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高铁,原创了个长的,希望大家多多争论 -- szbd
因为动轴太少,提高牵引力和速度的潜力小。不得不搞动力集中是因为动轴同步控制技术不行。这你也来扯
这有个前提,中华之星和CRH他们的基本技术都是国外的,最后谁胜出来,除了比较技术理解能力(这是院士们的强项),还要比较综合能力。
1. 中华之星组织者没有那么大的掌控能力。
和刘志军相比,首先谈判能力,掌控的资源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就决定了在技术引进谈判上,刘必定胜出。刘得到的技术,得到的国外厂家支持的最多。
2. 中华之星组织者没有控制生产的能力。
这个不用说了,谁搞不好CRH就得撤职下台。中华之星组织者,有钱也没有用。谁听你的?
3. 胜出的唯一一条路,就是院士们把技术吃透,山寨高外的高铁。
但是显然院士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也输给了外国人。中华之星上下们没有破釜沉舟,把自己房子卖了压上去的气概,肯定做不成这个事情。自己不争气,和投入多少钱没关系的。
另外从成本上,按照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成本考虑,在自己没掌握技术的时候,反倒是买国外的列车成本最低。
最关键是看结果,CRH远胜中华之星。这个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日本在东海道既有线上同时搞集中和分散做比对试验,最后选择分散形式发展新干线
德国搞了集中地ICE1和2,3代开始搞分散的
法国搞集中地TGV,下一代的AGV是分散的
西班牙俄罗斯选择了ICE3,法铁眼看连英法海底隧道都要保不住了。台湾选择了新干线。韩国山寨了TGV,下一代KTX-3也要搞分散的。
中国非要把别人走过的弯路岔路死路都走一遍不可?你知道浪费分子应该如何评价吗?不会比贪官更高~
首次列车都让你观摩了。
价格堪比高铁, 速度和服务都差数量级
很合理,理性讨论是王道。
歼八能比歼十一强么?
当然只是一个举例
CRH当前被证明是成功的,非要强调钱花到中华之星上会更成功,看不出价值在哪里
那个研究所也是铁道部下属的吧,放着所谓自己亲生儿子不要,非要再到外面抱孩子回家养大来主持家业,前面这儿子一定还是有啥残障问题吧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是按收入的规定比例计提维修基金的,不计提折旧。看怎么定位铁道部的性质了。跨越同志一直不肯搞企业化改革,估计有这方面考虑。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收付实现制的,只要资金流不断,有客流,有融资,折旧管他娘——其实也对,要说该国家出维修费,也说的通。
这次换个新部长,要搞企业化改制,我很担心铁道部的账要崩盘。不知道中央财政能不能托底,如果不能,铁道部的融资成本可能高的不得了,那可能就真玩不转了。——忘情力挺也不行。
这点上说, 不能说是某人排斥国货吧
对于工业产品中的皮革奶, 三氯奶, 消费者难道就不能换品牌么?
跨越一倒,牛鬼蛇神泛滥,老院士发话了。
他老人家是中铁隧道局的副总工程师,中铁隧道局可算一垄断企业了,中国打洞绝对头号大拿。他还说应该并回铁路。
对改革没有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