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欧洲语言,基本都是脱胎于希腊语-拉丁语这一线,所以字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像中文如不没有在秦朝统一而仍然各自发展一样。欧洲语言其实是一棵树上结出来的果子。
基本元素少并不意味着更先进。机器语言就0和1两种元素。你觉得用机器语言书写很先进么?
简单和复杂,只是不同的状态,并不代表先进和落后。要谈先进与落后,就要看书写同样含义的文章,各自所需要的时间。没有这项数据,空谈“英语简单所以是好的”,就毫无根据了。
此外,一种文字,其书写时间实际上不如读取时间重要。因为书写一次,就可以读取很多次。尤其是现代社会,书写都越来越少,计算机输入越来越多。随着汉语输入法的加强,汉语的录入速度至少不慢于同样含义的英语。而两者读取速度接近。由于汉语的信息密度较高,实际上是用汉语时,同样含义的文章,读汉语的读取速度反而更快。而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比汉文先进,你直接说你强排汉字拼音化不就完了呵呵
大家都在谈先进,但是似乎所说的并没有一致的标准与目的。
对这个汉语的信息密度高的结论有一点体会,虽然没有语言学上的数据支持,只是观察,比如现代英语与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在描述说明类似的事物是用词量差不多(凭感觉),但是汉语的现代白话有汉语古文这个基础,其实字数是可以减少许多的。
但是语意的压缩密度增加带来的是通讯两头的压缩与解压的额外消耗功,总的效率在人脑能力差不多(假设)的条件下,还要与通许的媒介储质代价相关,现代的电子技术,高速网,语音输入,多媒体显示屏等介质的出现对于降低这个通讯媒体代价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以一个思想从一个人的头脑中产生到传播到许多人的头脑中的整个流程去看,压缩密度高的语言在现代化条件下有可能总体代价更高,好在汉语现代的白话文与简化字的流行减弱了这个差距。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结论与墨虎的通过字节的比较而得出结论就是一致的了。
这儿有张语种表:
通过这张表可以厘清英语、德语、法语等等与希腊语、拉丁语的关系。
单就文字本身(不包括文法语法乱七八糟的),英文的一大优势就是简单,按照拼写念就是了.依照生活经验,语言肯定会产生在文字之前(比如现今的动物界,高等动物或者哺乳动物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语言的碎片,但只有人类有文字),而只要是普通的正常人,不管是不是文盲,都会说话.这就导致了英文扫盲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中文.毕竟拼音文字只是语言的附属品(语言的语音部分).我一直怀疑这也是欧洲出现工业革命的一个支撑部分,就是普及文化相对容易一些,所以批量生产具备基本文化水平的产业工人,和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也更容易.
而所有象形文字,除非受专门的教育,否则一般人无法认识.所以农业时代,只要识字的知识分子出现断代,那么基本上文字就没人认识了.中国的一大优势在于,文字以及识字的人,散落的存在于民间,没并有被某些阶层彻底垄断,比如神官祭祀一类的,所以即使是改朝换代,中文也没有完全失落.当然,基于中文教育的困难,以及农业时代整体的财富积累水平,一直到建国前,据说中国的文盲比例还处在90%左右(数字存疑,不记得了.),我自己的推测,中国农业王朝时代的文盲率应该不会低于民国时期.
当然啦,现在大家都是工业社会,中国的扫盲也结束了好几十年了.所以汉字这个劣势影响也小得多了,最多就是造成小朋友的学习困难,毕竟语音和文字是几乎不相关的两套独立系统(暂时不考虑形声字,不过汉语的词组,成语以及固定搭配实际上对此作了一些补偿.).但对于人脑来说,这点困难实在不算什么.并且学习汉语可以促进突触的强化,并且增强视觉和听觉脑区的联系与相互联想,其实是有助于促进平均智力水平提高的.说实话,我手里没有相应的数据,但我一直怀疑,对于非运动性的失语症发病率,使用中文的人,应该远远低于使用拼音文字的人.
