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卖油翁、工业化和三三制(上) -- wild007

共:💬25 🌺11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卖油翁、工业化和三三制(上)

在中学的课本中,有一位著名的卖油翁,他让嘲笑他的将军闭了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农业社会,手艺是铁饭碗,手艺也很不容易练就。归根到底,农业社会是一个供给小于需求的社会,故而任何创造新需求或提高效率的手艺都能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所谓“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科技的发展让卖油翁这样的手艺人渐渐失去了价值,对于一个科学家OR工程师而言,他不再需要象卖油翁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地练习倒油技巧,而只是需要测量一下油壶的口径以及油的粘滞系数等物理常数,就可以画出一张图纸,设计并建造一台机器来实现精确的倒油过程。很显然,如果仅仅是完成卖油翁的工作量的话,机器的效率和准确度并不显得出色,就成本而言,和卖油翁比实在是差得远了,老翁只需要一口饭就可以,而机器却需要采矿、能源、冶金、化工、运输等等等等一系列产业配合才能搞定。因此工业化在小数量面前不占优势,中国研制飞机时,很多配件也是人工打磨。

但是,当需求扩展到整个地区乃至全世界时,工业化就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一台大型设备综合成本或许很高,但是当产出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其成本就被摊薄到比人工低的水平,而如果这个数值持续放大,那么人工就被远远拉在了后面。于是工业化这种集团作战的优势把人类社会搅了个底朝天,农业社会时的需求不足成为过去时,只要机器一响,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被迅速填满,人们反而“被迫”去拼命发掘新的需求。由于大部分机器操作难度都不高,而且还是越来越简单的趋势,文盲都能很快上手,于是未来社会将只需要少量的人工作就可以保证所有人衣食无忧,当然这得建立在能源充足的基础上。

只是凡事有得必有失,工业化猛则猛矣,有几个问题却也很严重,其一就是重复和过度生产问题。由于生产线往往并不止一条,而总需求有限,一旦没有计划,那么超量生产几乎就成必然,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超量生产更是变成家常便饭。于是“销售员”就成了整个现代社会人数最广的就业渠道,本质上多数销售员所做的工作就是把你不需要的东西硬塞给你——因为实在生产得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必需品很多都转而成为收藏品,故而女人有了走入式衣柜后还想要走入式鞋柜,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出现走入式首饰柜。不过这好歹算是“丰富生活”倒也无可厚非,比起二战时候,机器全用来生产杀人武器,那已经“进步”得多了。

其二则是主客体倒换的问题,原本农业社会,以人为本是毫无疑问的“真理”,因为人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所有其他生物和死物都得敬畏的万物之灵。可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原本农业社会限制人口增长的医疗、粮食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通通得到巨大改善,现代社会短短百年,人口就突破了70亿。也因此,人的地位明显改变了,因为“饲养”难度太低,人命自然也就不显得那么金贵了。可以想见,如果未来机器人和能源科技得到突破,那么很多人沦落到“鸡鸭狗猪”的地位几乎是没有疑问的,现在印度的“双足羊”都已经好几亿了。与之相比,MATRIX似乎都还算是“仁慈”的选择,这算是讽刺还是进化呢。

不过还好,那种彻底圈养人类的未来工业化社会还不是一种必然,也就是说这个噩梦并不见得为真。其一就是能源的瓶颈问题,虽然目前核聚变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但是没变成事实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谁知道能量产出到底如何呢,而且电力的爆发力问题始终是个大麻烦。其二则是人工智能的问题,西方一根筋地认为机器人就是比人强,他们象宗教一样虔诚地相信人工智能会把人踩在脚下。可是哪怕在现实中,“生物机器人”已经遍地了,如果把手脚和感官看做神经,人无疑就是一种可以随时和机器拼接在一起的生物机器人,而这样的灵活性无疑要比纯机械的机器人要强得多,从进化论上来看,“正”进化的虎豹猩猩不都败在了如变形虫一般的人类手下,无非因为人会用“工具”。所以机器人有啥把握可以战胜能够操纵机器的人?就算比拼数量,同等能源条件下,人的繁衍能力会比机器差?只能说西方为了维护自己的话语权,选择性失明已经到极致了。

