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移动医疗,医改及春雨医生 -- chuchong
我参加过一些国内互联网医疗的论坛,见过几个国内的移动医疗创业者,50+岁的人有之,20+岁的人也有之。跟他们聊起来,他们满口的风口论。
“移动医疗是个大风口……”
“大家都想挤进来。我做的XXX项目,是为了帮助患者XXX目的的……”
“这样的功能对于医生来说,是可以帮助他们XXXX的……”
他们的背景,无一例外都是互联网圈,甚或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对于医疗,知之甚少。我问他们,看过卫计委关于医疗服务业务开展的相关通知么,或者了解开展医药经营需要CFDA的许可事项么,他们一副懵懂的样子,让人震惊。
再问起,你们是否有跟医生直接接触过呢。大多表示,我们正在跟XX医院,或者XX医生深度合作,已经上线云云。但是一问起计划如何扩展业务时,除了补贴,还是补贴。
这就是非医疗人士医疗创业的最大问题。或者说,这其实与他们的背景无关,而是,既然选择了医疗的创业,他们却从未潜心研究客户及产品本身,而寄希望于风口和平台效应。
先不过多谈我的看法,免得干扰你的构思。
创业者和给其投资的投资方都是不合格的,都会在这个浪潮中被淘汰。但医疗服务总是需要,而且是很难被替代的。这和前几年炒作的网上团购、教育等是不同的。
技术实现某类疾病的诊疗大数据收集及整理,确实不难。
难度在:如何让各大医院采用同样的诊断评估手段,进行同样格式的记录;这些记录还可以互通共享。前者由于各医院间诊疗水平的差异决定,同时也是由于国内确实缺乏针对单一病症的系统性治疗指南,而后者则是现状造成的。事实上,医院现有的旧有科室,其学科建设已经根深蒂固了,国内各地的医生诸侯,想让他们联合出一版针对某类基本的诊疗指南,真是千难万难;凡是知名的三甲医院,普遍已经有了本院的电子病历平台或者医院管理平台,在院内这些数据是可以共享的,但是,让医院间的互通,哪怕卫计委出面也协调不了。
---------
那么,换个思路。我们不指望由国家牵头来制定互通电子病例的计划。我们以公司的身份,设计生产一款云端医疗器械产品。
1、内置国际指南的诊疗输入(医生输入),作为收集诊断信息。
2、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数据信息收集。结合1的内容,最终形成治疗过程的病例大数据。
3、一旦数据量达到N以上,我们就可以开始为新的患者治疗进行病例参考推送:新患者的诊疗输入信息与之前某患者类似……
4、由于有实物的医药产品,一开始即会产生现金流,而无需烧钱进行
5、诊疗的数据,与第三方合作,用于其进行国内该疾病的临床指南撰写及流行病学研究。
6、由于参与诊疗的医生,其病例数据有用于临床研究。那么,我们应堂而皇之的给予研究补贴。
该补贴形式,在合适的阶段,譬如配合国家层面提高该科室医疗服务收费时,再退出。
以保证在该产品上线开始,该科室医生即可合理合法的获取正当收入。
而数据量尚未达到临床指南和流行病学研究时,是可以推送给医生获取临床经验的。这本身也具有实际的意义。
这样的商业模式,需要取缔中间经销商,由厂商直接面对医生。这样的利润将足以支撑公司发展,同时,由于取缔了中间经销商,总的医疗费用将会略有缩减。
7、数据量越大,推送参考越准确。对医生粘性越强。
下级医院可通过复诊及推送的临床病例来获取临床经验,间接的促进了全行业各级医生的临床水平提升。这对于中国现实的医生水平来说,是极其有益的。
这又进一步的加强了中下级医生的粘性。
8、各级参与的医生都会有补贴。
而对于国内大佬(高级医生),临床指南上的署名,以及流行病学研究是其梦寐以求的。这将决定其学术江湖地位及进一步升职的空间。
9、大数据在公司手中,无需再说动医院。如果从新的临床科室切入,还不用受医院既有病例的牵绊。
10、后期扩展……略……
11、对于患者的服务及医生的其他服务……略……
--------------------
这样做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1、不需要过多涉足医院端,而是通过协会来汇聚专业领域的国内知名医生。一般来说,20人左右足矣。
2、一个初步的临床指南是可以形成的。以后周期性进行更新维护即可。更新维护的情况,很容易通过APP迭代,应用于全国本科室的所有医生端。
3、国家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千难万难。不如先将医生的灰色收入透明化、合理化,再来理顺医疗环节。在临床病例大数据的收集阶段,以补贴的形式将之合理化、透明化。
国家进行分级诊断推进的一个难点在于医生间的水平差异。同样的,一个医生可共享查阅的病例大数据,将起到一个集体培训的作用,其在缩小各级医院医生间的水平方面将极其有用。
4、随之而来的医保控费……
5、医疗大数据的医生端共享,甚至部分信息共享给患者,将极大增加医疗的透明性,这对改善医患关系是很用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博客南说的降低去医院人次我比较赞同,其实一些普通小问题,有可靠的APP帮忙给看看,给点非处方药建议就解决了
那些社区医院二把刀大夫还不如呢
一般年轻点儿的得个小病,排几个小时队跟大夫交流10分钟真的没啥价值
不过这种APP风险又挺大的,国内一般人不愿意为APP付钱,可万一出了问题找开发方是很可能的,来一句:仅供参考能免责不?