所以对于现代汉语和英语阅读速度的比较,不存在“压缩/解压缩”还要额外花费时间的情况。
那只是针对你说的“他们甚至使用一样的字母表”
日耳曼语族当然和罗曼语族不同。但是并没有什么如同汉语与英语之间那种鸿沟般的差异。日耳曼语族一直受到罗曼语族的深刻影响,使用了后者的字母表和大量的词汇。因此我说这些语言都是脱胎于希腊语-拉丁语一系。
次生文明不是你那种定义。里面也没有“超跃”的含义在。
对于所谓“基本上可以概括的说整个现代中华文明已经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了”,这种言论也是相当可笑的。中国的文化、观念等等都在不断地演进。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这是每个文明都在做的事情。西欧诸国由于地理条件优越,而较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因此先行发展了现代科技。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国使用了这些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中国变成了西方。
没有文字的语言在中国存活了几千年。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建国后才给他们配套发明文字的。
英语组词能力就那么回事了。因为音节的问题而不得不重复使用大量的单/双音节词,造成大量的多义词。以至于隔行如隔山,单独拿一个词出来都不知道这是哪一行的、表示什么意思。汉语首先采用多音调,使得音节变短,可以比较容易地采用多音节词来更清晰地表述。而且汉语还用读音与文字脱离,从而构造了大量同音词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各个主要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巨大的变革。汉语说白了,只有一次,就是在近代,而那也不过就是把严格书面语和口头语统一起来而已。事实上如果看看雍正批的奏折,就会发现,那时候非严格的书面语和今天的书写并无明显差异。而英语嘛。你想看看中世纪英语些什么样子吗?你不妨读读下面这一段:
Jone, e wyf of Chuse, procuratour of Eroude, and Susanne, and manye oere, whiche mynystriden to him of her riches.
你觉得这段好懂么?确认你都懂了么?来,这里是现代英语(Luke 8:3)
Joanna the wife of Chuza, the manager of Herod’s household; Susanna; and many others. These women were helping to support them out of their own means.
上面那段离莎士比亚还不到两百年(出版于1384年)。还真以为英语万世一系啊?未免太妄自菲薄了。再看下面这一段
“秋,七月,钟羌良封等复寇陇西、汉阳。诏拜前校尉马贤为谒者,镇抚诸种。冬,十月,护羌校尉马续遣兵击良封,破之。”
成书于1064年。
——————————————————————————————
汉语早就过了需要大规模造字的时代了。事实上汉语的使用的字的数量在过去几百年里反而开始萎缩。不说康熙大字典,就说新华字典里,都有很多已经不用的字。
造字根本不是汉语的问题。Unicode里汉字有两万多个(简繁都有)。简体字与繁体字不同的,总共只有两千多。所以实际上汉字资源现在至少有一万八千以上。常用汉字才三四千。大量罕见汉字都可以重新定义使用。比方说“缲”现在几乎不用了。未来需要形容某种特别的纺织品,完全可以用这个字。汉语字库中蕴含了大量现在根本不用的汉字。连已有的汉字都用不完,还用担心能不能造字的问题么?
所以民众可以自发拿出一个不用的汉字重新定义使用,这是现在就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囧”,比如“兲”,比如“嬲”。你想当然地以为不能造字所以汉字就无法发展,完全是杞人忧天。未来甚至可以把简化字与对应的繁体字分离开来,比如“進”完全可以重新定义。
“原生即为最初的,最早的;次生是在原生的基础上生成的;如果要进行定义,最好是在某一领域中相对专业,比如说原生矿、次生矿;植物体中原生组织、次生组织等等 次生:第二次生成的,间接造成的;派生的。”http://www.iciba.com/%E6%AC%A1%E7%94%9F
这个超越不准确,但是这个“生”字代表了自己产生的新的特质,否则就是山寨,基本上我希望把两者区别开。
比如美国从欧洲文明脱胎换骨出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有很明显的独自特色,可以称为“次生”。那么中国的现状,与欧美文化不一样的地方不是因为自己另外在西方文明上发展了,而是结合了以前的传统中华文明,所以展现了不同,因此与“次生”的定义不符。但是集成西方文明的部分显然是原汁原味的(剥掉中国特色的部分),比如科技,教育,形式,概念等等,因此这个山寨文明其实提法是很到位的,否则没有办法准确定义这种文明的特点。
显然,这种杂交文明是没有任何意味说中国变成了西方,那是全盘西化了,是许多人奋斗而阻止发生的事情。
假设你提到的这个测试不是在一个能够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多种母语)的测试,对于中国人来说,阅读速度与英语是母语的人对英语的阅读速度比较,不具备比较上的意义。而同时多种母语的人很少,但却是做这个比较测试的必要条件。
任何语言作为母语的人在阅读上当然是不会差,但是这个额外(如果假设存在的话)的功耗是不容易衡量出来的,只有在对多种语言同时具备母语般通晓的条件下,对阅读速度的比较才可以测试出语言固有的功耗区别。而墨虎的假设(权当假设因为他的理论也没有证据),是建立在人的大脑能力相同的前提上,也许中国人的确更聪明,也许中国人没有产生科学的确是因为在语言上消耗了更大的功耗,这些都是推论,很难取证,但是根据你们两人对中文与其他语言的描述,的出这个中文压缩度高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不使用恰当的实验对象的话,仍然不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