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悲观看中医——从发展的角度 -- sarn

共:💬1131 🌺2386 🌵1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有什么不科学的

土豆油炸之后,吸了很多油,热量太高,本来就不是健康食品。至于吃那些油炸膨化零食,由于咀嚼时容易刮伤口腔内部,容易感染,这个就是所谓上火。

再举多一个例子,都说吃榴莲容易上火,但我到印尼,朋友请我吃,一次我可以吃四五个,从来没有什么上火,无他,我的秘诀是回到酒店,第一时间漱口刷牙,睡前再刷一次,起床再刷,保持口腔卫生,就没有什么上火不上火。

家园 哈哈,这个楼的讨论氛围很好

这种现象和感觉在河里久违了,学到很多了解很多,谢谢大家。

家园 个人认为,中医的唯一出路

是拿一个硬梆梆的成果出来,让别人无话可说

就集中全国中医的力量,搞定一个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或者乙肝等患病人数多的常见病,而不是去搞什么罕见的疑难杂症,或者什么上火,湿热等不痛不痒的小病。

只要搞定一个,全世界都服了。

如果集全国中医之力,连一个都搞不定,那就完蛋了。。。。

家园 中医支持者们会说他们已经搞定了疟疾……还拿了炸药奖……
家园 呵呵,这种说法争议太大

不是中医搞出来的,最多跟中药沾一点边。

换言之,不够硬!

家园 中医的评价标准就是患者传出来的口碑

现实中的哪个中医门庭如市,也基本上是一个患者被治好了,然后介绍别人去找那个中医看病,患者的评价当然就是主观的,即使是成百上千个患者,那也是成百上千个主观。

但患者就诊的数量总是现实存在的,所以评价一个中医的水平高低,只要看找他看病的患者多不多就行了,除了疗效,神马都是浮云。

如果一个医生的诊室里每天都有患者在排队,而反中医者却视而不见,坚持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因此不能说明中医可以治病,什么?病人多?那里心理作用嘛,病治好了?那本来就是不看医生也可以自愈的嘛,真的是把危重病治好了?那是撞大运嘛!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现实中能撞大运的中医那么少,并且那些名中医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万无一失地、一代代传承不坠地撞大运呢?

家园 你这就是说外行话了

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或者乙肝都是西医病名,这些病到中医那里还要辨证,看属于哪一种症型,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哪有不分症型就开方的中医?

中医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世上哪有无论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都可以通治的药方?如果有,那不叫中药,而应该叫仙丹才对。

家园 这个我理解

但症型不会无限多吧?

即使是最常见的50种,结果也足够硬,让反中医的人无话可说了。

家园 说个不好听的话,随便找几个托就能托出一个世家名医出来

依靠患者的评价推荐就如同网络票选一般地不靠谱。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名医多去了。胡万林不就是你所谓的每天有患者排队的大师?与其说是名医,不如说是神棍。当然,你们是不承认胡老师是中医的。医死了人,名医也就不名了,但绝大部分的“老中医”,虽然医不好多少,好歹也没有医死几个,混上一段时间,把握一下舆论导向,得便处操作一下接受几个电视台专访,出个书什么的,也就成了专治疑难杂症的“名老中医”——《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张悟本不就是这么混出来的么?

但这也还没完。您大可以说,沙泥俱下,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得,咱这就又绕回来了,你说你这全靠主观判断的疗效,如何能排除这些个庸医神棍骗子大师呢?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依据,中医如何去芜存菁,再上杆头?

P.S.其实吧,你说这中医想要证据确凿地医死人,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开的方子里面都是一些和稀泥的药,如张大师那般似是而非地忽悠一下,医不好就是你的药熬得不好或者病人的饮食没有配合好,病故了那可与我无关;一不小心症状好转了,得,100%是因为吃了我开的药啊那是——下次记得给我多介绍几个病人!

再P.S.其实包括双盲试验在内的现代医学(或者你们所说的西医)评价体系所评价的本质上是医疗的手段、方法是否有效,方法对头了,庸医也能治好大部分的适应症;但对于中医来说,就只有主观上的评价医生是否了得,完全没有对用药或其它手段的评价方式,一味强调因人而异的结果是没有普适性的客观标准依据,采取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只有医生自己知道,而这种治疗方案是否可以普适性地推广,那就只有天晓得。仅仅依赖医生个人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说,想要取得整个体系上的进步,除非有个别天才出现,否则实在是不可能。

家园 汉字仅仅是写得丑不丑么?