其三,重新回到成本层面,机器事实上胜任的都是简单重复的工作,虽然简单的相加也能变得非常复杂,但是这种复杂化其实会把机器推入深渊。以卖油翁为例,卖油翁倒油可以适应各种变化,即便被人干扰或是出现地震这样的意外,他最多只洒出少量的油。而机器在纠错上就很被动,任何一种外力或零件损伤造成的损失都可能难以估量。增加的反馈体系耗费能量不说,也一样会有出错问题。全天候对于机器来说,基本属于“mission impossible”,程序不可能列入所有的小概率事件。或许人工智能只能指望以绝对的实力和数量来取胜,但是即便在游戏里,AI也是屡屡被揪小辫子。人工智能总是有“罩门”的,就象形式逻辑一样,这是个无解的悖论。其实只要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它相对于人就完全没优势了。

既然我们知道人面对机器并不见得那么不堪一击,那么这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呢?西方想尽了一切办法要分割人群,消灭民智,目前资本是西方最厉害的一把利刃。现代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一旦不工作,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大部分工作的实际意义就是尽可能消灭人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多数人也就无暇真正停下来思考。从工业化的特性上来说,贸易保护才是最明智的手段,现在越是小城镇越是要依赖关系网来做生意,这其实是一种民间自发的一种抱团行为。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乡下人”的愚昧,可谁是真傻呢?当然从“创新”和“商业化”角度来看,这是不利的,可是这两者其实也已经沦为资本的两个大骗局,不过因为本篇暂不以此为重点,先一笔带过了。

以关系网来对抗现代西方社会的资本利刃显然并不是特别靠谱,因为民间关系网大多也靠利益结合,在面对资本的分而制之时是非常无力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组织模式来保证民间的独立意志。在解放战争时,林彪创造过一种“三三制”,以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的模式迅速提高了部队的组织力,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思路。

(待续)

通宝推:比翼鸟,
家园 这篇非常好

挖了工业化的根。

花等续篇。

家园 增加征兵数量,增加“一起扛过枪”的铁杆兄弟也许可以

增加征兵数量,增加“一起扛过枪”的铁杆兄弟也许可以

严格的步兵训练即可,也增加不了多少军费

人人都掌握连以下战术,个个身体强壮

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家园 当兵对于锻炼一个人的人格目前看确实有着极大的优势

只是当兵的模式也有单一化的问题,军队也容易产生一根筋思维,而目前单一思维人才早就严重过剩了,现在需要的是能统观全局的人才。我讲这个主题有一半以上是为了“创新”这一课题,目前中国人才配置严重失衡,大城市人才贱如狗,中小城市一群蠢材在抱团,这样下去都是双输的结局。

虽然这么说有点刻薄,不过时间确实有点紧迫了,上下层的互动和调整时间不会很长,过了这一时期就得图穷匕见。从底层开始的创新才能避开学霸的阻扰和吸血,最后零敲碎打完成体系重构。老老实实农村包围城市吧。

家园 花这句——“大城市人才贱如狗,中小城市一群蠢材在抱团”

可以区分为高中兵、技校兵、大专兵、本科兵,交织在一块就好了

“大城市人才贱如狗,中小城市一群蠢材在抱团”

都有一帮一起扛枪的哥们,蠢材就得掂量掂量了

家园 花。看来河里急迫感是真升高了

明显不同以往的坐而论道。看来葡萄孜孜不倦的科普开始见效了。

当然,世道是最好的老师。本人最近下岗,看着大棋扑面打来却茫茫不知如何还招,各位可要吸取点教训啊。

西方教人找工作第一个还是 networking(攀关系)。Facebook,LinkedIn 神马社交网站的创新主要是把这个人类本能量化追踪使之能用数学分析优化了。再加上西方传统的酒吧社交文化(俺老婆就在酒吧聊天找到工作的)和教会社区文化,算是他们给资本科层社会留的大补丁。

