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三国决战、军事后勤等话题的一些思考 -- 一剑南来
兄台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这段话实际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一个很著名哲学原理在历史学上的投影——事物变化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但这个原理在历史学上,往往显得大而化之,甚或体现为简单的历史因果律,严格来说,对历史探讨作用并不大。
秦、隋立国数十年,滥用民力,二世而亡;汉武时,立国也不过数十年,对外穷兵黩武,丧师境外数十万,对内滥用民力,人口减少大半,为何未亡?唐朝立国百余年,突遭安史之乱,鏖战八年,名义还是统一全国;为何宋朝立国百余年,遭遇靖康之变,整个北中国都沦为少数民族统治区域,赵构只能割据秦岭、淮河以南领土?等等
如果用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方法来探讨分析古代历史,相信会更准确和更合理。
历史研究困难在两点:1、人类社会是个非常特殊的复杂巨系统,要研究透彻,需要观测分析比较多种子系统、要素,需要积累天文数字的观察材料,而年度越久就保存越少,失真度越大。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是个不可逆的演变过程,不同于科学实验,可以反复试错、观察。
人类历史从时间维度而言,是单向度的线性发展过程。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其中的演变过程又是非线性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巨系统,从某种角度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可以划分为经济生产、军事政治、科技文化、气候地理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着各种各种要素,如军事政治子系统,按制度分,按时代分,按区域分,又可分多种要素,包括政权组织方式、官吏制度、赋税制度、军事制度、军队组织等等;从另外角度出发,古代社会,一个大区域,如欧亚大陆,按生产方式,又可以划分为农耕社会、游牧社会、前农业社会等子系统。等等。
这些子系统(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或者,相互补台又相互拆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就体现为,永恒的不平衡状态和相对的平衡状态,渐变是常态,突变是非常态。一个王朝、国家、政权的建立和灭亡,实际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建立和崩溃。系统崩溃,并非单纯的内因决定论。而是系统的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无力调控系统的不平衡状态,无组织力量的大量涌现,彻底摧毁了系统的稳定性。外部的强大干扰源也会摧毁一个系统。
特别在一个系统从崩溃的旧系统基础上重建时,其中结构演变是非常漫长的。体现在一个王朝或政权建立过程,经常性地体现为不稳定。尤其是作为君主集权制度,原有的超凡魅力领袖去世,或主弱臣强,继承者乃至政权的合法性容易被质疑,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二代危机”。如曹魏建国,曹操死亡、曹丕篡汉是一大关键时期,青州兵击鼓散去、高层人员发服悲哭就是外在表现之一;曹丕死亡、曹睿继位又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曹睿在长安,洛阳讹言其亡拟接曹植接位等就是外在表现。如果蜀吴出兵,取得巨大胜果,尤其是大量歼灭成建制魏军,夺取大片领土,魏国局面可能崩溃。领土关系人口、生产,是国力基础;大部队被成建制歼灭,大量基层军官、老兵的损失,对国家战力的打击才是致命性的。
所以,赵云在曹丕篡汉时,建议刘备改变东征孙吴战略,改取直出关中讨伐曹魏的战略,在今天我们看来,是唯一可行和合理的战略。但这一点,就连诸葛亮当时都没深刻认识到。
三国鼎立,曹魏九分天下有其七,时间越长,政权越稳固,人口经济恢复得就越好,国力差距就会拉得越大。
孙资就曾对曹睿说过:“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这些很简单的道理,蜀吴洞察力强的人一样清楚。
如吴国零陵太守殷札在曹睿死后也曾建议孙权:“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莅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
也就是说,不能再老是三心二意只派些部队抱着抢掠的目的跟魏国打,要孤注一掷决战,否则,“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言下之意,一统华夏越来越难。
在这一点上,孙权、诸葛亮还是没殷札看的透彻。
