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重阳之人(一) -- 弦音醉舸
说它胡闹,就是说中医的寒热温凉本身就是个很粗糙很经验的“体系”,还将现代医药归入这里,本身就是胡闹;说折衷,那是因为目前双方都互相不能理解,那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折衷,选择经验式沟通。
中医体系,我倒是觉得不见得粗糙。说不容易精细刻画比较好。
起码这种建模的理念太过超前。
关键还看那帮人是怎么做的。
如果只是给病人灌点西药,然后看看反应。摸个脉,看个舌象。那就算了。我连了解的兴趣都没。
很多好的,有趣的想法。不知道如何实施,就沦于八卦范畴了。
很多文字里都提到化学药物,对脉象的影响。不知兄台临床上可有体会?
而是这个“证”该如何定义,理解上。
很多中医的理念,都是很晚才出现的。事实上不能涵盖它们想表达的内容。
无一例外的都有例外,呵呵。
多数时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证”,而不是想概括中医诊断模式的“证”。
没办法,要竞争啊。没时间埋头发展。
我自己的感受是必须在中西医汇通的平台上才能实现的。临床中西药物都用,但这方面因为没有深厚的药理学基础,所以谈不上深入的研究,五味子一文的思路,是一种理论尝试,但我个人比较看好。
望证,问证,闻证,切证是基本功。既然是功就需要时习之,习练就可能有高低粗细。脉证(切的一种)的练习大家耳熟能详,问诊的基本内容歌诀很多。但我以为内经的原创更主要来源于闻和望。闻要能闻其微,人从旁走过就能知道其骨弱神爽气清否,听一声咳嗽就知道其有128斤五两四钱二,当然还有其五味如何。望要摆256色于前,先用2千瓦灯光,再15瓦,再月色下,再萤火虫,都要能辨得出黑白红绿,而后可以一望而知其内、其通于天地如何。这是古法,近于道。儒家笼中捉鸡,一大把的时间都在医书上捉鸡,而不要练功同化于自然在辩证上捉鸡,这如何能体会岐黄原创场景呢?当然优点即使缺点,原创则难传承,并立文字令人抄习才能便于传播,后辈在于受教的方便下最好能有时间体味原创的那一刻。
“个人理解证首先是望问闻切得到的信息 ”,你再仔细品味一下你自己的这句话,医学是一门病理学、生理学、治疗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同)混合一体的学科,不从这三个基础出发,单单讲究什么“信息”,讲究什么练功(且不说2000瓦的灯光直视会不会让人失明吧),是容易走入歧途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从事这个行业,如果是的话,建议多读古籍原文,多去寻求传统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许多只是与现代医学文字表意的区别罢了),不要藉由哪些被咀嚼过的文字来理解中医,这个建议,不仅仅对你,也针对我本人。
怎么吃也吃不胖一族?
,几千下来,泥沙俱下,您就先别苛求标准的出现了,先把自己理清楚才是实际的,当然,也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特别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与进步,来淘金。
一是脸,二是胃部.
而且是不吃就胖,天天去健身房还是胖......
那种认为中医=哲学的,既不懂医学,也不懂哲学。
还有说哲医学的。
就是古人的描述方法,学着太累人了。稍微记性差点就彻底晕菜
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还是宗教般虔诚的崇拜。
中国人怀疑一切的精神没有一个其它民族比得上,呵呵
我看了兄台中医还有传统文化的帖子,深表敬佩。
我有一些不解,请兄台指点。
我亲妹妹刚中医大学毕业,做哥哥的自然对她寄予厚望。也打听和见识了一些民间亲友的验方,翻了相当量的医学书籍。加之自己对中医也有些许兴趣(我工科出身,对工业组织和历史有一定积攒,对医学——电气类仪器的设计机理也有自己的看法)。
从一个毫无根基(包括家传、师传)的学习中医的孩子(如我妹妹)出发,要逐渐筑牢根基,我认为非得走实践-书本-再实践的路子,因此,我定位自己为书籍(包括古籍)中言论真伪及适用范围的鉴别者。
我的看法是,以六纲为归类依据(厥阴、少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重点掌握药性(考虑到商品化潮流及各种因素对药性影响,尽可能删除干扰因素,考虑方、角、对甚至单药处方),按药量比例从小量对病者试起。以对药的掌握深度,以经方反推脉法、舌象等(否则,脉法、舌象描述之模糊性,何以学习?)。
我这手推理,可以推出一个得罪人的东西:就是鹿茸、人参、虫草等等贵重药方,以及超过10味甚至15味的药方,很大可能有为生计之嫌(而非为仁医之所为)。
农业时代完善的中医,在工业化时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多医生感觉并不打算了解工业化时代(乃至节奏)的细节,乃至这些细节对生病的影响。事实上,我的观察,这种影响极大。
理论的根本作用,是归拢集聚更多更可靠的事实和现象。不知弦音兄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