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寒门贵子 -- 晨枫

共:💬386 🌺2806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日本明治维新在迁出户籍时候要说明理由,就是工作,婚姻之类

当然,后来改为,在一个城市有房子居住3个月以上,就能改户籍。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农民会无缘无故的去城市住3个月就为改户籍的。

在国内,实际上也是同样原因,不过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当时国内的工作是由国家控制,也就是你说的zf决定你是否能够迁移。而国内比日本更严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城市户籍是有福利的。也就是说,所谓吃商品粮,也就是有一个城市户口,国家保障你吃的,这点是当时日本没有的。城市人口越多,商品粮需求越大。如果国家不需要保障城市人口商品粮供应,我相信,对城市户口不会控制那么严。以此对照,困难时期,国家为了减少负担,是动员大量人口从城市回到乡村的,因为城市无法供应那么多人的口粮了。而当时日本的户籍是没有这些保障的,不是说你拿到那个城市的户籍,你就可以从那个城市拿到保命的口粮的。

所以户籍制度后面不同的保障政策对应也就是户口管理的严格和疏松。

我们今天说户籍制度难改,就因为每个户籍后面都对应的一份福利是不同的,如果放开,那么人们自然会从福利差的户籍流向福利好的户籍。举一个例子,上海户籍的福利就比江苏户籍的福利要好。这是因为上海有钱,我当年要结婚的时候,居委会还提供免费生殖体检,我们家老人每年能从居委会拿笔钱,逢年过节拿礼物。江苏有么?所以除非全国户籍对应的福利一样,这个才能放开。

再比如学区房,这个和户籍挂钩的东西,就保证了户籍是不可能那么容易取消的。

从世界角度看,类似的就是不是那个人都可以入美国籍的。人家也是要挑的。但是你去非洲拿个公民,那是很容易的。是吧。

所以我和mcpssx观点分歧在这里,他觉得二元户籍制度是一种不人性化的暴政,而我认为,作为当时的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国策背景下,同时zf又要保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二元户籍制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配套措施。因为每个城市户口代表的一份资源的付出,除此没有办法实现用最少的资源最短的时间去完成工业化。

家园 四三计划,我们就花了50亿美元。

而在这之前,我们从苏联等东欧国家买了那么多的设备,难道是用人民币买的?

从上海地方史记录里面提取几个进口国外设备的资料。记住,这个仅仅是上海的记录

上海解放后,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械工具由国家外贸总公司统一经营,地方进口主要是地方货单,少部分是中央货单和托购货单。为恢复国家经济和执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进口急需的机电产品,必须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因此很多进口物资便利用私商原有的国外代理关系及各种友好商社渠道转口运来。以后,私商按国家分配的外汇额度代理国营公司进口,分别为上海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辽宁、云南等省订购进口货物。先后从香港、澳门、联邦德国、比利时、瑞士、英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切削机床、柴油机、发电机组、电动机、保险库、切削、研磨、测定工具、轴承、电工、起重设备、橡胶加工设备、纺织印染机械等。1950~1960年.上海进口机具总值5938万美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进口减少。1971~1975年,国家实施第四个五年计划,引进新技术,同时为生产出口产品的工厂改造技术设备,因而进口增多。1961~1978年,上海进口机具总值1.52亿美元,比1950~1960年的5938万美元增加1.55倍。

再举个例子,兰州铀提炼工厂就大量使用英国的设备。这些难道是花生米买了留给我们的?

如果你还要加上我们从苏联引进的其他东西,比如歼七生产线什么的。你算算需要卖多少农产品,我们才能赚到这些外汇。你还要考虑,60年代到70年代,我们还在买粮食,买化肥支援农业。

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然后工业反哺农业,这个决策是否好,这里就不和你争论了。梁漱溟和毛主席已经争论过,这是一次很著名的争论,你自己可以搜资料。最后梁漱溟自己在80年代说,毛是对的。

至于粮食增产和人民公社关系,和知青下乡关系,偏题了吧。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把。我理解,从开始我们争论的焦点1,前三十年是不是农业为工业积攒了动力。2.牺牲农业反哺工业对不对。3,二元户籍是不是暴政。貌似我从来没有提过人民公社,知青下乡有助于农业增长把,所以讨论的时候不要岔开话题

至于户籍问题,我在redapp的回复中提过我的观点,如果要对这点讨论,请移步下面讨论。

家园 如果我没理解错,

日本明治维新的户籍制度与我国58年的,是有本质区别。

日本明治维新前,日本是封建制度,平民是否能迁徙是有封建主决定的,如果封建主不同意,一个农民是不能不务农去城里卖小吃的,去了,藩主也能根据法律把他们抓回来。

明治维新改革的就是这个,平民的自由不再受封建主的控制,可以由自己决定。

户籍不再是身份的限定,而只是身份的证明。

你说迁出户籍要理由,就是很自然的事,正常迁移自然也有正常的理由,也无非就是工作,婚姻之类,这有什么奇怪的。关键不同在于,是谁有权利决定是否更换户籍,是公民个人,还是政府或封建主。一个农民,到城里找着事做,能维生,那为何不能迁入户籍呢?这才是问题。

你所说的城市人口的户籍保障,不是以前就有的,而是我朝从统购统销--合作化---城乡户籍严格分离,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其结果就是造成城乡人民的收入、福利水平严重失衡,而且还是制度化的。

正如你举的上海户籍、江苏户籍福利差距的例子,如果放开,自然会导致城乡、各地福利差距的缩小,这不就是所追求的制度公平吗?而且,以我来看,减弱或消灭户籍制度性不公,对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是有提升作用的。

家园 据我所知,统购统销与合作化与城市户籍控制不是

一件事,也没有直接关系,城市户籍控制是在大约六零年无法供应城市居民足够粮食后不得已推行的。在这之前城市人口已经剧增,具体数记不得了。远高于之前之后的增速。

家园 怎么说呢,

我相信的是:

统购统销---合作化、人民公社--城乡户籍分离;

意图工业化,同时又要消灭私有企业---计划经济---城乡户籍分离。

这两条线决定了城乡户籍分离是个很难避免的结果,其中每个步骤都有很强的必然逻辑。也就是说,如果不推出下一步,那上一步也实现不下去,最后也只能靠城乡二元化才能维持住局面,而不塌台。但,这一套到底有效率否?是否有持续发展性呢?

