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118:北京天梯 -- 本嘉明

共:💬31 🌺2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冬季山上涂绿漆,你懂的

所谓“绿色”,是因为常规火箭的化学发射药(固体或液体)有剧毒,成本昂贵而且有使用年限。比起来,水电当然很环保,适用领域广。

家园 我倒是更看好传统大炮一些,详细说说供你参考

原理就是德国的分段加速,相当于一个次口径的超级大炮。不同的地方火箭本身是通过永久磁悬浮的方式悬在炮管中的,并不和炮管有直接接触。这么做的考虑主要是避免对炮管和火箭本身的摩擦损耗。

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炮管基本是水平放置的,可以埋在地下,有一个很小的角度向上倾斜,出口露在地表。

这样发射出的火箭是切向的。虽然说只要速度足够高,即使切向也能最终飞入太空。但是这样有可能在大气层中的距离和时间就长了,对头部的烧蚀层要求就高了。

平着放的一个好处就是炮管可以做的更长,获得更高的初速。你那个炮管7公里,3马赫的速度。咱们弄个25公里,加速到10马赫好不好?或者索性更长,干到20马赫,一炮就直接上外太空了。

我看你的设想,速度是3到5马赫,打到平流层之上再用火箭接力加速进入太空,是考虑尽量避免在大气层中的烧蚀问题吧?如果直接加速到20马赫,烧蚀层的重量成本有多大,这个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我看你的设想是按照7个G的加速度来算的,这个是考虑载人的要求吧?我看不必这么麻烦,太空大炮不如弄成纯货运的,这样货物可以承受的加速度按照20到50G来估算,炮管的长度可以大大缩小。宇航员还是走传统火箭上去。

另外,我瞎捉摸这个,主要考虑的是和美帝争霸太空。

说起来未来的太空战,很可能跟最早的战列舰对战一样变成纯粹的大炮主义。谁的炮多、炮大,谁就赢。如果中国能够第一个在太空中建立第一个堡垒,拥有了能提供大量能源的核电站,大功率激光炮,电磁炮等武器,即使美帝发现了也急急忙忙造大炮往太空发射也没用。因为堡垒的部件只能一个一个的发射上来,进入太空还要拼接,未能完全展开的太空堡垒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只能是上来一个被干掉一个。

当中国能够独霸太空,那么会和美帝形成一种战略均势。就是美帝在海洋和大气层有优势,而中国在太空有优势。总体来说,还是中国的优势多一些。因为美帝的海空优势,在失去太空后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真到了灭国之战的地步,急红了眼可以直接拖一个小行星砸下去,什么他妈的、你妈的、他姥姥来了都防不住,你一颗氢弹的威力有多大?我一颗小行星就直接让你陆沉!

家园 你说得很好

不过路子有点亦正亦邪。开发太空,中国刚刚有点象样的起步,一定要定位在“和平利用”上,先不打别的主意。

美国、英国和苏联于1967年发起的《太空条约》,如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其中一项条款是禁止缔约国在地球轨道、月球、其他任何一个天体或空间站部署核武器或其他任何(可投掷于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对于太空垃圾和陨石对太空站的撞击危险,现在我只是局限在“设一个盾来抵挡”(当然面对特别大的陨石,就只能让太空站变轨闪避),而不考虑用束能武器击毁。

我觉得人类很可悲,把自己锁闭在地球上,争纷不已。如果能跨出去,殖民外太空,G2还争个屁啊?要争到火星上去争。

开发外太空的第一步,人类要开发月球。不是说月球上有多么宝贵的资源值得开发,而是跨向星辰大海的预演,必须的人力培训和装备试用。

而开发月球,用传统的老路子,阿波罗那一套,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找新路,用更高的效率来行动。“天梯”既然设想用电磁弹射来打,当然也可以用传统的“超级大炮”来打。或者说,搞电磁弹射遇到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了,就放弃,转用火药发射,一样能搞起来。

中国和欧洲(德法)很难有巨大的战略利益交集,这是地缘决定的,但如果中俄德法英,在“和平开发太空”上合作,战略层面的很多东西立刻就面貌一新了。

接下来说具体的。

1)磁悬浮虽好,但对于高速(2马赫以上)物体的运动,由于气流扰动,磁悬浮无法保证飞船不碰炮管内壁。所以我反复比较下来,仍然觉得用身管好于用敞开在空气中的滑轨,在身管里用“牵引铁块”牵引飞船,用“高斯枪”牵引铁块。这里就涉及你上篇说的“铁块融化”问题,这我已经想了一个办法,可以缓解。

