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瓦森纳协定和中等收入陷阱 -- 陈王奋起
作为开放型,全球范围浅层殖民的大帝国,美国有空前的软弱性(所谓空前,是与此前历史上的主要帝国,罗马帝国和英帝国相比)。
一,美国上位时,因为不能对自己的盟友下狠手,因此是让渡了部分利益的,其后遗症就是美国不能独控联合国及其他环球组织,这从美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就看得出来,原先的小算盘落空了。
二,道义束缚。毕竟是灯塔国,不能太下作。
三,跨国企业往往吃里扒外,对美国国会的游说能力还特别到位,中国拉着波音等等搞了无数小动作了。
四,两党制越来越不合时宜,从克林顿被“司法不公”狠狠修理一顿后(拉链门,绝对是虐待克林顿的司法不公,可怜中国公知还津津乐道于美国的法制至上),美国一连出了三个被世界耻笑的总统(克,布什,奥巴马),今天满嘴跑火车的川普就更不堪了。这一切都是两党制高度腐败的恶果。
作为唯一世界帝国,美国目前的这种软弱性,拖拉性,鸵鸟性,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这既有偶然因素(奥巴马的个人弱点),主要还是美国的腐朽达到了可喜可贺的新高峰。
美国最近十几年面临的高科技条件下的财富更加集中,贫富分化加大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美国本来也是应该进入(退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但是依靠全球化与控制金融,尤其中国的的工业化吃撑了美国拖延了问题的恶化。但是问题仍然会恶化,产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并没有让美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只不过隐形了,被跨国大公司的发展掩盖了。
其它国家没有美国这个条件。比起巴西,日韩等不只是因为是前线国家而得到狗粮的问题,还有因为前线国家在社会分配上更注意的结果,不把中产喂饱,不把社会分配问题解决好,狗粮再多,也挡不住边界对面的人心所向。
这里日韩的儒家秩序等应该是次要条件,日本本来基础也比较好,当然狗粮作用也不小,但是主要的是在对抗红色潮流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反而走出了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现在,比较正常的技术引进也受到种种限制,过去你弱的时候谁都想卖技术给你,今天你发展了,谁都不愿卖技术给你,因为怕你做大做强。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 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 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当然,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 流,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3年3月4日)
那块大石头是自己压制老百姓收入。
美国政府70%收入用于补贴老百姓,人均肢解补贴老百姓就达到年7000美元,超过中国老百姓人均收入两倍。是中国没有产出供分配吗?中国产品已经占世界一半以上,美国基本不生产工业消费品。
金融,俺又称之为【资产云】,是必须要以现实资产为基础的,是必须要厚积薄发,才能水到渠成的,中国要在金融方面与美国一较长短,至少还需要十五年左右,一方面,在资产大大少于美国,而金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现在就去捋虎须,也是太自不量力了,另一方面,金融真的很像云,会造成多雨水的地方,会降更多雨,干旱的地方,会很少下雨,造成两极分化,这种分化,如果主要是国内国外,问题还不大,就如美国人强调的,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一样,但也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反感,如果在国内造成两极分化,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对金融一定要严控。
金融要为实业生产服务,而不能完全独立与实业生产之外,这就如权力要为人民服务一样,因此,对金融业,必须要控制监督,缓行慎行。
再来说一下,中国的崛起,俺的观点是——唱衰中国,就是唱衰世界,反共,就是反华。
网上的畅谈,在俺看来,比大街上老人的闲谈,妇女的拉家常,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观点立场就那么几种,对于奇谈怪论的猎奇,并没有意义,关键在于怎样的分析阐述,实际上,网上畅谈,就是在玩演绎归纳的文字游戏。
陈王兄的这个帖子特别好,很多的网友的回帖也很有价值,大家的分歧主要在于偏重供给侧,还是偏重需求侧,也就是做大蛋糕更重要,还是先确定怎么分蛋糕更重要,是产业升级更重要,还是分配保障更重要。
俺提出的【载体崛起】,并不被西西河的多数人接受,广大河友还是坚持主体崛起的理念。
【载体崛起】的关键在于财富增量,也就是向从没穿过鞋子的人卖鞋子,向从没有汽车的人卖汽车,又或是从没用过手机的人卖手机,对于经济活动而言,这就如发现了【新大陆】,是人类发展的【新世界】,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技术革命,也就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二是社会革命,也就是将小众享有的商品向更大多数人普及。
