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治乱七百年——从开始崩溃到完成重建的艰难历程 -- 江南水

共:💬67 🌺647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自己看看你的“讨论”是些什么垃圾

每次你都装模做样的出来讨论,还大言不惭的吹嘘自己这个都知道,那个有研究,每次给人打脸以后就一副无赖做派胡搅蛮缠把人家好好的帖子弄得一塌糊涂,这就是有家教?你如果回自己的几个垃圾贴里面去瞎喷我才懒得去理你呢,你出来大放厥词我看到一次就要骂一次。还有下次请用拼音回帖,你的中文水平太差了。

家园 你还出来讲别人受罗马史影响

你钟爱的拼音才是从罗马人那里搞来的,你不是吹嘘比我们的汉字高明嘛,你就不是满脑子的外国优越论。你还跟别人讲究史料?你但凡对史料有一分尊敬,就不会脑补出你的那些伪史来了。楼主引得春秋时的记载清楚的很,当时战争就是贵族之间的对决,你从那里看出来奴隶贱人冲前面?还雅利安人式的理想,你是不是那一刻有元首附体的感觉?还能七拉八扯的拉上“我党”,你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河里的妄人不少,狂到如你这般的确实没有,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楼主大才写出这样的好文,无以回报,就帮他赶赶乱嗡嗡的苍蝇吧。

财政
家园 本质问题永远都是如何进行利益分割

当利益分割无法满足大家伙的胃口,游戏玩不下去了,表现出来就是财政问题。

所以财政问题就是本质问题。

家园 治乱七百年——从开始崩溃到完成重建的艰难历程(3)

思想是最难统一的

思想这玩意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绝对不可小觑。尤其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上可以左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可以影响个人的生活细节(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颇有差异嘛)。说他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不算夸张。

思想问题,很重大、很重要、很值得重视。

——————————————————————————

周王室东迁后,就像是一篮子鸡蛋被打翻在地。物理层面上的各个诸侯国,固然是像鸡蛋一样满地乱滚;思想意识方面,在礼崩乐坏后,也冒出了一堆的思想学派。各诸侯国国君,自我感觉有两把刷子的,就琢磨着要当天下诸侯的老大,术语是“称霸”,于是,他们之间打得挺热闹;有追求的思想学派,也都打算成为新的主流思想,不过呢,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们彼此之间只是吵得热火朝天,史称“百家争鸣”。

当时,能够“上可左右国家大政、下可影响个人生活”的思想学派,在我看来只有四家:儒、墨、道、法。其他的,兵家、农家、阴阳家等,只能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没法(他们也没兴趣)解决top-down这么复杂的问题。

同行是冤家,这四家之间也吵得最凶。因为儒家以继承了文武之道的正宗自居,所以就成了其他三家的公敌,虽然其他三家彼此之间也有龃龉。正因如此,老孔被黑得不成样子。如果只看儒家经典,除了跟南子闹了点儿疑似绯闻外,老孔无疑就是个圣人。如果只看墨家和道家留下的经典,老孔的个人形象跟流氓无赖差不了多少。法家倒是挺爷们儿的,你们儒家那一套本来就是垃圾,造垃圾的那个人是好人也罢,是混蛋也罢,也就不重要了,所以,法家虽然一个劲儿的狠批儒家,但是没有黑老孔本人。

本人不才,粗粗的看过这几家发的帖子,感觉就是四个字儿:鸡同鸭讲。

以在下的粗浅见识看,从各家思想的逻辑原点出发,每家都能自圆其说,甚至是正确得无与伦比;同时,换一个逻辑原点,其他各家都他娘的是扯淡,说严重点儿,是贻误苍生,甚至是遗害万年。

好吧,就从这四家的逻辑原点出发,来看一下“百家争鸣”。

——————————————————————————————————————

按时间顺序排,道家无疑是第一位,孔子都向老子请教过,道家不排第一,简直就是没天理了。

我觉得,道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个人至上:谁也别来干涉我,我自己就能做得足够好,甚至是最好。也就是所谓的“无为”,外界对我“无为”。用今天的话说,这是赤裸裸的个人主义思想。反映在政治层面上,多少有点儿无政府主义。

在春秋时期,也就是老子时代,道家还不算是纯粹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老子还是主张小国寡民的,他也知道,人还是应该抱团取暖的,只是要求抱团的人数不要太多。

在团体出问题的时候,老子也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在恢复秩序后,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功成而不居”、“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而不有”、“功成而不处”等等。言外之意是,你们这群王八蛋把天下搞得乱七八糟,看老子怎么来摆平,透着一股子个人英雄主义的劲儿。摆平之后,你们过你们的好日子,老子啥也不要,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随后飘然而去,连一片云彩都不带走。潇洒啊!

