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完了,被人识破真身了啊
家园 所以你怎么吃也不会发胖

家园 好你个猴头

你欠的稿子呢?

家园 肉涅?
家园 木09 黄鸟、墓门:棘、枣

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高亨先生注:交交,读为咬咬,鸟鸣声。黄鸟,即黄雀。棘,枣树。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70)《秦风黄鸟》)

《左传》中介绍了这首歌产生的缘由:

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文六年传》(p 0546)(06060301))(049)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81)《陈风墓门》)

据《毛诗序》:“《墓门》,刺陈佗也。”《左传》中也介绍了这首歌产生的背景: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即陈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桓五年传》(p 0104)(02050101))(016)

上面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棘”这种植物,《诗经》中还有很多句子也提到“棘”: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43)《邶风凯风》)

园有棘,其实之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43)《魏风园有桃》)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57)《唐风鸨羽》)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0)《唐风葛生》)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5)《曹风鸤鸠》)\n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41)《小雅南有嘉鱼之什湛露》)

营营青蝇,止于棘。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42)《小雅甫田之什青蝇》)

说到“棘”,我们首先就想起荆棘,这是中式造词法,取一种草类带刺的植物“荆”,再取一种木类带刺的植物“棘”,合成的词“荆棘”就指那些在野外经常见到的妨碍行走的所有带刺的植物。

这里有这么多“棘”,看来这种丛木类带刺的植物太常见了。高亨先生注以为“棘”是枣树,但实际还稍有差异,繆啓愉先生则指出:“棘,即酸枣。”(《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255))。不过酸枣(棘)和枣(棗)差的并不太多,古人云:“‘棗’从重朿(cì,刺),‘棘’从竝朿,其木同,而高卑不同也。”(王筠《说文》释例)。而且古人也认为枣是从棘培育出来的:“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汉乐府《古诗二首之二》)

至于现代的植物学家,则认为酸枣和枣都属于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的同一个种:Ziziphus jujuba Mill. Gard.——枣(诗经),又称:枣树,枣子(俗称),大枣(湖北),红枣树、刺枣(四川),枣子树,贯枣,老鼠屎。其中的原变种为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jujuba——枣。这一种还有几个变种:一个是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mmis (Bunge) Rehd.——无刺枣(中国树木分类学),也叫:枣树,枣子,红枣,大枣,大甜枣;还有一个就是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w.——酸枣(神农本草经),也叫:棘,酸枣树,角针(山东),硬枣(河南),山枣树(河南)。

据《中国植物志》“酸枣”条:“本变种常为灌木,叶较小,核果小,近球形或短矩圆形,直径0.7-1.2厘米,具薄的中果皮,味酸,核两端钝,与上述的变种(枣和无刺枣)显然不同。”

下面是枣和酸枣果实的图片,前四张是酸枣,后四张是枣,还是能看出不一样来的(以下图片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酸枣的果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的果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下面是枣和酸枣全树的各两张图片,除了高矮不同之外,我觉得差别就不大了。

酸枣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是要比较枣树和酸枣树的茎和树干,好像还是有点差别。

酸枣的茎和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树的茎和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虽说酸枣的叶子比较小,但酸枣和枣树的叶子看上去区别并不大,当然照片里也没有尺子比着:

酸枣的叶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树的叶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酸枣和枣树的花,那就真没太大区别了。

酸枣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都知道枣木坚硬,酸枣木也差不多,虽不是大材,但古人会用它来做勺子: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高亨先生注:饛,饮食满器貌。簋(guǐ鬼),古代食器,圆形,圈足。飧,熟食。捄(qiú求),长而弯曲貌。棘,枣木。匕,饭匙或汤匙。此二句是写周王朝的饮食丰盛。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09)《小雅谷风之什大东》)

不过酸枣显然没有枣好吃,当古人说到收获的各种美食的时候,就不提酸枣而提枣了: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9)《豳风七月》)

杜甫老先生也赞成枣比较好吃: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唐-杜甫《百忧集行(王筠诗百忧俱集断人肠)》)

《中国植物志》“酸枣”条还提到:“(酸枣)枝具锐刺,常用作绿篱。”在《齐民要术》里,就专门提到如何用酸枣做绿篱:

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垄,中间相去各二尺。

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垄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间斸去恶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至明年春,剶去横枝,剶必留距。剶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又至明年春,更剶其末,又复编之,高七尺便足。

(《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254))

古人还用这酸枣的绿篱关人:

《易坎》:“係用徽纆,寘於丛棘。”孔颖达疏:“置於丛棘,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

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馀讨之,囚诸楼台,栫之以棘。(《哀八年传》(p 1650)(12080501))(136)

下面再上一张酸枣刺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枣的果实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除供鲜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枣又供药用,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效,枣仁和根均可入药,枣仁可以安神,为重要药品之一。枣树花期较长,芳香多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无刺枣与原变种枣的主要区别是:长枝无皮刺;幼枝无托叶刺。

酸枣的种子酸枣仁入药,有镇定安神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等症;果实肉薄,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生食或制作果酱;酸枣花芳香多蜜腺,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蜜源植物之一(下图截自网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没人跟你抢啊
家园 后面这几样好点

