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关于齐重一台出口德国的机床引发的一篇口水 -- 所以我才飞好远
这么些年,虽然很多方面不如人意,但的确在向前而且不算慢——经济发展速度方面,TG自称第二,谁能称第一!阿三?南棒?
同时令人“不好意思”的是,J8(E文不好,J、G不分)里面有好几个在往下秃噜。
————————————————————————
这个就不一定了,看谁喊了。
就像楼下有人说的:貌似当年手握数千“雄兵”,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面对多如牛毛、个个都比自己腰粗的军阀,某穿越人士喊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也木有被送医院啊
接着前文说机床。和大家交流一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大概面貌(不点名的)。
中国现今的机床行业格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老人们回忆,新中国所有的工业发源地均在东北地区。从现在的成飞、西飞到今天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细分产业,追溯源头,血脉都来自东北地区人民的贡献。1966年前后,国家的三线建设全面铺开,今天的机床行业的老资格企业们纷纷在内地建厂,为当今主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的布局和发展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计划经济年代的企业发展有着特色的指导思想,企业本身并无盈利指标,而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国家提供建设资料、为人民提供生活资料等等目的建立的。在行业发展的角度,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对装备制造业(以机床工具企业为主)的企业进行计划管理,比如在卧镗领域,你干家干镗杆直径110的,你家干镗杆直径160的,你家干镗杆直径200以上的等等。谁家也不许越线。按照这种规定的布局,东西南北中,全国内陆各地均在大手笔的布局下进行了产业链条的建设,然后根据国家对需求部门的统计需要进行定向定量的采购,由企业依照这些订单进行全年的生产安排。在此我们只说机床本身的事,其他利弊的讨论不去展开。
由于没有业绩压力,企业科研人员专心进行技术研发,在那个时候很多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中真的是认真精致,说起来有些遗憾,同一家企业,很多当年能干出来的精密级机床放在今天这家企业却早已失去了这种制造能力。举个例子,坐标镗。坐标镗的加工精度等于工业级精密量具的测量精度,是机床行业的王冠。但是这种机床制造周期漫长,为了达到精密级精度要求,瑞士人不仅仅将上滑座埋入海中进行浸泡,还会把主要的大件有关水平度的部件和相关精密度的部件通通进行这种处理,用在海水中1年的时间对各个部件进行充分的应力释放从而使其自然失效,通过这种处理,部件内部的分子结构会更加均匀,平面会更加的平。至于瑞士内陆,周边没有海水条件,可能是通过对周边国家的上游供应商定制零部件的采购获得的。部件自然失效后,然后取出后进行后续的工序处理和组装。当年我国的坐标镗制造由于欠缺许多生产条件而没有瑞士人如此纯粹,可也没有马虎多少,一些企业的做法是将部件埋入地下,以应力释放1年以上的时间为基础备料周期,那么一台坐标镗的生产周期则需要大大高于1年的时间。在这样的工作态度下,当年我国是能够做出接近瑞士机床水准的精密机床产品的。当然,由于整体生产力的落后,我们这样的产品并不多见。然而改革以后情况有了变化,业内几乎所有企业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和市场对低端产品需求旺盛的诱惑下,均削减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高级机床的制造线,严谨的制造队伍和高级老师傅自然也换了岗。说到这里发现思维又跑偏了。
说这些题外话倒不是责怪啥,在时代的变革中,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内部首要矛盾,优先解决这个矛盾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内容是想说啥呢,一方面当然是遗憾,一方面也是在对不了解制造业历史的朋友解释,其实中国人不是干不了高端制造,其实我们在曾经已经十分接近高端制造。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努力,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率在高度上(不光在规模、广度上发展)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里还牵扯出一个思路,站在全球角度,我们是否需要将自己积累的资本兑换成外币然后隔空跨海去控股先进的外企,然后催促他们交换技术帮助我们提高自己。