这一点,春秋时期的范蠡、汉初的张良都做到了,并且做得还都挺漂亮(注:因为时代背景不同,范蠡比张良潇洒得彻底,张良的功业大于范蠡,这俩人各有千秋,后世再也没有这种人了)。后世的武侠小说,对这种人也都推崇得很,如令狐冲。

到了战国时代,道家就滑向纯粹的个人主义了,政府也就成了其调侃的对象,这是逻辑的必然。庄子宁愿在烂泥塘里自由自在的打滚,也不愿意掺和政坛上的是是非非。(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但是,读《庄子》的内七篇(据说,这是庄子的原创),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内七篇,以个人主义的《逍遥游》开篇,以有志于天下的《应帝王》终篇,层层递进。说庄子没啥政治想法,我是不怎么相信的。(注:坦白从宽,内七篇的每个字,借助字典,我都能认识;每句话,连蒙加猜也能糊弄一下自己;每一段,凑合着也能让自己假装明白;读完整篇文章,主旨到底是啥,我就一头雾水了。此处的“层递进”,只是根据内七篇的篇目来推断的,并不是在下读懂了《庄子》)。

呵呵,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被白居易狠狠的调侃了一番(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庄子在思想深处有想法,却故作潇洒的在烂泥塘里自由自在的打滚。唉,这二位活得真他娘的拧巴。

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框框里。这二位,既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还惦记着为其他不自由的人做点儿贡献,不拧巴才怪呢。

在战国时代,终于出现了一个不拧巴的人,杨朱。这哥们儿的口头禅是: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说俗一点就是,老子只为自己活,其他的,关老子鸟事儿,想让老子为他人做贡献,门儿都没有。

关于杨朱,我所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当然,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大体上都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杨朱此言的背后意思是:老子倒霉了,也用不着别人来伸手帮忙。自我实现价值,自我承担后果,够爷们儿!

道家发展到杨朱这一步,只是比较纯粹的个人主义而已。要达到真正的纯粹,那就得彻底杜绝人世间的物质羁绊,从而使得个人达到完全的自由。

有没有人达到过这种境界,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试过,我倒是知道一个,留侯张良。张良的做法是绝食,依靠自身的生命潜力来维持生命(乃学辟谷道引轻身)。这种玩儿法挺玄的,弄不好就得出人命。

既不依靠外人帮助,也不依靠物质供给,就是靠自身的生命潜力活下去,这是道家思想逻辑的必然终点。多说一句,后世,又是炼丹,又是求仙药,又是采阴补阳啥的,只能算是打着道家幌子的个人主义行为,绝对不是纯粹的道家行为。

光靠个人的生命潜力,到底能不能行啊?留侯的这个试验,到底能不能成功啊?

可惜,由于吕后的捣乱,张良的这个试验并没有完整做下去,在吕后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吃东西了,也就不知道这个试验到底能不能成功了。

还是那句话,人是群居动物,不是个人想干啥就能干啥的,这不,留侯想拿自己的生命做试验,都做不成。看来,以个人主义为导向的道家思想,要想指导群居的人类该怎么办,应该是不靠谱的。就像是让令狐冲做恒山派掌门,长期下去,干不砸是不可能的。

说完了大的方面,再聊一下个人生活吧。据现有的文献记载,也就庄子留下了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庄子这个人,逮着机会就跟朋友抬杠(濠梁之辩),老婆死了,他还鼓盆而歌。不得不说,庄子这个人活得很明白,就是让人感觉不舒服,有点儿凉飕飕的感觉。哦,对了,老子也说过: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人际关系也有温度的话,道家处理起人际关系来,我的感觉是“凉”。

通宝推:文化体制,bjinjin,笑一笑十年,曾自洲,何求,浣花岛主,西安笨老虎,忧心,
家园 先花,坐沙发

静下来再看。

家园 以西周的条件发明别的滤酒装置不难

西周和东周周边又不是沙漠,草本植物不可能没有,关键是要享受那份远方来朝受贡的炫耀感,就像今天领导们开进口车一样,后来楚国断绝了包茅进贡,也没听说周天子酒喝的少了。

家园 参照明朝皇帝的名声就知道了

只要乖乖听文官集团的话,就算是个应声虫,文官也会说好,否则下场惨不忍睹。

其实童书业老先生的《春秋史》中,早就指出这一点了,周厉王绝对不是个善茬,他的威力可以直接震慑狂妄不羁的楚王,没有财政支持,谁会甩他?

