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GDP的一些感言 -- 梅轩济
你这里对计划经济采用了你自己的定义!有多少人采用了你这个定义??
陈经的文章,所有的都是鼓吹的投资投资,再投资。我昨天就想写,但实在没时间长时间思考组织语言。
陈经是什么行业的?四w亿的投资就是有产阶级和富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低产阶级的抢劫,赤裸裸的抢劫。这是资产的盛宴,陈经就是想重复这样的盛宴。如此而已。
一针见血的指出当今的本质。
09年公开的说法,保增长就是保就业。
一条好路,挖开重铺。财富没有增加,反而因消耗了原材料而有减少,但GDP增加。
这事情的意义在于,1、把路挖开的人和铺好的人都得到了就业机会。2、这里面也存在大量腐败的机会,也就是权力操控的财富转移。
失业率越高,社会稳定程度就越低。社会稳定程度低,又会咋样?政府更换的可能性增加。
GDP增加,既增加了政府的稳定性,又增加政府权力部门的财富转移机会。所以,抛开经济学的道理,从做人的道理来说,谁屁股坐在这个政府位置,开出的药方必然是保GDP增长。
政府投资难道没有“创造财富”?你就只看到你家门口的水泥路和公园,没看到全国的高铁水坝大桥?
你也知道中国的存量不足,不靠投资,怎么增加存量?就因为政府投资中存在贪腐,就能把政府投资中创造财富的因素完全忽略掉,直接将其定义为“财富转移”?
至于他的定义正确与否,他是从来不需要证据的推导的.
反正我看他任何一篇帖子,其中都是先下几个定义,然后就是一通喷。然而他下的定义正确的有多少呢?那就天晓得了。
财富转移大于财富创造,除去罗列的几条表象,还有任何有效论证吗?如果没有,大抵也可以归入层主定义的现象派经济学了。
层主的不少文章都不错。但是这篇,基本上更多是抒情吧。也获得了那么多花,大概这就是层主自己说的“名声地位”的影响了。
如果用实例来说明,就更加有说服力。
我从没有看到过,他不过是不断抛出一些迎合某些人的定义.
他的文章套路.
因为A是B,所以得出结论C.
“中国现在的投资,大部分已经是财富转移”这样的观点如果证实了,那不用讨论任何经济学流派了,经济肯定没有实际增长,问题是你得证明你的观点啊,不然你也是现象学派,只不过你眼中看到的现象和陈经先生的不同而已。
反而你列举的现象很难支撑你的文中罗列的那些惊世骇俗的结论。
“即使不考虑中国和美国的进出口问题,只是根据存量,换量,增量来分析,也是中国经济的水分多,而美国的水分少”(这个逻辑太奇葩了,增量就是水分?存量就水分少?)
“政府投资,导致的财富转移,在中国还有另一个好处,就如给公务员加薪”
“借钱给美国消费,增加了国内的消费能力”
“无论任何国家,政府投资都是效率低下”(谁和谁比效率低下?在何时何地投资?)
总之,此文开头看起来还有理有据的,后面就像是开始泄愤了。可能层主的意思只有一句话:陈经先生太乐观了。
特别是进入统计范畴的经济活动规模,也就是交了税的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中性名词。
而财富的积累,财富的积累和GDP是正相关, 但不是线性相关的。
明朝清朝时候的GDP实际上是很低的,国力很弱。特别是清朝国力当不得世界第一, 一是因为经济活动没有进入统计范畴,二是财富的积累需要扣除当期消耗。 人均GDP减掉人均消耗,没有什么剩余, 因此积累的财富也就很少。
就像我举的那个挖路的例子。路还是那条路,挖开铺好却消耗了原材料、人工等,社会财富应该是下降才对。
再比如,军火。造一大堆地雷、炮弹,GDP是增加了,可财富算增加吗。要是炮弹炸坏了建筑、物资,社会财富算减少才对吧。
有些GDP是破坏性的,所以才要调结构。
一条好路,挖开重铺,真实社会里面你的那种情况可能出现吗?任何当权者都不会做这样明显的蠢事,让政敌抓住。即使有,也是原来那条路有某些问题, 否则那么多路,为什么偏偏修这一条?所以即使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往往也是一种财富的累积, 不过正面意义比较小而已。
军火,造就是人类安全感,电影,造就的是人类的愉快感, 他们都不能看成是无用的东西。即使满足人类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也有大部分是重视人类情感的。衣服要名牌,吃饭要最美味的, 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但都是实在的GDP。
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社会制造的大部分GDP都不会累积起来成为物质财富,美国等发达国家尤其如此。中国人省吃俭用,反而累积起来的财富要多。所以要是比较中美两国的物质财富,我看好中国会略胜一筹。
但是,发达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就是因为人家“挥霍”得起, 或者反过来说,经济活动的目的本来就是让人类愉快起来,而不是温饱。如果调结构调到最后是让人愉快感变少,硬东西变多,我看是背道而驰。
对于中国目前的GDP,我的看法和陈经兄略有不一样。我也赞成调结构,但不是在硬的软的当中兜圈子,而是应该提升产业结构。比如说学术界反腐,比如说职业技能培训普及化,比如说,IC行业的大投资,比如说电动汽车行业的关键零配件, 比如说高铁网络的进一步扩展,比如说影视业的出口,比如说风险投资基金的升级扩大, 比如说关键设备如干扰素生产的制造突破等等。
调结构应该有软有硬,应该注重后劲, 注重实效和可操作性。否则变成权力的游戏。
稍有不同的是,我认为中国根本不该提升什么结构,而是应该上中下游各种都通吃。中国实在太大了,做了高端不等于放弃低端。而即使城市化率到了90%以上,像富士康那种公司也不应该消失,但里面干活的应该全是机器人!
如果你是一个民营投资者,面对一个投资回收期五年以上的,您兴趣如何?十年以上的呢?甚而至于三十年、五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呢?你一定兴味索然了!
但这个投资者如果是国家政府,就不会计较短期收益,而着眼长远规划。比如三峡电站并网发电之际,那些前期“劳民伤财论者”早已鸦雀无声,却被其每年对国民经济增加值最少8%的贡献率而惊叹。对此,您对于“存量GDP”怎么理解呢?
服务业投资尤其注重投资回收期研判,比如商贸,应收和预付账款只要逾期三十天不能安全回收,即已经惴惴不安,三个月都要引起诉讼纷争了!有谁乐意自己的钱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一笔投资一年之内恨不得“转”十多次,投资回收期越短利润总额越高。但这还是最基础的商贸活动,与“虚拟经济”相比较,T+0交易制度下,人家一笔资金每天交投十多次,“投资回收期”以分钟计,不可同日而语吧!那么,在这里,GDP又是个什么概念呢?难道是您所谓的“增量GDP”?
大投资不是“财富转移”,实质是政府依据一定计划,实施的“货币固化”,是将“纸面富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是“存量GDP”的积累,更是全社会“增量GDP”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