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债务,近期的两件事 -- 闻过则喜
花多少时间上网码字,和是否草根只是个必要关系,不是充要条件。
码字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整理思路、启发想法的习惯而已。
你缺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虚心,虚心其实是最大的自信。这个虚心不是装X的那种,而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敢于对一切外物照单全收,相信自己的辨识能力的自信。不虚心,一般就是心虚。
直接点说吧:你的文字本质上和微薄上那些公知的文字是一样的——看样子是想要说服别人,其实主要是为了说服自己。
其实是来自老冰那里。
虽然河里不少人当他是大右派,嗤之以鼻。但在我眼里老冰也就一个毒舌的中右群众而已。惹麻烦的是他的毒舌,说他右,其实还真没多少右。
他那些关于哪些才是日本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蝎子尾巴系列)给我印象特别深。
您大概没注意,我在参与这个话题讨论的时候,并没说中国廉价制造会被取代。现有的生产设备的规模优势怎么可能会被那么容易的取代,即便是要取代,任何产业的替换取代也都是从最高端开始,最后才进入利润最薄最苦力的行业。
我看好的是这项技术在那些需要手工才能达到的最高精度的核心元件上的替代效应。比如一个花了15-20年才培养出的日本资深技师用2年才磨的出来的导轨,如果能通过3D打印来实现,那对于中国的这样的后发国家,和盘踞在高端领域负隅顽抗的欧美日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所以在对话里,我只问他强度和精度。
这一贴把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说得很清楚了,一个新技术不需要尽善尽美,只需要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远超出现行技术优势,就是可以追加投资加以完善的技术,换而言之,就是好技术。也难怪有些学工程的人会提出各种质疑,我学工程很多年,这个道理也是不懂的,至少是没有清晰地总结出来的。
说起集成电路,其实数字电路一开始也只不过在逻辑运算方面有天生的优势,因为有位数限制,在计算模拟信号时必然要损失精度,有优势也有劣势,并不是全面领先的。但是数字电路能标准化,能大规模集成,这个优势是其他技术无法代替的,结果就是数字电路最终包揽了绝大部分的计算工作。
说到这个技术,一看到就知道很有用,之前做设计,很多只能计算机仿真,如果加工的话,要联系厂家,要图纸来回,甚至要跟工艺线扯皮,有的要花几个月时间,还要花好多钱,成本太高了,结果就是大部分的设计都没能实现,只能挑几个性能好易加工的做出样品,再做实验。如果这个技术成熟了,我只要画出模型,仿真满意后就可以打印出来,省事简直省完了。我相信,这个技术成熟了,肯定会成为我们这边实验室里的标准配置。
但是,
这个也是在关于3D打印机技术出现后,有人担心这个会带来强者恒强效应的原因之一了。
中美在未来的竞争格局谁将最终占据制高点的问题。后发优势指的是在落后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先发国家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使得赶超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可以规避先发国家所经历的技术升级路径,从而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必使用落后技术而直接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但是根据大家的讨论,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这项技术上谈不上有什么后发优势了,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所以最后是要争一个技术上的垄断和领先地位的。
俺们很欠缺学这个的啊,所以很多人被卖了还替人数钱
俺十年前就曾给3D打印开发过消耗品,俺们也有台试验机一直摆在那里,所以忍不住说两句。
3D打印的优势在于能有效地缩短工期,可以实现从设计图到实品的一步成型,由于不需制作模具,制作周期从数周减为数天。它适合那些结构复杂,批量小,三维里有一维较小的东西。比如一款新发动机的定型前通常会有多次设计调整,像用3D打印来制作一二十台样机来进行各项评估实验,比传统的开模,则既快又便宜。对于飞机的小批量特殊零部件,这也是比较合算的生产方式。
这一类3D打印一般是先打印出一个铸造模具,然后再用传统方法浇铸,最后还要利用热处理以取得合适的晶相以保证强度。由于prototyping casting的客户常常是不计较成本而往往要货很急,所以做这个3D打印还是利润很高的。
