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77):共车 -- 本嘉明

共:💬44 🌺14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问题还不是主要的!

国人中大部分有个不好的习惯:不是自己的不爱护。

小时候,我借出去的书,大多回不来,回来了也是千疮百孔的;

图书馆的书也是如此;到了车这个东西,情况依旧,公司的车一旦被员工借走,你会发现车出现N多问题;至于私人的车,我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有辆面包车,每次借出去回来后车主都的去修理一次,另一个是新买的passt,还没出1000公里,借的人说去南京玩,结果开到江苏老家大山里狠狠的跑了1000多公里烂路,车里浅色皮椅上有个大黑脚印都没有去清洗一下!

如果搞共用,你就别指望车况如何了!

家园 this company will die

I short its stock. Its business model is flawed.

家园 香港那个例子的无耻,就在于

在路上跑占道是占用地面面积,

停车时占用停车场地也是占用地面面积。

考虑利用率和维护民生,其实方向应该是发展出租限制私车。

家园 这个比出租车好在哪?

出租车完全可以不用空跑,而是让乘客用信息化系统来查找.

家园 我觉得那殖民者的逻辑拿来当论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家园 这倒是个很好的问题

将来出租车业也会高度信息化,你要想打车了,不论身在何处,拿起智能手机,打开APP,显示自己所在位置,马上就显示在周边有哪些空出租车在跑,是哪家公司的。你点一下其中一辆,就完成叫车流程,空车应声而来。

但这里有几个问题:

1)没有被叫的时候,这些空车是不是还在路上漫无目的跑?有没有耗油?

2)如果网吧全部换成IPAD了,你是不是就不会买自己的IPAD了?换句话说,公共游泳池人太多,私家游泳池又没条件,那么健身会所的游泳池如何?

3)你有驾照又没车,要不要时常练练手?

这涉及到城市小资人口的几个嗜好:私密,档次,自己动手,理念聚同。

只要手里有20块钱,人人可以坐出租车,没有门槛,这个卫生/安全问题就不能保证。而买私家车,考虑全寿命费用,门槛又比较高,而且浪费很大。“共车”介于这中间,初期入股金建立了门槛,较私密的入会要求又筛选了社员,人员之间的关系,人和车的关系,比较固定(比如说某小区6个社员,基本上长期公用同一部车,甲开回来了乙再开出去)。

而且社员之间的关系,慢慢可以更紧密,更互相信任。比如说每个社员有一个特殊的徽章,戴着这个徽章的社员,在路边看见同方向行驶的“共车”(每辆共车,在中控台的饰物也是特殊的),就可以招手拦停,如果不太绕路,就一起载去,再分摊车资。因为大家是“自己人”,即便素昧平生,一男一女,也一个敢招,一个肯停。

设法建立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的平台,有各种方式。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农庄”的尝试,和苏联式计划经济模式,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劳动者单纯以劳动能力投入,而非物质化投入(比如“共车”项目里,社员先投入股本金,再投入劳动力------自己开车,加油等)。劳动者单纯以劳动能力投入,要靠理想主义的激情,久而久之,是无法维持劳动积极性的,因为没有精确量化的投入,也就没有依据来合理界定产出的分配,特权一旦出现,甚至没有人再关心总额的盈亏。

“共车”也好,“共其他什么”也好,我在想,能不能在立足商业赢利的前提下,以物权平摊为保障(这里就是每人一股,缴付股本金),以一个“物化标的”为基础(这里就是半私车化服务),建立小范围的,半开放较紧密,较互相信任的,(原本是)陌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个作用,其实跟FACEBOOK是一样的,只是更加现实化,功利化,更小众,依托基础更实在。如果一个小社团和谐了,慢慢有很多小社团和谐了,对于改善整个大社会急功近利,冷漠提防的气氛,是不是有帮助呢?

