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134):歼-9BH -- 本嘉明

共:💬80 🌺3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靠谱

日本人早就试过了。

这个应该是不行的。

家园 米有必要了,目前国内正在进行升力风扇的研发

某大学和某所,共同研究升力风扇的减重问题——超重是困扰F-35B多年的痼疾。在常规无对转双级升力风扇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一级无静子的对转风扇,叶片数量从160片减少到74片,理论减重效果明显。在与F35-B的升力风扇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理论升力达到120千牛,比F35-B的88.3千牛高36%。应用畸变三维非定常计算程序,研究了对转双级升力风扇的周向压力畸变和影响,证明对转风扇有较好的抗进口流场畸变能力,发展了在设计阶段就可用计算预估畸变影响的设计方法。该研究为中国升力模拟复杂工况下的进气效率创造了一套新方法,为风扇的创新设计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某大学某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垂直起降飞机总体设计中关于升力风扇的动量理论估算模型。模型由系统总推力、风扇桨盘推力、升力风扇系统功率、推力面积比、功率推力比五大公式组成,同时提出了模型的算例。这项研究,为升力风扇工况的软件模拟奠定了基础,对提高设计质量,加速设计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某所基于类似F-35B的动力系统方案,提出了STOVL升力风扇的基本参数:流量200公斤/秒,输入轴功率20MV,2级风扇转速约为6700r/min,传动比1:1,风扇直径不大于1.3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升力风扇的设计目标,制定了传动机构的布局方案、承力机匣布局方案、转子支撑方案和润滑和封严结构方案。特别的,根据升力风扇的结构特征,设计设计了几种机匣结构布局方案,如单承力机匣中置布局、单承力机匣下置布局、双承力机匣布局等多种布局,并对各种布局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方案。

某大学建成了国内首台双排对转压气机试验台,开始了对转压气机的设计以及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家园 空军不会要枭龙

制空高端有歼20,低端有歼10系列、空对地高端有苏27的国产衍生系列,低端有飞豹、保持机队规模用L15。

枭龙制空比不上歼10歼20,对地比不上苏27飞豹,使用成本比不上教练机出身的L15。空军要枭龙干嘛呢?

家园 我们换个角度看

1)中国空军还保有歼-7,歼-8超过700架(我们还没有算歼教-7),这批飞机的性能肯定不如枭龙。

2)枭龙是进口发动机,但歼-10,L-15,歼-31,歼-20,到目前为止也是进口发动机。

3)巴基斯坦空军已经委托成飞研制双座枭龙,说是方便带着潜在客户升空体验飞行,其实就是打算将来悄悄摸进歼教-7的地盘。

4)借鉴美国F-22A的产量,将来歼-20的数量不会太大(不超过300架吧),毕竟太贵。沈飞基于苏-27的“沈霍伊一族”,都是双发重型机,使用/维护费用大。空军要保持飞行员的技术水准,每年多飞几十小时还不超预算,单发的飞机(如歼-10)就比较实惠。

那么,枭龙的性能超过歼-7/歼-8,油耗小于歼-7(换用涡扇了),维护难度介于歼-7和歼-10之间(枭龙的原名是“超七”),既然歼-7还有500架之多,空军为什么不可以采购24架或36架枭龙呢?中缅中越及西亚方向边境巡逻用,性能足够了。2009年俄罗斯同意向中国大批供应RD93发动机,枭龙出口巴基斯坦的最后瓶颈终于打通。此时中国空军应应景,帮个人气,下个试订单,订购个8架或12架,肯定是皆大欢喜的,成飞前后造了100多架,无非抽出几架换个涂装而已,一点不费事,而且只有几架,也不必担心发动机被掐脖子。这个飞机再怎么不堪,巴基斯坦能用,那性能还是过得去的。中国空军完全无视,似乎过于严苛了,怎么说,空军和军工也是共生的关系吧(还有一种可能,是2009年签约进口RD93时向俄方承诺只用于出口飞机,不用于中国空军,但这种可能性应该比较小)。

我认为这个事情里,包含有空军(“全霸天”)的霸道:老子偏不鸟你,封杀,CCTV可以摁死陈佩斯,我为什么不能?

空军的采购流程是怎样的?采购决策由哪个上级部门监督?决策团队是哪些人?年龄多大了?在这个部门工作几年了?