2)炮管7--8公里,已经是“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行程的100倍,这其中涉及的工程困难和空气动力学疑难,不计其数。你说身管加到25公里,我看不大现实,这意味着出膛时10马赫,至少炮口必然炸裂,附近方圆10公里内的人群都震聋,要多少电能?咱们毕竟不是做个大号的对撞机。

3)“铅笔”起飞肯定是纯货运,但所运的货物和“铅笔”自备仪表,也要温柔对待。所以我的整体设计,是:飞船最大自重(含货物)不超过6吨,离膛速度不超过3马赫(缩微版例外),冲到平流层时,电磁弹射赋加的动能基本耗尽,此时开启火箭发动机,再爬高到360公里处的太空站,其中一部分“铅笔”在太空站续加燃料后,直接飞往月球了,当然这一段路程好飞多了;而且不载人,也不赶时间。

4)未来的争霸,必然就是争太空。对中美两国人民最好的争法,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定个条约,太空那么大,你往东走我往西寻,看谁运道好。但第一步,两边都只能去月球练手,所以谁争得月球的先机,是一个阶段性的关键。我们现在议的,就是中国如何在这一阶段,弯道超车。如果这一设想实现,凭中国的年发电能力,全体人民艰苦点,限限电,一年打300个“铅笔”,肯定没有问题,这就完全夺到先手了。

家园 炮管要抽真空的,还有我对太空竞争的看法

忘记说一个细节了,炮管里发射前要抽真空的。一个是避免炮弹在炮管里就过热,还有一个是减少你说的对炮管的冲击。气流对磁悬浮的扰动倒是没想到过,真空应该也能解决吧。

炮管加到25公里,增加的工程困难确实难以想象。地壳的变动,包括地球本身的曲率都会有影响,更不用说炮弹以20马赫的速度在炮管内运动对炮管的冲击和烧蚀。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很多困难甚至都想象不到。提出大炮来正如你所说的“或者说,搞电磁弹射遇到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了,就放弃,转用火药发射,一样能搞起来。”。你提到可以缓解铁块融化的方案,愿闻其详?

再说说我对太空竞争的看法。

本兄你宅心仁厚,对人类看法乐观,从你说的那个海水淡化就看得出啦。我就很黑暗了,相信唯一的和平,就是必须以实力为后盾的和平。即使没有能够战胜对手的实力,至少也要有确保相互毁灭的实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正义可言。唯一的真理是实力。陈毅外长的话应该反过来说,我们胜利了,所以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哪儿?萨达姆最终还是给吊死了吧。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说炸就给炸了吧?美帝就一个我搞错了,连个道歉都没有。美帝当然不用道歉,就是炸了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说搞错了是给你个台阶下,你下不下?

今年正好甲午120年。从120年前开始,只要中国要改革,要发展,日本就过来打一顿,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而日本则靠着吸中国的血发展壮大。现在中国正好又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日本会怎么办呢?我们能够把对和平的希望,寄托于“打疼你我们好和谈”的奇葩逻辑上吗?

现在美帝搞的TMD,NMD,还有隐形战机、无人战机、战场机器人什么的,目的就一个,只有我打你的,没有你打我的。其实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现在中国开始暴兵了,美国会允许一个国家超过他军事实力的50%吗?我不知道。

所以我对太空竞争的设想一开始就是立足于“争霸”上的。所以我觉得你那个用炮弹当外墙的太空站都不够,应该直接拖一个小行星来,把内部挖空改造成太空军事堡垒。小行星的外壁,应该足够抵挡大多数的攻击。然后就宣布太空为我一家所有,谁上来就削谁。当中国的太空船拖着小行星在太空转来转去,准备随时把一个国家变成第三个亚特兰蒂斯的时候,全世界的舆论都会闭嘴的。

那时,美帝依然有可以毁灭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氢弹,而中国也拥有可以毁灭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陨石咒,我们就终于可以坐下来,说,让我们谈谈和平的事情吧?

家园 这更不科学了,

又发财了.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求助】电磁弹射和磁悬浮列车原理是不是差不多?

如果是的话,这两个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哪位高手给科普一下?多谢了!