所有的实业生产,都属于财富变量,而财富变量可以分为换量和增量两大部分。换量,就是鞋子穿旧了,就买新的,汽车老旧了,就换新的。替换性的市场,是熟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消费习惯,和路径依赖,因此,进入这样的市场,经常是有你没我的残酷竞争。
增量市场是生市场,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地创造产品,或者从少到多地做大市场。从无到有,可遇而不可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从少到多,关键是要减少寄生食利阶层,激发更多民众的积极性,相对而言,中国主要应该走后面的道路。
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辆车,如果按平均两个人一辆车计算,全世界将会大约有35亿辆汽车,而现在全球只有大约12亿辆汽车,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二的增长潜能。
2014年,2015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都增加了1700万辆以上,占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说,世界的增量都主要是中国完成的。
因此,产业升级,除非实现科学技术革命,否则,主要是在现有的换量市场,与世界既得利益集团竞争,这必然会加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冲突。
而做大市场,也就是增量市场,不但能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而且这个新市场会更广阔。
以日本参照,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应该有八亿辆左右,以韩国为参照,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大约有六亿辆左右,而到2015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1.7亿辆左右,如果汽车的平均使用年限为12年,中国年汽车销量应该为5000万到6700万辆,而在去年,中国汽车销量还不到2500万辆,至少还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如果考虑到,日本国内汽车产量的一半用于出口,韩国接近三分之二的产量用于出口,那么,中国的增长空间更大。
向第一次卖车的人卖车,不可能是中高端汽车,只能是中低端汽车,这并不需要特别先进的技术,关键是更高的性价比,因此,不需要什么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健全产业链,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载体崛起,强调增量,开拓蓝海,做大市场,首先是向国内从没买过车的人卖车,能将茅台酒,做出二锅头的价格,中国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6亿辆,那么,中国的汽车产业,也会像家电产业一样有竞争力。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六亿辆,可不可能呢?日韩人口密度比中国都大,日韩能做到,中国也必然能实现,汽车需要的钢产量,因为可以循环利用,并不成问题,唯一可能的阻碍是石油,但随着电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这样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
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两个产业,对汽车产业而言,做大市场更重要,而对于电子产业而言,产业升级更重要。
因此,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因此,做大市场更重要,而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业,已经基本普及,因此产业升级更重要。
所以,近来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电子产业必须要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升级,但相对而言,汽车,住房对经济影响更大,消除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汽车,让更多的人住上房子,才是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高价房,高档车,奢侈品在中国大行其道,这是中国的耻辱,这是远比核心零部件主要是进口,或外资主导,更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更破坏社会稳定。
强调供给侧改革,虽然不算是本末倒置,但也是避重就轻,逃避主要矛盾,强调次要矛盾。
老祖宗告诉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毛主席告诉我们,抓革命,促生产。
抓革命,厚德载物,主要是减缓贫富差距,做大市场,而促生产,自强不息,主要是产业升级,健全产业链。
在国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必然会与发达国家产生冲突,不要说占领国外市场,仅仅是在国内市场,驱除外资,也难以做到。
一边做买办,对向外资敞开大门,一边鼓吹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升级,那么,产业升级的产品,都要卖给谁呀?难道中国的产业升级永远要停留在实验室,甚至纸面上么?