,如果不是一些普通小问题呢。
医疗APP的问题,其实你也都提到了。
国内很多人现在看病其实都已经有了上网搜索的习惯。不过,最终诊断确认,往往也得医生说了他们才踏实。医生的价值就在这里。
1、产品即便不连接云端,本身最好也是一款疗效显著、国际已普遍认可,国内却还未开始推广的产品。
2、最好是一款治疗类产品,而非诊断类。诊断类无法形成诊疗的完整闭环。
3、市场规模要大,需要与产品研发同步启动市场推广的工作。
4、治疗周期不要太长,但也不要太短。太长不利于大数据的形成,太短往往意味着对应疾病本身并非一个医疗痛点。
医生遇到疑难杂症,完全可以装聋作哑嘛。事情那么多,不可能个个病人照顾到
可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病人和家属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这个
医生说了才踏实,其实是资源匮乏知识垄断造成的,并非总是合理的。当然他们现在掌握处方权,真有病了即使有百分百把握还得他们开药.....
还是需要分两种类型:
小病小灾APP的主要面向客户是一般人,
大修大治进医院,APP的主要面向客户是医生
前者绝对数量大,有少的比例愿意少量付钱总数就不少了;
后者一次掏不少,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吧
私人公司力量有限,能给医生的就是一点劳务费,还有病人病历是保密的,如果要利用,特别是出于商业目的利用,会不会有法律纠纷。其次,即使成功,这类app对偏远地区的病人和医生,会具有更大的意义,也会因为没有选择而更容易推广。可是他们能有多少钱呢。总之我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项目,但是对其盈利模式有疑问。不知楼主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了。
很多新药临床研究的开展模式跟楼主建议的有点像,那可是要烧很多钱的,而且对进组的病人的病情有严格要求。如果像楼主建议的情况,我不知道你要给医生们付多少钱才能让他们干这个事情。建议楼主去三甲医院蹲守,了解一下医生们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当年新闻里面看到秦山核电站使用国产自有数据库,如今早灰飞烟灭了吧
国家为主体搞吧,没人对质量负责没人对后果负责,课题组干了几年结完项目骗了经费就over,企业需要赚钱,做主体研究反而更靠谱些,国家给少量补贴倒也应该
它有智能吗,它能给诊断吗,数据格式能通用吗
医疗培训很注重。医生的态度对病人的心理安抚作用极大。咱们的医生承担的工作太重了,俺们同学,主任医生了,半天门诊能看30号病人。他是个性格极好的居家男人,网上很多家属病人都给了很高评价。俺自认没他那么好的耐心,看那么多病人,没法态度极端好啊。
我在从事一个政府基金项目(IP运营方面),最近接触一部分医院的成果,其中有几个涉及精准治疗,项目已有成果不错,后续还需大量数据累积,但往下推动难度太大。问题不在于各个医院临床数据格式,主要卡在没人敢把这些临床数据拿给第三方商业化,这涉及到法律和医院职责。这事除了国家意志推动外,其他基本无解。
江浙正在几个医院做数据联网试点。我访问过上下不少人员,基本上都不看好。
所以一开始,我的方向就不是去医院拿临床数据。而是自己收集临床数据。
------
其实我具体的项目有很多的细节,没有股东的同意,我不会在这里详述。当你对某类疾病治疗有了足够的信息量与知识,这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