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克己复礼 -- cxwangy

共:💬21 🌺45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克己复礼

看到转印了当年的中央文件,批判林彪的,里面说林彪在床头贴“克己复礼”的条幅,所以是混蛋。

我大为惊讶:这个编辑原来是同情林彪的,是要留一个包袱,百年之后给林彪“正名”吗?

克己复礼的意思是:能够(克是能够的意思)完备自己,才能恢复周礼(周朝初期摄行的和谐的社会环境)。

如果林彪真的这么自勉,那意思应该是他要好好学习,完备自己,才能为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清明做一份贡献咯。

昔人已乘黄鹤去,想想今天的自己,每天都还是挺辛苦的。

创业的过程,和教育孩子的过程,都是不断督促自己完备自己的过程。所谓教子不难自教难。想尽办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奋力改正。其中以正视自己的心理为最难。所以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竭尽全力让自己尽善尽美。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以它作为目标。

也就是《大学》开篇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家园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定是个用五笔打字的。

家园 孔子是对历史的反动

孔子要维护的,是更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他对于“八佾舞于庭”的态度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所谓克己复礼,哪里是什么完备自己,而是限制、约束自己,不僭越,维护旧制度罢了。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读过共产党宣言的都知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员追求的应该是全人类的解放,不批林批孔,还是共产党吗?

家园 礼到底是啥,

怎么在你这儿是社会环境,在我这儿是一套表明尊卑,上下都要遵从的制度呢。

家园 何故啊?我用拼音的
家园 说得像共产党里没有等级制度一样
家园 因为你只注意了一半

儒家还有一半叫“民贵君轻”。

下级服从上级是社会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所谓权责对等。顶级向底层负责是社会体系的自反馈机制,避免每次都矛盾积累直到通过“革命”来重塑体系。

帝制引述儒家的时候,总是强调前一半,刻意忽视后一半。我们理解西方民主制度的时候,总是看重后一半,时常忽视前一半。

家园 问题是上千年的历史证明“民贵君轻”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实质变成了封建压迫的秩序,而民贵君轻实质变成了宁有种乎。

而且孔子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提出的克已复礼,那么是谁导致的礼崩乐坏呢?当然是当时的诸候,因此克已复礼这话的对象妥妥地是当时的诸候王啊,是对掌握了当时实权的上位者们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政治上放弃一些即得权力。而当时推行革命就是要鼓励人民起来夺权,所以林就被批判了。

家园 关键是林彪怎么想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帝制政治里没有实现民贵君轻。所以如果林彪真如那个“编辑”所描述的,他是在想如何改善了。

家园 克已复礼的条件是礼崩乐坏。

这么说吧,没有礼崩乐坏,就没有克已复礼。林彪真要天天思考克已复礼,那他一定认为当下是礼崩乐坏的。而当时的现实是造反有理,革命 无罪,革命就是要造反夺当权派的权,就算是秩序也分革命的秩序与反革命的秩序,革命带来的专政也是一种秩序,所以反革命或反革命的同情者这顶帽子就跑不掉了。

家园 一定的形式反映一定的内容

周天子是国家主席,出门可以有专机,季桓子一个厅级干部也配专机,不像话。居然还异想天开地要封禅泰山。

发展个人自由,必须有组织、程序。毛主席、周总理被挤兑时,宁犯政治错误,不犯组织错误。

“礼”在周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则是紧密团结在某某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当代,个人的自由有了极大发展,而多半还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物质丰富。等到一个市长也有资格主持国庆阅兵大典或是直接对美日宣战。肯定会有人出来要求组织原则,不过那时他多半也是游走数十省市无人礼重,惶惶如丧家之犬。

家园 毛教员最后就是想搞掉等级制度,

否则,为什么推崇张春桥的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

家园 我的理解

克己复礼就是儒家治国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儒家说的“礼”,就像道家说“道”,医家说的“气”一样,是一个模糊,广泛,可以理解但是不可以精确定义的东西。

狭义的“礼”,可以说是当年周公制定的一套上下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比如帽子上几根旒,车前几匹马,宴会唱什么歌之类。

而广义的“礼”,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礼节,礼貌。在扩大一点说,就是人的处世之道。

儒家治国的基本逻辑,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以“礼”对人,以“礼”处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主动避免矛盾,化解冲突,“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人的社会,就肯定有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是“利”和“欲”。人与人之间,人与国之间,国与国之间,争吵,打架,战争,说到底都是为了争利。

所以,“克己”就是克制自己对“利”的欲望,以一种“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心态去对待冲突。如果冲突双方都能以“礼”相待,那就出现“六尺巷”了。

而一个“礼”字则包含所有儒家的道德标准,敬天畏神,尊老爱幼,忠君恤民,等等。经过两千年的变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上下阶层之间,同一阶层之间的处事哲学。一直到今天,这一套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就像空气一样让人不知不觉。小将们在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同时,也在高唱“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以这个思想统治国家,就必须要求道德标准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因为化解矛盾的第三者的地位一定要比冲突双方高,他的说服力首先来自自身的声望,其次才是威权。所以,“天下唯有德者居之”,皇家当为天下的道德表率,必须坐在神坛上。

家园 抽象的谈论“克”与“复”

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能算是一种口头上的虚张声势,或者按照传统的批判儒生的说法,叫做“虚伪”。

儒自诞生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摆脱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空谈大道。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塌糊涂。包括这个克己复礼,也是一样的,就儒生这个群体而言,这个词就是虚伪的代名词。

而辩证唯物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哲学上明确的提出了实践的本体性。中共当年的成功,是在既定目标下进行实践,并不断对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并以此进一步修正具体的实践行为。这跟所谓的克己复礼有个屁的关系。

现在主政的士大夫集团重新又把这一套提出来,本身就是自身开始脱离社会生产和组织实践的表现。这个问题如果不改正,那就等着自己重新被干掉,再一次改朝换代。

家园 这不是没成功嘛。一只军队哪儿能个个都是将军呢。

问题的关键不是消灭等级制度,而是建立一套机制,持续保持等级的合理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