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由早餐面包想到的管理:老板面前的表现 -- springisok
您经常叉着吃面包?
当初比尔盖子开始跟IBM谈DOS的生意,也是特意买了领带穿上西装,反而被穿着T-shirt过来的十八摸们笑了.
我下面一个工程师,长期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各方面公认的骨干,可直到两个月前还是助理工程师的头衔,我接管这个部门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多次向上面争取为他提级。
上面不同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某件大事他演砸了没干好,另外一个就是这人言谈举止太不职业化:
- 总穿牛仔裤
- 开口说话犹犹豫豫
- 开会时没坐相,出溜着坐,还转椅子
原字原句,一点没有更改夸张。
楼主太有才了。
背一些能在英语语境有效的笑话很有用,但不要糟蹋中国,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嘲的笑话最好。
在领导面前语速慢一点不要紧,发音一定要清晰。清晰的语音给人一种思路清晰的印象。语速慢一点不要紧,一来是非母语,二来给人你发言经过了大脑,是一个靠得住的人的印象。
任何笑话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讲自己祖国的笑话,否则自己就会成为笑话。
讲英语出错,很正常,老外通常不会太在意。坦白的讲,最开始时,打着一切为了沟通的方便,我是敢讲的人,也不怕老外听不懂,老外表示听不懂,换一词再试,手中比画,或纸上画,能想到的全用上,最后老外懂了,人家敬重的是工作态度,不像其他中国人,不管老外讲什么听懂了没有一律回答OK,搞得老外对中国人的OK非常非常不放心。越敢讲,得到的锻炼越多,语言这个东西,其实就跟吃饭一样简单,经常做,自然而然就会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从跟贴和帖子的总花,看得出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满关心的,我也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写起走,没有什么大理论,觉得小儿课的同学请辨之或投草,都可以。有了支持我才有胆量继续写,免得人说死皮赖脸,主要还是因为我还没有修炼到忘我境界,还不能完全放下。呵呵。开始正文。
先提醒,讲的这些东西并非四海皆准,我也没有这个雄心,符合大部分规律而已,毕竟老板的脾气是不一样的。
而且本文谨献给上进青年,有志青年,想学点管理并管点人的青年。专业大牛,或是已经是管理大牛、哲学家、艺术家们是不用关心这些初级小伎俩的。
大块头书讲过的会议室礼仪我就不用啰嗦了,失败案例也不讲了,讲点葵花宝典上不了台面但是自认有用的东西。
1.会议室上不上点心?我的答案是上。是花了点小钱,但给客户的感觉却非常好。曾经有次日本客户来(这里谈公事,不谈民族感情哈),我知道他们对中国食品有担心,干脆去买的进口日本点心,日本人来的时候看见桌上的点心,幻灯片上打的是富士山,文字是XX合作,客人感觉很好,会议总结时专门还谈了会议室准备物品并感谢。放心,这一切其实都是做给老板看的。他听得懂客户的话。平时的工作绩效被老总们收割完了,但这种在老板面前的表现,是老总们挡不住的,而且我并没有刻意的针对谁,所以老总们也可以接受。一个多赢的局面。
2.我个人喜欢在做公司介绍幻灯时候,穿插小笑话。两个,足矣。目的:放松和醒瞌睡。对于访客来讲,他们听了众多公司介绍,都是些铁呀,铜呀,全在耳朵里长茧子,而且十次出访能谈成的通常也就三家,没有必要太认真,这是需要注意幻灯时间的根本原因。而且,由此
3.语言需要提炼得非常精练。不需要话筒也能让离自己最远的客户听得到,和明白。正如楼下有讲得好的,说话慢点,语气肯定。
4.我的一个最好的经验在此分享:公司介绍或项目介绍中,很多部分都可以被压缩时间,唯一有一部分不能压缩?哪一个?先自己想。
,
,
,
,
对项目人员的介绍。这个人负责什么,曾经住在公司多少天攻克了什么最后忘记家在哪里了,,那个人的特点是什么,,,效果奇好,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对项目全盘非常熟悉,才能达到看似信手拈来的效果。客户也有兴趣,这个比什么公司介绍有趣多了。客户来访一次,就是对项目组成员客观表扬一次,以后的配合度自然高。老板听了,笑在心里,放心,他听得懂。再讲一个小伎俩:不管你如何表扬组员,客户心里记住的只有你,原因不讲了。
5.经常随手关幻灯。当然也是做给老板看的。他知道这个东西最贵的就是灯泡。例如不愿传电子图纸的日本人拿出图纸时,我知道通常针对图纸的讨论通常都超过1小时。关幻灯。也奇怪,老板总是能注意到这些小动作。呵呵。
后来跳槽到了一家欧洲公司。曾经跟老板一起出去拜访客户一圈,老板面对客户讲了两次公司简介presentation,第三次他问我开始做,行不行。我说:行。语气坚定。第三个客户由我主讲,此时我才进公司2个月。利用以上小技巧和对人的理解,讲完了,老板评价:excellent.
从此奠定基础,我不用太在意办公室小政治了。
简单从来都是复杂磨炼出来的。看着别人在办公室似乎很简单,很受鼓舞,叫叫嚷嚷简单最美,也跟着玩简单,错了,至少大概率下你错了。只要是一群人的地方,就没有简单。别人的简单是复杂后的升华,你玩的简单,除去白纸还是白纸,这是本质的不同,而且糟糕的是,没有人会告诉你,除了西西河。
释迦莫尼也是阅尽后宫三千才出门进修得道,才敢说简单。佛和真正管理者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是对自己内心和别人内心的波动深有体会的人。
如此说来,管理也是修炼哪。
这些操作方法在同胞中见得太多了,效果吗,呵呵。
河里有几个相关的帖子,建议参考。两个字:
professionalism, perception.
有人没碰过壁是因为走运,但是人情练达皆文章的道理也不要忘。
感谢作者的小技巧,个人觉得这些小技巧是很好的锦上添花。当然这是建立在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及要求的情况下。这样别人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才能脱颖而出。
细节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个细节,你来不及立即判断应该怎么做,就会错失良机。所以我觉得兄台的总结,以及事先的准备很必要,绝非无聊
楼主介绍的例子很真实。
工作的时候更用点心不是很好吗?
我觉得总比天天那些挑别人错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