家园 茗谈118-4

(一)

据美国防务技术网(Defensetech,DT)2014年1月16日报道 美国海军的“电磁导轨炮(electromagnetic rail gun)”项目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在1月15日的“海军水面战联盟年会”上,美海军介绍了电磁导轨炮项目的进展情况。

外链出处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负责人马修-库伦德少将(Matthew Klunder, Chief of Naval Research)介绍称,导轨炮项目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原型机研发阶段),已经研制了2套导轨炮系统原型机,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海军及工业部门将测试在一分钟内进行连射。库伦德对即将在白沙靶场(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进行导轨炮8连射测试结果充满信心。

导轨炮是一种远程、高能、多任务的武器,射速可达常规舰炮的3倍。其射程可达100英里(约160公里)以上,以舰船上的电能为动力,利用电磁力(洛仑兹力)沿导轨将弹头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发射出去。海军官员称这是一种不太昂贵、具有高杀伤力和远程打击能力的攻击性武器。美国海军已在弗吉尼亚州达尔格林的海军水面作战中心(the 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in Dahlgren)对电磁导轨炮进行测试,预计将于2016年装备上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Dahlgren实验室里的导轨炮。

这2套导轨炮系统原型机是非常不同的,一套是“通用原子公司”承接的“Blitzer”项目,较为轻便,将来会用于车载项目(“通用原子”是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的供应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二套也就是现在海军在谈论的,是由BAE于2006年3月承接的“32 MJ Laboratory Launcher”项目,预计安装于下一代重驱逐舰DDG1000的“导轨舰炮”系统,这一套威力要比Blitzer强大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由于技术要求高而没能赶上DDG1000的首舰安装,但项目进展还算顺利,因此美国海军有信心在2016年在某艘DDG1000上试装首门32兆焦耳试验炮。这种导轨舰炮的弹丸重23磅(约10.43千克),从电磁导轨上发射,也可从海军127毫米甚至155毫米火炮系统发射。美国海军希望最终把电磁轨道炮的单次发射能量提高到64兆焦耳(64MJ),射程提升至200海里(当然实心炮弹的质量就可以比现有BAE的32MJ项目大很多)。但由于64MJ单次发射所需电流达到惊人的600万安培,因此或许要在多年以后才能设计出产生如此强大电流的电容器,或找到新材料设计出每次发射炮弹后不会被炸成碎片的发射身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目前导轨炮采用指令制导,但在未来可能发展成自导式。除了在射程和毁伤力方面的优势,导轨炮还是一种相对廉价的海军火炮项目,每发射一枚炮弹的成本约25000美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电磁导轨炮使用时发热情况严重,需要有良好的冷却技术支持。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对多个冷却系统设计进行评估。

(二)

BAE的电磁舰炮,像榴弹炮一样仰射的话,初速可达7.5马赫,爬高到152公里高(50万英尺),弹丸动能耗尽,然后下降,再入大气层。由于高音飚得高,因此落到地面时,还能保持5马赫的高速度,因此弹丸虽小(10公斤),打击力还是很惊人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前一门舰炮是电磁炮,后一门是155MM传统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传统的155MM舰炮,如美国的Advanced Gun System(就是现在装在朱姆沃特舰上的舰炮,将来要给导轨炮让路的),每分钟可以发射10发,每枚炮弹(药柱加弹丸)总重102公斤(实际上弹头是枚火箭,里头光战斗部装药就有11公斤)。

电磁炮这个离膛初速,已经是传统舰炮的3倍左右,因此换来的好处,一是弹丸可以大大缩小到现在这个个头,二是不必携带笨重又危险的传统发射药柱(现在朱姆沃特舰上储藏有约1000发常规药柱)。当然,电磁炮32兆焦(32MJ)的能量要求,也是很惊人的,毕竟福特号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最大弹射功率也就是122兆焦,已经需要2座新式核反应堆(发电量为尼米兹级航母的3倍)+4座巨大的发电机组(每组能发电100兆焦)来支持,才能保证每45秒充满一次电(即弹射间隔时间45秒)。DDG1000排水量仅1.45万吨,燃气轮机动力,靠新设计的“整体电力系统(IPS)”,全舰最大发电功率可达到78兆瓦,已经超过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负荷。

外链出处

其实这个功率要求,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巨大。福特级航母配置4条电磁弹射道,每天的极限出击率(飞机弹射架数)由尼米兹级的160架次提高到了220架次。而尼米兹级使用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其能量转换效率仅6%,可见满负荷运转,弹射160架次的话,要消耗多少能源------也就是核动力,挥霍得起。

