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所见到的钱学森,朱镕基 -- texasredneck
真正说到了我的心里。
自然有纪律约束,当有决议之后,自然要遵循决议,包括发言,如您不同意,尽可退出。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了。或者某些特殊党员,合他的意就遵守纪律,不合就不遵守,如果这种执政党多是这种党员,恐怕不是老百姓之福。
我记得是说江苏的那位老陈书记,丫那儿子的产业在南京可是大名鼎鼎,那年我请3个客户在里面一条龙,一晚上9万多。
忙总的文章里对为何要引入外资做了很详尽的说明。当时中国银行业业务水平很低,风险管控能力弱,无法面对未来的全球竞争,通过合资,引入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水平,这些年国内银行的管理水平上升很快,已经准备迈出国门直接与外资银行竞争。所以看问题不要太片面固执,多想想。
而他只是钱学森带的一个博士而已。可想而知,钱学森学术与领导生涯里培养了多少国家栋梁之材啊!
江那个年代,也没什么钱,可立项方向都对了,不对称战争的正确判断,才能少花钱办成事,我们不应该感激吗,其他都是小节。
人类历史上师生传承,才有的科技进步,但帐不是这么算的,该谁的就是谁的。先不说钱是否挂名,即使他自己也是美国人的弟子,照您的逻辑,中国的科学进步美国人的功劳第一?
因为这批人回国一定会有很大的贡献。后来统计,两弹一星元勋23人,只有于敏一人没有留过学。虽然从感情上很难承认,但实际上就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科学进步这其中美国人的功劳很大。当然,TG提供了这些人以一个大的平台发挥才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同样的,德国科学家的贡献对于美国的科学进步也很大。
中国拿出点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谈钱学森,他老人家年谱拿出来,哪一年哪一年都干了什么,不是很清楚嘛,干嘛弄那么多虚的,精神啦,弟子啦,宣传啦...
当时中国主要技术的来源是苏联,而不是什么美国。我没说钱学森没有功劳,他是唯一一个见过美国系统,从而能对苏联系统进行有限确认的中国人。他后面的所谓方法论不怎么靠谱,但也确实因为他的回归,加速了5院的成立。但5院(航天部的前身,抽调的是中国科学院最好的一批人)的成就从一开始就是成千上万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当时苏联专家的功劳。钱只是一面“旗帜”,像雷锋一样的中国特色,是时代的“需要”。但客观上夸大其个人的功劳,甚至把不是他的功劳强加到他的头上,是对很多其他人的不尊重。
我说了,就像航空的杨伟一样,前一段大家还在吹他的什么狗屁“导师”,因为导师是航空的总师,现在他终于可以部分走出阴影了。杨伟的功劳是电传系统逆向工程,他的导师当年连电脑都不会,把功劳记在那些老头身上,开什么玩笑。中国科技要改革,要让干实事的人脱颖而出,才会出现科技界的马化腾,李彦宏。
苏美两国的航天科研系统,大部分都是从德国“继承”来的。
苏联的两次“德国洗礼”,是二战前的苏德军工合作,和二战后的“瓜分战利品”。美国的两次“德国洗礼”,是战前的德国犹太人外逃,和战后的瓜分“战利品”。
至少在50年代,苏美两国间的差别根本没有那么大。
还航天科研系统呢,我们在谈论当年中国最原始的运载系统和原子弹。整个苏联图纸,苏联工艺,苏联师傅,中国人连其中大多数经验参数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后来和苏联闹翻了后,苏联专家还好心地留下了大多数资料,谁管你什么德国,美国,苏联..., 就是些图纸,以及一些工艺标准,然后就是老一辈技术人员不停地实验,不停地摸索。我们要记住的是那些战斗在一线的运载系统和核工业的先驱们,而不是什么在后面大叫亩产万斤粮的空想家。
其实也就是前两年红军刚从德国抢回来的。和钱学森在美国学到的,其实是一个体系的。你所说的钱学森对苏联体系“只能进行有限确认”,是完全不成立的。
他的功绩其实也很好界定,就是用亲眼的经历告诉了中国决策层,美国打日本的--就是--这个玩意,威力巨大,我们一定要搞到手。美国方面搞不到,正好苏联专家来了,我们美女金钱鲜花,不惜代价,呵呵....
周立波拿三工开涮的时候,三公早就退休了,要是在他任上周立波这么干而不被追究,那说心胸开阔还差不多。
想想95年的北京陈希同,因为啥倒霉的,就凭事后说他贪了几十万块钱的东西,这不搞笑么,反正我就知道要不是三工,老陈绝不至于那么惨!
今天杨白冰追悼会,规格相当高,我父亲说有给他平反的意思,反正杨白冰也是因为三工下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