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寒门贵子 -- 晨枫

共:💬386 🌺2806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个人认为,这个政策实际上是一个过度政策。

毛建国定的,农业保障工业,工业化后反哺农业。这个城乡户籍分离之类实际上是前半段的配套措施,之后,到了后半段,应该会取消的。按照农业机械化的设想,到了农业机械化时代,实际上农民已经成为农业工人。那么这个时候,农业工业差别不是那么大了,那么自然可以取消所谓的二元户籍

家园 我觉得我们的数据对不上,70年71年增长率是9%

从1962到1966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连续五年增产,年均增长率为7.75%。接着,1967—1969年形成了第三次粮食生产波动,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44%,比上五年的年均粮食增长率降低8%。1970—1971年粮食又连续两年增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9%。接着,1972年出现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粮食增长率为—3.86%。1973—1975年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5.81%。1976和1977年最后两年出现第五次粮食生产波动,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率为—0.31%。(注:部分数据引用尹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一文)

你引用的数据和我的有较大差距。你能给出你的数据来源么?

进一步对1967至1977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进行分年度分析,年际间增长情况是,除有4年为负增长外,在呈正增长的7年中,1967年仅增长1.5%,属徘徊;1969年增长1%,属恢复性增长,但仍未恢复到1967年的水平;只有1970、1971、1973、1974、1975这5年的增长速度在3%以上,分别是5.7%、4.2%、8.3%、3.5%和3.1%。

家园 本地财政从哪里来?比如北京,北京大学是北京财政负担的吗?

那为啥全国人民要为北京人上北京大学负担?

如果户籍放开,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人去城市弄户籍,从而导致城市负担加大,要知道完全按照国外的政策来,那么居住就应该有户籍。当然zf可以消减本地福利来减少负担。但这样会引发强烈的民间情绪。尤其是本地和外地来人的强烈对立情绪。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日本都没事?中国人素质比日本低?你说的这个,不过是不合理特权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已,

没有外地人的贡献,本地的福利从天上掉下来吗?大家都在一个城市纳税,难道本地人平均贡献大于外地人?那凭什么本地福利不给工作在本地的外地人?

我国各地有白给的福利吗?

那么中日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就在于,日本可以私人找工作,而中国在79年前是不可以的,工作是国家给的。在这点上,呈现出你说的,没有国家许可,不能换户籍。实际上是没有国家许可,不给工作。 而之后,因为户籍后面所代表的福利,使得改变越来越难。也许什么时候,把福利砍光了,那么户籍就完全松动了。

那由此是否可以总结出一条,那就是中国以前的制度,是一种比日本更特权,更不平等的制度。那到底谁是社会主义?

这种制度不应该改吗?如你说的,向美国学习

家园 问题是农业户籍损害了农业,1966才恢复到1958年产量

我们再看苏联集体化,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而且在1936年-1940年集体化完成后,农业总产值也只是维持在1924年-1928年的水平。

这真么能说是为了工业呢?农业产量大下降,吃都吃不饱,不但降低了支援工业,还对政权稳定和合法性形成了深远的破坏。

家园 你那个是粮食产量,我这个是农业总产值,不矛盾

当时没吃的农业以粮为钢,自然也就牺牲了很多其他农业。

郑有贵 国务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北京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

再看粮食增长情况。1967至1977年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6%,比同期人口年均递增速度高出0.4个百分点。但必须看到,粮食的增长,是以牺牲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代价的。这一时期,在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出现“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及围湖造田,毁林、毁草造田,通过行政手段向粮食生产倾斜配置资源等现象。这主要是与粮食生产供不应求,自60年代初期中国即成为粮食净进口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极低这一经济背景有关。1977年与1967年相比,棉花总产量减产13%,人均棉花产量减少31.7%;油料产量下降幅度更大,倒退了20年,产量降到1957年水平之下,人均油料产量比1967年下降15.9%。

  

