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 宁下力
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首先,目前银行业受中国版巴III协议的限制,对存贷比考核的压力各家银行都相当感同身受。国企动辄上百亿的存款都是各家银行的香饽饽。比如烟草,一个省级烟草公司就有300亿以上存款。比如通信运营商,一家省级电信运营商的存款也可以达100亿以上。要知道很多小型城商行的存款也就几千亿规模。这些存款摆在哪里,就能够大幅度增加对应银行的授信规模。
其次,大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能够把大型企业服务好,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意味着银行能够获得其支持,开展对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营销活动。比如可以要求上下游产业链在该行开户,资金往来全部从该行走。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市场空间,开拓业务来源。也是银行经常提到的“两区一链”营销策略。
因此大型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对于银行的议价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比较强势的大型企业一般会要求活期存款按照约定利率计息。贷款要求基准或者下浮。按照银行FTP计算,基准利率一般是不产生收益的。但银行瞅准其庞大的中间业务收入和上下游产业链广阔的市场空间,一般会进行妥协。未来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假设贷款额度较为宽松的环境下,银行考虑到综合收益,对大企业的贷款利率进一步下浮的可能也存在的。
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短期内银行凭借自身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可以提高贷款利率。但随着银行间竞争加剧,贷款利率一定会下降。对中小企业而言,是利好。
对屁民:
世界各国存贷利率放开都是有个时间差的。一下子同时放开基本上可以肯定会出事。这个钱要说拿,那也是从企业家,或曰资本家手里拿,和屁民没什么关系。
现在理财产品一般对接的都是贷款,比如银行发了一个3个月的5%的理财,可能对应的是一个还有3个月到期的7%的贷款,这样银行可以把这部分贷款额度提前拿出来进行别的放贷业务。当然这里面可能有期限错配或者表外转表内等监管层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这5%的理财比定期3.3%的利息高的1.7%的利率就是银行让利给屁民的。这对屁民来说明显是好事。而且银行贷款一般有较为完备的风控,比屁民投资股市安全多了。再次,就算这对应的贷款出了问题,银行一般来说为了顾及声望,会自行把这窟窿填上。否则客户一闹事,银行可吃不消。
所以总体来说银行利率比较“正常”的理财产品还是安全的。当然,如果发生系统性风险,那确实是大问题。河里各位大牛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这里不深入说了。
越管越死
天朝这种不管企业债权融资先放开股权融资的路线压根就错了。
删除
删除
真不是国家之福呀.小李同志的资历可以和半羽并驾齐驱.
万一他的改革把我们引向歧途,谁还有邓公那样的威望,把国家拽回头呢.
删除
。。。货币主权被人控制,基本国家主权丢失也为时不远了
知道操纵汇率是什么下场吗?
估计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中心之类得废了.
前几星期河里一直有人说要改革什么的,没有任何保障来杜绝他们自己想捞一把,这就是操纵汇率的一个证据了.
这几条所谓改革,仍然属于操纵.
"世界各国存贷利率放开都是有个时间差的"。你给出了很好的历史数据,但你要证明这个历史会重现,前提是上述所说时间差中外一致。你若有数据,不妨分享一下,或者有相关文献,请不吝赐教。
其实要验证我们的争论很容易,下一个季度找农村信用社的利益来看看就好了。你是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不知能否接触到这个数据。
国企的利息増加还是降低,我不和你争了。楼下益者三友说得好,你有实际操作经验而我只能从常识推断,没意思。不过在贷款利率改革后整体利率上升的大环境下,国企作为整体期利率水平下降,真是让人难以相信。不过我确实对国内的事情不接地气,所以静观其变吧。
我非为了争而争,争论输赢我毫不在意。楼上举数据讲例子能把我批评得一无是处最好,我收获最大。我发的第一帖是我听说改革后的第一反应。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说明我的思维中有误区,对我而言找到这个误区很重要,避免在实际交易犯错。
只要承诺美元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不取消,我国的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就在美国人手里,美国资本家就可以印刷美元,自由地获得人民币资金。由于市场经济就是通过货币政策来管理的,一切扩大市场化,减少行政控制,都是等于将经济主权交给美国人,都是祸国殃民的卖国行为。现在精英们正在按照佐力克的安排,一步步走入西方安排好的泥潭。
侵吞不属于自己的财产的那种邪教分子,以为通过"开放"能渗透到国外各大长老的地盘,去一次灭一次.人家进来当然也是要灭这类邪教分子的.特别是台湾温州之类的邪教团.幻想通过"城镇化"扩编旧式文官,操纵产业垄断市场,死路一条.
要开放就统一开放,不能选择性地这里放一个上限,那里放一个下限,这是赤裸裸的行政操纵,应该弹劾下台.
请教,为什么说马上要收拾国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