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南亚一瞥:印度斯里兰卡游记 (1/4) -- 顾剑
有些人就是这样,出去了就总希望自己比在国内的人更高贵些。于是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呗
跟国内学生神侃很过瘾的,尤其是一流高校的学生求知欲很强,眼界也宽,因为我是教国际商务课,信手拈来的旅游,历史,宗教,文化都能和国际商务环境沾的上边。其实,国内真正青年学生中的大多数,绝没有网上那么义和团,从这几年的亲身观察出发,我对国内的年青一代还是很有信心的。你从我在网上写东西的文风,也能猜出来我讲课是什么样吧,还是很有明星感觉的:)
今年5月份我又回国讲课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公知精英们成天津津乐道,前几年以此攻击中国铁路的印度铁路实名制就是个大笑话了。
意见. 动不动出来给别人扣帽子,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所以出来挺教授。其实这些人在现实里应该是少数, 在网上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绕着他们走的,所以显得他们声音响。和他们辩也没意思,还是不理为好。
还是那句话,活得久而无知的人太多了,真不知道你的那点良好感觉从何而来。
能说出这种话来,除了说明你啥也不知道还能说明神马?说明你善于选择性遗忘或者故意歪曲吗?
在河里呆过4,5年的没有不知道用哪半边坐凳子的。
您所说的顶上边上挂满人的,不可能出现在长途车上,您这就太主观了。咱不说《1942》里逃难的那种极端情况吧,实际上咱们国内九十年代初春运时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几个月前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铁路前辈那里发现了一张黑白照片,乍一看还以为是印度铁路的情形,仔细一看不对劲,再追问,人家答复这是九十年代初在鹰潭火车站抓拍的黑白照片。当时某趟车晚点太多,站台上积压的旅客耐不住,正好另一列同方向的车通过,于是众人像逃难那样冲破工作人员的警戒线强行上车,最后车顶上也全是人。这车当时居然开出去了,据说是再不开,还会引来更多的人往上冲,可能引发雪崩效应。此前辈当时下班路过,抓拍了下来,但没有任何报纸敢登这种照片。前辈就给当时的铁道部反映,上面震惊,下了死命令,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甭管是公交化的短途还是长途,人命关天,一律禁绝。
而是在她母亲,伊丽莎白王后的皇冠上。
愿意花这么多笔墨打这假洋鬼子的脸。这货还每年两三月在国内妖言糊众,真是祸害。
刚才查了一下wiki,我把两个Queen Elizabeth 搞混了,因为原来看的材料上说钻石镶在Queen Elizabeth王冠上,然后今天查到的Queen Elizabeth王冠是这个:The Crown of the Queen Elizabeth is the platinum crown of 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consort of King George VI of the United Kingdom.
你是对的,谢谢指正。
生活中见过老印的人估计没有人会相信这一套,2千年在任何物种进化上都是很短的时间,要在肤色和五官上发生那么大的改变我是不信的(参照2000年前的兵马俑和现在南方汉人的区别)。记得小时候看印度电影里面的演员的确白,和一般白人都差不太多,记得也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样的说法说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也觉得十分可信。
等来了美国后实验室就有很多印度人,比美国黑人比都要黑(美国黑人混血的很多)。工作后实验室有一男一女两个印度人,女的看着像阿拉伯人,的确是很白,吃全素,来之印度北面,估计是高种姓,家里有工厂,说hindu语。男老印黑的发亮类型,饮食连牛肉也不忌讳,来自印度南方,不会说hindi。
我估计是某些自卑的印度人从印度少数裔高种姓的人是白人引申到印度人都是白人后裔,然后国内某些不明真相只看印度电影明星的人认同这种说法。但实际上的情况好比是一滴酒混到了一桶尿里,然后就号称这是一桶酒。
埃塞俄比亚人比印度人肤色更黑,某次埃塞俄比亚皇帝跟英国首相还是法国总理谈到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的时候说“。。。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毕竟,我们是白人。。。”。哈哈。
不过埃塞俄比亚人长相上的确和黑非洲的黑人不太一样,他们鼻子长而直。我只在亚的斯亚贝巴呆过一晚,没有在埃塞俄比亚旅行过,对他们的历史还没花功夫了解过,这里应该有比较了解的人。
那印度人(起码高种姓印度人)不是印欧人种的雅利安人么?其实白人黑人这个说法太泛。种姓制度的起源,据说就是雅利安人征服之后开始的,为了保证征服者的血统纯粹和社会地位高等。
“白人 (white man)”这个词在国外很少有人用,一般只有美国黑人在针对美国白人的种族歧视表示愤怒时才用。中国人印象中的“白人”,在国外一般称为“高加索”人种,也有人称为“印欧人种”。
区分人种主要根据的是骨骼结构(bone structure),而不是肤色。尽管印度人肤色普遍较黑,但他们的骨骼结构与欧洲人很接近,所以属于同一人种。北非(埃塞俄比亚、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阿拉伯地区也都属于高加索人种。没什么值得“哈哈”的。
这个真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