由此可见,二元户籍等人民公社制度极大的破坏了农业为工业发展贡献力量,延误了中国的工业化。

苏联农业集体化也是如此,

在全盘集体化前的1925~1927年期间年均粮食产量为7527万吨,而一五期间降为7360万吨,而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而畜牧业情况则更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经常被忽视,就是那不大的宅旁园地生产出的农产品占据了国家农产品产量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全球通史》这样写道:“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3%到30%。”由此可见集体农庄的贡献。对于农业生产总的低效率,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评价:“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又反过来影响了苏联工业的表现:由于农业没有生产出足以支持工业经济的产品,于是工产工人也被迫为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付出代价。

家园 为什么仰恩大学的比厦大的毕业十年混的好得多

爹好而已,90年代初能掏几万给孩子买文凭的爹妈都不简单。

学校好坏,成绩高低,都不如爹妈有用。

家园 还不矛盾,你之前可是一直提粮食产量,从不提所谓总产值

我先引用你的原话。

所以要搞人民公社导致了中国出口粮食减少,不利于工业化。

但是事实上,从1958年到1976年,除了头三年自然灾害,后面大部分都是增长。甚至出现66年9%,70年12%的高增长数据。(我之前引用的文章说明70年71年年均9%,实际上71年涨幅不是很高。)

一方面粮食生产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出口粮食减少,以及总产值降低,原因你引用的文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主要是与粮食生产供不应求,自60年代初期中国即成为粮食净进口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极低这一经济背景有关。

供不应求,我认为已经说明了原因。由于工业化推进,工人的增加,使得商品粮的需求急剧增加,另外经济作物的增加,也使得农村吃商品粮的人口增加。这里我也有一个数据引自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销量大幅增加,1953年城镇人口已经涨到7826万,比1952年增加663万,比1949年增加2061万。同时由于工业发展需要,经济作物产区迅速扩大,加上其他原因的缺粮人口,农村地区吃商品粮的人数增加到1亿人。这样,如果全部国家供应,那么返销到农村的粮食达到300亿斤。

1953年因为工业化需要,经济作物导致农村吃商品粮的人口没有理由会比6,70年代农村因为经济作物吃商品粮的人口少。所以这一块也要考虑中。

所以虽然60,70年代我们国家粮食生产一直增长,但是我们从60年代起还要进口粮食。主要原因我认为不是所谓人民公社之类的,而是工业化发展使得商品粮需求迅速增加。使得我们国家粮食一直供不应求造成的。除此无法解释,在粮食增长一直增长的前提下,5,60年代还是粮食出口国,60年代后变成进口国。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我没有提到,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从1949年的5亿到1960年的6亿最后到1970年的8亿,这个也是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园 谁说的?我不是说了1966粮食产量才到1958年吗?

而且就算我没说,又有什么矛盾的了?农业产值就是那么多,与你的数据矛盾不矛盾不跟我说没说粮食产量有什么关系?

你这个不符合理工科思维和唯物辩证法吧?

但是事实上,从1958年到1976年,除了头三年自然灾害,后面大部分都是增长。甚至出现66年9%,70年12%的高增长数据。(我之前引用的文章说明70年71年年均9%,实际上71年涨幅不是很高。)

你这个分析类似于分析中国股市,其实2007还增长了100%,所以形势大好云云。

所谓66年粮食产量高增长,不过才恢复到1958年。

1970年高增长,实际上前几年都是极低而且还有负增长。

而且土改时期增长率还有14%的,稳定性比这个时期更佳,你这个证明不了人民公社对土改分地有优势

供不应求,我认为已经说明了原因。由于工业化推进,工人的增加,使得商品粮的需求急剧增加,另外经济作物的增加,也使得农村吃商品粮的人口增加。这里我也有一个数据引自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问题是1966年,商品粮总量才到1958年,这跟你工人增多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你说的