福特级的220架次出击率,是由电磁弹射道保障的,而电磁弹射道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0%。

(三)

如果我们在“北京天梯”项目里涉及的“铅笔”飞船,全重近5吨,电磁弹射的初速约800米/秒,那么每弹射一艘“铅笔”飞船所需要的能量,相当于福特级航母上弹射50架次25吨级的战斗机,或DDG-1000驱逐舰上的BAE电磁导轨舰炮发射200发炮弹。可见这个能量总额,是可以接受的,况且是民用项目,没有占地面积/机动性等限制。工程的难点在于:

第一,同样的电能,电磁弹射是分50次用掉,而“北京天梯”则要一次用掉,对于强迫储能装置的要求高得多。

第二,航母电磁弹射器的轨道长度在100米以内,而“北京天梯”的发射管道长度达8公里,连接件的摩擦是个难题。

第三,BAE电磁导轨炮能够打出比“北京天梯”高得多的初速(近2500米/秒),但弹丸质量要小得多。

第四,传统化学炸药大炮(如古斯塔夫大炮)可以把7吨的弹丸打出820米/秒的初速,但弹丸内部是简单的传统结构,经得起高G加速,不像“铅笔”飞船配备有火箭发动机/飞控/导航仪等精密设备。

外链出处

家园 西南天梯

中国日报亚太分社报道:西南交通大学科研人员于2014年5月14日称,现已搭建全球首个“真空管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原型测试平台”。西南交大希望真空环境能减少空气对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阻力。

理论上,该项技术将让列车时速达到2900公里。传统客运列车的每列总重在700吨以上,即便改为轻便型短列,至少也要上百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这个大概是个模型照片

要不然2000多公里时速,照相片上那个弯道半径, 怎么也过不去吧。

家园 混经费拨款的成分居多吧

我看不大能当真。

至少作为火车,跑这么快是没多少实用价值的;况且要实用化,技术难度太大。

但这个研究课题的副产品就多了,这就是弹丸抛射嘛。

家园 从剑到犁

四年前我欠“骨头龙”河友一个回答,现在继续讨论。

当时我设想的“北京天梯”是纯轨道炮,跟航母上的电磁弹射一样,用洛伦兹力牵引一个“滑动铁块”,用铁块拉动“铅笔”,匀速加速。但越到后来,速度越快,这个“铁块”不论是何种材料做的,都会因为摩擦热能而融化。当时我想到一个办法,但没有说,现在既然美国轨道炮下马,中国轨道炮下舰,就可以说了。

这个办法就是“接力”,在第一块滑块到达危险高温前,像接力赛跑一样,交棒给下个滑块。目前看中国电磁炮,估计是炮弹开始移动的前半段,用了磁悬浮(其实是线圈炮),优点是效率高,工艺要求低,实用经验丰富(磁悬浮列车投运N年了),没有炮管内壁烧蚀问题;缺点是结构上叠床架屋,重量大,控制系统复杂,不过此时弹丸速度相对低,所以影响不算大。第二段才是轨道加速,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用物理连接刚性控制弹丸的运动路线,这时弹丸已经具备相当高的速度,加速效率比从静止开始要来得高,烧蚀有,但程度也比全轨道炮要轻。

这门电磁炮的炮管,总长大约15米,在这么短的距离内,把弹丸以6万个G以上的加速度完成加速,高速射出。如果是用于航天发射,我们可以把轨道造得长一些(比如近10公里),在这么长一段距离上均匀加速,把5吨左右的货运飞船打到4倍音速出膛,理论上还是可以的,但在“轨道加速段”,仍然需要多个滑块接力牵引。

滑轨造得这么长,其实是迁就货船里的精密设备。货船依靠出膛时的初速,可以跑到平流层,此时动能耗尽,必须用自备火箭继续向上飞,去和“天宫”接头。如果是一长段滑轨,柔和加速,到头来出膛是4倍音速,目前能飞4马赫的战斗机也有,机上那么多设备都能正常运转,可见这个速度不会对现代航电和火箭发动机设备造成损害。

而且轨道炮有个优点,因为滑轨是笔直的,所以它只对弹丸(无人飞船)的总重量和直径有限制,对飞船的船身长度没有苛刻要求,按配送货物特点,可以发射长一点的飞船,也可以发射短一点的飞船。

电磁炮的研究,有个特点,就是不论发展到发射功率的哪个层次阶段,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军民用途,一点都不浪费投资。

