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伪专家的分布 -- 达萨
从中国的官僚制度看,很多领导都是先从事专业工作后提拔上去的,这些人在这些专业被称为专家并无不妥。
至于楼主后面例举的那些人,在他们的领域也的确是专家。比如,成名的作家就是写作的专家、演员就是表演的专家、主持人就是主持的专家.......
那么,我们为啥经常会看到专家在公共场合胡说八道呢?我觉得原因有很多:
1、专家跨了行业就不是专家了;
2、公共场合不允许说真话;
3、专家和节目组故意忽悠;
.........
最形象的是,陈凯歌前几年拍的《搜索》里面,有一个制作节目的场景,很滑稽的说明了专家为啥要胡说
我看了兄台写的东西都是近似于哲学上的思考。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很难用实验来证实或证伪,只要内部自洽就可以。
冒昧说一句,我认为兄台说不清楚是因为还没有想清楚。我的建议是:可以像古代高僧那样采取“闭关打座”的方式去思考。
当然,也可以像您所言,采取对辩的方式,只不过我认为关于您的那套理论目前在西西河没有对手。
社会需要新的思想者,即便是民科也无所谓,兄台倒不像是骗子
这些日子,俺的确有些罗嗦,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得了重感冒,老是不见好,鼻腔喉咙就如被倒了胶水,还是比较干那种,很是难受,因此,需要转移精神,在网上畅所欲言的时候,就感觉好了很多。第二是俺的思想已经基本成形了,原来在网上思想涂鸦,自由联想,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要么是写出来,要么是做出来。
西方很多思想家都说,任何人的思想都逃不脱思想家的影响,俺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思想就如程序,中国的手机操作系统都是用的安卓的,电脑系统大多是微软的,这方面的危险很大,但是更大的危险是我们的思想,自从五四的德先生,赛先生全面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在思想方面已经基本沦陷了。
中国只是做个跟随性的国家,这方面还没什么,但中国要想真正崛起,必须要实行意识形态的崛起,这方面还一点踪迹也没有。
西西河这几年有些不景气,政治的氛围过浓,这样很不利于西西河的发展,在俺看来,西西河应该向学术方面努力,为中国在意识形态崛起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术,生活,人生,家国,应该作为西西河的宗旨,根本就是创建基于中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构建,必须要从哲学体系开始,俺只是想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当然,学术方面的探讨,毕竟比较枯燥,因此,将生活中的很多事,人生中的感悟,也写出来,既能增加论坛的生气,又能提供很多鲜活的资料数据。
毛主席故意将身边的警卫员的来源多元化,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以便于了解各地的情况。西西河的河友也是国内外都有,每位河友都将身边的事情多在西西河记录,便能反映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
普兄读俺的文字已经比较多了,但还是对俺的思想架构,不怎么熟悉,在俺看来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理科生读社科类的书较少,对人类思想史,哲学史不怎么熟悉,另一原因则更为严重,就是理科生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自然科学化,过于强调规律,难以接受哲学充满主观能动的思维方式。
比如,俺曾与青兄讨论社会问题,他说,社会问题就如三体,是无解的,这与达萨兄,认为人类没有未来类似。俺不同意这种观点,三体问题在俺看来,就如一根杆子可以无限对折下去,乌龟永远追不上兔子一样,都是一种逻辑悖论,俺是坚持认定人类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生生不息,息息相关的。
思想与行为,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变通与解脱,二是贯通与解决。
变通与解脱,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典型,而贯通与解决,则是西方文明能够进入现代文明的根本原因。
善于变通与解脱的人,都是精明人,俺执着贯通与解决的人,则往往是聪明的傻子。
俺就是这样的傻子,尽管不聪明,但日久天长,思考的水滴也能击穿石头,因此,兄台建议俺去闭关打坐,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寻求变通与解脱的做法。