汉字代表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医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当年如鲁迅之流都是连中医带汉字一起反的,而且如果二者只可选一的话,反中医者会宁愿只反汉字不反中医,而维护中医者也会宁愿只护汉字放弃中医,因为汉字是中医的思维载体,没有了汉字,也就不存在中医了。

关于煎蛋的比喻应该这样表述:

中医支持者认为煎蛋已经被吃了几千年(这是历史),大家都喜欢吃(这是主观判断),所以无须凭空质疑其能不能吃,而反中医者认为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不够客观嘛,必须要做双盲试验才有说服力,有的反对者则举例子说某人曾经一次食用二百个煎蛋结果被撑死了,某人一向喜欢吃煎蛋最近却被查出得了膀胱癌,某人一家喜欢吃煎蛋结果他一家六口有四个是色盲,有的反对者更是大义凛然地声称:“我从来不吃煎蛋!煎蛋是毒药,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现代社会早就应该抛弃它了!”

煎蛋支持者由于拿不出双盲试验的数据,又说不出煎蛋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客观评价,所以在辩论中明显处于下风,只得私下说:“咱们不同他们争,自己回家吃就行了!”

煎蛋反对者说:“不行,我们要彻底消灭煎蛋,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不得吃煎蛋!你们回家偷偷吃也不行,这是非法无证吃蛋……”

家园 说到这个小心感冒我想起了一个笑话

  荷兰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赫尔曼·约尔哈夫于1723年离开人世。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案头上有一本加封的书。这本书看上去非常精致,封皮上写着:“唯一深奥的秘诀在于医术。”

  大家如获至宝。很快,这本书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这天,前来参加拍卖的人很多,大家事前对此书早有风闻,所以此书拍卖一开始就叫价很高,人们争先恐后,拍卖价一抬再抬,而约尔哈夫的其他著作则被冷落一旁。最后,此书仍原封不动地以2万金币被一个富商买走。

  买主兴致勃勃地将书带回家,急不可耐地将书启封,迅速地又将书翻了一遍,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原来这本共有100页的书,居然99页全是空白纸,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留下了这位科学家的手迹:“注意保持头冷脚暖。这样,最知名的大夫也会变成穷光蛋。”

这样看来,三百年前中西医在这方面还是相通的, 我觉得这可以是对所谓战无不胜的经验科学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而且我确实是这样实践的, 无论冬夏我一惯喜欢穿着厚的登山鞋.

家园 扁鹊华佗的那个时代

欧洲的所谓医生不一样是望闻问切?

现在人家用上了显微镜, 你所钟爱的中医还是望闻问切, 还把显微镜下看见的那些小东西一个哂笑带过, 斥之为: 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我觉得这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就是抱残守缺.

反正是鸡同鸭讲, 您不用把我说的东西往心里去, 我也不会干涉任何真心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人, 就这样吧.

家园 我这想法有神棍嫌疑,看看就好~

另外,历史上第一位中医是继承 的谁?最早的五行、经络、元气的说 法是继承的谁?这些难道不是在先人 的基础上“发展”、“进步”处来的吗? 上千年前的医生可以创造这些新概 念,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只有继承的 份?我们没有任何可能比古人聪明 吗?

这个问题很好,到我以为还可以继续往深里问,第一个提出经络等概念的人是怎么观察到这些的?像不同经脉的颜色,五脏的颜色,什么味入什么脏,难道是靠臆想么?到底是如何观察到的?现在的中医能不能观察到?

我的猜测是:这些都是在禅定中内视的结果,你没有入定的能力,拿什么去发展新的理论?没了入定的能力,就是在诊断中,观察到的信息也少了七八成了。

我瞎猜的,别跟我一般见识~

家园 何必五十种?单寒与热这两种就够中医研究一辈子了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寒症可以用桂枝,可你敢确定你的诊断就是对的么?有的危重病人一派寒相,但却是真热假寒,你用热药马上就会要了他的命,这种场合下你敢轻易用吗?所以有的中医一辈子都没有用过桂枝,因为他拿不准,没自信!

有的一派热相,却是真寒假热,你用寒药同样会坏事。要让中医研究出一种“傻瓜方药”,然后什么人都能用,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医方药是对症的,而识症不可能是人人都会的,中医的本领中,识症就要占上一大半的。

家园 你是指青蒿素么?是常见中医粉拿这个贴金

网易有个专题,讲得很清楚

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

http://discovery.163.com/special/artemisinin/

部分摘录

1969年为研发抗疟疾药物,北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加入项目,屠呦呦任科研组长。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寻访老大夫总结实际经验等,汇总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声名远扬的青蒿。

在药物筛选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很差,甚至还不及胡椒有效。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是因为:对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中医典籍中所记载绝大多数为错谬,首先传统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没有任何抗疟作用。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实际上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

关键词(Tags): #青蒿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