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给年轻河友们介绍一下18年前的情况 -- 吴刚看你跳舞

共:💬22 🌺56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给年轻河友们介绍一下18年前的情况

18年前很多现在河里的年轻朋友正在小学初中阶段,对孙云晓的文章的印象基本上是从老师批评,父母攀比中来的,记得它带来的郁闷。那时候你们应该还不具备看整个社会的视角,对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不甚了了,我试着说明一下。

80年代末期,国内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社会正处于价值观混乱阶段,从毛时代继承下来的社会公义已经消解得差不多了,新的价值观是什么,没人知道。该怎么教小孩呢?教他们当雷锋吗?雷锋已经过时了。念书是没有错的,上大学是没有错的,那就多念书吧。那时候上大学的机会不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应试教育成了主流。现在也强调应试教育,但和大学扩招以前的情况没法比。那时师范学校里出来的老师们只学过应试教育,所以他们出来以后大多也只会教这个,虽然也讲孩子们要全面发展,也就是当口号喊而已。一般认为老师放学生出去野玩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小孩子们被尽可能地留在课堂里。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一般都是眼镜男和乖乖女。

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压力,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担忧愈发的重了,老师们发现小孩们越来越难教,和以前大不一样,中小学生基本上换成了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生活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们缺少与同龄人共处的基本能力,自我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对体力劳动非常排斥等等;而且当时城市家庭基本上达到了小康阶段,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上了很大一个台阶,使得老师向他们灌输“艰苦奋斗”的精神遇到很大困难;父母们赶上了发展的好时候,一心忙工作去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情在生活细节上教育小朋友,而且父母们自身的观念也处在调整阶段,教给孩子们的不一定是对的。这时候出现“垮掉了的一代”的说法,代表了全社会的忧虑。不是孙云晓的文章造就这种忧虑,他没那么大的本事,他的文章只是一个由头,甚至可以看作是很多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对抗应试教育时用到的一个“依据”而已。当然这样一个“依据”,对推广素质教育有很大帮助。

楼下有河友说“素质教育”是个莫名其妙的概念,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楚“素质教育”是什么东西,该怎么弄。他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一个教育概念在中国能够贯彻到今天,肯定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实效,不能太小看老师们了。我想问一下那个年代成长的年轻河友们,你们上中小学的时候,老师们有没有找很多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上台发言,教你们怎么克服怯场心理,可能还会教你们一些演讲的技巧?学校有没有办很多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发展你们的兴趣爱好?班级里面有没有鼓励学生竞选班干部,来培养孩子们的领导能力?老师有没有教你们要爱自己的父母,多帮他们做家务事,多关心他们?有没有很形式化地三天两头要你们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那些你们看来可能是理所当然的教育方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推广“素质教育”风潮之前,只存在中国一些特别优秀的学校当中。如果有兴趣去了解一下专业上的数据的话,你还会发现9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大幅度增加了体音美劳的课时,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尽可能保障早操和体育课的时间不被挤占。讲到体育课,我想没有一个有良心的老师会拿“负重20公斤,日行100公里”当标准来地要求学生,那是不可能达到的,他们拿出孙云晓的文章来说事儿,应该只是希望孩子们身体更健壮一些,更能吃苦一些。你是不是从他们的苦心中获益了呢?

当然“空靶子”总会带来副作用,不注重鼓励教育,让孩子们去打虚空中的“日本的小奥特曼”,还怎么打都打不过,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不过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设想你是一个教师,在当时的环境中该怎么办?让小孩补课是理所应当的,因为高考用得着;可让孩子们去参加兴趣小组,让他们去“玩”,或者花很多时间做班干部的工作呢?怎么说服家长、领导和教师自己?最好用的说辞就是“素质教育”,你不这么来就会被日本孩子美国孩子甩到后面去的“素质教育”。这套说辞妙就妙在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藏在时代大潮里面,顺势而为,无往而不利。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球籍忧虑症”,“洋人崇拜症”有多严重。不“西化”,不向美国学习就会被开除地球村的“球籍”,忧虑透过中央电视台的电波传播到每个家庭,每个父母。这种忧虑,可以被运用到几乎所有领域,而且被你所知道的“精英”们反复验证,别人家的孩子拿奖学金出国了,影视明星、歌星变成别的国家的公民了,你听到的所有的出过国的人都在对你诉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是多么的先进,你们自己家里的电器不管怎么反美抗日总是拒绝不了洋货......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就有投机取巧之徒依靠夸大事实、捏造事实来做他认为结果正确的宣传,孙云晓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孙云晓做错了吗?他错了,他不诚实,至少是不精确。他是坏人吗?我觉得他不是坏人,而且比他好的人不多,现在看看我们的追逐有偿新闻的记者队伍,看看勤劳的狗仔队,再看看三三开的新闻联播,你会知道比孙云晓该骂的人不可胜数。他的谎言帮助中国进步了,帮助孩子们更健康了。即便他说谎的本意仅仅是哗众取宠,帮助他自己升官发财,但好的结果使他配得起更多的宽容,何况孙夸大事实的动机不会是纯粹的自私,那个年代的记者的习惯性语言就是夸洋人的好,来帮助中国进步。

用对待论文造假或者商业诈欺的愤怒言辞去指责孙,听起来很合理,有充分的道义基础支撑你的愤怒,但请原谅我这么说,

你笨死了

两个事实能帮助你认识到自己批孙的笨笨所在,

一个是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将军,在行军路上,吟出了“远方的姓梅的姑娘啊,你的容颜,润泽了我干涸的心灵”的诗句来鼓励他的士兵,得知真相的军官与士兵们对将军蓄意的欺骗保持了宽容而幽默的态度,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阿骗骗”。后来历史学家们称赞士兵们有“魏晋风度”。你有这种风度吗?

