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路军历史再考辩(简略版)㈠ -- 双石
太祖的答案是一贯的就是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外援为辅,能有更好,没有也不抱怨。其他人的立足点就未必了,如果不是对远方援助那么执着,也就不会有啥悲剧了。
其实西渡之前和之初他们一直孜孜于在河西走廊自创局面,也并没有太在意外援。徐向前自己也说,刚过河(共产国际尚未改变接济地点宁夏战役正在执行时),他们就不想去定远营,他自己也力主西进……
后来共产国际改变接济地点,相当于天上掉下来了馅饼,直接送了他们一个再张西进之旗的理由。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仍然孜孜于自创局面也成呀!可毛炳文一追尾,他们马上就没信心了,抬脚就想跑……
于是几十年后,介个援助也就成了他们自辩赖账的理由了!
问题是,可那会儿中央并没有催着你们去取援助呀?中央关于“建立根据地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是给了“一年为期”呀——也就是“用战争用发展用不与根据地脱离”的方针去完成任务呀!
如果真能直接一路小跑跑到安西取了援助,用得着“一年”么?
他带到人烟稀少的井冈山的那支部队恐怕除了他以外没人有自信能生存下去而不溃散的,何况当时的国内抗日联合对外舆论可比27年好太多,四方面军在天府养的太滋润,稍微艰苦的环境就觉得受不了。
如果大家都能摆事实讲道理,这世界就美好了。
所谓人多枪多不能代替路线正确,路线正确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就是直接针对他的论断。
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你说你欺负人家一个傻小子干嘛,你这不是歧视智障人士吗!
还是挂免战牌吧,甭搭理他就好了。
以后好像也没得烟抽,当的官都稀奇古怪的,没什么重要的,级别好像也不太高。在红军主力军团当政委,解放后至少得上将这个级别罢。
我看他长征以后好像就没太受重用过,任的职都挺稀奇古怪的,不是什么重要的位子,解放后级别也不太高。红军主力军团的政委,正常发展应该不至于那样。
这三十六人(怎么有点像水泊梁山),有11人死在解放前。分别是:叶挺(资格最老)、曾中生、许继慎、蔡申熙(红四的几个奠基人)、段德昌(红二的奠基人)、罗炳辉、彭雪枫、左权、黄公略、刘志丹、方志敏。这里头刘志丹、方志敏(尤其是方志敏)并不是纯粹的军事指挥员,也评了进去。红军时期十个军团,军团长中,就萧克活到评衔(共五人,三元帅、一大将、一上将),而没有军事家称号。另外五个军团长,董振堂、罗炳辉、寻淮洲、刘畴西、周昆(此人最神,抗战期间神奇失踪),只有罗炳辉位列36军事家,怎么连这样的空头衔也不给老董一份?
太祖私下还和他通过气,他会不知道一方面军的实际掌舵者是谁?
太祖私下还和他通过气,让他在会上反映下情,他会不知道一方面军的实际掌舵者是谁?怎么会动摇的?军团长董振堂都没资格参加那次会议啊。
原则、性质、对策、远景说的清清楚楚。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句是模糊的。
关于红军会师后北上的决议传达到哪一层?
四方面军南下后,5,9军团除了董基本暧昧,是说了错话,牢骚话还是被逼表态的时候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