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TPP和反制手段(1) -- 井底望天
幸亏国内那些低能的政客们也不会这么想,老酶恐怕逼的温和的投降派都要反了
写得很妙,辛辣!
难道美国人会看不出来?
无非是如果你没有宣布,那么人家给你扎针的时候可以假装一点都不疼,然后指望人家一看没效果自己停手。问题是人家扎完针可是要抽血的,难道那时候还是装做若无其事吗?
所以不如宣布出来,把暗战变成明战,很多手段就可以光明正大用出来了。现在的关键是反制手段要跟上,要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但是不幸的是,看起来我们能打的牌不多.
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再如果一国实力稳压对方,还如果谁离开谁都绝对活得很好,那么确实只靠军事实力和国家实力就能解决一切。
但在没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谁都别想单方占尽所有好处,必然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取舍。谁都不是傻子,但谁也不可能完全摸清其他人的诉求,喊出的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否则,要外交和谈判干嘛?难道只要商贩一口咬定绝不降价,就能稳赚高额利润?只要美国没强到举手投足之间灭了tg的地步,外交和讨价还价当然有用,这本身就是维持发展的一种手段。
实力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还不把南海当核心利益,国人不答应,军方肯定有想法。
如果没有维护核心利益的手段,那就努力发展出来。指望美国人手下留情,或者“没想到”,是小手段。
地球上除了美国人还能对中国有些心理优势,别的国家气焰都下去了。美国人迟早会来的。也不仅是南海,而是对中国上升势头的全面警觉。即使美国人自己没想到,周别国家也会想法拉美国进来。
所以,是中国自己放话招来的,还是美国自己来的,还是周边小国拉来的,都一样,美国人不可能不来。你总得去把美国人搞定,不能有任何幻想。
在美苏对抗,或者将来的中美对抗这种宏大的级别上,只有双方在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文化等多方面的认真准备才能真正起作用。外交互动的作用很低。
当然对小国来说,外交决策非常重要。越南菲律宾如果选错了,错选了美国,很可能就完蛋了。这话可以拿去吓越南菲律宾,天天吓,月月吓,通过各种渠道去吓。比如香港拍一个大片,说中美争霸风头上,某南海瘟国被中国炸光了,美国不敢动,炸了白炸。
中国放话早了还是晚了,就算错了,也是小事,不用太放在心上。以前中国喜欢搞“外交无小事”,是弱势时的混法。其它发展好了,外交就没有大事了。
最后两句话既无必要,还歪曲了“外交无小事”的用法。
构成太单一,大多是翻译秘书一路混出来的,或者研究所里圈养。不是说这样的培养机制一定不能培养出来人才,但单打一的机制出来的,一定有其固有的弱点。 要从国内各行各业选拔,譬如华为的坦桑尼亚经理为什么就不能当埃塞俄比亚的大使?混业经营,加强流通。经常看央视的国际时事,有些专家一看就没有在域外生活的实际经验,说的话很不着调,跟美国对华专家一路货色。
不要把外交搞的庸俗化,也不要异乎寻常地的神圣化,政委这个观点举双手赞成。
至于是用笨办法拖住美国,还是用聪明办法拖住美国,其实不那么重要。现在美帝要缩减军费了,从6000亿缩减到5400亿,美国军方都不干,这还是在美帝要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的大背景下,美国的军方难道都是共谍?估计是西太平洋的战略目标压得美帝不轻。
另外从欧美的态度上看,看似一层窗户纸的高科技出口限制,很可能是一层钢板,不是那么容易踢破的。
另外中国现在军事实力有限,美国收缩太快,中国完全跟不上,到时候地方群雄并起,情况会变得错综复杂,反而不利于tg的地球解放事业。让美国逐步撤退,tg逐步跟进,其实对于我们是好事情,因为这样,美国放出来的利益我们可以全部吃掉,而不是和地方利益纠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缅甸。
所以tg适当的找各种借口给美帝输送点利益是必要的。美帝现在就大踏步撤退了,对于tg来说绝对是噩梦。
至于和平崛起,绝对是tg集中华五千年智慧大成的体现,在美帝的配合下,我相信会实现的。
这次日本跳的那么高,是因为中国能从南海抢更多的油?是因为中国如果控制了南海航道,日本就是瓮中之鳖,就寝食难安了。这才是我们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至于石油,不是不重要,是要慢慢等开采技术和装备跟上来,3-5年吧,南海一定是中国的内海。
南海走不通,美帝在中东的航母的维持成本要高一个数量级。
这可是石油美元的基石。
当然还有韩国,台湾,不过战略分量不够,轮不到他们来发言。
有些故意装糊涂了。总说什么中国在中东的油源没有保障,那好么,我把南海屏蔽掉,大家都不要玩。以后从台湾东海岸和海南岛前出,可以影响南太平洋,剑指南美。TPP?开玩笑吧。
东南亚事实上发展的比中国要早。日企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根据我同日企的交道,只要有可能,一定是先考虑东南亚设厂,中国是能不来就不来。
东南亚各国,在中国发展之前赚到的钱也不少,可惜没有一个持续发展计划。20年前的投资环境和20年后,没有大的进步和改变啊。
楚国八年内七次伐郑,晋国四年内四次伐郑。所以所谓小国的选边,没什么意义。春天楚国的军队来,攻克郑国的首都,于是郑国成为楚国的“盟友”,秋天晋国的军队就来攻克郑国的国都,然后郑国再成为晋国的盟友。
在这种时候,小国没什么选的权利,那个大国的军队来了,他就必须臣服。而大国之间轻易并不开战。郑国,宋国被晋楚都打了很多次,但晋楚双方真正交手次数很少。前632年为了宋国打了城濮之战(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晋国大胜),前597年为了郑国打了邲之战,楚庄王胜,前575年,还是为了郑国打了鄢陵之战,晋国胜。
在这种实力对比不断变化,相互差距又没有很大的时候。国家的外交决策和优秀的外交人员,甚至商人的作用反而很大,甚至可以临阵改变形势。因为这种形势下,实力对比不断在变化,对阵的大国,夹在中间的小国,任何一方的少许改变,都可能改变结局。在鄢陵之战前,大国楚国不惜割让汝阴给小国郑国,把郑国拉到自己阵营。
外交人员烛之武通过利害分析就拆散了秦晋之好,让秦晋联军临阵破产,秦国反而帮着郑国守城。而后来郑国的商人弦高在做买卖的路遇到偷袭的秦军,敏锐的意识到这关乎郑国存亡。冒充郑国使节用四张牛皮和12头牛慰问秦军,让秦国将领误以为偷袭策略已经暴露,错过了偷袭灭郑的时机。吴国柏举之战后近乎灭楚,申包胥在秦王王宫外哭了七天七夜,最终感动秦国君臣,愣是让本来不愿意与孙武统领下的吴军交锋的秦国派出大军援救楚国。
实力是决定性的基础,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实力,让别的国家相信自己的策略,并不容易。当双方都不具备压倒性实力的时候,外交人员的成败,甚至直接会改变对阵双方的胜败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