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荀彧与荀敱父子的功名与价值取向 -- 小戎
袁绍家大业大,别人去他那里多半是求人的感受而不是被求的感受。去曹操那就是上宾对待,感受不一样。
也算正常情况。就像找工作时,是去大公司和小公司一样。
记得以前玩三国游戏,一开始什么垃圾人物都要,只要能配兵就可以。以后慢慢的高指数的将领多了,只要不是顶级的,哪怕是中上的,被用的机会也少多了。
从阶级性的角度,陈胜吴广、黄巾军、太平天国、李自成这一类的无法最后成功,这之间是不是有关联。甚至,元朝的短命可能也相关。
中学的格局还小。
大学还有希望,眼中只有成功强者。
老了,只有失落的但换的留名千古一个选项了,刘备顿时形象鲜明了。
老贾为阿丕出的那些歪点子就不说了,光这个出身就帮阿丕大大的加分。曹操考察诸子,一看曹丕的谋主老贾,标准的寒门,再看曹植亲近的杨修,出身能跟二袁相比的天字一号高门。老曹一生打压士族,也被士族坑、反了好几回,就凭潜意识里的印象那也肯定是丕涨植消。
从底层爬上来的也未必见得忠心,反而做事会见风使舵。
回复错了
后二者有开金手指,但基本还在可以承受范围内,种田种的也算令人信服;《小兵》简直是直接迈开金大腿,我把它归入YY小白文。
文并非明末那种既没用又迂腐的士大夫,失败之前奋力抵抗,失败之后并未完全拒绝为元朝做事。忽必烈并不想杀他,最想他死的是留梦炎那帮真正的汉奸
推翻一切装逼反动的制度,建立真正人的制度
And he proposed a fundamental political solution: get rid of Dong Lin party and those landlord class.
长少年的批评,应该是针对明末的战时资源动员不对路。
清军南下,和TG南下有近似之乎,都是可以成建制的收编,转而成为自己可以加以利用的力量。而南明和国军,几乎是差不多的走势。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影射我党。在此申明。或者换作成吉思汗西征,整合沿途的军事力量更好些。
比较下他跟大家闹翻后自己搞的伐清和窃明,比较下窃明前后风格、思路,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