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赫尔曼.沃克与他的战争小说 -- 潮起潮落

共:💬108 🌺3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有《孤独的北方女王》,是《北极光下的幽灵》姊妹篇

还有科幻小说《祸匣打开之后》,我曾经遍寻他的所有作品,一直没有找到的是《沙漠之狐》。

家园 汤姆克来西也就是国内军迷的水平

写到真东西的时候, 他是靠炫耀型号来炫耀水平

美国不少写军事的牛, 比如有个真正在CIA干过的, 写的小说就比汤姆的更接近常人思维, 而且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写到CIA的几个头头要开会,但内容需要保密,于是就想到了CIA的保密会议室, 但根据规定, 使用保密会议室时需要录音, 不过这几个头头都有资格签字禁止在会议时录音, 但签字又会证明他们开了这么一次会, 所以没有一个人去签这个字. 于是他们在会议室里说的一切都被录了下来, 然后作为备忘录以文字形式发到了每一个有资格看到这个备忘录的人手里~``

家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家园 "Take her Down!"
家园 这两部小说的唯一瑕疵是作者基于个人的反G立场,

对苏俄的描写刻画比纳粹德国的好不了多少, 让人看了不舒服。

家园 最早看这两部小说都是20多年前的事了,

后来看过宋宜昌先生的《燃烧的岛群》,感觉其写作风格与这两部巨作很相近。

这两部小说中《战争与回忆》中的两个场景一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段是中途岛海战中,作为巡洋舰舰长的老爹在舰桥上倍受煎熬地苦盼着出击敌人航母的飞行员儿子能飞回来飞越他的舰桥上报平安。

还有一段是小说结尾,战后历经磨难的小孩子(拜伦的儿子)因为巨大的心理创伤可能患了自闭症,和谁都不说话,最后和也是大难不死的妈妈见了面,在妈妈怀里终于开口和妈妈一起唱儿歌。

这两个场景的描写真的让我感同身受,很难忘怀。

家园 是,父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赴死

一别可能成为永远,那种煎熬可以想象。

家园 哦,好吧。我承认俺比较恶俗!俺是先冲着简·西摩尔的

看了电视以后,再看的小说!!

家园 这场面当时被随军记者拍下来了

虽然痛恨日本鬼子,但那(真实)场面也不怎么好看

家园 照片发上来看看如何?

对这事儿还曾特别留意过,找过照片但未果。

家园 到爱问共享里可以下载《沙漠之狐》,

PDF格式,上下两部,快去吧!

家园 握下爪,

我是先连环画,次第二部电视,最后才是小说。

西摩尔真是古典美女,查下资料,原来还是邦女郎。

家园 我觉得电视剧也拍得不错

印象最深的是珍珠港事变后在一具具棺木旁的大段独白。当年还有一部片叫“南北乱世情”,也是相当震撼的电视剧。

第一次看小说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有三个:1、主角看着儿子飞过然后战死;2、苏联的巨型坦克,后来才明白是KV啊;3、主角在两位名将前提到自己生活很有规律,好像是坚持每天早上读圣经晚上读莎士比亚,当时真心崇拜到了-------------------------

家园 前几天刚又看了一遍DVD

我也很喜欢《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喜欢帕克,一个真正的军人,也喜欢拜伦和娜塔莉。连续剧里喜欢《战争风云》的拜伦和娜塔莉,续集里的演员总感觉对不上号。楼主说的不错,开始是内部发行的,我就是在新华书店后面的内部书店买的。改开前,每个地区的新华书店都有内部书店,卖内部发行的书,要团以上介绍信,当兵的上街,书店是必去的,时间长了都认识了,介绍信也就马马虎虎了。王明的《中共50年》、张国焘的《我的回忆》也是那个时候买的

家园 得说这两本书翻译真考究

参加这两本书翻译的有许多高手大牌儿。

文革后期,萧乾还在干校修理地球,忽接通知他返京,原来是参加《战争风云》的翻译。

可惜,后来有那么多大牌儿参加翻译的书不多了。虽然现在懂外文的人多了,但能把原著精妙之处看懂的不多,对外文不那么好的国人来说,翻译作品还是需要的。惜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