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许我永远得不到幸福(一) -- 长相忆

共:💬89 🌺36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也许我永远得不到幸福(一)

闲暇时顺手打开的一本小说,让我体认到或许我永远都得不到幸福。这是一种意外的发现,还是命运的注定?我无法判断。小说内容很简单,有一对恋人来自互相敌对的国家,彼此因为仇恨和误解而分开。而这对罗密欧和朱丽叶比较好运的是,女方虽然重度昏迷却没有死去,还诞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在成年以后来到父亲身边,扛过种种父亲严苛的考验和不近人情的试探,以无比坚毅的决心试图解开父母的心结。有一幕故事,是父亲带着前来拜访的义女出去玩,刚被父亲惩罚完的儿子以侍卫身份随行。义女撒娇让父亲帮忙投壶赢得奖品,儿子在一旁看着这幅充满天伦之乐的画面,觉得自己也偷到了一点点幸福。

本来对于作者勾画的儿子角色,我一直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看来,一个从小缺乏关爱的孩子,如此充满襟怀地包容他人,只有圣母和受虐狂才能做到。看到这一幕,我突然忍不住哭了,泪流满面。因为我恰恰就是从小没享受过太多父母关爱的孩子,父母平时工作都很忙碌,小时候一直在外婆家度过,稍大一些就自己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母亲是家里说一不二的人物,也是单位工作上的能手,处处要强不落人后,性格未免偏于严厉而缺少温情。父亲虽然宽厚,却常因为迁就母亲而在母女争执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而我呢,既遗传了母亲的好强个性,内心又非常敏感。稍举几例青春期母女争执的片段:

端菜时把小心打翻了一碗滚烫的鱼汤,母亲厉声责备我怎么这么不当心,丝毫不顾及我的手是否被烫到。当我哭着问为什么重视鱼汤多过我这个女儿的时候,只收获了“没用,一点小事也做不好”的斥责。

我高烧39度,浑身发软,撑着病体从学校回家等着父母带我去看病。结果不巧正逢父母在拌嘴,于是我立刻成为双方打击对方的武器。父亲说自己走不开,叫母亲带我去医院,母亲说你的女儿凭什么叫她带,她也没空……然后就放我瘫软在沙发上眼睁睁看着父母是如何竞相表演他们是如何不在乎我这个渺小的玩意儿。最终还是父亲忍不下心来背着我去医院,在他们吵了半个或者一个小时以后。

由于母亲的严厉管教,小时候很乖,动不动就流泪的我变得很叛逆,心越来越硬,泪也越来越少。因为她让我认识到,弱者没有尊严。流泪是没有用的,展示自己的伤口换不来同情,只会遭到变本加厉的嘲笑。记不清曾有多少次我在母亲的骂声中仓皇夺门而出,狼狈的身影后是她的风凉话:老是跑出去,有种就别回来!起初我像头惊慌的幼兽无处可去,最终当然是灰溜溜自己摸回家来;再大一些,跑出去以后我就不肯自己回来,虽然照例无处可去。于是总往附近的小山上跑,再惴惴地等着父亲寻来,收获一些安慰和重视的感觉,然后一道回家;更大一些,好朋友的家成了我最好的避难所,到了高中我干脆搬到了学校寄宿,而从家里到学校不过是步行20分钟的距离。到了念大学的时候就更简单了,我直接去了北方的某所大学。

我和母亲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发生在高中时期,就在那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转移。也许是我已经不对她抱任何希望,突然之间我神奇地发现,她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都已经无法伤害到我。而我的这种无动于衷打击到了母亲,我变成了一个冰冷而缺乏感情的怪物。这不是她所愿意的,但的确是她一手造成。我开始喜欢穿男孩子衣服,学男孩子粗鲁大声的说话,为了维护朋友跟男同学打架,而且还能打赢。感谢我一贯的好成绩,让我在学校几次惹祸都全身而退。 感谢我一贯的好成绩,最终我考上了北方的某所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开始慢慢认识到有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是非常温馨的。当我告诉室友,我记忆中母亲从未拥抱过我的时候,她不敢置信。

