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不能慢 -- 桥上

共:💬75 🌺323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忽然觉得上次说的还不够尽,所以再说几句

无论如何,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少不少,而且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开垦而未能开垦,所以世界粮食(包括所有农产品)产量还是大有增长的余地的。至于有人说破坏环境,与其在中国破坏,不如在别处破坏,不仅是因为屁股,也因为在中国要竭泽而渔,破坏程度更大。从人口角度说,人口发展是有度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快速增加。因此中国或者可以促进世界粮食生产,包括利用粮价增加,而且是可行的,所以在此前提下,从长远看,粮食进口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当然要再细算账,这就不是我所能及的了。

家园 把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压力尽可能转嫁到国外去

但是基本温饱线的粮食生产又不让西方卡脖子,这个想法很好。

如果想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实现轮种、休耕,维持地力,那或许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吧。包产到户的小农方式肯定是不行。我觉得这个前景要实现,或许有赖于进一步的城市化,让小农们的就业生计不再完全依赖土地,而土地和水利资源以国家统筹经营的方式把粮食储备变成耕地和水利资源储备。但是问题也多啊,这样看来虽然似乎是可以解决地力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不过这肯定要涉及到土地经营甚至土地所有制上的改革。而土地资源不仅仅对农业,也对所有其它行业来说都是稀缺资源。茅于轼所代表的资本利益集团实际上就表现了对侵占耕地资源的野心。你很难保证在土地经营和所有制改革的这个局中,这些势力不会出来捣乱,把本来一个温和的政策搞得激进化。社会上的舆论不比西西河理性冷静,而这种土地所有制上的动作或许会由于某些媒体的炒作,把农业问题引导到灾难性的道路上去。

我想相对于土地制度上的改革所可能引发的争议,目前这种小农式经营虽然会造成土地肥力的退化,但是相对是个长期过程,比起这种争议所引发的强烈社会震荡而言,可能也算是取其轻者。

家园 谢谢回复,花!

我想我们都赞成进一步城市化,其实在我看来,现在我们的城市化是有点滞后的,有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至于土地制度的变动,我想只有在城市化解决了以后才有可能,否则容易出大乱子。不过我觉得土地制度不一定与维持地力有关,好比退耕还林还草,就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解决的,就是因为有此先例,我才敢提出这个设想,当然再往深里细里说就不是我能力所及的了。

家园 想法很好,但是根本不现实。

想法很好,但是根本不现实。中国这么多人,要进口粮食,一下子就把国际粮食市场的粮食价格拉上去了,然后西方再给拿些非洲饥民的照片,说中国把粮食都高价买走了,所以才害得他们挨饿,这就是中国的原罪。到时候中国怎么办?把高价买来的粮食拿去援助非洲饥民?

为什么要饶这么一个大圈还要两头挨骂呢?

咱们自己粮食自给自足,让别的需要粮食的国家可以较低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买到粮食,那些慈善机构拿着大家捐助的钱也可以低价从国际市场上买到粮食去援助非洲饥民,不是皆大欢喜吗?也许唯一不高兴的是美国那些产粮大户和孟山都这样的公司?

家园 其实都是重新转变为集体经营

其实都是把土地从包产到户个体经营重新转变为集体经营,区别只是哪个集体而已。以前的是公社农民集体所有,也是公社农民集体经营。而美国那种就是利益集团所有,利益集团经营。

中国的精耕细作,有较高的亩产单产,而美国那种粗放的经营模式,亩产只有中国的一半。如果中国也全部采用美国的经营模式,全国粮食产量一下子减少一半,到时候就不是到国际市场上买粮食价格贵贱的问题了,到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买了。

家园 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有着维稳的重要意义

现在一个在农村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就是,农业的资本化经营。农村的农民已经慢慢在向农业产业工人的方向转化。如果这种转化最终会以他们失去土地为代价,那么其中的一些可能性会可怕到难以想象。

目前的集体经营不可能回到人民公社的模式。如果是规模性经营,那么一定会使以资本为先导的,农民在最后只会成为农业产业链的次要环节。至少根据我的观察,资本主导的农业经营最终的走向就是从生产到物流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上的垄断。这种全产业链的垄断最后将使农民彻底丧失谈判地位。最后可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问题。

目前地方性的宗族势力尚且是能够制衡资本力量的一种力量(乌坎事件是个表现),但是这种宗族势力在强大的资本力量面前最终是不堪一击的(也见乌坎事件的处理,老实人就压迫,能闹事的就收买)。

而我之前的发帖就是基于这种忧虑。

家园 所以一定要限制资本的力量,不能让他们介入农业啊。

特别是不能让资本沾手土地。

家园 我觉得这个过程基本不可逆转了

小农目前也满意这种方式,就目前而言,这是增加他们收入来源的一种方式。

农闲的时候去在老板家的土地上打打工,捞捞外快。盼望政府征地的更是大有人在。小农出于短期利益会主动作出破坏自己长期利益的选择。

家园 支持买古巴糖这样的法子。

谁能且肯对中国大规模出口农产品,我们就优先扩大和他的贸易,并对他的优势产业提供充分配套支持!