贯通与解决必须通过理性构建,必须以人类知识与实践为基础,绝不可能闭门造车。俺的思想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但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与思想是多次元,因此,尽管广泛借鉴了前人的思想,却必须另起炉灶,过多的引用这些前人的思想,就难以构建自己的思想架构。
举个哲学中广为人知的例子,王阳明格竹子。
王阳明格竹子,就是变通与贯通的典型区别。格物致知,实际就是贯通,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关键,但中国的先贤在这方面只是说说而已,他们擅长的是变通,这是易经与道家的根本。
如果王阳明像孟德尔那样去研究竹子,必然会发现很多科学规律,但中国古代的儒生,其实并不在乎格物,也不屑于真正格物,而只在乎致知,这种致知是非常主观的。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了,还大病一场,从此以后认定理无需外求,再后来的龙场悟道,更认定心即理。
王阳明与其他主观唯心主义者一样,难道真的完全否定真实的存在么?实际上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种观点,与奥肯剃刀类似,只是将不可知,不可抗的因素忽略掉了。
因此,在俺看来,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就是,意义决定存在,而意义是我赋予的,因此,存在也是我决定的,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理解唯心主义的主观能动,是理解哲学第一步,因为,主观能动的关键就是想象,没有想象是很难理解多次元世界的,这与很多缺少想象力的人,难以学习几何学类似,但对想象力的要求更高。
心外无理,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的根本,心外无理的根本是主观能动,因此,有些人说王阳明不过是借用了佛教的思想,但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的独创,实质上是将思想认知,个人行为与社会现实三者统一了起来,就如将三个点连成一条线,大多时候是连不成的,但两个点连成一条线,则很简单。
知行合一,实质就只是连了个人行为,与社会现实两个点,因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因此,思想认知是一个随自己意志支配的动态点,可以任意点在个人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连线上。
如果三者不能连成一线,心理必然会受煎熬,这是知与行给人造成困扰的主要原因,但因为有了意义决定存在的前提,所有的思想认知就如佛教强调的一切都是幻觉,一切皆空类似。
作为王阳明的信徒,张居正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他一方面自己极度奢侈,另一方面又严格要求万历皇帝,和众多大臣,这种严重的言行不一,却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知行合一,与言行合一,完全是两回事,俺在这方面就困惑了很久,因为知是主观层面,而言却是客观层面的存在。
因此,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实践,是结果,就如有人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不要用道德来衡量一个人,而应该用功利来评判一个人,做贼,就不要在乎做贼对不对,而要做一个有本事的贼,做官,就不要在乎为民为君,还是为己,而要做个一个更大的官。
王阳明的思想,后来传到了日本,对日本影响很大,就是因为,王阳明的这种学说与日本传统的思想文化相一致,强调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更好,精益求精,至于这件事对不对,根本就不去理会,因此,经常看到日本一方面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被曝光了,却又去自杀,与张居正的言行不一很相似。
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的心学,与一切皆空,普度众生的佛教宗旨,是根本不同的,心学偏重的是实干,而佛教则是偏重于顿悟。
心学,有利于技术的精益求精,却因为个人能赋予的意义范围很有限,因此却极为不利于基于整体性的创新,这是日本企业的最大困境。
如果将认知分为不同次元,这些次元的认知,既能相对独立,又能相对统一,能动的灵魂在不同次元游走,那么既能摆脱认知与现实冲突的苦恼,又能这些认知实现融会贯通的时候,实现革命性的创新。
