以后自然是好办事。这个女生人事上为人上是很圆熟的,我见过一两次。
因为那个博士生是科委(科技部)的处级干部,为了避免在京拿学位风头太大,就选了个京外的大学读在职博士,入学报到总要去一次吧,于是校长就到机场迎接了。
后面有几天来听课如何做论文,就可想而知了。
别的领域我不知道,在生物、资源、环境、地学等领域,这个现象很普遍。
我猜在物理、化学、工程等领域可能会好一些,毕竟我们国家的技术进步是看得见的。
有关科研的一个悖论就是能真正能做实事的人一般不擅长忽悠,结果就没有经费;擅长忽悠的人虽然有经费,可惜没本事做实事。
都是跟美国学的吧。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为了科研经费,都是压制其他领域的研究。美国是纯粹资本主义的国家,大家为了饭碗都是界限分明的。大局观是美国是不存在滴。
生物的文章IP高,所以大家都搞搞基因,热门。其实用处不好。只是为了研究而已。
不如提出成本更小,更有推广价值的其他方法好。
卖种子赚钱与转基因高科技骗钱对于科技界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昨天和朋友聊天说到中医中药的衰落,同样是卖西药的利益太大。学术界现在也是利益导向的,这个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以后问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