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长文转载) -- 苗子

共:💬65 🌺256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做适航就不能出国?

航空系统的教授多了去了,随便一个教授的看法能代表什么?

家园 确切地说,当时中国连适航体系都没有

所以说当时运十能飞是真,是否能安全飞谁都不知道,因为根本没专业训练过的人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时连疲劳损伤设计容限都没研究过,飞机不是汽车,坏了一个零件可以停车,这是会死很多人的。

家园 下运十,上了北京加速器

北京加速器十亿人民币,运行一次几十万电费,那是80年代啊。养了一批科研利益集团学霸学阀,除了几篇英语论文外,与国与民与社会一点贡献和利益都没有,尼玛这些科学家为了自己发几篇没啥用的论文邀洋人名声而丧心病狂。

这是李政道一帮老外科学家和 大陆几乎整个物理学特别高能物理学界合谋忽悠不懂的外行领导的决策。整个利益集团共谋的,只有杨振宁不为压力直言反对,

家园 总师水平高就是好

一眼就看出路线。

F35的总师不知道是谁,鄙视一个。

家园 运十是国内首次采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飞机结构。
家园 你还没回应我对你'不做适航就不能出国'的质疑呢.

这个运十真的没法用,不做适航就不能出国,定方案时完全没有考虑这个。

家园 你自己前后两个帖子的观点有冲突.

要是当年是737大小的方案就可能活下来。

当时中国连适航体系都没有.所以说当时运十能飞是真,是否能安全飞谁都不知道,因为根本没专业训练过的人管。

家园 补充个数据对比,怎么看当年都不像没钱的样子

1982年至1986年,中国共进口轿车17.34万辆,是前32年进口的两倍多(1950年至1981年共进口轿车7.38万辆),主要供给各级政府机关。其中1985年进口轿车10.6万辆,共花费29.5亿美元。1985年中国汽车进口量总计34.5万辆,大大超过中国汽车总产量,红旗轿车被迫停产。同时期,有数十万辆走私汽车涌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制造厂全面陷入困境,被迫进行合资。中国国产轿车行业就此完蛋。

家园 运10最大的问题就是白死了。

就算运10离民航实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个平台以及当年的团队,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经验都是及其珍贵的。当年的专家向中央呼吁,运10这个项目虽然不能交付批量使用,但也应做到“研制工作不能停,队伍不能散、成果不能丢”。当年一年能花个10-20亿美元进口小轿车,维持运十就算往高里算,这几亿人民币怎么看也能省下来。

结果恰恰是研制工作停了,队伍散了,成果丢了。。。几乎所有的设计和实验资料数据都被销毁,生产线被彻底拆除,工装设备被拆毁后作为废铁处理掉,研制队伍也被打散。而原本拥有第三架原型机制造的部件,更是被拿来给工人当成练打铆钉的材料。运10就算是下马,现在也无法理解怎么选择了这么彻底销毁的方式。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当年运10已经意识到了西方适航证的问题,也做了相对的努力,这一切都随着运10的下马全部灰飞烟灭了。现在搞的C919,ARJ等等,真的和运10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团队重新培养,生产线重新建设,数据从头开始积累。。。

真心希望这次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家园 挫骨扬灰

这得是多大的恨啊

不知道有没有其它大项目跟运十是一样的待遇

家园 哦,运十的计划真的欠考虑,对比这次

这次是军机和客机一起上,好多工作可以一起做了。比如设计一个做动机构,就可以用在两个型号上,一块石头打两只鸟。而且资金到位,这是关键。

历史上这是大型飞机项目的容易成功做法,比如747是借美军大运项目出来的。好多部件有人为大运生产了,直接订购就行。不用从头开始。

运十项目比较费劲,千辛万苦也不出产品。

别相信什么5千万就出产品的说法。钓鱼工程。。。。

至于那个山寨团队,保留了也没用。缺的不是设计力量,而是具体技术实力。

家园 呵呵,这个很难和你讲清楚。

简单说就是当年土共刚会造桑塔纳的工业水平。。。还是合资。。。造大飞?。。。商业运营?。。。

家园 运20公布服役,战略/战役运输机紧跟C17。找空补完上题
家园 737大小可以飞国内航线,当然会事故多一些。
家园 真是红果果的双重标准

C919是波音737级别的飞机,这也是人家6-70年代的产品。论落后水平,还要远远超过运10。国产化率更是比运10差远了。一边夸C919,一边诋毁运10这架飞拉萨都飞了好几次的飞机,真是滑稽。至于说民用军用一起上,707不就是C135发展出来的?运10怎么就不能改作军用了?当年军队需要大飞机,第一个就想到运10,结果运10毁得不可恢复了。

至于说没钱?当年少进口点小汽车,(最多一年能花20几个亿进口小汽车)领导少修几幢楼((叶文福,《将军,你不能这样做》这种事当年很普遍),少吃点进口牛排,哪里没钱维持运10?

至于那个山寨团队,保留了也没用。缺的不是设计力量,而是具体技术实力。

现在的C919不也是整体山寨,局部改进?和当年运10的思路有啥区别?当年的团队仅仅是设计力量?难道运10没有造出来?飞拉萨的是纸飞机吗?

至于比较技术实力,等到C919的国产化程度超过运10再来说这事吧。现在的C919根本没法和运10相比。C919倒是真可以说是以设计团队为主,制造的技术力量还真比不上当年的运10。你这么批运10根本是猪八戒倒打一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