前面这几样是肠胃的“杀手”

樱桃老少咸宜,大爱

家园 木10 南山有臺:杻、枸

南山有臺

南山有臺,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高亨先生注:臺,通薹,又名莎草,今名蓑衣草,可以制蓑衣。莱,草名,又名藜,嫩叶可煮食。杞,枸杞。栲,木名,其材可制车轮的辐条。杻(niǔ),木名,其材可制车轮外周。枸(jǔ),木名,即枳椇,有果生在枝头,状如鸡爪,长数寸,味甜可食。楰(yú于),木名,山楸之类。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38)《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

这是一首祝寿的《诗》,所以在《左传》里,鲁襄公为手下的大臣季武子唱这首歌就把季武子给吓着了,不过鲁襄公也许只是想夸奖武子,说他是“邦家之基”:

归,复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臺》。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襄二十年传》(p 1054)(09200601))(087)

这首诗还充分表现了民歌“兴”这个手法的灵活性,一首歌里准备了五对植物作为“兴”,各有各的韵脚,这样祝寿的时候说各种好听的话也都不愁押不上韵了。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第四章那对植物里的“杻”和第五章那对植物里的“枸”。这两种植物都是树,“枸”曾经是果树,“杻”的果实曾经用为香料。

《诗经》中还有一处也唱到“杻”,和它押韵的也是“栲”:

山有栲,隰有杻。

高亨先生注:隰(xí席),低湿之地。栲,木名,皮厚数寸,叶如栎树,木质坚硬,可做车的辐条等。杻,木名,可做车辋、弓干等。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51)《唐风山有枢》)

————————————————————

先说“杻”,据《汉语大字典》:

《尔雅释木》:“杻,檍。”郭璞注:“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辋,关西呼杻子。一名土橿。”邢昺疏:《诗唐风》云:“隰有杻。”陆璣疏云:“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为木多曲少直,枝叶茂好,二月中叶疏,华如练而细蘂正白。盖树今官园种之,正名曰‘万岁’。既取名于億万,其叶又好,故种之。共汲山下,人或谓之牛筋,或谓之檍,材可为弓弩榦也。”

而据《中国植物志》,正有一种“牛筋树”,而且它还和几种“橿”很相似,古人眼中的“杻”应该主要是这种植物(以下的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对植物的介绍则摘自《中国植物志》):

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 Bl.——山胡椒(唐本草),又称:牛筋树(河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雷公子(四川),假死柴(陕西),野胡椒(河南、湖南,植物名实图考),香叶子,油金条(安徽)。

——产山东昆嵛山以南、河南嵩县以南,陕西郧县以南以及甘肃、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900米左右以下山坡、林缘、路旁。

木材可作家具;叶、果皮可提芳香油;种仁油含月桂酸,油可作肥皂和润滑油;根、枝、叶、果药用;叶可温中散寒、破气化滞、祛风消肿;根治劳伤脱力、水湿浮肿、四肢酸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果治胃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上面那种“牛筋树”很接近的还有Lindera angustifolia Cheng——狭叶山胡椒(中国树木分类学),又称:鸡婆子(江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鸡条(江苏),见风消(植物名实图考)。也可能是古人眼中的“杻”。

——产山东、浙江、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南、陕西、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

种子油可制肥皂及润滑油。叶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配制化妆品及皂用香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上面两种山胡椒同在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山胡椒亚属(Subg. Lindera)的还有三种“橿”:

Lindera obtusiloba Bl.——三桠乌药(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又称:红叶甘檀(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甘橿、香丽木、猴楸树(河南),三键风(陕西),三角枫(四川),山姜、假崂山棍、橿军(山东),绿绿柴(浙江),大山胡椒(四川)。其原变种为Lindera obtusiloba Bl. var. obtusiloba——三桠乌药。

——产辽宁千山以南、山东昆箭山以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渭南和宝鸡以南及甘肃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省区。从北向南生于海拔20-3000米的山谷、密林灌丛中。

种子含油达60%,可用于医药及轻工业原料;木材致密,可作细木工用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indera reflexa Hemsl.——山橿(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称:野樟树(植物名实图考),钓樟(江西、浙江),甘橿(浙江),木姜子(江西),生姜树(安徽),铁脚樟(江西),大叶钓樟(浙江)。

——产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的山谷、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根药用,性温,味辛,可止血、消肿、止痛;治胃气痛、疥癣、风疹、刀伤出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indera fruticosa Hemsl.——绿叶甘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称系系筷子(浙江西天目山)。其原变种为Lindera fruticosa Hemsl. var. fruticosa——绿叶甘橿。

——产河南、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山坡、路旁、林下及林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上就是我认为古人可能看作是“杻”的植物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有“橿”名的植物,我颇疑古人所言“材中车辋”的是这种植物,但未必就是“杻”,但从叶子上看,两种还是挺像的:

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的Quercus baronii Skan——橿子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称橿子树(中国树木分类学)。其原变种为Quercus baronii Skan var. baronii——橿子栎。