就如一个成年人,他即是某人的儿子,又是某人的父亲,即是某些人的下属,又是某些人上司,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多次元之中的,在不同的次元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个人在很多人中游走,就如灵魂在思想认知中游走一样,如果这个人能将生活圈中不同的人,更多地集合在一起,那么,就更容易作出更大的事业,同样,如果灵魂能够集合更多的认知,那么,就能更大地认识世界,实现创新,进而改造世界。
个人生活圈子是多次元的,思想认知也是多次元的,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也是多次元的,无论主观客观,宏观微观。
王阳明的知性合一,只能在相对单一的目标,而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却能实现无限的目标。
认识世界的根本是贯通,改造世界的根本是健全,贯通是将思想认知的多次元,实现更多的集合与更大的临界,而健全则是将现实生活的多次元,实现更多的集合与更大的临界,这种现实生活,既包括社会活动,也包括对自然界的科学技术研究。
不同的社会圈子,也就是不同的次元,有不同的规则,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制类似,不过是现在人类认识能力有限,还在一个次元的自然世界里打转罢了。理科生的科学思维,就是认定世界是一元的,万事万物都符合统一的规律,随机与偶然的出现,只是没有认识的更清楚而已,这与那些一神教的信徒类似,上帝没有保佑你,是因为你没有更真诚地信仰上帝。
哈哈,这些话估计能得罪大批的一元科学教信徒。
既然世界是多次元的,那么世界本质肯定不是物质,而是能量,能量都是动态的,所以,称之为能动,而相对稳定次元能动的集合与临界,就是载体,基本的载体有两类,一是物质,承载力量,空间,时间,二是人,承载意义。
与四种基本力相似,能动也有四种基本形态,分别为激发,抑制,循环,互动。偏重循环的多次元存在,是统一又多次元,偏重互动的多次元存在,是共同又多次元。
俺的思想,真的是那么不接地气么?是闭关打坐的产物么?
中性独立的政治思想,被人认为不切实际,美国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不就是一种中性独立么?中国没有这样庞大的中产阶级,那么,只能用公有制来实现中性独立的权力。
既得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统一,也是共同又多次元的具体表现,可以说,统一又多次元,或共同又多次元是无处不在的,当既得利益与既有精神,与共同利益,共同精神相一致的时候,就能激发出巨大的社会动力,否则,社会就会陷入僵化,难以发展,甚至崩溃。
中性独立的权力,一往无前的企业,是人类和平发展的两大根本,中性独立的权力,要么基于中产阶级,要么基于公有制;而一往无前的企业,要么生产创造型企业,要么是设计创新性企业。
感觉感冒好了不少,哈哈,精神转移大法真的很管用,就此打住。
咳咳,作为一个严重自然科学化,过于强调规律的一元科学教信徒,俺有不同理解。
物是主观创造出来用于描述客观世界的概念。
理是主观创造出来用于联系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论。
关于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与理,本质都是外界在人心中的反映罢了,这就是所谓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知行合一:
老王是针对那种将知与行分开,把知与行当成两回事的人说的,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老王的意思是知行是一回事(知行合一),不必纠结于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更不能以知为目的而忽视行。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理论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有意识的理论行动。
知行合一,说的就是知行是一回事而不可分割,致良知就是致良行。大概来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想法(或者你的认识/知识)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日本人的行为决定了他们是那样的人,说他们无“良行”与说他们无“良知”是一回事,就不用再费劲从他们的恶行中找出一点“良知”来了。他们发疯喜欢上了并歪曲了老王的理论,跟老王无关,老王是无辜的。
兄台这种快意人生的思想,让俺十分佩服,但是,能够做到快意人生的人,真的是太少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在解释四句教的时候,就说这是为中根以下之人准备的,因此,兄台的对【王学】的理解,是上根人的理解,这已经不是知行合一了,而是知行一体。
上根人,在俺看来就是先发,自发的绝对优势,而中下根人,则是后发,自觉的相对优势。
