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诸葛亮为什么北伐 -- 语迟
中国从秦以来,集权历史两千年。社会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在历代高层的位置上轮了个遍。九五至尊,位极人臣,其中有圣人学者,有英雄豪杰,有才子佳人,有庸碌小人,有装B犯。有先天性弱智,有奸佞卑鄙之徒,有地痞流氓,有性变态,居然还有卖肉的和木匠。那么三国这个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小心眼儿云集,假正经辈出的一个时代。其中只有曹操,虽然被骂做窃国之贼,实则在三国诸多传奇中是为不可多得之另类。曹操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许只有曹操心中装着百姓江山。而这样的一种帝王胸怀,是无论孙权刘备,以及诸葛亮也好,统统不具备的。孙吴刘蜀,实乃军阀性质的割据势力,以其才干韬略,偏安于一隅稍稍有余,若论图谋中国,一统天下,扪心自问,他们自己都不信。刘备因为区区一个关羽,置孙权苦求于不顾,轻易破坏了联吴抗魏的原则,他若是真的,只能说他的头被门挤了。其实这个事情很可能只是迫不得已。刘备志大才疏,才具平庸不能服人,唯以义气昭示天下,而笼络人心。关羽死了,他不得不有所表示,否则必然威信扫地。这是要毁他的根基。所以他就拿千万士兵的性命以及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来换取自己的清名。这样的一个人,能说他有家国情怀?
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一病不起。临死前托孤诸葛亮,说刘禅要可以则辅之,不行就把他踹了,你诸葛亮自己来做成都之主。鲁迅先生说刘备这个人“仁而近伪”,的确看刘备所作所为,实在搞不清楚他真的假的。搞不清楚这人到底怎么想的。如果历史上刘备真的对诸葛亮说了这番话,这番话说是老哥们之间的推诚置腹也可以,说刘备敲山震虎,威胁诸葛亮,也是可以的。刘备一语点明蜀国未来的政治态势,说你诸葛亮有篡位的可能。
我认为,正是这种政治态势,迫使诸葛亮不得不没完没了地北伐,最后死在外面完事。历史上对诸葛亮的北伐都很莫名其妙。这就叫瘦驴拉硬屎,明摆打不过还要打。难道诸葛亮头被门挤了?历代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憋的想了个解释,说诸葛亮这是以主动出击来延缓坐以待毙的结局。甚至居然还说诸葛亮意图以不断的军事进攻来引发魏国内乱。。。
也许,促成诸葛亮以及后来姜维北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蜀国的内部。这个根本原因就是诸葛亮包括姜维,压根儿在国内呆不住。诸葛亮敢在成都坐着不挪窝,那他即便不想篡位,实质上也等于篡位了。事情明摆的,文臣武将以及天下百姓,有诸葛亮在,谁会把刘禅当根葱?如果诸葛亮赖在成都不动,必然会把刘禅晾的很难看。这不又成曹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传说当年尧传位于舜,因为舜不想跟丹朱争位,就跑了。跑到现在登封这个地方离群索居,来避嫌。道理是一样的,诸葛亮没完没了地南征北伐,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嫌。打孟获用得着他去吗?还七擒七纵?你可真有时间。这从侧面也看出来诸葛亮蹲在南方磨磨蹭蹭的消磨日月,就是不回成都。
诸葛亮这人老实,他把刘备的话当了真,脚着天下最大的事情就是不能对不起老哥们。和刘备还真是物以类聚。蜀国在夷陵之后,正确的政治方略也许应该是休养生息,静观时变,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跟吴魏比政治。无奈诸葛亮在成都呆不下去,别的地方也去不了,只好以南征北伐为名,劳师动众闹的民穷兵疲,来照顾刘禅这个弱主。这可能就是历史的真相。
(完)
没看过张口就来,还历史真相。你以为西西河是什么地方?