说回如今这门电磁炮,就要说到未来的“万能舰”,目前看,最大可能是055的改型当万能舰的平台。但我的建议,是借鉴当年美国的“埃塞克斯护航航母”,建造全通甲板的“(两栖攻击型)万能舰”,在舰右舷舰岛前后,各设置2个炮塔,每个炮塔里可以是一门大功率电磁炮,或者2门中功率电磁炮。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因为首先,电磁炮(以及以后的激光炮等其他束能武器)都是新事物,投入实用时才会发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此时船体内有足够空间冗余,就好补救得多,无非是加各种外挂。其次,“全电推进”是个好东西,但要建立在最基本的物理准则上,肚里有粮心里不慌,必须要有足够的总发电功率,太精打细算的话,遇到突发困难转不过弯子来。理论上055的动力系统可以满足1-2门电磁炮发射时的电力消耗,但开炮时肯定会牺牲其他部门的动力分配,比如不得不减速。两攻舰比起1.4万吨的055,那块头要大得多了。第三,储能装置要可靠好用,占地儿大是免不了的,造得粗笨点就粗笨点,瓷实嘛。

那么“(两栖攻击型)万能舰”装什么载机呢?我的建议,就是装电磁弹射+电磁阻拦,然后上FC-31,也就是起降跑道合一,用的时候麻烦点,把其他直升机都赶到“002伴随舰”上就成,在斜角降落跑道设计出来前,航母也就那么用的。因为中国海军对于下一代舰载机,比较明确了,用歼-20改型(可能缩小一圈)。这么一来FC-31就尴尬了,不如用在两攻舰上,算有个归宿。这样的万能舰,4门巨炮或者8门中炮,外加12架FC-31H,一艘可以力克日本“2个88舰队+1艘配F-35B的直升机航母”,而且电磁炮也可以防空反导,基本上像青霉素杀菌一样,方圆一千公里,所有别国的反潜机,弹道导弹,加油机,预警机等等,都不能飞起来了,空域都干干净净了,此为“禁飞神器”也。至于说那么多门炮对于陆地攻击的效果,我们都不好意思多提了,反正开进濑户内海灭几个都市圈已经很容易了。

通宝推:mezhan,北纬42度,
家园 一个小建议

世界局势发展到今天,以中俄为一方,以美日为另一方,互相有某种碰撞,已经不可避免。碰撞的方式可能是冷战,也可能是局部热战(白手套战争),甚至是大国亲自下场子(毕竟某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这几国之外,德法,英国,朝鲜半岛地方政权,印度,土耳其等等,是双方要尽量争取的对象------即便没有争取到自己一边,不要站到对面就好。

时不我待,我的建议是“拔苗助长”,先造一艘“试验先导舰”。这艘“试验先导舰”,是满载近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常规动力,全电综合管理,电磁弹射一道,蒸汽弹射一道,电磁阻拦,32MJ级别的电磁炮炮台2--4座。

一般的铁律,造新舰时,新科技不能超过30%,否则该舰的战斗力可靠性很难保证。但这是“试验先导舰”,其价值并不在于作战,而是集中/平行验证多个革命性的子系统,把新技术都堆砌上去,抢时间,以确保接下来各大型项目的稳妥成功。

这艘舰主要验证几个重大项目:

1)常规动力,全电管理,在3万吨以上的单舰体中运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个舰都不过关的话,怎么上6万吨的舰?

2)舰载预警机的实战效能。有弹射有阻拦,你就使劲试飞,也不干扰现役舰的正常训练进度(预警机要弹射,不能上辽宁舰和新国产航母试用)。

3)最终确认电磁弹射的实用性。我一直怀疑电弹,性能上讲,虽说纸上谈兵比蒸弹好太多,但海洋环境是极其严酷复杂的,不在高海况里摔打过,没经历“近炸测试”,电弹到底娇气不娇气,不大好说啊。蒸弹虽然老土,震它个七荤八素,爬起来拍拍灰还是能上的。

4)检验电磁拦阻。这次福特舰暴露的问题之一,就是“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系统,在电力上无法实现热隔离”,听上去是说无法互相独立地/平行地工作,一个要启动另一个就得靠边让路。这在中国版里有没有类似问题,要实践来检验。