——产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生于海拔500-2700米的山坡、山谷杂木林中,常生于石灰岩山地。

木材坚硬,耐久,耐磨损,可供车辆、家具等用材;种子含淀粉60-70%;树皮和壳斗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又为优良薪炭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豆科(Leguminosae)胡枝子属(Lespedeza)的Lespedeza potaninii Vass.——牛枝子(内蒙古植物志),也称牛筋子(内蒙古植物志),是一种半灌木,显然不是“杻”。

————————————————————

下面再说“枸(jǔ)”,据《汉语大字典》:

枸,木名。枳枸,即拐枣。也称“枳椇”。椇(jǔ),木名。也指它的果实。即拐枣,也叫枳椇。

“枳椇”虽然现在不太常见,但在春秋时,这种奇特的果实可是贵族妇女相互馈赠的一种标准礼品,《礼记曲礼下》就提到:“妇人之挚,椇,榛、脯、脩、枣、栗。”

唐-颜真卿《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陆鸿渐所创)》云:“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说的也是这种“枳椇”。

而据繆啓愉先生:

枳柜:即鼠李科的枳椇(Hovenia dulcis,今《中国植物志》则新拟之为北枳椇),落叶乔木。果实,著生于分枝而扭曲的花梗上,不能吃。其扭曲的果柄,成熟时肉质,红棕色,味甜,可食。别名“木蜜”、“木饧”,因其味甘;又名“拐枣”、“鸡爪子”、“金钩子”、“木珊瑚”,因其形像。(《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861))

下面就是鼠李科(Rhamnaceae)枳椇属(Hovenia)中的两种不能吃果子而要吃果柄的“枳椇”:

Hovenia acerba Lindl.——枳椇(唐本草),又称:拐枣(救荒本草),鸡爪子(本草纲目),枸(诗经),万字果(福建、广东),鸡爪树(安徽、江苏),金果梨(浙江),南枳椇(黄山植物的研究)。其原变种为Hovenia acerba Lindl. var. acerba——枳椇。

——产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生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开旷地、山坡林缘或疏林中;庭院宅旁常有栽培。

木材细致坚硬,为建筑和制细木工用具的良好用材。果序轴肥厚、含丰富的糖,可生食、酿酒、熬糖,民间常用以浸制“拐枣酒”,能治风湿。种子为清凉利尿药,能解酒毒,适用于热病消渴、酒醉、烦渴、呕吐、发热等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ovenia dulcis Thunb.——北枳椇(新拟),又称:枳椇(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梨、枳椇子(北京),拐枣(华北),甜半夜(河南)。

——产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北部、湖北西部、安徽、江苏、江西(庐山)。生于海拔200-1400米的次生林中或庭园栽培。

肥大的果序轴含丰富的糖,可生食、酿酒、制醋和熬糖。木材细致坚硬,可供建筑和制精细用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木11 椒聊:椒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高亨先生注:椒聊,一种丛木,今名花椒,长条,绿叶,白花,暗红色小球形的果实,有香气。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53)《唐风椒聊》)

如高亨先生所注,这首歌唱的是花椒。花椒有浓重的香气,所以另一句《诗》就唱到: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高亨先生注:椒,香气浓厚。馨,散播很远的香气。胡考,寿考。宁,安宁。丰收则老年人安宁。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00)《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载芟》)

于是屈老夫子就把花椒与兰、桂之类的芳香植物相提并论了: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茞?(《離騷經》)

覽椒蘭其若玆兮,又況揭車與江離。(《離騷經》)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九歌東皇太一》)

而且花椒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食材,到现在也是非常重要的调料。花椒的魅力非常强大,四川人大概深有体会,而且花椒的魅力甚至连大和尚也抗拒不了,要“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还有一句《诗》也反映出当时花椒的贵重: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高亨先生注:荍(qiáo桥),草名,花淡紫红色,少叶,又名锦葵。贻,赠。握,一把。椒,即花椒,味香。巫者用椒供神。此句言女巫以椒赠送人。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77)《陈风东门之枌》)

由于当时花椒非常贵重,所以一把花椒也送得出手。

下面就是四种花椒了(对花椒的简介摘自《中国植物志》,图片则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这些花椒都属于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首先是花椒亚属(Subgen. Zanthoxylum)中较常见的三种:

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野花椒,又称:刺椒(山东),黄椒(山西),大花椒(江苏),天角椒、黄总管、香椒(江西)。

——产青海、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台湾、福建、湖南及贵州东北部。见于平地、低丘陵或略高的山地疏或密林下,喜阳光,耐干旱。果作草药,味辛辣,麻舌。温中除湿,祛风逐寒。有止痛、健胃、抗菌,驱蛔虫功效。台湾及江西民间有用其根治胃病。

