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儒家道德的原理 -- 没有人
儒家道德的原理并不难懂,立足点为人性善,假定人本性善良,然后有两条推演规则:1、推己及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孟子的名言: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英雄豪杰的境界,也符合人性善的原理。
而如果被读为
生,你所欲也,义,亦你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虽只是两个字的差别,意思差得就远了,这种境界比较适合在ZXB混,并不符合儒家道德的基本原理。
对儒学的理论的理解是否正确可通过这个原理做一个基本的判别,儒学乃修行之学,必从平实入手,感觉一下自己是否能“上身”,是否自己感觉“良好”不别扭。自己都感觉不能“上身”自己感觉别扭那肯定是理解错误了。
孟子曰:
翻成白话文就是:
看上去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孟子实际上只是告诉大家,人本身都有气节,哪怕是饿汉与叫花子也有,气节是人与生俱来的。
与贫而无怨,富而无骄的理论完全一致。
如果读成
这是ZXB的水平;
如果读成
这人怎么这么纠结...仁义礼智信的智到哪去了,看看儒者的雄辩吧
《孟子 告子下》
屋庐子说:"礼节重要。"
那人又问:"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回答说:"礼节重要。"
那人又问:"按照礼节求饭吃,却吃不上而饿死;不按礼节求饭吃,却吃上了饭,那么也一定要按礼节行事吗?按亲迎礼娶亲,却娶不到妻子;不按亲迎礼,却能娶到妻子,那么也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去,把问题告诉给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不度量原来基础的高低,只比较它们的末端,那么寸把长的木块也能使它高过尖顶的高楼。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就一只金属带钩和一车子羽毛相比来说的吗?拿吃饭的紧要情况同礼节的细小情况相比,礼哪里有吃饭重要?拿娶妻的紧要情况同礼节的细小方面相比,礼哪里有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住哥哥的胳膊夺他的饭吃,就能得到饭吃;不扭就得不到饭吃,那么就该扭他吗?翻过东边人家的墙头,搂住那家的闺女,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么要不要去搂抱呢?"
果然大儒,并不回答该怎么做,让你自己回答。人性本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必多言。
得从孔子的原著开始。
对孔子的理论多有发挥,比较适合论坛的情况。
我觉得孔孟一脉相承,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时代和际遇的不同。
1、判断一个MM是不是美女,直接去看就可以了,不需要先研究美学,但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道德,人们反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从伦理学和哲学的高度来批判。
按这种理论,相信爱情就是唯心主义了。
2、都是如果。如果所有人插队...你要不要试一试,你想插队就能插队? 你怎么不假设如果每个人都中彩票啊,这时候知道彩票不是每个人都能中了?
这个世界不是按照如果来运转的。
3、不择手段论。每次看到有人忧心忡忡的说出不择手段的可怕,我就感到很自卑,看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小手。难道那些人真是千手观音摆满一桌子的手段随便他挑?忙总牛哄哄的结果被Y老大把路挖断也束手无策,也没看见他有什么手段。不择手段?你有什么手段可以选择啊?
如果所有人想插队,结果是队伍就乱了。
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见过很多次。
此插队非彼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