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商榷】看PAUL KRUGMAN的文章,讨论中国经济 -- 西行的风
re:拼命爬科技树的前提,是左转,明白吗?
-------
forger大师,难道也是型右实左。
地方政府在基础项目投资和融资(不是投资效率)上很厉害,常常忽悠BT的,所有项目进场要交押金的!
想从政府身上挣钱的都被拖下水了,挣的钱都变成数字了,还在贬值。所以有无数在黑政府的微博,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拭目以待吧,“美国第一经济大国地位没几年了”,美国人到时会怎么样,而假如中国某年第一了,中国人到时会怎样。
中国的土地产生不了盖茨,乔布斯,那种美国模式。
现在“中国有上千万工程师在努力,几千家地方政府在大搞项目,”
按这种模式,在中国达到世界第一时,我不知底层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呼吸什么,更不知他们下一代的理想会是什么?以北京为例,吃进口饭,喝进口水已经在高层次实现了,呼吸进口空气是下一步?
强调,我不是绝对反对“工程师在努力”“大搞项目”
而是反对现有模式。我相信中国某年第一了,包括政委在内的大量河友会用脚投票的。虽然“这是必经之路”还会在河里传扬。
说实话,中国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属国家机密,广东官员说镉大米没事,那真的是是为底层老百姓着想。多的话就不说了?
弄不懂这个道理的直接去学习迷途笨狼的人渣贴。
至于河里的洗地派,啥派都不是。
被人家摔出去不知道几条街的,还偏偏要拿这个当论据。
中国进步巨大是不假,但是差距仍然是巨大的也不假,这还只是科技上,其他方面的差距就是直接不承认了。
美国冷战后科技投入下降是不假,但是军转民的成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也都在享用啊,全世界科技靠欧美的现状日本人没有扭转成功,我们等着看中国能不能成功,还需要多少年。
有贫困县盖政府楼,装饰要用进口大理石,而且是世界顶级品牌,最贵的金黄色大理石。
神木的前任把‘前前任’卖煤留下的几百亿花光,还又欠下几百亿的债,然后升官走人。
上至煤老板,下至公务员,确实是不用担心。
但是那些失去土地的牧民,农民,会花的还行,其他的人的情况,可以上网看。
“一群穷光蛋天天担心财主会被饿死,这是什么精神啊”
也许以前,鄂尔多斯地上的人都是财主,
但是现在,必须要蒙住眼睛,才能看出鄂尔多斯地上的人都是财主的情况,因为煤老板和公务员确实是财主,但是要叠加到鄂尔多斯大片的地上,还是要一些折射的。
还是都拿来还利息?—— 还利息,一辈子还不完的事儿也有的。政委好象很欣赏:花钱“买政绩”,然后升官走人,哪怕身后洪水滔天哈!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私人建房竣工房屋每平方米造价×城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4%(折旧率)
一般来说,板楼的建造成本2000-3000元/平米,塔楼建造成本4000-5000,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统计的话,那么就跟没统计没有区别。
老美可是按租金来统计的。
其实,政委的基本思想,在林毅夫那里早就有了,只是很多人只拣自己所愿意看到的话,没留意这边
还是很多很多年以前,记得林就说过,中国必然第一。除了比较优势这些话之外,我以为林的理由中,最硬的就一条:中国的人口最多,这一条可以演化为两点:(1)最有可能的天才可能性。如果天才的比例是平均分布的话,10亿所出的天才必然是3亿人的3倍。(2)最大规模的市场,可以保创新的应用;相同的创新情况下,大市场必然会主导着产业走向,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走。中国移动的3G刚出来时,不知被多少人骂过。现在怎么样呢?苹果还是有求于中移动,中移动至少可以让TD站稳脚跟了。接下来,如果4G5G,TD继续演进,标准之间,还真的很难说。GSM当年不是中国,岂有今天。
(恩,我得承认,上面这段话,是我对林的理解和引申,没有找原文。虽是很多年前看的,我以为多少不会有什么大偏离)
当然,肯定会有人扯到体制、教育、专政、自由来说明中国不出大师,难有天才……,这个就不好说了。
至于以脚投票啥啥。其实是很扯的,总会有人以脚投票的。但认为大规模以脚投票,未免想得过于美丽。中美差距那么大的时候,以脚投票也只是小部分现象。到了现在,差距已经明显缩小。很多领域中,国内同仁的收入已经不低于美国,国内的机会明显多于国外的时候,没有人是傻子的。至于扯到食品安全,确实国内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拿这个说事,试图证明以脚投票,理由也太不充分了。当然,众多如我辈没有能力没有机会有脚投票的人,也只能如此了。想当年大头奶粉、三聚青安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我家还是照旧买国产奶粉,到现在还是。相比起如为吃为喝而离国的人来说,真是很惭愧啊
三哥人口过几年说不定就超中国了,是不是三哥第一啊?
现在的北京,有钱没钱的人都在想办法买进口奶粉。
也就是说,北京的底层愿意的方向在变,我相信其他地方的底层也会逐渐变化,
当这种变化足够大时,就不会有足够的底层来承受那些他们的前辈所承受的东西了,这时,“为吃为喝而离国”,走着看吧,但愿我错。
中国的统计数字和中国的过去比,美国的和美国过去比。比中美之间比要有说明力一些。又,房屋消费主要的去处,即对应的收入方,不是工资,因此越多,造成工资在总收入中比例越低。
就会改善品质,而不可能为吃喝出国成潮流,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出不去,没人接收,即使出一千万已经不得了了。要是出两千六百万,就会显著改变很多国家的民族构成,而在中国,只占百分之二。
最后的必然结果就是战争。其实就是危机爆发的另外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