自然,不是说在这些关键点上,蜀吴全力出兵就100%成功,而是比起逡巡犹豫,不敢或不能全力决战,成功率和可能性会更高和更大。
军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古今中外,作用都非常大,尤其在古代社会。古代农耕社会,主要靠土地税,也就是余粮收集,来豢养脱产官吏和军队,每一个政权、国家,在一定量的的人口和产出的基础上,供应是有上限的。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CCP为何要精兵简政。这实际也是红军时期,CCP开始并没认识到这点,盲目扩军,最后各大根据地都弄得民力枯竭而主要因此失败,但一直没醒悟过来。
尤其在古代,缺乏近现代以来国民军事训练制度以及军官培养制度,基层军官(含久战老兵)作为古代军队的骨干核心,很难短期培养出来,所以一两次决战,如能歼灭大量军队,往往就能决定一个集团、一个政权的兴亡。这个要素的缺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系统不平衡状态的加剧,即加剧整个社会系统的崩溃。古今中外,特别多这样的例子。
项羽破釜沉舟,歼灭二十万秦军,秦亡不可逆转;韩信背水一战,遂灭赵代;龙且、曹咎、垓下三战皆败,项羽精锐丧尽,已经无力回天,所谓“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是诗人借古讽今而已。绿林军昆阳一战灭王莽数十万军,王莽覆灭即小儿也知;曹操一战杀袁绍七万众,河北平定也就不远了;肥水一战,前秦分崩离析,可惜东晋缺乏刘裕这般统帅,遂使中国统一推迟200年;李世民一战平郑夏,陈友谅鄱阳湖之败,李自成山海关之败,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决战重要,但更要慎重。兵出境外,夫役转运,粮食消耗数倍乃至十几倍于平时。因此,兵不可轻动,动必有功。司马懿曾经预测诸葛亮靠蜀地三载收获才能支持一次大规模出兵。这也是古代兵家常识,不值怎么吹嘘。即,在古代很多人都懂得计算部队行军后勤量,并以此计算敌我态势等。
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如何计算乃至算计敌我后勤,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据《后汉书·南蛮传》,东汉永和二年,交趾、九真、日南等郡(今越南北部)反叛,朝廷开始“皆议遣大将,发荆、杨、兗、豫四万人赴之”,李固提出不同意见,其中一大理由就是“军行三十里为程,而去日南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计人禀五升,用米六十万斛,不计将吏驴马之食,但负甲自致,费便若此。其不可五也。”类似这样的定量分析非常有说服力。朝廷最后接受建议,派出两名熟悉边事的官吏进行安抚,很快平息了叛乱。
据《后汉书·段颎传》,为讨平东羌先零,段颎建议“今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这是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的规划,实际也如他所言,顺利平定。在出兵时,粮食尤其是重中之重,建宁元年春,段颎将兵万余人,从彭阳直指高平,大破先零诸种。据《读史方舆纪要》,彭阳至高平不过八十余里,车行不过三日,但段颎带足十五日粮食。有备无患才是名将之风。
再如北魏军队行军后勤,骑兵多为1骑2马、3马,往往可赉十五日粮远袭千里,就如崔浩所云:“夫以南人追之,则患其轻疾,于国兵则不然。何者?彼能远走,我亦能远逐,与之进退,非难制也”;如北魏第一次伐柔然表现——“诸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赍十五日粮,绝漠讨之,大檀部落骇惊北走。”轻骑远袭,表现不错,可惜往返只能限制10多日,没能获得较大战果,归根结底,还是被后勤制约。
而初唐郑仁泰帅一万四千轻骑追逐铁勒,因无辎重,几乎全军饿毙,只剩八百余人入塞。还有,明永乐最后一次北伐,朱棣非常沉痛“说与清逺侯王友、广恩伯刘才:朕以全师付尔等领回,尔等舍近趋逺,避有粮之地而蹈无粮之处,致使官军饿死有大半。”这就是不计算后勤,盲图侥幸造成的后勤灾难。
随着鲜卑农耕化严重,到最后一次北伐,已经严重依赖后勤——“太安四年,车驾北征,骑十万,车十五万两,旌旗千里,遂渡大漠。吐贺真远遁”。
六镇大起义后,北方胡化严重,东西魏骑兵又强悍起来。高欢在冬季帅一万轻骑,自河东至夏州不过四百里,人有副马,日行百里很正常,但奇袭成功后只是迁徙了五千户人口回来,夏州很快被宇文泰夺回,还是后勤制约,无力坚守。
以孔明这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两出祁山、两赴关中,竟然都有两次是粮尽而反,那也难怪曹真两父子两次大发兵都因后勤大灾难半途而废了。
注:这是前段时间在琅琊论坛跟网友讨论的两个帖子,转到河里,看有没同好再一起探讨。
但诸葛亮也算半个主君吧,所以我才说只有他本人是军事家才可能赌一把,不可能让再下一级的人替他赌。
蜀汉全军北上,东线白帝城防御怎么办?东吴对蜀中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曹魏如果和东吴达成默契,东吴坐视曹魏把中原部分兵力集中到关中,仗可没那么容易打的。而和东吴讲和,这让刚丢失荆州的刘备可能听得进去么?