我是否定的。

当然,这个题目太大,真不是几句能说清的,要写没几万字还真不行,恕我无力吧。

家园 花!谢谢回复

我感觉城市人口增长受粮食制约,这个是硬约束,是很明显的直接原因。

现在已经没了这个约束,其他的都好解决。

家园 前面讲孩子,后面讲爹妈

你还是正经当爹再说吧。

埃及这时候,要的是弟兄们跟我上的,你这种只会喊弟兄们给我上的,回头第一个被拖出来正法。

家园 你直接说一帮贪污犯很称职的领导中国不就结了

你直接说一帮贪污犯很称职的领导中国不就结了

你这么瞧不起中共各级官员”?你是不是过于敏感了

我对老毛很推崇的

至于“如何证明你如果上了位不会跟他们一样地犯罪呢”,本人不想从政

不管谁在台上,公务员及其配偶子女财产定期公示+告缗制都是好事

你逻辑好,那么论证一下按现行《刑法》可以枪毙的家伙如何称职

家园 一边做移民生意,一边说大家拿不好混……

F大师也许带头洋插队,却不带头回来,一边做移民生意,一边说大家拿不好混,回来好……

“你这种只会喊弟兄们给我上的”,这是我还是F大师?欢迎读者们点评

家园 四五计划期间,中国已经开始倒向美国

从上海地方史记录里面提取几个进口国外设备的资料。记住,这个仅仅是上海的记录

上海进口占了当时中国工业的很大一部分。你拿河南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还要加上我们从苏联引进的其他东西,比如歼七生产线什么的。你算算需要卖多少农产品,我们才能赚到这些外汇。

苏联援建的工业,基本属于苏联当时脑袋进水了,并不是中国等价交换的结果。

再举个例子,兰州铀提炼工厂就大量使用英国的设备。这些难道是花生米买了留给我们的?

好,那你就这个具体谈谈。

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然后工业反哺农业,这个决策是否好,这里就不和你争论了。梁漱溟和毛主席已经争论过,这是一次很著名的争论,你自己可以搜资料。最后梁漱溟自己在8

0年代说,毛是对的。

对的,真么后来就引发了三年自然灾害,一直到到66年都没恢复到58年产量?

至于粮食增产和人民公社关系,和知青下乡关系,偏题了吧。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把。我理解,从开始我们争论的焦点1,前三十年是不是农业为工业积攒了动力。2.牺牲农业反哺工业对不对。3,二元户籍是不是暴政。貌似我从来没有提过人民公社,知青下乡有助于农业增长把,所以讨论的时候不要岔开话题

不偏,中国农民的辛苦基本上与人民公社和二元户籍相关。土改之后的农民私有时并不如此辛苦。

家园 农业反铺你也得有产量啊 1966才恢复到1958年的粮产

量.1961还有什么棉花,生猪下降40 50%,小手艺也合作化丢了

说明什么?你那套作法既没有效率又给农民带来了苦难,你要真为了工业,就应当坚持土改反对合作化

你说你哪年花了50亿 问题是你本来应该有100亿可用

家园 事实是1966粮食产量才到1958年水平,所以你的理由不

成立。二元户籍人民公社是1958年开始推行的,说明你这个政策牺牲了农民利益,但也没有贡献更多产品来帮助工业发展。

你这个政策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拖慢了中国工业化

家园 大师也就这里说说罢了
家园 这里倒苦水,天涯和博客装大爷,不知道他是咖啡店掌勺的就行
家园 我认为目前户籍放开不会导致城乡、各地福利差距的缩小,

首先各地福利是由本地财政支持,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也就是说,本地财政多,福利就好。

如果户籍放开,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人去城市弄户籍,从而导致城市负担加大,要知道完全按照国外的政策来,那么居住就应该有户籍。当然zf可以消减本地福利来减少负担。但这样会引发强烈的民间情绪。尤其是本地和外地来人的强烈对立情绪。

当然消减福利,也是一种变相的使得各地福利差距变小。但至少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措施。

关于户籍的问题,至少有一点我们是一样的,一个人必须在一个城市有工作,才能有户籍。

那么中日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就在于,日本可以私人找工作,而中国在79年前是不可以的,工作是国家给的。在这点上,呈现出你说的,没有国家许可,不能换户籍。实际上是没有国家许可,不给工作。 而之后,因为户籍后面所代表的福利,使得改变越来越难。也许什么时候,把福利砍光了,那么户籍就完全松动了。

事实上,看看美国,你觉得纽约的户口和加州的户籍有什么福利区别么?基本没有。只有学区大概还算户口所带来的福利。但是美国对于学区房是有严格管理的,必须住在里面,我同学告诉我的,你买了学区房,必须住进去,zf会随机抽查。没有住,那么对不起,你不能享受学区房的政策。相对于这个来说,我觉得国内可以参考这个来管理学区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