激光打印直接制造金属件则更另类些,这原理上有些像焊接,不过就是让一个个焊点连起来长成一个成品。由于熔融金属需要的热量要比熔化塑料高得多,这个工艺的速度会更慢些。它对于前面的3D打印铸造成型又是一个补充,主要的应用是薄壁件,可以是很长很宽,但很薄,这样子浇铸比较难做,锻压则需要模具,不做个几万件成本下不来。而且钛合金锻压件对铸造件没多少强度优势,所以这个技术主要也就是在薄壁钛合金件上有市场。
这类3D打印,主要是大幅度缩短了供货周期,所以在那些时间就是金钱的场合,它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但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那还是传统工艺的天下。
类似的就像空运可以占有一部分货运市场,但绝对当不了货运的老大。
键盘肚子里的所有东西,还得另外装配的。
至于说打印出一辆跑车来,还不如说是上帝直接搬出来的。
我不全盘否定3D打印,更不否认军事技术到民用技术的传导。但那些打印整台跑车,打印整个飞机翅膀的新闻或传言。我个人坚决的认为是无稽之谈的炒作。(打印塑料玩具跑车玩具飞机肯定没问题。)
个人曾有一定大型铸锻件(半吨到几百吨量级的)的经验。现代大型铸锻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与100多年前没有本质区别,甚至与几千年前没有本质区别,尽管在细节上有许许多多技术改进进步。
同意“简单点说,现代商业社会,你有了再好的产品,你首先要知道你的目标客户群是谁。”我相信不能省略的中间一步是,清楚地知道这个产品能干什么,不能(不适合)干什么。
普通小型结构件如果材料不是那么特殊的话打印出来不是问题。去年在您曾工作过的欧洲公司的实验室远远地看见过打印设计模型。
如果今后有人能打印出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我会非常非常高兴地祝贺。
对于一般钢铁和塑料件成本还是高了点。
而且强度还是不行,要不然作的还是辅助件,不是关键节点的结构受力件
只是藏在一堆突破技术瓶颈里面
而是觉得你关注的方向不对。我回复朋友的帖子里说:我们是应该拿3D打印机打印塑料菜刀,然后去推广这些菜刀?还是我们用3D打印机打印可燃外壳弹药,将来弹药的生产直接来自前线。工业化战争的力量将突破后勤瓶颈全部释放。
如果有官员对3D打印技术表示怀疑,葡萄大可以直接告诉他。如果我们不关注这项技术,那么敌人的后勤就会直接把弹药砸在我们脸上,而不用担心游击队的袭扰。在这项技术面前,持久战将成为过去。
单是说的3D打印的技术未来的方向。就像火药是用来做武器还是给小孩子做烟花玩。或者唐代的人们认为火药的微粒结构适合通过3D打印做“菜刀”的模型也说不定。
而每种技术都是在扬长避短,按说有了数控车床,古老的铸造工艺应该早就淘汰了,因为数控车床的出现是颠覆性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在发动机空心叶片制造上就属于铸造的延伸。任何技术都是相辅相成发展的。
就拿3D打印来说,你用它打印一把塑料菜刀的模型然后去实现塑料菜刀的推广?还是用它打印无壳发射药,颠覆战场后勤的概念。乃至所有弹药均产自前线,而后勤只负责运送种类有限的二元材料。把战争潜力在开战的第一个星期就发挥到极限,并且在安全性和勤务性方面对于没有工业化的国家行成秒杀。
所有技术都是先应用于军事的,实际上这个技术已经应用于后勤供应。比如说阿富汗,军事装备很多都不是通用件,而从美国运送一个零件过来,成本、时间、安全都是问题,而一个集装箱式的车间就能够为阿富汗的远征军提供各种特型的零件部件。我们实际上已经落后了。后面的链接里有视频可以看。
美国陆军已经加入扩展3D打印行动,向阿富汗部署移动实验室,配备了原型设计和印刷设备,可以为士兵现场创建工具和其他设备。
据军事网站报道,美军快速装备部队(REF)今年7月交付了首个移动远征实验室,以努力削减创新技术的部署时间。第2个实验室预计今年秋天交付。REF近10年都在加快战场设备交付时间,但直到现在,这个过程往往依赖于新装备的需求清单,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新实验室由一个6米(20英尺)的集装箱制成,配备实验室设备、成型机、3D打印机和其他制造工具,可现场操作,大大缩短制造过程。
3D打印也被称为添加剂制造,已经研发了几十年,但直到最近才获得一些巨大突破。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导入一个分成许多横截面薄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然后打印机通过喷嘴或模具将制造材料根据相对应设计应用到各分层。美军远征实验室的打印机可以打印塑料、钢铁和铝等材料
资料来源:http://www.webpronews.com/the-army-deploys-3d-printers-to-afghanistan-2012-08
当然 ,这里说的材料指的是强度比较高的材料。
我听说美国的f22因为生产厂家遍布美国,导致零部件精度出现误差,不得不在生产线边上加一条修改线,边修改边装配,一时传为笑谈,如果能够3d打印战斗机非关键零部件,岂不是可以大大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