实际上,童书业老先生,也指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晋厉公身上,他们的谥号竟然也一模一样,真是好笑。

他们都得罪了中层——卿大夫集团。我现在常想,朱元璋若非开国之主,一样会谥号为厉;同样,主席也逃不了这个恶谥。

家园 劳斯莱斯,法拉利拒绝给某大款供货,他照样有车开,但快乐吗
家园 这个所谓的中产阶级对应的就是‘民’

无官无爵的都可以称为‘民’。这样一来‘民’涵盖的范围就广了:从无立锥之地的贫民到富可敌国的巨贾,大地主都能称民。而且这些大商人,大地主和朝廷重臣可以互为表里,互通有无,达到操纵朝廷政治的目的为自己谋利。

家园 没有同盟军啊

西欧的那些君王的削藩同样是借助发展起来的市民阶层,平定是要烧钱的,没同盟军打起来太吃力,而且削藩过度,对戎狄的作战大贵族打酱油仗还怎么打?周幽王时期烽火戏诸侯以后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是犬戎的对手。

家园 周王室和这些穷的只剩钱的大款还是不能比的
家园 治乱七百年——从开始崩溃到完成重建的艰难历程(4)

以个人主义为导向的道家思想,指导不了群居的人类的生活(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不要紧,还有其他的思想在蠢蠢欲动呢。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要相信人类的创造力(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没有物质上的创造力,人类早就被凶禽猛兽吃光了,没有精神上的创造力,人类也早就自己把自己杀光了。

但是,接下来要说的这一家,恰恰就没有创造力,儒家。孔夫子都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老人家只转帖,不原创。以孔夫子的这种态度混西西河,早晚得被老铁永远关进小黑屋

不说儒家也不行了,孔夫子的辈分在那儿摆着呢,何况,他家还以文武之道的正宗自居呢。

上学的时候,我就浏览过一些儒家经典,当时看一句,就骂一句:放狗屁;今天,重新翻看儒家经典,看一句,就拍一下大腿:说得太他娘的对了。

前何倨?后何恭?

答案是,生活。

少年不识愁滋味,从没想过柴米的价格,也没把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人际关系当回事儿,满脑子里只是大丈夫要建功立业,不屑于那些婆婆妈妈的东西;如今也为稻粱谋了,每天一睁眼就琢磨柴米油盐酱醋茶,春节前还要为该去哪个家过年伤神,既不能拂了自己老娘的意,又不能让丈母娘不高兴,老伤脑筋了。

生活真是一把杀猪刀啊,把一个曾经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硬生生折磨成了一个市井小民,唉。

哎、哎、哎……,说你呢,瞎感慨个啥啊,说正事儿,别跑题儿。

说正事儿、说正事儿……,正事儿就是,儒家那一套,实在是太适合居家过日子了。

————————————————————————————————————

既然孔夫子都坦白自己只是一个转帖者,那原创者是谁呢?周公。说起来,周公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跟居家过日子差不了多少。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长到了三千年前的周初分封。周初分封的时候,除了分封姬姓子孙,还分封了一大批功臣,如老姜。这批功臣虽然不姓姬,但是,也大都跟周王室有姻亲关系(葵丘之盟的时候,周襄王就称齐桓公为舅父)。简单说,全天下的诸侯,不是姬姓的子孙,就是姬姓的儿女亲家,他们都是一家子。这tmd才是纯粹的家天下呢。

既然是一家人,在确立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的时候,周公采用了柔性的、几乎没有惩罚措施的“礼治”。“礼”只是规定了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但是,如果有诸侯做了不该做的、不做该做的,咋办?

