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同小记 -- 司礼监秉笔太监
还桂公公呢?看着河里这情人节的热和劲,俺可是心伤的。
不行俺也入宫,看着什么灌花党、灌水党的,咱也组个那什么党,把持一下东厂、西厂、锦衣卫什么的,杀他一把?
真得很好啊
我可是很少夸人的
另外,怎么才能献花呢?
不会阿
就叫阉党吧。您做东厂厂长,把花姑娘一网打尽。哈哈
莜面窝窝是山西北部山区人民的主食. 一般人初次吃还真受不了. 但能吃上瘾.这里的老人都是宁吃莜面, 不吃白面.
应县木塔, 我的一个法国导师去过很多国家, 中国基本走遍. 就他的评价, 应县木塔天下第一.
监兄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得上文化之旅。请把更多的大作贴上来!
本人家乡便是应县。
越来越多的人爱到大同/应县/悬空寺/五台山旅游了。我们那里民风是淳朴的,物价是便宜的,交通现在是非常方便的。从北京坐火车只要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到大同,然后坐汽车向南走75公里就到应县了。现在大同应县的公路修得很好,只要一个小时。如果天好的话,离县城20里外应该就可以看到木塔(塔高67.31米)。另外,也可以直接坐长途汽车在北京和应县之间往返,新修的高速大概只要4个小时。
晋北天寒缺水,蔬菜稀少,米面精贵,所以此间多食粗粮――如红面(高梁)、豆面(扁豆)、莜面(莜麦)、荞面(荞麦)、玉米面。粗粮质糙,必要重口味的“臊子”做调和,不然难以下咽。
却说吃这莜面窝窝之前,主人家必先上一大海碗汤料――油泼的葱花、脆生生、水灵灵的黄瓜丝、浓浓的盐水调和一处,这是最普通的,也是子渊最喜欢的。
但是外人不知此物妙处,特别是一些南方朋友,习惯餐前一碗汤。于是经常有外地朋友在我辈目瞪口呆之中,将此碗饮尽,然后龇牙咧嘴,大赞:“好汤――就是有点儿咸”。。。。
不知大监兄,是否也是先喝汤后吃面,所以才有所食不佳之说。。。。??
老腌汤兑水,鲜脆的黄瓜丝调好了用葱花油泼一下。
然后拌上新炝的辣椒油,佐以蒸土豆片(推荐山西或内蒙的土豆,发甜),那味道真是没的说,这是传统的吃法。
一般没怎么吃过莜面的上边的吃法可能不习惯,那么就用羊肉臊子做汤,土豆丁炖的滚圆,汤的感觉也好,主要是加点炸辣椒才好。
以前小时候不爱吃这东西,可能这几年肚子的油水大了,能撑住了,哈哈。
第一次吃,觉得面的口味不太适应,确如几位指教的,多吃几次恐怕还会上瘾。调料在我的印象里还不错,现在想来,我大概是把调料当汤给喝了。呵呵,不好意思,俺是粗人,暴殄了天物。下次改正!
我上次去,距今时间已久,那时大同到应县在修路,路是真的难走。现在的面貌如您所说,大有不同。文中提到应县,全凭我的零星回忆,有不敬和误导的地方,非我本意,老兄担待。
公公这趟晋北赏玩应是十年以前的事儿了,俺春节刚从应县回来,门票60元,停车费砍到5元,只能上到二层,以上全部禁行。塔前全是崭新崭新的古建筑,市容除了脏乱差依旧外还盖了很多楼房,昔日高耸入云的木塔已经有点儿矮了,这木塔是看一眼少一眼啦。
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细细道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