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发展目标的观察与思考(一)长期经济增长原理 -- 陈经
俺家在沈阳,2000年正好搬家装修,都是南方的
很多技术工人被裁员,很容易找到了工作,待遇大多不错,说明经济发展了。
从商务部今天吹风的消息看,今年出口的情况也不会好。再加上控制三公和反腐的关系,消费也不会好。房价就算不崩盘但大家基本都是观望,所以房地产行业看起来也不会贡献太多增长。
三驾马车一起减速,近几年国内经济的低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从好的方面说,没补药吃了,能逼着你去锻炼身体练内功,也算是好事一件。从坏的方面想,就没底了。
地图开疆从来也没有成为什么要去照着做的政治方针。而美国人是真的去做了。
光头的雄心壮志?但是这个人只是说说而已,一生都在准备。
至于偏师,其实朝鲜战争时美国人也没有出全力。以当时美国人的国力,主动挑衅还能打成平手全身而退已经是可以了。
非要同意一种漏洞百出的观点当然有被洗脑的嫌疑,当然,也可能是想去洗别人的脑。
反对你的观点也是我的权利,也请你尊重。当然,你也可以反对我的观点。
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南沙海战就是邓主持中央时期发生的,并且也都取得了胜利,这样能让你血液里的战争基因消停一会儿了吗?
你看,又来了。又开始颠倒黑白了。
越南能跟唐朝时期的突厥比吗?你就是想为邓评功摆好也不应该举这个例子啊。
邓派典型的选择性失忆症。为啥呢?因为越南就是在处于“文革浩劫”时期的中国军队的帮助下才能打赢美国的。
最绝的是,你为了替邓小平说好话居然能够说出“当时的越南军队不管武器还是士气都要优于刚刚经历文革浩劫的中国军队”的话来,看来你真是被洗脑了。因为只要稍有点常识的人就不会这样说。
我的上帝!建国之功还不够大啊?是不是应该提醒你,周武王建国之后也只活了几年而已啊?
打过仗不代表不胆小。按照你的说法贝当还不是卖国贼了呢。
当然了,像你这种温室里的花朵对对邓小平那是不敢绝对维护的。可是对于毛泽东,那就是时时刻刻在想尽办法贬低。比方说那个“更”。
第三,歼八的中美合作计划并没有什么问题,中国技术不行当然要和外国合作。既然在你眼里,跟外国合作研制军事装备是不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请你解释建国初期我国大规模引进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是否也是“不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切看眼前利益”?
是啊,所以就要把自己的空军老底全都透露给美国人是不是啊?你的逻辑真是奇特。
说得好。既然如此你肯定也承认有钱并不代表领导人的水平高了?这就可以了。
是啊,所以某些人吹得震天响的“xxxxxxxx制度”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自我大脸还不自知。你那个“更”是怎么回事?
你还敢提历史事实啊?你都把越南和唐太宗时代的突厥相提并论了啊。
我也请你不要嘴里说“历史事实”,但是行动上却在玩把越南和唐太宗时代的突厥相提并论的把戏。
你承认军队经商是错的就行了。我没有否定邓小平,只不过是指出了他的错误而已。
一个国家必须要重视国防的,尤其是像中国这种大国。牺牲国防(甚至将自己的空军老底都透漏给美国人)来换钱,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不可能是什么政治家,只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政客。
前三十年的经济一样发展了,但也一样没有忽视国防,所以你的话纯粹是在给邓的失误找借口。
其实说白了,你根本就不认为邓的这个决策是错的。为啥?名义上你说是“弯路”,接下来你就又说是“必须”,实际上你这是在自己打你自己的脸。
我的天哪,我什么时候说过“只有付出代价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这个话题”,我说的不是这个啊。不要把不是我的观点强加给我啊。
如果你很不幸地付出了代价,很遗憾,我的长辈们也付出了代价,他们仍然是支持朱的改革的。就我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观点来看,大部分是支持朱的改革的。所以我跟你的分歧事实上是由彼此生活轨迹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根本无解。
错了,是因为立场决定的。
学生?复旦的学生还为杀人犯求情呢!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
请数一下破产资本家和工人谁的人数多?将多数人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利益相提并论还不能证明你的立场吗?
呵呵,请查一下晋王下台的罪名。
另外,自从当今天子登上储位以来,你什么时候见过太子妃登台演出啊?你知道避嫌吗?
而且,你应该查一下刑法。不要总是想当然。封建时代的法律有很多是有道理的。
其实,德国并没有勒紧裤腰带。所以这个例子你找错了。
日本可是霸占中国的东北为本国人找出路的。勒裤腰带那是快完蛋的时候。
至于韩国的朴正熙,不了解。没法说。不过,如果他真是这样一个人,朴槿惠凭什么当总统?
另外,你是想为某人说好话吧?可是你把这几个根本就没有好下场的人摆出来是怎么回事?
只有被洗脑的和想去洗别人的脑的人才会说世界一片光明
任何一个落后的国家,要想赶上先进的国家,都要经历这个痛苦的追赶期和蜕变期,指望谁都不受伤,谁都不得罪,谁都不牺牲,就能轻松超过别人一百多年积累起来的优势,那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那么你那个抬高后三十年贬低前三十年的“更”是怎么回事?
