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难道本地孩子就没有学方言的权利? -- goodgunner
所有的方言都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使用地域更小的方言。大家都有一种感觉:这人说话和我不一样,是外乡/外县/外市/外省的。
推行某种方言,不过是方言区内的语言霸权的变种
谁规定了第一的生产率必须有第一的待遇(收入)?资源、技术、市场、资本都是影响因素。
法语的更好。我是搞这一行的,这个资料有用。谢谢!
用股份制理念就好理解了。
国有国有, 全国人民是股东,抱怨者是职员。
股东拿大头,职员拿小头可不是“常态”嘛。 还能独立出花来?
其它同意。
第一,楚风汉调唐言宋语都随雨打风吹去,离骚、史记、唐诗、宋词却没有让谁觉得难以理解。
第二,如果曾经有什么美好的东西让人遗忘了,那只能说明它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如果有什么的话,就是它所传承的美好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了。
第三,上海不是一成不变的,上海话更不可能是。
吃袁督师肉的算还是生活在日占时期的算?
跟随成祖朱棣进京的估计后代没多少了。。。
徐州到现在还有属于上海的煤矿和电厂
等我把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都学差不多了,有空闲了也乐得学点地方方言。套用一句英语,It is the last thing I will study。我可没说不学。
荆轲后人被特批北京户口......
我身边的朋友里面按照祖宗上溯,最古老的是个当年随清兵入关的八旗后裔,我们开玩笑叫她格格。至于有没有能上溯到明朝的,就算有自己也不记得了。
我那会儿都被隔三岔五地被拉去充数当老师。全球范围内汉语可不是走弱而是走强。
我上大学时一个浙江老师讲课口音重,全班没人能听懂。问一个杭州学生,他说南方口音,差五里地就能互相听着吃力,他也听不懂。说点不客气的话我刚去日本时日语才学了两个月,听日本老师讲课有没有那么费劲,真得认真比较一下才能下结论。
其他六国各自至少也灭掉过几十个小诸侯国。抵抗秦不让统一,无非是我做初一你不能做十五。方言同样这样,尤其南方方言,如果以互相听着吃力的口音为标准算一种方言,西周最初分封了一千七八百诸侯国,估计数出来的“方言”还能让周天子加班加点。
立个像容易,可有几个人去读《论语》,几个人能读懂?还不是最后借孔夫子去宣传自己的那套东西。这其实就是孔夫子的历史地位,最早在三国时期王肃等人就开始考证《论语》哪些部分是后人添加的。也就是说,早有人借孔子的名字把自己的私货往里塞。最后灰头土脸不了了之,从立像当时就注定了。
不是其他原因,在外几十年了,发音很普通话,硬说方言已经很别扭,没有普通话习惯,但听起来理解绝没问题。在老家的亲戚说方言的也越来越少,因为人口流动,本地人出去打工,其他地方人来工作等等,会方言的本地人越来越少,单说方言快成自言自语了。说方言会不会让别人高看你一等?抱歉,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发音南腔北调,只知道口音不一样没几个人能听出来你是说方言的本地人。
一山东同学在北京上了一个学期大学,寒假回家说方言都被亲友笑话,怎么才半年“你这说的啥!”严格起来方言圈子可以很小,小到你凑不进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