另一个事实是,任何想对孙云晓“鞭尸”的年轻人,只要你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受的教育,你写过的小学作文,中学作文,高考作文,夸大捏造,撒过的谎加起来比南山的竹子都要多,特别是在高考作文里,你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不惜泯灭良心,编造事实,对读者挖空心思,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绞尽脑汁儿尽捡好听的说。今天,你忏悔了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您这句也过了头了吧。。。

“另一个事实是,任何想对孙云晓“鞭尸”的年轻人,只要你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受的教育,你写过的小学作文,中学作文,高考作文,夸大捏造,撒过的谎加起来比南山的竹子都要多,特别是在高考作文里,你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不惜泯灭良心,编造事实,对读者挖空心思,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绞尽脑汁儿尽捡好听的说。今天,你忏悔了吗?”

就上面这句,我可以肯定的告诉过你,我从小到大,写过的作文,不能说好看,但我没有一句是撒过谎。当然,说过话里没一句谎这我不敢说,当年为了骗到老婆,也是说过谎的嘛。但是给她写情书里,我也没说过谎啊

您不能对中国小孩子太没信心了吧。

家园 幽默未遂啊

你没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至少是对99%的人适用啊,他们看看自己,就会知道苛求孙云晓道歉的荒谬。

家园 瞎说!中国的文人是什么品德,只要靠近过这个圈子的人就知道

我是看着就恶心。

家园 别这么说

我是看着就恶心。

我觉得你挺可爱的

家园 同意

至少客观上达到了效果,不诛心的话,应该算是善意的谎言

家园 呵呵

一个教育概念在中国能够贯彻到今天,肯定有它的合理性

存在即有理?请问这位大哥,你是这个意思吗。说句有点胡搅蛮缠的话,照你的意思说,既然艾滋病存在这个世界上,那它就是有理的,我们不应该想尽办法去消灭它,呵呵......

家园 这句太过分了

你写过的小学作文,中学作文,高考作文,夸大捏造,撒过的谎加起来比南山的竹子都要多

俺的作文绝对没这么下作。

家园 孙云晓的文章大概跟素质教育有五毛钱的关系

更早我不知道,从“文革”后期开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就不缺“素质教育”。据说“文革”期间老师有把学生组织到家里来学乐器学下棋的,纯粹是义务。八十年代中期到后期,各种兴趣班在大城市是很普遍的,书法啦围棋啦,到了暑假组织学生夏令营,涵盖了今天“素质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收费很低廉。不过当时不叫“素质教育”,更多地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某种传统。

孙云晓的文章,纯粹是一种“把外国当天堂”心态的反应。这种心态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知道分子之间很有市场,跟“素质教育”大概就只有五毛钱的关系。

家园 注意看我文章里面特意提到独生子女的问题

挽救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是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孙云晓的文章的连接点。教改涉及那些方面,我举了好几个实例,你怎么只看到一个“兴趣班”呢?

看你的文字,你可能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你未必了解那个年代的中小学教育。亲戚朋友中若有从事这个职业的,不妨先问问他们,再放“五毛钱”的豪言。

家园 我就是那个时代被教育的

我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小学教育,倒是你更了解了?

“挽救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云云,在孙云晓写文章的时候在社会也就说说而已。第一,计划生育是国策,所以当时的普遍宣传是独生子女各方面都好;第二,当时“娇生惯养”问题并不突出,整个社会的宣传导向还是劳动光荣,艰苦朴素为荣的。

家园 你是哪个时代受教育的?

孙云晓的文章是93年的,你还敢跟我扯什么文革后期,这里面隔着十七八年呢。

一般人小学初中花九年时间,你用多久啊?

我把你屏蔽了,请你自重。

家园 还是学理科好吧

起码理科的学生不需要靠作文得高分来上大学,更谈不上泯灭良心,编造事实,而且从来都是把自己真情实感写出来。看来吃写文章这碗饭的人有够纠结。

现在总算明白了当年文科班里一写十几张的人物都是在“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不惜泯灭良心,编造事实,对读者挖空心思,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绞尽脑汁儿尽捡好听的说。”你们自己好好忏悔吧。

家园 同意。不用讨伐过去,只看看有没有用

什么素质教育,一句口号而已。知易行难。

现在也没有什么素质教育。只是除了学业之外的其他技能而已。如舞蹈、乐器、武术、各种爱好等等。但是跟学业一样都是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完成。不是几个月,而是数年。

记得小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忙碌,家里基本上就是爷爷奶奶。我当然是不做事的。老人家看来,一是你不会做,二是你做的慢。不像现在要刻意的培养。所以更不接触不到什么拼搏思想等等,唯一的担心就是不要分数太差了,被老师和家长打。

现在想想那时,一切都很和谐。大人小伢都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可能那时就是明智未开的时候。一切接受组织上的安排。

当然不是都是这样。比如同学父母之中有些是政府官员。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知道拼搏的重要性。所以往往这些父母会严厉要求子女。而普通家庭就不一样了,很和谐的,只要成绩不太差就行。

在现在小皇帝、公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或者说更加严重了。但是小皇帝、公主们依然需要努力拼搏。努力拼搏成了社会上的必须要求。而父母们也非常努力教育子女,要他们不可怠慢,要把努力拼搏融入子女的性格和血液里。

这篇文章只是许多“国外的月亮要圆一点”之类文章的一篇。现在开来,小伢时的我们很无知,居然被这样的文章骗到。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正是我们思想开放的启蒙。

只有知道你很弱,你才可能变强。

家园 哈哈,赞最后一段

其实俺小的时候还是很清纯的,不过每次作文写真话都被踩,写个故事就被表扬,也是吊诡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