----------------待续------------

家园 一般20几30以前的人会记父母的不好,30以后就会记好了

中国的父母表面上都是比较严厉和不近人情的,内心其实都很好。

再过几年可能你记得的就都是父母对你的好了,特别是不在一块的时候。

尤其是你也有孩子的时候。

家园 中国的相当部分女性是接受了男性强弱价值观的女性

所以她们会表现得比男性更冷酷无情。她们的女儿从小也就接受了这一点。

家园 不同意。她的父母根本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排在对自己的爱之后的。

不是人老了,就会越来越懂道理,这些年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家园 家人之间的温馨亲情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生活的重心,所以,如果你以前缺少,不是去说自己永远得不到幸福,而是应该去创造自己的家庭,去创造自己的亲人,去创造和享受自己和亲人之间的亲情……夫妻,母子……要不你怎么甘心呢?即使为此要先有所忍耐、付出和等待,也是必须和值得的。不要失去信心和希望,那些其实也不难得到。

通宝推:冰雪迎梅,
家园 不知道你后面怎么写,即看到的这些, 现在你应该主动去拥抱

你的母亲,原谅她。

“本来对于作者勾画的儿子角色,我一直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看来,一个从小缺乏关爱的孩子,如此充满襟怀地包容他人,只有圣母和受虐狂才能做到。看到这一幕,我突然忍不住哭了,泪流满面。因为我恰恰就是从小没享受过太多父母关爱的孩子,”

过去无法释怀,现在也无法把握,也不能奢谈未来。其实你的经历不是个案,在那个年代,确实当时年轻的父母们自己也活得非常压抑,他们自己也不成熟,更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你如果想解套,自己主动去拥抱他们。勇敢一点, 你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记住,充满襟怀地包容,恰恰是为了能够让你自己得到解脱。如果你不能有这个智慧,你自己, 你的配偶或者后代还是会受到影响,这叫做你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家园 是的,但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或许那时她父母就还没成熟呢,所以会看到孩子不好的时候还吵架

家园 人要学会思考,学会倾听。

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想是社会思潮在心灵中的投射。人的外在行为,形成他的人格。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一、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您一个人,那么您就是世界。现在亚当、夏娃生活在一起该怎么办?如果阴阳和谐,就是一个幸福、安详的世界。和睦协调是怎样做到的?阳势强壮、刚健、勇猛;阴就要宽厚、宽容、顺从。(我这里的阳只是指强势并不专指男子——比如您陪女友逛街,此时“女友”就是阳,男孩嘛就是阴,如不服气男孩可以“阳光”下嘛,最后嘛哈哈。阴顺阳并不是丢人,阴阳和谐才是要旨,要记住公马提供了安全、保护,母马才能安心吃草、生养,这就是和谐)但是,和谐太难了,矛盾无所不在,亚当、夏娃其实也是吵过的,不过人家最后都和谐了,至于谁让步了,这只有自己明白。

事情本不是如此。物理学中的合力概念——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由合力决定的,我们可以采取某些行动改变事物的进程。当你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你来说就会发生改变,即想法会改变事件(疑人偷斧;热恋——一切都那样美好,失恋——一切都那样可憎。)事件的改变又会反过来改变想法。当你还能决定事情的发展方向时,千万不要放弃。

二、思想是社会思潮在心灵中的投射。我们的思想都来自于社会,而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变革就会混乱,混论就会迷茫,我们对社会的认知都是盲人摸象——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其实没人懂我的心。这个年代知音体横行,仿佛每个人都会、都应该得到别人的理解,却忘了‘知音难求’这几个字的含义——人们相互理解太难了!