目前的市场细分,鼓励消费,挖掘消费潜力,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冷漠心理:反正自己什么都配齐了,宅就好了,万事不求人。这种美国化的生活方式,在客观上,中国的自然环境也承受不了;在主观上,则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巩固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心态。

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最好要多方引导“消费共化”,集约化,合并同类项。公用自行车也好,“共车”也好,个人麻烦一点,走最后的500米,但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大众。

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集体生活的熏陶,每个人内心,都愿意(甚至渴望)有集体归属感的。善用这种集体归属感,我们可以做到很多利人又利己的良性事业

家园 It is perfect for big cities

Most Chinese cities are highly populated. These cities should copy New York City, not the grand countryside. In Manhattan, car ownership rate is merely 25%.

外链出处

zipcar is very successful in NYC. And of course, it does not work well in other cities in US. But for China, this business model is perfect.

家园 可惜是事实

我认识一个香港中年人(近老年吧),97年前移民来加拿大的,身无长技,在香港开了半辈子出租车,拥有两个出租车车牌。香港的出租车车牌是政府拍卖的,价高者得,杜绝舞弊。他弄得早,成本还不算高。

回归临近,他卖了两个车牌,施施然在加拿大买屋安顿下来,平日教人开车打发日子。

你如果在上海拍卖出租车牌照,价钱会炒到多少?这是大都市特有的供求现象,资源稀缺,跟无耻有什么关系?全部改出租,禁止私车,夜里女士敢不敢加班晚归(最近好像横店有案子吧)?国内各车厂还怎么卖车?汽车制造,在现阶段要不要作为支柱产业?

香港政府的无耻,又在哪里?限制发牌照数,确实会哄抬拍卖价。但香港是进口免税港,万恶的资本主义当局,修路只给富人修,你想要私车,有钱买,有钱拿照,就可以。这激励你去动脑筋多赚钱,多创业,也不能说全错吧?骡子前面吊根萝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嘛。你索性穷到底,阿婆坐公交,港英当局倒是补贴的。剥夺中层(出租车业界),补贴底层和高端,人家愿意,与你何干?这跟本届政府大造保障房补贴底层,又放商品房房产商一条生路,让他们还能高价捂着,差不多是一样的,那么哪个无耻力度大一些呢?

任志强说:“房子就是为富人造的。”你不反对社会主义的央企党员老总们无耻,为什么要反对港督无耻?

在中国,私车是应该有的,只是不同城市,要掌握不同的度(比例)而已,何来无耻?

家园 不知道这个公司已经上市

在波士顿街头看到不少。

看了看报表,EPS增长也不错,Forward P/E还可以。经济萧条,小青年买不起养不起车,这种模式也许也能持续下去。

家园 check those red flags

1. A/R,

2. user base growth,

3. operating cash flows

4. heavy capital expenditure

家园 有私车就该限制出租?

有私车就该限制出租?

出租多了方便大众也能减少浪费

少搜刮就限制买私车了?什么逻辑?

富人的富裕有几个不是建立在剥削基础上?

另外有钱非得花在车辆运行上?

殖民当局的观点和论据比垄断企业涨价还无耻

家园 check Zip's price.

在波士顿街头看到不少。

--appearance deceives. Financial statements tell you a lot that it is a dying company.

家园 Good trade
家园 茗谈(77)-2

(一)

这两天一个挺热的话题,是美国第三大的汽车租赁公司Avis(第一是Enterprise,第二是Hertz),收购了“共车党”Zipcar。

Zipcar创建于2000年,迄今已有76万“公车党党员”,尤其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小屁孩们养不起车了,“全球暖化”变成宗教了,所以党组织空前壮大,4年间党员增长3倍。Zipcar于2011年上市,不过长期亏损,难得的是年年坚定不移地亏损,据说是2012年可以一举扭亏为盈,不过到今天年报还木有伪造好的说。

Avis收购Zipcar,耗资4.91亿美元,买回来这么一个舌尖上的吃货,北美的金融界对于这笔交易,看淡者占多数。但这或许还真值得一博,因为这吃货就是个早晨4点半的太阳。4点半当然还没有出太阳,不过万一赌对了,喷薄而出,莫能当之,岂不赚大发了?