比如哲学,在古希腊的时候,主要是源自惊奇,根本是爱智慧,而到了近现代,则主要源自怀疑,根本是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哲学的这种演变,在俺看来,主要是古希腊时期,人类的认知还很有限,缺少已知的困扰,因此,主要出于先发,自发的状态,那种【我发现了】的惊奇,就是哲学的主要来源;而近现代的各种思想众说纷纭,人们的认知过程主要是后发,自觉的状态,因此,怀疑就成了哲学的主要来源。
俺的人生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坚持怀疑一切,重估一切而造成的,因此,怎样摆脱这种严重的怀疑病,俺的人生才能从根本上改观。
经过近二十年的挣扎,俺终于找到了摆脱怀疑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统一又多次元的载体能动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任何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次元,任何认知在某个次元之中,都是合理的。
因此,俺不完全否定任何的观点学说,只是反对将一种次元的观点学说,强加于另一个次元。
不同次元实现统一,或共同,应该主要是基于互动能动和循环能动,而不是依赖外力强迫。
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被人们广为接受,在俺看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更有实际效用,二是更为简洁易懂。
记得在看日本动漫《Fate/Zero》的时候,征服王与亚瑟王的对话,对俺触动很大。
所谓的王,比任何人野心都大,能比任何人都爽快的笑,比任何人都容易震怒,善与恶,都达到了最高点,臣子才会对王感到羡慕,被王所吸引。在每个人民的心中,点燃起自己也能成为王的火苗。
以骑士为荣的王啊,你所说的正义和理想,短时间也许能够拯救国家,救济人民。但是,在只是一味等待救济的人们面前的,是怎样的末路,不用朕说你也明白............你只是一直在拯救臣子,却没有在带领他们,没有表现出王该有的欲望,舍弃迷失自己的臣子,只是独善其身,自己沉浸在自己微小的理想中,所以你并非是个真正的王,是个不为自己而为他人,沉迷于王该有的形象的小姑娘罢了!
还记得一个对某成功企业家的采访,那个记者问他,如果你不从事这个行业,你还会这么成功么?那个企业家答道,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成功,只是成功的程度会有不同。
先天,自发,先发的上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觉要好,而后天,自觉,后发的中下跟人,直觉一般不怎么好,甚至很糟。
王阳明的所谓良知,也就是不虑而知,不虑而知的基本层面是习惯,最高层面就是直觉。
所以,兄台说日本人歪曲了王学,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日本人过于重视习惯,而忽略个更高层次的直觉。
很多成功人士的自杀,都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在俺看来,这些人不是因为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是直觉很糟。俺虽然压根不是成功人士,但直觉真的很糟糕,从一生下来就是如此,满身长疮,母亲没有一点奶水,能有点米水喝,就算不错了,一岁多才能勉强走路,走起来就像喝醉了酒。满满长大了,母亲一喘就是半年左右,父亲,祖父等亲人,对他们唯一的儿子孙子,要么是漠视,要么是厌烦。学校里,社会上,各种不公,各种乱象,更加重了俺的怀疑病,不断地怀疑更恶化了直觉。
感觉良好的人,是很难明白感觉糟糕的人是怎么回事的,这就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载体能动让俺摆脱了怀疑病,感觉糟糕的改变,现在主要是通过纯粹直觉,升华愉悦来实现的。
这与佛教的一切皆空,普度众生有些类似,纯粹直觉就是我还活着,只要活着就一切可以改变,而升华愉悦主要是摆脱感官和心志层面的糟糕感觉,将愉悦升华到精神层面,这种精神层面主要就是不同次元的健全,和普遍联系的贯通。
毛主席的【与奋斗,乐无穷】,在俺看来,乐无穷为第一,斗争次之,勤奋再次。
一个人如果只是勤奋,而完全不懂的斗争,那么,与牛马就没有区别了,而如果一个人只是斗争,那么,就很难不勤奋,而不快乐的奋斗,是不可能长久的。
快乐,是一种直觉节奏,既是奋斗的基础,又是奋斗的目的。如果失去了作为基础的自觉节奏,既是再成功,也很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如果失去了作为目的的自觉节奏,那么,奋斗又有何意义呢?
日本人的极致主义,其实是一种强迫症,在过于强调良好习惯的同时,反而,丢失了良好的直觉。
直觉节奏就是幸福,趋势演变就是真理,而无论自觉节奏,还是趋势演变的根本都是能动,不过是微观与宏观罢了,而且是载体能动,也就是相对稳定而有序的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