果皮及叶含挥发油:phellandrene、zanthoxylene、citronellol、geraniol,果皮含油约4%,叶的含量较少。叶又含:quercetin、cyanidine、kaempferol、Caffeic acid及sanshool与sanshoamide的类似成分。根皮含多类生物碱:skimmianine、edulinine、araliopsine、chelerythrine、ribelinine、dihydro-及oxychelerythrine、N-acetylanomaine、γ-fagar-ine、8-methoxy-N-methylflindersine等,前二者有较强的镇痛效应和抑制神经中枢作用。木材含lignans、sesamin及sitostero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又见秋风霜裛树,满山椒熟水云香。(唐-齐己《寄怀归州马判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花椒(通称),又称:椒(诗经),檓、大椒(尔雅),秦椒、蜀椒(本草经)。其原变种为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var. bungeanum——花椒。

——产地北起东北南部,南至五岭北坡,东南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台湾、海南及广东不产。见于平原至海拔较高的山地,在青海,见于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生于南方的花椒,花期较早,约在3月中旬,故果期也较早,但果皮所含油分不如北方的多。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和四川产的最优,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产的也属优良。西北部分地区和西南产的通称川椒,或称川红椒,亦称大红袍。果皮色红润,油点大,凸起,香气浓,味香而麻辣,无籽,质脆,内果皮淡黄白色,品质最优。至于果皮色淡红,粒小,闭口(尚未开裂去种子的),其味不纯,属次品。又7-8月采收的称“伏椒”,9-10月采收称“秋椒”,前者比后者质优。市场上有将竹叶花椒、野花椒、青花椒三者或其中之一、二充作花椒的。三者民间也有将之作花椒用,但风味均较淡,或微带苦味。

花椒的木材为典型的淡黄色,露于空气中颜色稍变深黄,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密致,均匀,纵切面有绢质光泽,大材有美术工艺价值。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花椒又是一种芳香防腐剂,据发掘的汉墓中常有以花椒的果填垫内棺的,很可能是利用它的高效防虫防腐作用,同时,也带有“繁衍盈升”,多子多孙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河北省满城县发掘的汉代中山王刘胜墓(公元前113年)的出土文物中有保存良好的花椒。

古代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汉代的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糊墙壁,这种房子称为“椒房”。在西汉,有两处椒房殿:一在长乐宫,《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李善引《三辅黄图》注:“长乐宫有椒房殿。”此殿在高帝时为皇后的殿室。另一处在未央宫,《三辅黄图》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位于(未央宫)前殿之北。后来就以椒房比喻后妃。《曹操文集》“假为献策收伏后”篇及《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之句足以佐证。(以上椒房殿插入了百度的资料)。

花椒果皮含精油0.2%-0.4%,不少于15类,主要有linalool、eucalyptol(=cineol)、limonene等,油的理化性质与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的近似,属于干性油,气香而味辛辣,可作食用调料或工业用油。根皮含生物碱:II-methosychelerythrine、N-desmethyl-chelerythrine、Xanthobungeamine、Skimmia-nine、Arnottianamide、l-n-acetylannonanine、β-sitosterol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唐-李贺《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荆。(东晋《吴声歌曲子夜歌四十二首(晋、宋、齐辞)春歌二十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Zanthoxylum armatum DC.——竹叶花椒,又称:万花针、白总管、竹叶总管(江西、湖南),山花椒(广西),狗椒、野花椒(河南、贵州、云南),崖椒、秦椒、蜀椒(植物名实图考)。其原变种为Zanthoxylum armatum DC. var. armatum——竹叶花椒。

——产山东以南,南至海南,东南至台湾,西南至西藏东南部。见于低丘陵坡地至海拔2200米山地的多类生境,石灰岩山地亦常见。国内有些地区有栽种。

全株有花椒气味,麻舌,苦及辣味均较花椒浓,果皮的麻辣味最浓。新生嫩枝紫红色。根祖壮,外皮粗糙,有泥黄色松软的木栓层,内皮硫黄色,甚麻辣。根、茎、叶、果及种子均用作草药。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肿痛。又用作驱虫及醉鱼剂。果亦用作食物的调味料及防腐剂,江苏、江西、湖南、广西等有收购作花椒代品。

湖南省长沙市郊马王堆西汉轪侯古墓出土文物中有4个绣花香囊都装有本种的果、种子,果梗和刺。死者手中握着的绢包有多种芳香植物的树皮(桂皮)、地下茎(商良姜)等,其中也有本植物的果。本种的果除用作食物调料及药用外,也是一种芳香性防腐剂,古代用花椒来防腐“辟邪”是有册籍记载的。马土堆西汉古墓出土的竹叶花椒很可能就是利用这个特性,而不像某报道说的是死者生前患病时服食的药品。从已发掘出来的另外一些古墓中也有多量的花椒可作证明(参考花椒的讨论)说明至少在二千一百年前我国人民便利用竹叶花椒了。