这种成功的案例有吗、多吗、能吗。我们自身的内延式增长到头了吗?还是资本本性的投资、还贷周期迫使你没有时间、精力和本钱去投入研发来改善自己的产品结构,只能在一个期限又一个期限的恶性发展和膨胀中挤压全行业的生存空间。如果说当时的计划经济有着效率的时代局限,那么到了产能过剩的今日,是不是自由市场模式也出现了新的时代局限呢。资本如果能够更加理性,目光更加长远,哪怕你把投资回报率多拉长几年,给企业的盈利压力再小一点,对自己人的能力再信任一点,对西人的认识再深入一点,凭借今日我们积攒的元气,有钱去和老外谈并购,不如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自己的潜力,试试对自己投入多一些,减少一些我们爬上高端过程中的痛苦,并不是痴人说梦。
不好意思想到了一些经历,跑偏了。
话题回到计划经济的机床产业布局,从一机部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计划管理的思路中大家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是一旦我们开启自由市场贸易的大门,那么立刻就会在每个细分市场中出现2、3家具有先天竞争优势的接近垄断市场份额的机床企业。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中国机床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就极高,今天,中国机床行业中各细分行业基本为寡占型市场,特别是在核心制造领域,到今天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术、资源等寡占格局从来未被打破。
从宏观的制造业发展形势上看,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业中各行业的产业链条完整,产能充沛。中国制造业对欧美国家的企业具备劳动力密集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具备规模化效应优势、劳动力高文化素质优势以及国家的社会次序稳定优势。可以判断未来,其他国家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条件很难形成。据此分析,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市场将长期活跃,对中小型机床的具有长期需求,但中低端制造业向功能更多、更加精密的先进中小型机床;
在中国范围内,中国制造业已开始涉足高端制造领域,而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落后产能的过程;在新兴市场地区,从事中低端领域制造的各行业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将长期保持高端制造、中低端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高端制造领域将成为资本追逐、政府主导的发展重点。据此分析,航空、军工、能源、高铁等领域的发展必然拉动中国国产高端大、重型机床装备的发展,高端制造业是中国国产高级大重型机床的目标市场。
另外,由于西方社会制造业的各种成本劣势以及中国企业的主要成本优势,西方社会具有向中国继续转移相对落后产能及部分高端技术产能的空间。
这,就是个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面貌和宏观制造业发展形势的一点看法。和大家分享(写过一个内部秘密报告,眼熟者切勿人肉)。
接下来请看真正的下集,
3、齐重的这台大型机床怎么样
土鳖抗铁牛。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关键是如何调动积极性。很多领导,可能没有能力开发这种积极性,也有可能不敢开发这种积极性,所以干脆进口。
所谓产品质量是有两重含义的
一是设定目标——想做到何种水平
二是和设定目标的偏差和波动
绕嘴一点的说法是:
尽管五星级饭店的质量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优于街边小店,但五星级饭店一样会存在不合格的服务质量,而街边小店也一样会有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
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第二个质量才是工程师们的目标,第一个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部门的职责。因为质量水平的设定由市场需求和定位来决定的,而这基本都是和价格直接相关的。
以半工业半消费品的汽车而言,奇瑞的A3和高尔夫比起来绝对是垃圾,但我敢说如果汽车是纯工业品的话,A3能把高尔夫打的北都找不到。因为工业品市场的消费要理性的多,基本功能上没多大差别,价格上要差一倍,我一辆换你两辆。
“这里还牵扯出一个思路,站在全球角度,我们是否需要将自己积累的资本兑换成外币然后隔空跨海去控股先进的外企,然后催促他们交换技术帮助我们提高自己。这种成功的案例有吗、多吗、能吗。”