(二)

说共车事业是个金矿,倒不全是忽悠。首先,这个理念在大都市和大学区广受年轻人欢迎,这批人代表了未来的消费主力。其次,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西方各国的私家车销售额连年不振,“共车”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专家研究,在多伦多这样规模的都市,总数至少可以有4万以上的“CAR SHARE”成员,而不论有几个“共车党门派”------所以你要是没抢先组织“孟什维克”,赶紧筹备“布尔什维克”还是有戏的。第三,参与“建党伟业”的重量级选手很多,特能烧钱。

这说到能烧钱的,当然就回到我们已经说起过的Car2go。这个“德国共车党”(其幕后老板,就是德国“甭吃”公司),于2009年3月在德国Ulm市的石库门小院里成立,11月在美国德州的奥斯丁市建立“德共北美局”,然后就到加拿大来发展“德共东北局”了。

Car2go的车,全部是Smart For2(单排双座),有“油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两种,电动车充满一次可以走135公里。目前多伦多党支部拥有274辆车,停在全市各处。“党员”只要登录Car2go.Com,就可以查询就近哪里有车。

用车的租金按分钟算,每分钟0.38加元(加元和美元基本等值)。每小时最高收13.99加元(等于开36分钟后,剩下的24分钟白用)。

公司不鼓励大家驾车出市外,如果行驶距离超过200公里,那么改为按公里收费,0.45加元/公里,每天最高为72.99元(就是说,如果是两天里跑了200公里以上,就很可能收你100多元)。其实你要这么用车的话,还是到Avis按传统方式租车(按天数和里程为单位)比较划算。共车这种用法,优点有四,一,“一条鞭法”,计费简单,保险/维修援助/停车费/油钱等,全部涵盖。二,比扬招Taxi要省。三,特别是在都市,不必为停车位费心。四,没有下班时间和还车地点的限制。

(三)

入党当然是有要求的,3年驾龄,没有酗酒和磕药的不良记录,驾驶记录良好。入会费35元,政审后收到“党证”------会员卡。

每辆车的前挡风内有一个装置,在车外可以看见。上面闪绿灯,表示“目前无主”;闪红灯表示“上《非诚勿扰》被领走了”。如果无主,党员把党证在装置前“读”一下,确认是“自己人”,门锁弹开,欢迎上车。

上车后,党员在车内“触摸屏”上输入本人密码,同意使用协议(就跟在西西河注册差不多,你在画押前读过铁手的“党章”木有?)等等吧,然后右边杂物箱自动打开,车钥匙在里面。

用完车后,把车回到任一指定的停车点(在多伦多市内有167个停车点,每个点可能有多个可用车位),然后在触摸屏上选择输入“End Trip”,钥匙放回原处,出车关门,把党证隔着前挡风再“读”一次,“车小姐”确认你跟她掰了,就会自动锁门。如果只是暂时离开,仍要用车,那么只要不输入“终止旅程”,单用车钥匙遥控锁门,到时候回来还能开门,而车辆停泊时也闪红灯,显示“名花有主”,当然这要计费。

如果把车开出市区,车辆会在过界时有提示信号。因为在市区以外,公司没有安排任何指定停车场,所以虽然不大担心会被其他党员趁乱开走,但你也无法输入“终止旅程”指令,所以不论走不走,始终要计费,只有回到市区,才允许你“掰”掉。所以“拍拖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必须要友情提醒你“悬崖勒马”。

党纪中的“新八条”是:

1, 丢失钥匙,罚400加元。

2, 丢失随车文件,罚200加元。

3, 丢失加油卡,罚25加元。

4, 额外清洁,罚50加元。(不许携带宠物上车)

5, 非指定地点还车:罚50加元。

6, 拖车服务:50元+拖车费

7, 用光电瓶(忘了关灯),40元。

8, 损坏车辆:出事故,客户负责1000元,超出由保险公司支付。

家园 Zipcar居然挺了12年了?

我还以为像这样难以预防恶意驾车的,连一个车辆运行周期都活不过去呢

北京也有这样租自行车的,似乎生意也不太好,还有骗了我押金倒闭了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