这里我也有一个数据引自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销量大幅增加,1953年城镇人口已经涨到7826万,比1952年增加663万,比1949年增加2061万。同时由于工业发展需要,经济作物产区迅速扩大,加上其他原因的缺粮人口,农村地区吃商品粮的人数增加到1亿人。这样,如果全部国家供应,那么返销到农村的粮食达到300亿斤。

那就更说明土改私有的威力了,

事实是直到1958年,粮食总产量一直都在增长,倒是你搞人民公社之后产量大幅下降了。

1953年因为工业化需要,经济作物导致农村吃商品粮的人口没有理由会比6,70年代农村因为经济作物吃商品粮的人口少。所以这一块也要考虑中。

不用考虑了,因为粮食大减产发生在人民公社成立时期,而不是1953年。

所以虽然60,70年代我们国家粮食生产一直增长,但是我们从60年代起还要进口粮食。主要原因我认为不是所谓人民公社之类的,而是工业化发展使得商品粮需求迅速增加。

1966年才到1958年的粮食产量,真么一直增长了?你这不是上证指数从2009年来最低1600一直增长到2000多点,就是忘记了以前是6000点。1958年 粮食产量是19765万吨,直到1966年才达到。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我没有提到,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从1949年的5亿到1960年的6亿最后到1970年的8亿,这个也是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这都是瞎联系,人口增多只会影响人均食品供应量,跟粮食总量有什么关系,1966年总产量才到1958年总产量,这根你人口数量提高有什么关系?

所以,中苏两国集体化都导致了农业和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这是偶然吗?一集体化,就正好碰到大灾害?

总之,这些下降必然影响了工业化,所以集体化减缓了中国工业话的步伐。

家园 1966年恢复到1958年,那么后面10年怎么还供不应求

1970年高增长,实际上前几年都是极低而且还有负增长。

这句话是怎么得出来的?

1958年,19765万吨粮食。1969年21097万吨粮食,1970年23996万吨粮食已经超过1958年20%左右了吧。之前我还漏看了一个数据,1973年也是一个10%的增长,这个也是之前低增长?

总之,就算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28631万吨粮食,10年时间,粮食产量也增长了50%左右。这个增长被你无视了?那么这个期间为什么还供不应求?人民公社造成的?

你这都是瞎联系,人口增多只会影响人均食品供应量,跟粮食总量有什么关系,1

你能否正常一点看完我的文章在说,我原话是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我没有提到,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从1949年的5亿到1960年的6亿最后到1970年的8亿,这个也是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口是总量? 讨论能否平心静气的讨论?你这样子有点上火了呀

家园 咱们要用理工科思维看数据,文革期间平均增长低于土改期平均

千万不要用文科思维,抓到大象一个耳朵就说是扇子。

1970年高增长,实际上前几年都是极低而且还有负增长。

这句话是怎么得出来的?

数字如下,请您要坚持理工科分析。

1967年  21782  1.75%  

1968年  20906  -4.19%  

1969年  21097   0.91%  

1958年,19765万吨粮食。1969年21097万吨粮食,1970年23996万吨粮食已经超过1958年20%左右了吧。

确实不过那是12年后的20%了,请您用理工科计算一下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增长率。就可以看出农业拖累了工业化。

之前我还漏看了一个数据,1973年也是一个10%的增长,这个也是之前低增长?

确实如此,1972年  24048  -4.02% 

总之,就算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28631万吨粮食,10年时间,粮食产量也增长了50%左右。这个增长被你无视了?那么这个期间为什么还供不应求?人民公社造成的?

可是合作化之前,1949-1952年三年就增长了50%啊,所以你这个增长虽然增长了,可是比起非合作化来看,已经拖累了中国的工业化。

所以人民公社等二元户籍,不但付出了更大的伤亡,而且没有起到比非集体化更好的作用,类似于国军抗日。

这个也是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口是总量? 讨论能否平心静气的讨论?你这样子有点上火了呀

缺口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你总量超过了原来,但是人均下降了,第二个层次,就是你总量都没超过,还用的着谈第一个问题吗?