5)未来大舰的电磁兼容问题。不要老在武汉搭积木,那个到底不是海上真实环境,你们不愿意出差下海就明说。

6)即便各系统都过关了,拉出去,在远海进行连续6—10天的高强度演练(模拟作战环境),全面考验设备的耐用性,自携带物资的搭配合理性,各战位人员配置的冗余度,管损部门的连续作战耐力,长时间反潜作战的耐受力,等等。这些方面,我们从苏式航母的教程里是学不到的,因为苏联红海军当年也没有正儿八经用航母实战过。这么泼辣地试,极限演练,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设计尽可能周到的设备,也可能在实用中遇到意料之外的工况,突破原设计的极限。如果放在辽宁舰和后续国产滑跃航母上这么练,练出事故,那就不大好看了,政治上有影响了,扰乱战备值班了。放在小一号的“试验先导舰”上练手,就敢了。这个不试的话,平时不流汗,战时就要多流血了。

7)电磁炮。美军遇到的问题很实际:动能32MJ的电磁炮,打击能力与155MM口径的新式火炸药舰炮类似,似乎没必要搞。动能64MJ的电磁炮威力倒是大了,但加速度太大,炮弹里的精密制导设备受不了,而且炮管寿命太短。我认为中国的弹丸内制导设备技术,能达到BAE今天给美军搞的水平都有点难,不如利用传统火炮的成熟战术,以集群火力取胜,就是一舰上配4-6门,甚至8门32MJ级别的电磁炮,集火射击,这就需要远远大于055船体的平台了,因为强制储能装置太庞大了,对船舶动力设备的功率要求也翻好几倍了。而且电磁炮的功能很多,防空反潜都行,炮多了,各炮分头使用,可以同时兼顾多任务,攻防兼备,不但保护本舰,也为整个舰队撑伞。

8)火炮群如此强大,就需要有低成本的“校射无人机”,随时撒出去,被打掉也无所谓。两栖舰的平通甲板够大,可以任意试用/回收。

9)试验“海基中段反导系统”。

这样一艘舰,虽说有4万吨,加了这么多设备(弹射就有两套不同的机制),随舰的科研/测试设备,随船军工企业人员,零件加工中心,储能装置备份,这杂七杂八一堆砌,机库也占了一半了。好在试飞的以预警机和直升机为主,飞机数量不多,不是作为战斗部队要求载机全要素配置。整艘舰就是下金蛋的老母鸡,目标就是一个:下一个是一个,抓紧时间交出尽可能多的成熟子系统,供其他战备项目瓜分采用,尽早形成真实的战斗力。

通宝推:夏侯,
家园 7年前我预测的建设中国空间站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名义GDP要达到美国的1.5倍。

现在看起来,当时这样想过于谨慎保守了。今天句能投入使用第一座中国空间站的原因有几个:

一,中国的航天事业一路走得比较顺。其实这中间稍有一个顿挫,可能就要额外多花十年,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福气托着。

二,中国的空间站,目前的规模还远远小于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所以对应的始建成本和每年维持成本,还没有爆发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没有构成太重的负担。而反过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空间站还太小(只解决了有无),不能做大的科学研究项目。等到中国的空间站达到今天的”国际空间站“的规模,中国必须有今天美国GDP的1.5倍作为支撑。

三,既然未来可期,如何变革性地用”蚂蚁搬山“的办法,用”(发射日期)班车化“的”铅笔小货船“,解决”物资上传“这个最基础的需求,就比较紧迫,而且这个技术,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技术。

四,”班车化“还有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设备升级。比如每周一班,每班送上去3吨物资,要远远好过每年打一次大火箭送100来吨上去(风险也小很多)。按现在电子产品的升级速度,普遍3-6个月可以升级一次。哪个部件刚升级完,就搭最近一班班车趁热送上去,第一时间替换掉旧款。别看这一点点”just in time"的改善,说不定正好救急,接下来遇到个特情,新设备就顶住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这个估计难度不小

科工的羽舟、轻舟都是电磁弹射火箭,前者是电推/电泵火箭,后者是传统液体火箭。然而2017年立项时预计2020年前能完成验证系统,然而现在都2021年了还是没有消息,反而发生同系列的快舟11发射接连失败。也不知道是科工不行还是技术上真的有难度。

不过据说某些火箭炮用到了电磁弹射,当然这个肯定规模小了很多。

家园 二十年内高能激光武器将宣告绝大多数洲际导弹无效

实际上祝融号已经演绎了一下,上面携带了一个峰值功率100万瓦的激光器,气化岩石,获取气象色谱。

换个瞄准系统,它不是激光武器是什么呢?

通宝推:楚天,didae,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