刘备的安排是很清楚的,如果你看过三国志就知道了。他向诸葛亮托孤时,可没有给军事权的。
而后来诸葛亮北伐,主因是“安内”。
劝你还是至少把三国志爬完再发帖子。
刘备兴兵伐吴,犯了这个错误,即使如分析中所说的,刘皇叔有不得已的苦衷;
都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演义影响太大,与三国志风格又近,多数人都容易弄混,记得清朝就有把演义当史实上折子的,被皇帝批了
孔明提道,“先帝早就说过小马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云云,斩便斩了,稍微强势一点的领导,处决一个部下根本不需要祭出先帝来统一思想达到政治正确,推想其一小马这个人背景很复杂,其二孔明同志在蜀国政治上根基并不深厚。
必须有这么一出,否则无法凝聚人心。
不如也写个风起陇西之类的同人
你这文妙。但是有个问题不解,请教楼主。
刘备为关羽、为义气、为清名——归根结底为了自己的根基,拿蜀国千万百姓和官兵的人头去跟孙权干了一仗。但这也说明刘备很有自知之明。
再观诸葛亮,按楼主所言,诸葛亮为刘备、为忠贞、为清名,也拿蜀国千万百姓和官兵的人头,跟魏国去干仗。那么归根结底诸葛亮是为了什么?难道诸葛亮就只能靠忠贞吃饭?依诸葛亮这才能,到哪儿混碗饭吃,我看都容易的,无论曹操孙权。
看《三国志》,在三国时期,当时就有大批名人能人想不通诸葛亮为啥不跟曹操混饭吃,却跟着无产流氓刘备混,对诸葛亮又是劝又讥。三国时期的能人仁人们老早就说了,如果诸葛、关羽等归晓曹操,天下就能早点统一,百姓们就能少受苦难了。可是诸葛就是听不进,还作文还讥。我也想不通诸葛为啥子听不进去。
同样,曹操对关羽好吧,关羽却还是要冒生命危险去跟着刘备混。我也想不通。
观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任侠之士,以义为重,还真鲜有此等事迹。而经两汉后,以至于以后历代,却不断涌现出如此怪胎,而且此两怪胎还在以后1800年时间内,不断被推崇,不断被神化。只有在中国遭大劫难后,被西方人被日本人杀得血流成河,尸体堆满整个南京成时,这种现象才有些人在批判反思,比如鲁迅、比如写厚黑学的李宗吾,就很反感孔家庙。
故以我看来:
要么是诸葛亮野心太大,自己要当不挂名的皇帝,而在曹操那边是得不到这个的。如此,则诸葛亮深得厚黑教主的大功,而且还早了近2000年时间,太牛逼了。这大功,就如葵花宝典啊,谁精通了,就该谁就发达。
要么就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这儒学影响太过厉害,以至于连诸葛亮这样的人都从精神信念上无比推崇忠信义之类。却忘了,我们本应该以天下百信为先,却忘了仁义礼智信排在首字的仁。在这点上,对三国众人物,天下大仁者,我看只有曹操。
以至于后来尽然还出现了满口仁义礼智信背地里自己搞乱伦私通的朱熹样板戏,而且想要当官就必须学朱子,因为科举就考朱子。
儒学真的太强大了,如同武林中的葵花宝典。只是老子早说过了,物极必反,这太强大了的事物必要反噬我们自己的。葵花宝典就必须割鸡鸡,割了鸡鸡还不算,以后练的更高反噬越厉害,有性命之忧。
于是乎,中国在儒家精神统治下,终于不行了,被信奉实用主义的西方蛮夷打了,不但如此,还被小不点的日本杀得满城堆体,尸烟飘全国,中国人却无一点还手之力。(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有过一次更厉害的,北方的铁木真也是杀得鲜血漂河,众成无炊烟。只是儒学太厉害,竟然把铁木真这股力量硬生生化成了内力,元朝也信奉了儒学,以儒治国。只是化的不真,没几年,被朱元璋赶出去了。)
于是鲁迅们起来了,李宗吾们起来了,一个字,反;二个字,呐喊;三个字,反孔教;就是要呐喊着去改造中国人的精神。毛泽东再来了个10年文革,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鲁迅们所渴求的改造中国人的思想,强力打倒孔家庙,高举批孔批儒大旗。
可是几十后,孔子又回来了,“和谐”号载着孔家庙的全部家当回来了,连传授中国思想文字的机构都叫了孔子学院。好在有了鲁迅们和毛泽东们的努力,中国人思想终归多少是有点不同了。于是乎,演戏的被叫成了影帝,和谐的被叫成了蟹帝。
所以,我的结论,除了物以类聚;更重要的是汉武帝害苦了诸葛亮,害苦了中国百姓,而且遗祸至今。
是诸葛亮根基太深厚了,所以不得不杀马谡。杀马谡,就等于罪已诏!
希望楼上也急需深入学习
也就是说有记载的书上写的是狱中死的,正史里没有写他怎么死的,诸葛亮也许是下令杀他,但可能来不及行刑(也可能是故意推迟?)就死了。此外马谡传上说他死前还给诸葛亮托孤,里面说诸葛亮待他如自己儿子云云,说明马谡其实跟诸葛亮关系深厚,所以诸葛亮才不得不严罚,但又让他“物故”(没准是网开一面了?)
蜀道天险是相互的,出了岐山又如何,就凭那条古栈道怎么保证后勤给养,丞相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在成都好好待着与民休养生息,或许不是因为汉贼不两立,而是如果没有了硝烟,成都就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了。
马谡年轻时就负有盛名,但刘备早就说过,马谡不堪大用。孔明没有听进去,一出祁山时,让马谡去守街亭,结果大败。然后,孔明挥泪斩马谡,并引用刘备的话,等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当然关于马谡怎么死的,三国志记载好像有矛盾。你可以参见一下亲王写的《街亭》一文的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