叶和果皮含挥发油:l-α-phellandrene(大量)、limonene、tricosane、citronellal、geraniol、dipentene、linaly acetate,metyl-n-nonylketone、linalool(微量)。又含黄酮类化合物xanthoxylin。根皮和茎皮含多数属于furoquinolines、benzylisoquinolines,少数属于aporphines及acyl isobutylamines类生物碱:dictamine、skimmianine、r-fagarine、magnoflorine、N,N-dimethyl laurotetamine、sanshool I、sanshool II等,有部分也存在于木材中。又含lignans:fargesin、sesamin、pluviatilol及ambuleti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南宋-姜夔《鹧鸪天(丁巳元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溪沥椒花气,岩盘漆叶阴。(唐-喻凫《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还有崖椒亚属(Subgen. Fagara)中较常见的一种: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青花椒,又称:山花椒(辽宁),小花椒、王椒(安徽),香椒子(湖南、四川),青椒、狗椒(四川),山甲、隔山消(广西),崖椒、天椒、野椒。

——产五岭以北、辽宁以南大多数省区,但不见于云南。见于平原至海拔8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或岩石旁等多类生境。也有栽种。

其果可作花椒代品,名为青椒。根、叶及果均入药。味辛、性温。有发汗、散寒、止咳、除胀、消食功效。叶和果皮含精油:geraniol、citral、anisaldehyde.,据国外分析尚含:estragole、scopoletin、scoparon、bergapten、aesculetin dimethylether;根及树皮含skimmianin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唐-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难怪做凉菜时候油炸的花椒油发苦

前段时间沃尔玛买的花椒,闻起来花椒味道很大。调出的凉菜发苦,原来是冒充的花椒。

家园 木12 四月、北山:杞、桋、栲(上)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適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構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高亨先生注:蕨、薇,并野菜名。杞,枸杞。桋(yí),木名。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13)《小雅谷风之什四月》)

上面这首诗高亨先生解为:“西周王朝的小官吏,行役到南方去,遭遇变乱,久不得归,写出此诗,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

但我们看过去,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首诗共有八章,除第六章、第七章外,每一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除了在韵脚方面以外,几乎没啥关系,可见这又是利用原有的诗改写的,而对于《诗经》的编辑者而言,这个改写本更适于“君子”们在需要“断章取义”时使用。在《左传》中,就有“君子”使用这首诗的例子:

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首章)。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春秋左传注文十三年传》(p 0598)(06130502))(052)

而在这首诗的第八章提到了四种植物,其中的两种草“蕨”和“薇”已经在前面《草21 草虫、采薇:蕨、薇》中提到过了,这里就说说剩下的那两种木:“杞”和“桋”。

————————————————————

先说“杞”:

据《汉语大字典》,“杞”可以指两种植物,一种是“枸杞,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另一种则是“杞柳,也叫“红皮柳”。杨柳科。落叶丛生灌木。枝黄绿色带紫色。耐湿,耐碱,枝条韧,供编柳条箱、筐等用,也为固沙、保土造林树种。”

在《诗经》中提到的“杞”,既有“枸杞”,也有“杞柳”,“杞柳”会在以后的《木23 东方未明、菀柳:柳、杞、檉、椐(中)》里和其他的“柳”一起说,这里只说“枸杞”。

《诗经》里的“杞”我觉得是“枸杞”的还有: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

高亨先生注:杞,枸杞。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15)《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

高亨先生注:鵻(zhuī追),鸟名,即鸽子。载,犹则。苞,茂盛。杞,木名,即枸杞。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18)《小雅鹿鸣之什四牡》)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高亨先生注:杞,落叶小灌木,又名枸杞,果实小而红,可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33)《小雅鹿鸣之什杕杜》)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高亨先生注:杞,枸杞。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38)《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臺》)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高亨先生注:湛湛,露盛貌。斯,语气词。杞,枸杞。棘,枣树。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41)《小雅南有嘉鱼之什湛露》)

这么频繁的提到“枸杞”,说明这东西在当时人的视野内经常出现,估计那时的人们就清楚“枸杞”是大补的。

现在的“枸杞”大多是人工栽培的,但从《诗》中反复咏唱的“陟彼北山,言采其杞”,以及“南山有杞”看来,当时的“枸杞”大多还是野生的。

下面是对于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两种较常见“枸杞”的介绍,摘自《中国植物志》,还有些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

Lycium barbarum L.——宁夏枸杞(中药志),又称:中宁枸杞,津枸杞,山枸杞。其原变种为Lycium barbarum L. var. barbarum——宁夏枸杞。

——原产我国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有野生,由于果实入药而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史。常生于土层深厚的沟岸、山坡、田梗和宅旁,耐盐碱、沙荒和干旱,因此可作水土保持和造林绿化的灌木。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根据理化分析,它含甜菜碱(betaine)、酸浆红色素(physalein)、隐黄尿圜(cryptoxanthin)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抗坏血酸(维生素C),并含烟酸、钙、磷、铁等,可见,它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因此作为滋补药畅销国内外。另外,根皮中药称地骨皮也作药用;果柄及叶还是猪、羊的良好饲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ycium chinense Mill.——枸杞(神农本草经),又称:枸杞菜(广东、广西、江西),红珠仔刺(福建),牛吉力(浙江),狗牙子(四川),狗牙根(陕西),狗奶子(江苏、安徽、山东)。其原变种为Lycium chinense Mill. var. chinense——枸杞。