到时候不仅曹魏会进攻,连东吴也会扑上来咬的,蜀国在丢失荆州后本钱本来就小,不打看上去弱的东吴却去磕更硬的曹魏才是不正常的。
CCP如学刘备,动辄愤怒决裂,则天下大势不可收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CCP中央决策是政治进攻,军事守势。彭德怀提出军事上全面决裂,毛泽东坚决不同意。后来果然顺利缓和国共紧张关系,CCP取得巨大政治利益,KMT在文宣战上一败涂地。
东吴夺取荆州后,蜀汉内部多数意见也是不宜讨伐,结果一把手听不进去而已。
再,关于防备东吴问题。诸葛亮前面三次北伐曹魏,李严一直帅重兵驻守永安。直到“(建兴)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即蜀汉长期留三万兵守备江州永安一带,但并不怎么影响主力北伐。实际上,蜀汉灭亡时,罗宪以两千兵守永安,东吴先以步协围攻,后增陆抗三万兵,超过半年都打不下来。
至少夷陵之战的时候不少东吴参加过赤壁的老将骨干都还在,后来也扛住了曹丕的南侵,否则光靠陆逊一个人的智慧打不赢。要说的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以优势兵力围攻新手孙桓没能拿下不同样反映吴军战斗力也不低么?从东吴成功让曹魏中立开始蜀汉就已经陷入被动,东吴可以利用内线作战优势拖长作战时间。另外,按照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设想,北伐应该是两线同时出动,现在丢了一线,就只能从被称为天狱的汉中出动,对抗以逸待劳的魏兵,后勤压力不是一般大,曹魏要是在关中坚壁清野,蜀军从哪里搞粮食?刘备要收回荆州部分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越是弱者,越是要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决战的机会。
否则,何来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昆阳大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韦睿钟离之战、李世民虎牢关之战、朱元璋鄱阳湖之战?