我有可能是错的——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能避免争论。人世间的一切是非争论都是由偏执自我之见而产生的。“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让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记住这句吧。

三、人的外在行为,形成他的人格。你怎样思想将决定你怎样行动,你怎样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期就是:在25岁前建立价值观和目标。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目标就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做你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

四、和我们来往的人。和我们来往的不是有逻辑的人,他们是充满感情、偏见、骄傲和虚荣的人。

五、我们感知的错误。人在同一时间不能感知所有对象,只能感知其中少数对象,只有符合个体需要的和个体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才被列入被反映对象,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影响和无关的影响则会被拒绝。——我们的感知有时是错的,而他的根源却是——我们只想感觉错误——只是我们自己不想看到阳光,阳光本来是存在的。上帝啊!

我命在我手——我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路,选择是需要勇气的,就是放弃的勇气——放弃已有的东西,放弃已有的习惯。而这就是改变命运的开始,改变是痛苦的,但成长就是点点滴滴的改变。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在感情的路上,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让我们迷恋的人。——他的含义何在?前任女友走了,我可以痛苦,借酒消愁。但我更可以拿半瓶酒,坐下回忆初吻的甜蜜,往日的幸福时光,思索自己的不足、错误,然后再奋发前行。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更难改变自己,你自己不变,谁也救不了您。

我不是心理学家,只是一个孩子的父亲而已。上天制造困难,是为了唤醒你的知觉——关注那些被你忽视的真相。

家园 非常中肯

·······应该去创造自己的家庭,去创造自己的亲人,去创造和享受自己和亲人之间的亲情……夫妻,母子……要不你怎么甘心呢?即使为此要先有所忍耐、付出和等待,也是必须和值得的。不要失去信心和希望,那些其实也不难得到。

=================================================

血缘亲情是生就的,夫妻、朋友、战友之情是创造的,信念是自己树立的,正是这些成就一个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精神的创痛,关键是如何认识看待,把自己的经历纳入历史环境中去看,所有经历都会成为经验教益,走出自怨自伤,丰满自己的思想,相信楼主会慢慢悟透的。

家园 真是不值一提。

我生于六十年代中期,我们这代人,好像没有几个孜孜于“父母的爱”的。我打上初中起,小毛小病就一直是自己解决,看病、打针、挂水就从不要人陪同。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习惯。我一个同学,小时候有一只眼睛稍有斜视,到了初二时,医学发展到可以手术矫正了,他家里就决定要给他动手术。那个年代,星期天医院是没有门诊的,平常日子,孩子要上学,大人要上班,都没空。但每星期五下午,学校不上课,于是这个下午就成为我同学去看医生的日子,家长还是要上班的,是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陪他,连确定手术日期都是他自己搞定的,只是到动手术那天,他父母才“出场”。可我们从没觉得这是父母不爱我们,我们反而觉得这都是平常小事,再正常不过。

现在的年轻一代,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似乎都过于强烈了。相比他们的长辈,也是过于敏感脆弱,这可不是好事。

家园 人是需要感情寄托的,家庭是绝大多数人的寄托.

前一阵看到不少对所谓"失独"家庭惨境的报道,这种感觉就更加确定和深刻.

而人除了出生的那个家庭,幸运的是,还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家庭.

家园 精神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是个普遍现象。
家园 我觉得你到了你父母的年纪 就会发现他们对你的爱了

爱有很多种 严格要求也是一种

说实话 青春期谁都和父母闹很多的别扭 觉得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对 父母简直天生就是为了让我不好过而存在的 但是、但是我现在也快到他们的年纪了,我能理解一部分他们了 我相信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仅仅是方法不同罢了

家园 无限同情!

父母不可以选择,生活也不可能重来。

只是你不要犯一个错误:父母是不可以报复的,否则你会更后悔。

当他们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不爱也伪装一下吧!

家园 至少母亲不爱她,严格和挑剔、忽视是两回事。

我见过这样的妈妈,潜意识里恨孩子使她失去了一些东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