——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除普遍野生外,各地也有作药用、蔬菜或绿化栽培。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嫩叶可作蔬菜;种子油可制润滑油或食用油;由于它耐干旱,可生长在沙地,因此可作为水土保持的灌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诗经》中还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高亨先生于此注曰:“终南,秦国山名,在今陕西省。纪,借为杞,木名,柳属。堂,借为棠,木名,梨树属。”(《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9)《秦风终南》)

不过我觉得既然“纪”与“堂”并提,则恐怕都是有果实可摘的树,如此,则这一句中的“纪”似乎还是解为“枸杞”更合适。

《汉语大字典》杞:《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杜预注:“杞,世所谓枸杞也。”《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郭璞注:“杞,苟杞也,子赤。”

由此可见,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四》“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以及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中“荆杞”之“杞”,都是指“枸杞”,“枸杞”是后世较常见的一种灌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木12 四月、北山:杞、桋、栲(下)

再说“桋”,据《汉语大字典》桋(yí):

木名。苦槠(zhù)栲(kǎo),又名赤栜(sè)。壳斗科,常绿乔木。种子俗称苦槠子,可磨作苦槠豆腐。木材致密坚韧,可作车毂、农具。《尔雅释木》:“桋,赤栜。白者栜。”郭璞注:“赤栜,树叶细而歧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辋。白者叶圆而歧,为大木。”《诗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毛传:“桋,赤栜。”

“桋”应该属于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一个对我来说比较生僻的属。据《中国植物志》(以下对几种植物的介绍均摘自《中国植物志》,图片则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锥属(Castanopsis (D. Don) Spach)——约120种,产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63种2变种,产长江以南各地。主产西南及南部。是丘陵至亚高山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也常常是上层树种之一,有时成小片纯林,或与本科其他属主要是柯属和栎属某些种类混生组成纯“栎林”。树干多挺直,材质坚实,尤以红锥类最坚重,心材的色泽深红或红褐色,耐水湿,不易为白蚁蛀蚀,加工较易,是优良的建筑及家具材,黄锥类木材的耐腐性也较强,心边材略有区别,白锥类的木材较轻软,一般不耐腐,心边材通常不明显,适作一般工具柄、箱板或薪炭材。壳斗有刺的种类其子叶(种仁)含微量的水解性鞣质,一般无涩味。壳斗的小苞片为鳞片状体的种类,其子叶含鞣质略高(0.5%以上),有涩味。树皮和壳斗富含鞣质,可提取栲胶。

至于《诗》中的“桋”,自然是锥属中唯一提到能用于制豆腐的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苦槠,又称:结节锥栗(浙江),槠栗(湖北),苦槠锥(福建),血槠(本草纲目),苦槠子(本草拾遗)。

——产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各地,西南地区仅见于四川东部及贵州东北部。见于海拔200-1000米丘陵或山坡疏或密林中,常与杉、樟混生,村边、路旁时有栽培。

喜阳光充足,耐旱。种仁(子叶)是制粉条和豆腐的原料,制成的豆腐称为苦槠豆腐。环孔材,仅具细木射线,木材淡棕黄色,属白锥类,较密致,坚韧,富于弹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中还有甜槠,和苦槠也有些像:

Castanopsis eyrei (Champ.) Tutch.——甜槠,又称:茅丝栗(浙江),丝栗(湖南),甜锥(福建),反刺槠(台湾木本植物志),小黄橼、锥子(广西),曹槠,槠柴,酸椽槠。

——产长江以南各地,但海南、云南不产。见于海拔300-1700米丘陵或山地疏或密林中。在常绿阔叶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常为主要树种。有时成小片纯林。

木材淡棕黄色或黄白色,环孔材,年轮近圆形,仅有细木射线。属黄锥类,在台湾,其木材价格与淋漓锥相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另外,《诗经》中有一句诗也和这一属中的另一种植物有关,那就是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高亨先生注:栲,木名,其材可制车轮的辐条。杻,木名,其材可制车轮外周。

(《诗经今注》 高亨 注(p 238)《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臺》)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栲,又称:红栲、红叶栲、红背槠、火烧柯(台湾)。

——产长江以南各地,西南至云南东南部,西至四川西部。生于海拔200-2100米坡地或山脊杂木林中,有时成小片纯林。

木材淡棕黄色至黄白色,材质远次于红锥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另外,壳斗科(Fagaceae)中还有青冈属(Cyclobalanopsis)的植物也和锥属(Castanopsis)植物很相似,这多是些非常常见的树,在古人那里说不定也会被认为是“栲”或是“桋”。而繆啓愉先生有云:

[者/車],是山毛榉科(现在《中国植物志》是山毛榉亚目)的槠(Quercus glauca,铁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据认为Quercus glauca乃其别称)和它的近亲种,是常绿乔木。清郭柏苍《闽产录异》卷二:“锥,即槠也,又名‘柯子’。闽呼子为锥,呼木为槠。……以其‘子’锐如锥也。”(《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864))

桥案:Quercus是栎属的属名,现在《中国植物志》拟有锥属,属名为Castanopsis,另有壳斗科(Fagaceae)青冈属(Cyclobalanopsis)的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青冈,又称:青冈栎(中国树木分类学)。