中国真的需要引导建设健康的公民社会自组织了。

家园 庸人自扰

工业化带来的分工、高效既使人找到安生立命之本,也满足人追求安逸舒适生活的本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富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人没有扰乱社会秩序的动机,长时间工作既满足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也保证人没有扰乱社会秩序的精力。有人喜欢阴谋论,核心是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实际上再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而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秩序必然会让位给生产力极大提高的新秩序。

人无需害怕机器,事实人就是一种机器,灵活多变善于用工具扩展自己的能力。而且最大的好处在于身体脆弱易于消灭,且寿命有限,意味着使用与控制成了可能,哪怕一时失手也有机会纠正。若是刀枪不入寿与天齐反倒成了祸害。今后的智能机器也有说不完的漏洞可抓,要真有了“完美”生命,人类就算毁灭也应无憾,优胜劣汰。

人的需求也不只是呆在地球上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一旦初步解决的保障基本生活的麻烦事,向地外扩张必然摆上桌面,就像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宇宙中还有无尽的事业等待着我们,不扩张必灭亡。烦恼生产力过剩纯属庸人自扰,没有看清楚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家园 有虫?

农业社会时的需求不足成为过去时,只要机器一响,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被迅速填满

此处的“需求”应该是供给吧~~

家园 脚踏实地?目光短浅?

家园 你的中学语文老师估计要哭了,你真的学过《卖油翁》么?

“在中学的课本中,有一位著名的卖油翁,他让嘲笑他的将军闭了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农业社会,手艺是铁饭碗,手艺也很不容易练就。”

我们来看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说白了就是一老江湖教育一个爱得瑟爱现的年轻后辈的事。扯什么“将军嘲笑卖油翁”、“手艺是铁饭碗”,这都哪跟哪儿啊!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多唠叨两句。这还是当年的西西河么?

家园 中国古代的微言大义

是需要逐字解读的,根本没有什么主旨可言的。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君子和而不同。换句话说,古文是拿来念的,拿来体悟的,拿来实践的,而不是拿来解构的。中学语文那套分析法,其实不太合适。

家园 过去手工艺不容易练就原因还有师傅不教

通过行会制度,严格限制学徒工的数量和时间。学徒工必须付出很多时间为师傅白打工。并限制每个师傅带的徒弟。这样整个行会形成行业技术壁垒。

这在亚当斯密国富论里有清楚记录。

直到后来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出现。而那是很晚近的事情了。

过去手工艺者学艺很难,这个基本判断是正确的。

家园 楼主从不同角度解读也是可以的

你不能局限于中学老师总结的中心思想。

家园 面对实际,创新会存在创新不足或者创新过度的问题

在我看来,大城市同样存在蠢材抱团的现象。能说所有人都是蠢材吗?蠢材们选择的不一定是最优,但一定是最符合现实。

比如某大家电销售商投资数千万建立的ERP系统,总部几百个拿高薪的高级白领坐着空调办公室里面指挥者下面上千门店所谓的流程次序,风险管控。其执行细则是不能用逻辑思维来考虑的,下面的蠢材们没办法,只能在细节上作假。

我评价他们,空调房里面手不粘泥的没有资格评论双手乌黑的人。

working man is tough guy。

另外,想改变社会么?那么就要领导社会。

想改变国家,那么,领导这个国家!

家园 正在写下篇,头绪太多

工业化的组织架构是可以重组的,看看美国的外包就清楚了。工业化也并不是一定要以占领市场为最高目的的,中小城市也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例证了。目前其实没啥实事可干,全世界都产能过剩了,越实业越浪费,除非你想中国大中型城市也象国外那样制造大批“中产”来过渡到消费经济,所谓的内需就这意思,可就中国这羸弱的能源物资供应,搞这不世界大战才怪。

如果有新的上山下乡,那倒也可以启动启动真正的内需,可是大家都宁可窝在城里烂了也不太可能跨出那一步的,故而与其成天在键盘上狂吼“革命”,还不如想想创新之路,这样也能获得话语权,其实CCTV10的《我爱发明》真的很不错,已经提供了很多思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