蜀汉如果不打夷陵之战,能保留更多的四方云合的天下精兵呢。陆战上,基本上,从头到尾,蜀汉一直比东吴要强。。夷陵之战,是在错误时间和错误地点打的一场错误战争。。
三国里面没几个能称为军事家了。
能在数万人对撼的野地浪战中,把司马懿打得惨败而回的;帅数万步卒横行关中陇右,出入无忌,号称有铁骑万群的魏军基本是敛守远送。。。还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个人认为,孔明只是大局观稍逊,或者性格方面过于持重而已。。
但肯定比曹魏弱,两线树敌不明智,东吴又不是没有提出过求和共同对曹要求,但刘备并没有接受,逼的东吴只好向曹魏称臣自己解决问题了。刘备如果要对付曹魏必出全力,到时候东线吃紧的话蜀中一兵一卒都派不出来,原先的西蜀地方派不见得不会发生动摇和投降,毕竟刘备前次打汉中对蜀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已经不小,再和曹魏死磕对蜀中这些人有什么实质好处啊,东吴攻打可以用类似荆州的方式分化瓦解守军。
人数大概最多十万。这也是蜀方当时可以调动的最大机动兵力。对于东吴不占什么优势。东吴具有三峡天险,就是没有陆逊,蜀军也不占胜算。
另外,从刘备这个军事行动,并没有带出像样的大将出征。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后方不稳定,蜀汉其他方向都有威胁,加上还要防备曹魏。所以需要独当一面的大将们四处布防。
曹魏好歹还有秦岭汉中的阻隔,南中倒是真的不稳,之前对刘焉政权也是半独立性质的,刘备一死就发生了叛乱,如果刘备真的在关中吃了败仗,即使能逃回来,估计几个方向都可以开锅。刘备出兵东吴很可能是轻视刚死去吕蒙的东吴,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结果被东吴硬耗成了持久战,全部兵力被拉成了一条长蛇阵,疲劳不堪,也就曹魏那时候两不相帮,否则如果汉中受到威胁,仓促撤退的刘备很可能败的会更惨。
我在另外论坛在讨论诸葛北伐时提及(顶楼有链接):
一出祁山,虽然三郡响应,但孔明三心两意,早早分兵安抚,而不是率主力前出街亭,先消灭数万魏军主力,整个局面恐怕就大大不同。即使马谡街亭不败,孔明分兵应付状况下,也容易被分头击破,数万魏军上陇后,蜀国无力吞下,至多也是个相持局面,以益州加陇右数郡,战略劣势不改。
孔明攻陈仓同时,从时间上算,实际还另外布置陈式率军攻武都、阴平,名义上是有效调动魏军,但究其本质,还是对取关中三心两意。
二出祁山前一年,孔明还派魏延出羌中,虽然取得不小战果,但在战略层面又大大提醒了魏国加强陇右边防,故二出祁山又无功。
到建兴十二年,孔明休养生息四年,大出兵斜谷,直插关中,但又只是盘踞渭南五丈原一带,既没能沿渭水东下,调动魏军主力决战,发挥野战优势,争取一战平关中;也不能出渭水之北,断陇右凉州与关中联系,取陇凉为蜀土。直至,大势已去,孔明即使不病亡,也无改大局。
故,魏延五千兵出子午谷,固然过于行险。但如在此策基础上再作规划,如一出祁山时,改为一出斜谷或散关,以数千精兵先取郿或陈仓,大军继出关中,以陈仓或郿为基地,或断陇右凉州与长安联系,以一部出祁山取陇右凉州,或主力长驱长安,决战渭滨。如此进军,无论如何也比全军出陇右好得多。
实际上,诸葛两出祁山、两进关中,真正粮尽退兵的只有两次,另外两次,一是街亭兵败,一是孔明病亡。在孔明极高明的组织管理能力下,后勤对蜀汉而言,虽重,但非决定性条件。毕竟,两次粮尽,一次是李严不得力,一次是打陈仓本就是仓促出兵,三心两意。
孔明乃至蜀汉北伐,最大问题,还是跟孙吴差不多,即我在顶楼提出的“老是三心二意只派些部队抱着抢掠的目的跟魏国打,没有孤注一掷决战的居心,结果,‘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
即主要是大局观问题,而不是后勤问题。
东吴陆抗是统率力极强的将领,攻围西陵时,东败魏军,西克西陵,战绩一时无两。但他帅数万兵连两千蜀兵守卫的永安都攻不下,说明什么问题?
即蜀汉长期以数万兵守卫的永安江州一线从来不会让蜀汉北伐时有后顾之忧。实际上,直到蜀汉灭亡前夕,永安都督是阎宇,魏军大军压境,阎宇帅主力支援,才只留两千兵给罗宪守永安。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样的仗。从巴蜀北伐成功的唯一例子是刘邦。他需要两线出击吗?他没有荆州就不能北伐成功吗?
坚壁清野问题,实际即后勤问题一部分。前已提及,后勤对孔明而言,不算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