你现在总量都不如以前,还用的着谈人均达标?我只谈总量本来就是低要求了,谈人均更说明人民公社失败了。

家园 根据苏联的经验,反哺是不成立的

各种产业实际是处于资源竞争的状态中。在市场经济中,是用利润率来调节资源的竞争,稀缺的涨价,利润高,于是资源流向这个产业。而在非市场经济中,这实际取决于权力主导者的意志,他们认为什么重要,就会着重把资源投向谁。苏联工业化后,发现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向工业,否则永远也赶不上美国,所以结果就是经济结构越来越失衡。一入此局,就别想逃出来。

至于所谓的农业机械化,跟所有制,(甚至根据东亚的经验,跟经营规模的大小),都无关,真正有关的是劳动力的成本,劳动力的成本上去了,农业机械化就能展开,否则就是如朝鲜那样打肿脸充胖子的样子货。

家园 如果你要提1949到1952增长率,不如说是恢复性增长

事实上,你提1966年恢复到1958年,我就不说1962年到1966年增长率,因为恢复性增长再多,恐怕你都不认。

但你既然提到1949到1952,我就要说了。这个也是恢复性增长。

1952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达到3278亿斤,比上年增加10.6%,比1949年增长44.8%,超过战前最高水平1936年3000亿斤。但是全国却面临粮食紧缺。全国粮食库存由145亿斤下降为105亿斤

你这个增长是在之前连年战乱后,和平下来后的恢复性增长。你这个增长率如果拿来比较的话。

我就可以拿1962年到1966年增长50%说话了。

既然要比较,当然要用同样的条件来比较把。

恢复到最高水平后,1953年到1958年,有4年低于2%,一个4.79(55年),一个8.51(56年)。这个数据比之1966年后,恐怕也好不到那里去吧。

至于我说的粮食缺口,当然是指的粮食供不应求,人口增长难道不是粮食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原因么?人均粮食最高的不是58年,是56年。我国人均恢复到这个水平是1975年,这个时候,粮食总产量已经超过1956年50%了。所以我说人口是粮食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没有说是主要原因。

家园 好不到哪里去,就好办了,总之,就是好一点吧?

我也懒得继续对了,就算好不到哪里去好了,

所以,人民公社二元户籍这种牺牲毫无必要。中国、苏联和红色高棉搞集体化是否有利于工业化,看来是没有数据支持的。

家园 人口自由流动,自然就是要低福利区的人流动到高福利区,

去摊薄高福利,这没什么可耻的。以我国的国情,实际是总体有利的。

至于矛盾,人为设置制度障碍,就不矛盾了?这本来就是矛盾的源头。

家园 苏联基本是走极端的了。但TG当时做的比较好

在毛的十大关系里面,曾经就提到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我认为他讲的是比较好的。

所谓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不是说吧农业压榨的一点不剩。事实上,工业发展一块,就可以对农业反馈一点。依靠农业的积累,我们建立了机器厂,我们就可以生产价格低廉的农业机械来帮助农业。我们建立了化肥厂,我们就可以为农业提供发展的动力。

苏联来说,他投入工业的资源太多,导致失衡。而TG,举一个例子,四三计划引进的大化肥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农业的输出和积累,但是他投产后,以及带动整个中国的大化肥产业的发展,使得国内有足够的便宜的化肥使用。这个是相互影响的。

各种产业实际是处于资源竞争的状态中。在市场经济中,是用利润率来调节资源的竞争,稀缺的涨价,利润高,于是资源流向这个产业。

我理解你说的市场经济调节。但有一点,建国时候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你怎么用市场经济去调节这个产业?举一个例子,上海当时生产铅笔的大大小小的厂有1百多家。如果用市场调节,用多长时间,多少资源才能产生一个较大规模的铅笔厂?我们缺少的就是时间。市场竞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浪费一部分资源。而当时我们缺少的就是资源。

目前国内各个产业蓬勃兴起,实行市场竞争就有利于资源的重新整合,这是可行的,但是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就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了,就只能靠国家意志来实现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