下面是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之中较常见的三种植物: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青冈,又称:青冈栎(中国树木分类学),铁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产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60-2600米的山坡或沟谷,组成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本种是本属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木材坚韧,可供桩柱、车船、工具柄等用材;种子含淀粉60-70%,可作饲料、酿酒,树皮含鞣质16%,壳斗含鞣质10%-15%,可制栲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yclobalanopsis gracilis (Rehd. et Wils.) Cheng et T. Hong——细叶青冈,又称小叶青冈栎。

——产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海拔500-26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通常生于青冈林之上部。

木材坚韧,可供桩柱、车船、工具柄等用材;种子含淀粉60-70%,可作饲料、酿酒,树皮含鞣质16%,壳斗含鞣质10%-15%,可制栲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ume) Oerst.——小叶青冈(云南植物志),又称:青栲(中国树木分类学),青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产区很广,北自陕西、河南南部,东自福建、台湾,南至广东、广西,西南至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谷、阴坡杂木林中。

木材坚硬,不易开裂,富弹性,能受压,为枕木、车轴良好材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唐-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中有云:“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大概写的就是所谓“纯栎林”,其中的“槠”不知说的是“锥”还是“青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樱桃我记得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里面也提过一句

就是樱桃诸病皆忌,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说法。

家园 木13 简兮:榛

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高亨先生注:简,威仪堂堂的样子。又解:简,鼓声。《商颂那》:“奏鼓简简。”开舞会前先击鼓。俣(yǔ语)俣,魁梧的样子。龠(yuè跃),古管乐器,似后世之排箫。翟(dí敌),野鸡的尾羽。榛,指榛树的果。隰(xí习),低湿之地。苓,即甘草。西方美人,指漂亮的舞师是西方人。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54)《邶风简兮》)

“榛”,就是榛子,非常好吃,烤着吃很香。诗人用“榛”和“苓”这两种东西比喻“西方美人”,也是他认为这两种东西分别是山上和低湿处所生的美味。《诗经》中还有五处提到“榛”: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高亨先生注:凯风,即南风。凯,乐也。南风温暖,长养万物,使人喜欢,所以叫做凯风。棘,小枣树。薪借为[上辛下木,zhēn],[上辛下木,zhēn]与榛同,一种丛木,果如小栗。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43)《邶风凯风》)

“棘”是酸枣,是一种灌木,“榛”也是一种灌木,所以诗人放在一起说。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高亨先生注:榛、栗、椅、桐、梓、漆,都是树名。爰,乃,于是。伐,击也,弹也。又解:伐琴瑟,伐木以造琴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71)《鄘风定之方中》)

古人认为“榛”“大小枝叶皆如栗,其子形似杼子(橡实),味亦如栗”(《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296)),所以这里会“榛栗”并提。但我觉得还是“榛”比“栗”更好吃,味道也不大一样,只不过“榛”比“栗”个儿小。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高亨先生注:鸤(shī尸)鸠,鸟名,即布谷鸟。传说布谷鸟哺喂小鸟,平均如一,作者以此比喻这个贵族对待儿子的始终如一。榛,榛树。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5)《曹风鸤鸠》)\n营营青蝇,止于榛。

高亨先生注:营营,毛传:“营营,往来貌。”《说文》引作謍(yíng),云:“謍,小声。”乃出于三家诗。两解均通。榛,一种丛生小灌木。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42)《小雅甫田之什青蝇》)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高亨先生注:旱,山名,在今陕西南部。麓,山脚。榛,木名。楛(hù户),木名,丛生,形似荆条,赤茎。济济,众多。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83)《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看来古人到处都能看到“榛”,甚至在这里也是把“榛”和“楛”——“荆”一起作为灌木的代表,后世也是如此,例如: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唐-李白《古风》)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唐-杜甫《赠别贺兰铦》)

下面是摘自《中国植物志》的对三种常见的“榛”的简介,以及《中国植物图像库》中的一些图片。

“榛”首先是桦木科(Betulaceae)榛族(Coryleae)榛属( Corylus)榛组(Sect. Corylus)榛亚组(Subsect. Corylus)的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Trautv.——榛(诗经),又称榛子(东北)。其原变种为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var. heterbphylla——榛,还有变种为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var. sutchuenensis——川榛(中国树木分类学)。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阴坡灌丛中。种子可食,并可榨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榛同属的还有华榛亚组(Subsect. Siphonochlamys)的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et Rupr.——毛榛(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又称:毛榛子、火榛子(东北)。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东部、四川东部和北部。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种子可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榛还有一个远亲,比榛更耐贫瘠,比榛长在更高的地方,比榛分布得更靠西北,果实则比榛子小,也没那么好吃,这就是同在桦木科(Betulaceae)榛族(Coryleae)的、虎榛子属(Ostryopsis)的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虎榛子(河北),又称棱榆(河南)。

——产于辽宁西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四川北部。常见于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为黄土高原的优势灌木,也见于杂木林及油松林下。