家园 现行教育不等于科举,研究生学历也不是当官的资格

现在各级官员都炫耀他们的学历,似乎研究生学历是必须的,班子里都是硕士博士才好看。不过在我看来,研究生教育未必是官员履历中加分的因素,其实也未必是从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的加分因素。

现代社会已经与科举时代大不一样,现代教育也更加专门化,就像许多工作在正式上岗之前要经过上岗培训一样,研究生教育只不过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上岗培训而已。所以用科举时代的概念比附现在的教育,认为研究生有所谓“高”学历是很不准确的。

按我的理解,研究生教育是训练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的教育,是非常专门的教育。一方面,是使得研究生了解研究工作是怎样做的,这可以说是接近于通才的教育,但这一部分相对比重较小。另一方面是对所要研究的某一极为狭窄的领域的某一很小的前沿要有深入的了解,这一部分份量相对较大,这完全是专门的教育,在别的地方完全用不上。

因此对于官员来说,接受过这种专门的教育对于他担任一般的官员而言完全没有加分因素,即使要了解研究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也不必同时接受那些专门化的教育。

而要当研究生,则意味着准备进入某一专门的领域,这一辈子准备成为研究人员,而不再有更多飞黄腾达的机会。固然有人当上了硕士尤其是博士以后又转了行,但在我看来完全是浪费了国家和个人的资源。

家园 这几年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都使得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在下降。研究生差不多下降到本科生高年级水准。本科生毕业觉得啥也没学到的大有人在。通才教育也继续由本科生延伸到研究生教育中了。

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课程教育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研究生仍然花大量的时间在那些我看来毫无必要的必修课上。为什么?我认为是考虑到保证必要的培养质量呗。课程教育的强制好歹可以让不自觉不主动的研究生们多少学到点东西。这就是相当于把基础教育的思路继续放到研究生教育上了,也从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下降。

也说点具体的东西,现在的硕士生毕业达到什么水准大致就够了?一般而言,只要论文不是抄的,分量足够,文章结构看上去有个样子,就差不多放行了。审稿的老师不会有人正儿八经花时间去看的。

家园 应该说,宗族势力本身早就部分地和资本同流了。
家园 乡村自治形式中的贿选舞弊是一个表现

目前还不完全,关键的一个观察点就是乡村自治组织能否完成由村干部为主导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资本化这一任务。

乡村基层组织即便完成了资本化这一阶段,也无法做到和体制性的垄断资本在利益上彻底一致。关键还得看体制对乡村自治组织的代理人,即村干部们的贿买力度。

家园 如果日本批准,我们也可以批准

最近又看到保钓,但是受到日本人的阻截,恐怕很难成功。而日本方面过去也一直大体维持了不让日本人上岛的做法,他们的人也默契的要经过批准才行动(记得也有个别例外)。不过最近日本政府有了要改变的迹象,可能为了保住政权在这方面挑衅。如果他们批准某些人登岛,我们也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批准我方包括港台的人登岛,抵销他们的行动,而且批准本身也是宣示主权,还有统一的意义。当然批准之后要提供类似最近日方钓鱼事件中日本人提供的护航,做好不惜一战的准备(只是准备,文事必有武备),保证我们的人登岛成功。

以上本是准备昨天晚上发的,但上不来,结果过时了。不过事态的发展更出乎我的预料,日本人非常狡猾,我判断他们是有意放那些人等岛,然后他们的政府执法人员也登岛,反而成了他们宣示的行为。咱们是普通人,他们是政府人员,还完成了整个执法行为,直到驱逐出境。

现在日本没有脱离美国,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的可能,至少十年之内。因此他们总会在各方面搞些事情,但我认为不能让他们在这方面搞,即使要坚持搁置争议的既定方针,也要不能让闹事者得到便宜,这样他们就会不断搞下去。所以我上面的办法更要搞,就为了回击这次他们的花样。可以选一个时机,在钓鱼岛执法抓几个非法闯入的他们的执法人员,然后高调宣布是对他们的报复,宣布是他们首先打破了搁置争议的默契,如果他们不打破我们也不打破。既然要坚持搁置争议,就要宣传得让日本老百姓都知道,不能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家园 这种戏码上演N多次了

不过事态的发展更出乎我的预料,日本人非常狡猾,我判断他们是有意放那些人等岛,然后他们的政府执法人员也登岛,反而成了他们宣示的行为。咱们是普通人,他们是政府人员,还完成了整个执法行为,直到驱逐出境。

这种戏码上演N多次了,以前台湾的渔民在钓鱼岛打渔,不也是被日本的执法人员抓么?然后人家还能走罚款等程序,收了钱,最后才放渔船。所以大家一直说钓鱼岛是日本实际控制啊。台湾当局跟日本对峙了几次,无果,最后干脆禁止渔民去钓鱼岛打鱼。

现在这不过是另一次同样事情上演而已。没啥区别。

反而是上次詹船长被抓,没罚款,没走程序就放人,是中国的一次进步,是日本的退让,所以才会闹那么大啊。

这次的成就是,2004年中国人登上钓鱼岛以后这么多年来再次登上钓鱼岛。所以也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否则如果多年不上钓鱼岛,以后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