---------------------
因此,同意你以下的意见:
“资本如果能够更加理性,目光更加长远,哪怕你把投资回报率多拉长几年,给企业的盈利压力再小一点,对自己人的能力再信任一点,对西人的认识再深入一点,凭借今日我们积攒的元气,有钱去和老外谈并购,不如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自己的潜力,试试对自己投入多一些,减少一些我们爬上高端过程中的痛苦,并不是痴人说梦。”
非不能实不为也,加个罩子是很简单事儿,关键是干这活的人,压根没着意识。
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工业化的问题,农民放下锄头做工人,有一个意识和环境转变的过程。
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整体上与西方相比差距较大,对比西方自身的落后生产力(无需顾忌出售后的先进技术泄漏风险)在中国人看来即便不算先进也有获得的价值(迅速获得产能优势,并且当时中国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特别是在一些细分工业上。在这个情况下,一些最早走出去实施并购的中国企业也确实获得了成功。
但是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首先是大多数对于西方人来说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中国人来讲同样落后;其次,中国市场的各个领域虽然需求依然强大,但产能在广度上已经处于饱和阶段,市场的竞争已经显现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本土企业急需在高度上进行拓展,也就是挖进口设备市场的墙角)。在外已经获得不到什么合理要价的先进项目,在内部也缺乏同水平产能增加后市场吸纳的条件。所以现在资本性投资的风险很大,很多项目都是你收购了之后本部公司每年去掏钱养活海外的厂子(你裁员试试,整死你),然后你拿到技术后发现自己的研究院下个月也刚好做到这个水平了。这种事算好的,被坑死的都有。
在这个条件下,模仿过去通过大价钱并购获得收益的模式不如对投资自己,问问自己控股的这帮人能做什么,想要什么,做到之后你能获得什么,现在进口机床的市场这么大,国产设备难道就不能每年从中挖出几亿美元的份额吗?肯定可以!把钱花在这只队伍身上,比花钱去买外国的企业靠谱的多。
九十年代以后,没有那么大技术的代差了。外资也主要是瞄准占有中国的市场,控制中国的资源和渠道,来中国或与中国合作的。
我们现在整机的集成做的还可以了,比如频繁出现的各种机床成果。但是没有价格竞争力,为什么呢?因为功能部件都是别人的,别人卖给你一定高价,你的整机价格就便宜不下来,也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而且,机床性能的提高和功能部件关系很大,功能部件性能上去了,机床的性能就上去了,功能部件不好,机床要做好很难。
低端的功能部件,包括丝杆,滚珠,导轨,这些居然全国市场的一半都被台湾的给占了。高端的是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这个就是德国和日本占了大半市场。
现在大陆和台湾签订了EFCA,台湾的机床产品和部件零关税进入大陆,对大陆相关企业打击很大。跪台办的功劳!
这个说法不正确,至少上海的工业就跟东北关系不大。
从现在的成飞、西飞到今天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细分产业,追溯源头,血脉都来自东北地区人民的贡献。
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是全国人民支援东北,所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同样也是来自全国人民的贡献。
其次,你说的应该是大多数厂。这个情况整体上是这样,但国内有5、6家厂是有自己的高端部件的,我前文里讲过了。
这里提到的丝杆,滚珠,导轨等等真的都是技术水平很一般的通用部件,没有核心竞争力。卡讷讷个对于那些纯粹靠装配的厂来说确实有压力吧。但我文中所提到的那些自己做镗杆、刀头的厂家来说,他们采购这些台湾部件可不是自己做不出来而是为了把有限的产能放在更关键的位置上。因为在今年上半年之前,市场情况还是以供货能力不足为短板的。中国的市场就是这样,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一段时期产能过剩,一段时期竟然供不应求。这里面有深刻的产业结构影响。这个问题我在自家的秘密报告里分析过,这里不展开了。
看到你提及的丝杆,滚珠,导轨,就知道你去的应该是龙门式机床厂,这个类型的产品确实存在你说的现象,但机床企业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这些东西上,我将在下一个帖子中做一下介绍。
多谢指导,丰言上有帖子介绍我国工业化的历史画卷,我觉得越写越跑偏,希望高手能更加深入的为我们写作展现一下。
这里就是我一直想写的东西,由于想说的话太多,总是忘记,下篇做一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