枭龙问题上,空军有没有任性?我看有一点。爷压着军工企业一头,不让央企资本家们翘尾巴,是没错,但今天不同以往,外部形势不良,空军应该给人家一点好脸色,大家稍微平等一点,拜托老爷换位思考一点,军工也不容易,能搞成一个,回忆起来都是泪。

其实空军的改革,可以从采购体制入手。

这不是说,枭龙就比窦娥还冤。枭龙性能是差了点,空军现在就是采购你,也是人情采购,政治采购,列装即落后。所以枭龙还是要想方设法进步,进步了还有点机会,不进步机会都没有。

枭龙已经被中国空军冷落近10年,时间窗口近乎耗尽,现在是背水一战,如果有些改动的预想,不妨泼辣一点,大胆一点,冒点险说不定还能翻盘。

家园 你没看都是理论上的嘛

光这一项:

输入轴功率20MW

就是说得用个2万千瓦的齿轮传动,光这个齿轮就只能呵呵了,国内航空发动机的水平嘛,做5000千瓦的传动齿轮应该没问题,再大嘛。。。

家园 展开说说?具体为什么不行?

直觉上感觉不靠谱,应该没那么简单。

不过万一是解决了日本人碰到的问题了呢?

家园 砸钱呗,只要砸钱就能做出来

起码老米已经在前面走过了,证明走的通。话说过来,如果去做RB162,除非罗罗肯将他赖以吃饭的3转子绝技倾囊相授,否则还不如砸这个呢

家园 你们二位都对

1)F-35B,是迄今最好的短/垂模式,感谢美国工科男替我们趟出了方向。

2)以中国今天的水平,F-35B那套动力系统,是不大可能马上仿出来的。但在普通涡扇上接出传动轴,带动一个功率较小的冷风扇,这个中国应该做得到了。但这个试验品的性能达不到垂直起降的要求,它能干什么呢?这就是这篇的主题:立足中国军工现有水平,以一个“弱F-35B动力系统”,试着达到“短距起飞+飘降(SRVL)”,先在陆地短跑道上铺开用一用。先不要奢望垂降,先做到“逐步缩短起降滑跑距离(尤其是降落滑跑距离,毕竟起飞还有弹射)”,切香肠式进步,等滑跑距离缩到足够短了,对于大甲板船只,其实垂降不垂降都无所谓了,况且垂降时烧蚀甲板的问题也避免了。

大甲板舰船能携带喷气式固定翼飞机的话,对敌方舰载直升机就是屠杀式打击优势,哪怕你携带的是又小又土的枭龙------因为在海面上,敌直升机无法依靠陆地特有的复杂地貌来低飞躲藏。

3)另一个我想说的是:怎么才是好的采购员?

采购的艺术,好比是打桥牌的叫牌艺术。大师级的牌手都超越了“精确叫牌法”,又回到混沌的“自然叫牌法”,可以说明白了“天人合一”的大道。换句话说,采购,不是简单地压榨供应商,“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就合格了。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你要有大局观,扶持卖家,纵容卖家,养大卖家。就当人家是猪,也要先养舒服养肥嘛。

中国空军的采购水平,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好置评。但人民养的你们,陆海空加二炮,可以说是中国最大最垄断最不透明的四大央企,而且指望你空军“首战必用,用之管用”的,我们围观你一哈采购作业流程,应该欢迎吧?其实空军就算买20来架枭龙,对这个项目也于事无补,但2009年时硬是一架不买,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宁可养500架歼-7,这就有点突兀了,有点生硬了。

家园 空军不会刻意打压成都

没成都他们不知道会被沈阳捏圆搓扁到哪一天。没采购枭龙原因还是性能、成本等各方面都不合适。

即使将来枭龙有双座型号出来也取代不了歼教-7。有双座他也是战斗机,使用成本天生比教练机高一大截。歼教-7的替代者是山鹰,新山鹰都用上了DSI进气道。

家园 2007年以后就不采购歼7了

500架歼7都是2007年以前采购的,总不能扔掉吧。

为啥不采购枭龙,明显是空军看不上

家园 据说歼-10是江总亲自救下来的

康师傅当时在川,仗着老大眷宠,硬拉老板去现场看歼-10试飞,才上达天听。此后不久,空军又打报告要外汇去进口“两拐三洞”,老板问到歼-10居然支支吾吾,上头拍了桌子才把歼-10救下来。

此事不可考,不过空军一直相对亲沈飞,是真的。96年97年,台海危机,炸馆,急于重整军备,当时航空工业唯一拿得出手的,“比较先进”的,是沈飞的歼-8II,为此“鞭打快牛”,逼沈飞赶出歼-8III,结果逼成悲剧。