第十一,中国在经历朱的改革之后获得了高速增长,这不是我的预设,这是过去二十年发生的事实,而“不搞朱的那一套,中国也能获得高速增长”,这一点才是红果果的预设陷阱。
“你还别说,前三十年的增长还真比后三十年高。”
请你拿出可靠的证据来。顺带一提,现代经济增长的标准是GDP,这不是我说的,这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下面是我的证据。
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前(1953-1977年):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6.4%;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5.9%;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5%;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7.2%。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3):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5.5%;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9.8%;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1%;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1.6%。
最后,我仔细审视了我之前的发言,没有发现一条是在“对前三十年各种无底线的黑化”,或者你帮我找出来,我可以在大家面前为这种言论正式道歉。
再最后,我只是列举了除了下岗工人之外的其他付出代价的社会群体,比如资本家学生而已,并进一步声明大部分国民都付出了代价,为何在你眼中就成了“对后三十年各种毫无底线的吹嘘,甚至连工人下岗全家自杀都要美化”?
新中国是1953年建国吗?你看,你这不是在赤裸裸歪曲历史事实嘛?
现在应是世界第一了吧。可惜了,给卖了。
十多年前,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之前,东北人真的没有几个去建筑工地干活的,干活的大多是河南人,在东北的一些城市,河南安阳建筑公司那是大大有名的。
另外,在很多东北城市,十多年前,很多行业基本都是南方人垄断的,比如卖眼镜的,绝对是暴利行业,也没有多高的门槛,但就是没有多少东北人干。
还有,直到现在,东北市场上的一些商品,比如最常见的塑料盆,还是江浙、福建等地生产的居多。要说这玩意既不是高科技,东北又不缺原料和市场,但就是没人干,奇怪吧?
2004年左右,有本书叫《东北咋整》,当时东北很多地方的领导要求干部看,这本书的确反映了东北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你有兴趣也可以找来看看。
经济建设的确是比前三十年“更”好。证据就是我列举的增长率。
此外你斤斤计较于1953年,并且认为我歪曲历史。如果你认为加上了三年的数据就能改变三十年的对比结果,那就按照你的臆想来理解好了。
另外,我给了证据,你的呢?我不希望跟一个只会给别人的劳动成果挑刺的人进行无意义地对质,因为挑刺的人永远不需要付出劳动。
越南战胜美国并不只是依靠了中国的帮助,苏联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提供了大量援助。此外,中国仅仅支援了战争物资以及部分参谋人员,并未派遣成建制的部队参战。所以,和中国军队直接参战的朝鲜战争不同,越南军队打赢美国不能反映文革中的中国军队的实际战斗力。
中越战争双方火力配备对比
步兵班装备——
解放军1个班:56式冲锋枪3支、56式半自动步枪4支、56式班用轻机枪1挺;
越军1个班:自动步枪或冲锋枪6支、班用轻机枪1挺、美式M79型40榴弹发射器1具、B40/B41火箭筒1具,如果不满员,减少冲锋枪。
步兵连装备——
解放军1个连:冲锋枪约30-33支、半自动步枪约37-40支、轻机枪9挺、40火箭筒6具;
越军1个连:自动步枪64支、轻机枪9挺、重机枪2挺、美式M79型40榴弹发射器9具、B40/B41火箭筒9具。
步兵营装备——
解放军1个营:冲锋枪约90-100支、半自动步枪约110-130支、轻机枪27挺、重机枪9挺、40火箭筒18具;
越军1个营:自动步枪235支、轻机枪27挺、重机枪6挺、12.7毫米高射机枪2挺、美式M79型40榴弹发射器27具、B40/B41火箭筒27具。
可以看出,在班、连、营的火力构成上,越军全面强于解放军。
这就是我跟你的区别,你一直在用所谓的“常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有说服力的证据。而我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观点,都会花费数倍于此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我会列举数据和事实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也希望你不要信口开河。
有关越南军队和突厥军队的对比,抱歉,这已经超出我的实际能力了,必须要历史大神来给出答案,不过既然你言之凿凿地声称越南不如突厥,想必是做了翔实的调查研究,能请你不吝公布下你的详细成果吗?
余下的争论也没有必要进行下去,因为你对待自己的观点缺乏起码的诚意,清者自清,理性思考者自然能判断你我双方谁更态度认真,谁更有说服力。
最后我再澄清一下我对于前三十年以及对于毛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不如后三十年,同时毛搞经济建设的能力也不如邓。以上观点仅限于经济领域,所以请你不要像前面一样试图把水搅浑,将此范围之外的东西,比如对外战争啦,投靠美国啦之类的扯进来。
这个帖子最开始本来就是在讨论经济发展,为了你的胡搅蛮缠不得不衍生出后面一些杂七杂八的内容,实在是不胜其扰。
其实武汉工业潜力非常大,2002年左右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联合国某物资采购机构评价武汉工商实力,非常多的产品都能在武汉生产出来,但由于人才、技术、市场、资金各个要素不匹配,不能形成集聚发展力量形成产业集群。先天条件不足需要后天投入来补充,但2006年前都有国家投资不足形成“中部塌陷”的问题(对比湖南)。
至于武汉民风彪悍,我觉得不是关键。
所以这个“更”不能说明前30年发展慢。
宝推没商量。
如果说经济危机那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