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渡泸兄请用点心 -- 懒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渡泸兄请用点心

承蒙渡泸兄赠书,来而不往非礼也,特意奉上一个小点,渡泸兄请慢用,各位也不用客气。

这是老婆家乡的一种点心,粤语听起来有点像“糯米仔”,让我改良了一下变成这样了。

材料不是很复杂,半肥瘦的猪肉剁碎(青方大夫要抗议胆固醇太高了,各位不妨改成鸡肉碎,味道口感不如猪肉,健康嘛,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发点香菇,虾米,炸一些花生米,最后来点广东的梅菜,所谓梅菜,就是像北方的雪里红那样的咸菜,只是改用芥菜来腌制罢了。这菜有点讨厌,不知为何,多沙,需要反复冲洗几次,然后切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油,把除了花生米之外的材料炒熟,下点酱油鸡粉调味,豪华点的,可以再下点xo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皮是由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成的,据岳母说,是一半一半的分量,(本厨有点怀疑,为啥叫“糯米仔”还要下粘米粉,不过暂且存疑,老人家怎么说,晚辈怎么做就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热水搓面,据说这样的皮较有粘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开始包之前,把花生米去皮,混入馅料中,不可太早放入花生米,不然时间长了,不脆。包好,放入碟中蒸十来分钟即可。为了防止粘碟,可在碟子表面放张保鲜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老婆说,在她家乡,其实是用竹叶包着来蒸的,一片叶子一份,圆柱形,小小的,没亲眼见过,实在想不出是怎么包的,于是就变成了以上这包子的模样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俺可以自作主张把它命名为“广东风格的肉包子吗”?

这个蘑菇加的好!

我这个人有“包子情结”,我初中就开始住校了,农村的中学20几个人住一大屋子,冬天没有暖气,跟现在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受一样的罪,平时吃窝头咸菜,但是每半个月又一次肉包子吃。

这个肉包子每个卖5粉钱,我要吃12个才能吃饱,但是家里只能每月给我2块钱吃饭(粮食是从家里带的),所以这天是断断不敢吃饱,买6个解解馋,直到今天,回忆起当年的肉包子还嘴里湿漉漉的。

对了那时国家给我们每月2块钱助学金,学费免,住校不花一分钱!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今天不定在哪个城市卖菜或者在井下背煤!长叹啊!

家园 当然可以,正愁着不知起啥名好

纳米兄也是尝过苦日子的人,小弟很佩服的。

不禁想起自己父母,他们文革前读大学,也是像纳米兄这样,每个月2块钱助学金,也是尝过苦日子的。

忽然想起,要是纳米兄与我父母同辈,称您为兄,岂不罪过?

家园 哈哈哈!绝对没有那么老!你的父母文革前读大学,俺可是沐浴着

改革开放的春风进了大学的。

我上学早,人也早熟,属于80年代新一辈那一拨儿的。

家园 看标题,还以为懒厨兄和渡泸兄闹矛盾了

后来一想,是什么东西让懒厨兄希望渡泸兄用心呢?看了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这个意思:

渡泸兄 请用点

家园 这是个什么东东?

看前面,还以为你要做潮州粉果,看了最后的图就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了。。。

新西兰当然有象拔蚌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嘘----,你知道就好了。。。)

我们还经常自己去摸扇贝吃呐。。

家园 我也不知道

这道点心算是受启发而自创的,不知叫什么好,楼下纳米兄说是“广东风格的肉包子”。

潮州粉果嘛,用韭菜而不用梅菜,而且皮也是不同的。

新西兰的象拔蚌可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只在国内吃过,在墨尔本则没有这口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