转到2009年,小龙已经落伍,是事实。但空军连瞅一眼新玩具的兴趣都没有,似乎太老成了吧。揭出来总后那么多事,军委那么多事,空军这10年就勤俭持家了?随便哪里省一点,买个十来架枭龙,替换一批用涡喷的歼-7,至少省油钱,也提高原来开歼-7,修歼-7的那半个团的技术水平。

家园 2007年以后不采购歼-7

不代表现有的500架都是在2006年刚买进的新机。其中老的飞行团,飞机应该也有些年头了,把最老的替换掉12架,看来不是难事吧。

家园 空军是现实的

中国空军中短期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在西太平洋和美日军事同盟争夺第一、第二岛链上空的制空权,在这个环境下枭龙有什么用呢?越南缅甸什么的有陆军老大哥就行了。至于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那是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中低空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业务,枭龙干这些效费比太低。

各国空军都是一个德行,有双发重战就不会要单发的中轻型战机。386出于更高层面的战略考虑支持了中型的歼10,现在枭龙没有这个级别的政治支持,成飞也没有说缺了枭龙这个项目就没饭吃。

至于勤俭持家,我认为他们买了枭龙才是违反这条原则。歼七、歼八那是没办法,历史遗留的问题。真要钱多烧的慌,可以升级歼十、歼十一、飞豹嘛,或者多弄几架歼二十原型机。

家园 差点乐死我

没成都他们不知道会被沈阳捏圆搓扁到哪一天。

真是够形象的,堂堂天朝空军居然也有这样过日子的时候啊哈。

家园 再说几句

我们不是要对空军指手划脚,我们只是看看,哪里有可改善的空间。航空工业体制不顺的细节很多------因为中国社会快速进入高度商业化运行,而隔离于民间(也就是“地方”)的军工综合体系并没有跟上,因此可改善的地方很多,比如说运-12的“绿飞机现象”。

具体到枭龙,我对于空军技术是外行,但对于采购,是懂一点的。我个人看法,空军的采购手法是粗糙的,心理上不够放松不够圆融。

我的体会,做好采购有四个要素:

1)处女般的耐心。对于总经理或总理,采购只是在闪光灯下签字,对于采购员则不是的,没有长期的“水磨功夫”不行。

2)态度谦卑。采购员毕竟是顾客,是上帝,任性的机会很多。但你换位思考一下,某个做牛做马的销售总监,碰见100个客户大爷后,突然面对一个和气的客户,会不会有想哭的赶脚?

3)尽量模糊自己的意向。具体说,极力掩藏自己采购的意愿和不采购的意愿,采购员不要把自己的底牌打出去。这样,即便你根本不想采购,但一问上去,供应商会积极配合,把你想要的信息准确迅速地提供给你,供你比较。

4)孩子般的好奇(这实际上是“圆融”的一个体现),毕竟天外有天,“老子”外面还有“老爷子”是吧?不要永远自信。很多采购员就像在炒股,一定要买在正好的最低点,怎么可能?世事无常啊。采购要学会做“傻事”,因为其他采购员自以为精明过人,其实把一些(掩藏在傻事下的)机会留给你了,空军采购了枭龙,使用了才会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优点;空军不采购枭龙,则令国外潜在买家怀疑你知道一些隐疾,还怎么敢买?另一方面说,供应商也是人,主观上会犯错误,客观上会力有不逮,你揪住不依不饶就是真傻了,培养嘛。

从这4点看,从空军保有500架歼-7的现实看,我个人的看法,空军的采购流程,有可改善的空间。

当然不是说你一定要买枭龙,对于中国空军,在“一带一路”的大局下,其实应该是品种“多多益善”,我建议国家拿一笔款子出来,让巴基斯坦空军当白手套,趁F-35A开始供货,到国际上收购各小国替换下来的二手三代机,集邮式收购,每种飞机收个2-6架,连同该国库存的弹药配件都打包买断。成飞,沈飞,洪都等,各自竞标自己需要的品种,价高者得,弄回来拆开玩。因为四代机实在是太贵了,机价,飞行员培训,地勤日常维护,都是天价。所以中国自己需要博采众长的准四代,也要面对敌方的“准四代”和“改良三代”,还要出口自己的“外贸四代”,各方面来讲,需要空军的采购部门放开心胸,进入“好奇心为主导”的时代,去“无心插柳”,弄出点新事物来,不要再轻言“老子偏不要”这样的蠢话了,在这个马云都搞不清楚“既不勤劳又不聪明”的自己怎么就能发财的时代,“我不要嘛”是最大的负能量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