答案是,批评教育加舆论谴责,怎么说也都是亲戚,拉下脸来公事公办,就有点儿那个了。再者说了,亲戚之间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就翻脸,那以后这个天下还是不是姓姬,就难说了。所以对那些偶有小错的诸侯,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做思想教育工作,把那个不上道的诸侯,拉上正道。

如果说服教育、舆论谴责没效果呢?那就得征伐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是说着玩儿的。从武王立国开始,据半信史、信史的记载,周王室就没少打仗,周昭王还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征伐的归途中。

呵呵,这种治国方式是不是和家长教育孩子很像。孩子犯小错的时候,以批评教育为主,闯大祸了,就拖过来打一顿屁股,让他小子长长记性。

在周王室牛X的时候,“礼治”这一套的确很有效。原因嘛,很简单,任何一个诸侯,都没有能力单挑周王室,所以,周天子说啥就是啥,即便诸侯心里不服,嘴上也得连连称是,山呼天子圣明。就是挨了周天子的揍,诸侯也得乖乖的忍着,周夷王煮了齐哀公,齐国就忍了嘛。

当周王室不再牛X的时候,“礼治”这一套就不灵了。“礼”这套糊弄人的鬼把戏,说好听点儿是软实力。软实力如果没有硬实力在背后撑腰,比面条强不了多少。周王室东迁后,硬实力下降了一半左右,他还想和以前一样靠礼法号令天下诸侯,不是做梦吗?

更恐怖的是,已经有诸侯有能力挑战周天子了。繻葛之战中,周天子组织的联军不但被郑军打败,周桓王还被郑军一箭射中肩头。周桓王却默默地吞下了这枚战败的苦果,默默的忍受着箭伤的痛楚。这一战宣告了,继物理层面的周王室落寞后,精神层面上的周王室也彻底坍塌了。后来的“尊王攘夷”,不过是照顾一下周天子的面子而已(践土会盟的时候,晋文公连面子都不给周天子留,害得孔夫子写《春秋》只能用曲笔:天王狩于河阳。)。

可见,“礼治”这种治国方式虽然很柔性,但必须在一个有绝对优势硬实力的中央政府主导下,才能行之有效。随着绝对强势的周王室不复存在(就是诸侯国内部,绝对强势的诸侯也没几个了),“礼治”不可避免的要被淘汰出历史舞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在这时候,儒家却跳出来主张“依礼治国”,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嘛,活该他家在整个春秋战国不招人待见。

儒家时时以周公的好学生自居,在我看来,他家却是跟周公满拧。因为掌控了全天下最有油水的关中和洛阳,建立了绝对强势的周王室,周公才讲仁义,行王道。儒家却反着来,认为只要讲仁义,行王道,就一定能建立起强势的中央政府。一个唯物,一个唯心,绝对的满拧。按说孔孟不是傻瓜,怎么学周公反而学成了周公的反面呢?也许是境界的差距吧,周公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孟之流撑死了也只能算是伟大的思想家。

——————————————————————————————————

用“礼”这种柔性的规范来调节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怎么靠谱,但是用他来调节农耕时代的家庭关系,就相当合适了。因为周公就是为调节家庭关系,才设计出这套玩意儿的嘛。

除了家庭成员,人还是要与外人打交道的。怎么跟外人打交道,儒家的主张挺有可取之处,和而不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适当的保持一定距离。在帮助外人时,要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要优先照顾好最亲近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能力,再去照顾别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儒家给我的感觉是“温”。

通宝推:文化体制,笑一笑十年,西安笨老虎,
家园 俺的意思这个草当然不是必需品,但可能是奢侈品

过滤酒只要有带纤维的东西就行,甚至醪糟直接喝味道也不错,但人家作为天子,贵族,不讲究怎么行?再说饮食里讲究材产地是很平常的事,江南河沟里有一两多的中华绒毛蟹,谁当大闸蟹给你吃你急不急?

家园 这酒不见得是他们自己喝

也有可能是拿来祭祀神灵祖先用的,所以能高档就得尽量高档,再省不能省这个,和那些纯粹烧钱自我享受的还是不同。

家园 不见得

周厉王流亡了好多年甚至没有诸侯收留或支持他直到他死,东周那些流亡的周王没有这么惨,共和摄政的那些人能量还没有大到能收买所有诸侯国人,恐怕问题更多的出在周厉王自己身上,即使周厉王本意是好的,但如果一场改革弄到除了国王之外没有人支持和受益,这种改革只能说是脱离现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