树皮及叶含鞣质,可提取栲胶;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条可编农具,经久耐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木14 汉广:楚、荆、楛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高亨先生注:错,杂也。薪,柴。错薪指生在野地的草木杂柴。楚,一种从木,又名荆,今叫荆条,它的细枝嫩叶可以喂马。蒌,一种蒿子,今叫柳蒿,可以喂马。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11)《周南汉广》)

这是江汉之间的民歌,和另一首有名的《蒹葭》异曲同工,都是与要追求的人隔水相望,怎么也够不着。诗人心爱的姑娘要出嫁了,诗人只能割了柔嫩的荆条和蒿草,喂一喂拉走姑娘的驾车马,尽最后一份心。

而错杂地生长在野外的草木,必然有很多品种,诗人从中选取了“蒌”作为草的代表,选取了“楚”作为木的代表。这里固然有押韵的因素,但这两种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高亨先生所注,被诗人作为木的代表的“楚”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荆条。从部首看,古人把“荆”算作草类,但要是看“楚”的部首,“荆”还是木类,大概古人也有不同看法。

由于荆条——“楚”非常常见,不仅这位诗人会唱到,别的诗人也常常会唱到:

扬之水,不流束楚。

高亨先生注:扬,当借为荥,《说文》:“荥,绝小水也。”即小水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99)《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24)《郑风扬之水》)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高亨先生注:绸缪,缠绕。束,捆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54)《唐风绸缪》)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高亨先生注:蒙,覆盖。楚,丛木,今名荆条。蔹(liǎn脸),草名,蔓生,似瓜,叶盛而细,子有黑有赤,不可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0)《唐风葛生》)

交交黄鸟,止于楚。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70)《秦风黄鸟》)

不过“楚”这个名称战国甚至春秋时可能就已不太常用,改叫“荆”了。《左传》中说“楚”就只是指楚国,没作为植物说过“楚”,说植物只说过“荆”: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tiǎn)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襄十四年传》(p 1005)(09140103))(086)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嘷。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nì)。”(《襄十四年传》(p 1005)(09140103))(086)

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襄二十六年传》(p 1119)(09261001))(112)

而且在后世,“荆”也是野生草木的一个代表: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唐-杜甫《兵车行》)

一直以来,“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且不说作为刑杖(负荆请罪),作为女人头上的钗(荆钗布裙),其实最常用的还是编筐,编土篮,编簸箕,还有各种器具。也许南方这类器物大都是用竹子编的,但在北方,则很多是用荆条。

但是可以编筐的植物不止一种,所以荆条也有好多种,其中较常见的为:

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的Vitex negundo Linn.——黄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Vitex negundo Linn. var. negundo——原变种黄荆。常见变种有:Vitex negundo Linn.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牡荆(名医别录);Vitex negundo Linn.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荆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的Hibiscus syriacus Linn.——木槿(日华本草),又称:木棉、荆条(江苏),朝开暮落花(本草纲目),喇叭花(福建)。其原变种为Hibiscus syriaous Linn. var. syriacus——木槿。

桥案:此木槿还称“舜”,主要是就花而言,后面《木19 有女同车:舜》会提到,而称“荆条”,则是就枝条而言。但这里的“荆条”也可能是后起的名称,则木槿未必是古人所称的“楚”或“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或认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中还包括所谓“紫荆”,而最常见的那种紫荆则应属于豆科(Leguminosae)紫荆属(Cercis):

Cercis chinensis Bunge——紫荆(开宝本草),又称:裸枝树(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紫珠(本草拾遗)。其原变型为Cercis chinensis Bunge f. chinensis——紫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在《诗经》中还曾唱到另外一种与“楚”不一样的荆条,“楛”: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高亨先生注:榛,木名。楛(hù户),木名,丛生,形似荆条,赤茎。

孔颖达疏引陆璣云:“楛,其形似荆而赤,茎似蓍。上党人织以为牛筥、箱器,又屈以为钗。”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83)《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韩非子十过》中有:“有楛高至于丈。”

如此,我觉得“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的紫荆(Cercis chinensis),应该就是“其形似荆而赤”的“楛”。

————————————————————

下面是另外几种称谓中含“荆”字的常见植物,但大概都和荆条不相干了:

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的Malus baccata (L.) Borkh.——山荆子(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又称:林荆子(经济植物学),山定子(河北土名)。其原变型为M. baccata (L.) Borkh. f. baccata——山荆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唇形科(Labiatae)荆芥属(Nepeta)的Nepeta cataria Linn.——荆芥(山西),又称:薄荷(陕西),香薷(甘肃),小荆芥(湖北),土荆芥、大茴香(四川叙永),薄荷、小薄荷(四川青川),巴毛(四川奉节),凉薄荷(四川南川),樟脑草(广西南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唇形科(Labiatae)裂叶荆芥属(Schizonepeta)的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裂叶荆芥,又称:荆芥(救荒本草),小茴香(四川夹江),假苏、四棱杆蒿(北方常用中草药),假苏(东北常用中草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下的三种:

Equisetum arvense L.——问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Equisetum palustre L.——犬问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Equisetum pratense Ehrhart——草问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