总的来说,产业升级主要是红海搏杀,做大市场主要是蓝海开拓,企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产业升级,绝无可能,而做大市场却可以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在民用消费品市场方面,基本不能实现日韩那样的水平,将外资基本驱除中国大陆,最多只能是对外资拉一派,打一派,间接获取利益,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沦为只能存在于实验室,或纸面上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升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去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买的汽车,在城市安居乐业呢?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买了汽车,还要进一步地买进口高档汽车,甚至买好几辆,再买几套高档住房,国内外还都要有,养上几个情人,几个私人子,这便是中国权富的追求,真所谓——地主家也没余粮呀!在权富看来,买不起廉价汽车,买不起一套房子,你就是钓丝,罗瑟。
现在的中国,应该是运道最好的时代,全球资本在西方市场基本饱和,劳动力和环保成本过高的情况下,要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和更大的市场。在一个统一的市场内,有三到五家企业竞争,生产效率更高,因此,资本在更大市场的递进,下一个市场基本是上一个规模的三到五倍,在美国之后,符合这个标准的国家,只有印度和中国。
但是,印度只是一个相对统一的非洲,还算不上真正统一的大市场,因此,中国才使全球资本唯一的选择。
中国成为全球资本的唯一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家真正统一,人口规模适合,一个民族独大,二是地缘经济位置优越,靠近美国的支持的日韩,还有港台和东南亚的海外华人,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相对中性的官僚主导社会,四是政治经济的社会结构优越,统一又多次元的社会结构,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能动性。
可以说,这四个方面都与毛主席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毛泽东红利,其中,公有制,和统一又多次元的社会结构,更为重要。
改开以来的经济奇迹,根本上有两大原因,一是全球资本向中国转移,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二是国内财富由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形成了庞大的消费能力。实现这两种集中的关键,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官僚,以土地为媒介,以财政为中心,化公为私,劫贫济富的结果。
例如,在中国与德国合资生产汽车的初期,因为社会贫富差距很小,都买不起汽车,因此,利用财富转移实现消费,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到了现在,还利用土地房产,货币金融,继续劫贫济富,实现财富大转移,让少数人,买高档汽车,进口汽车和奢侈品,就是祸国殃民。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由不发达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国家,除了资源优势,只有韩国才算的上以技术立国,而韩国的成功,固然有韩国人努力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扶持的结果,跟随性的产业升级,因为,越高端市场规模越小,因此,产业升级性质的国家崛起,就如虎口夺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酿成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的之间的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要么,因为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形成代差,各个国家都能占据不同的位置,要么,就是美国对日韩,和台湾地区的扶持。
中国绝不可能像日韩那样,获得美国的大力扶持,还会被不断遏制绞杀,因此,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道路,不可能模仿日韩。
又因为,中国的规模太大,不可能在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因此,英法等国家的路子也行不通。
至于,向德日那样,通过战争挑战现有现有经济政治秩序,更是不可行的。
中国唯一的崛起之路,就是不断做大市场,以财富存量的市场为基础,通过厚德载物共享利益,实现厚积薄发的产业升级。
如果,中国的年销量能够达到5000万辆,即使让给外资2000万辆,中国还有3000万辆的自主发展空间,这三千万辆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以这三千万辆为基础,实现【载体崛起】。
总体而言,【载体崛起】的根本,是先做大市场,为更多从未买过汽车的人造汽车,以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
做大市场的两大阻碍,是贫富差距太大,基本保障缺位。而产业升级的两大阻碍,一是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过于依赖外资,合资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的,必须让外资独资,给外资划定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国内的产业散乱差,必须实现进一步的整合,但这种整合主要应通过市场化完成,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
信息化的高潮过去以后,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自动化时代,和电动汽车,太阳能为基础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无论是自动化,和电动汽车,中国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因为,这两个产业关键不在技术领先,而在于规模,中国的规模巨大,汽车的保有量较低,因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会更小,石油和电力都主要是国有企业,并不会像西方那样难以调和新旧既得利益集团的分配。
所谓,唱衰中国,就是唱衰世界,根本的原因就是世界财富的增量,要么是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产品,要么是进一步地向多数人普及,随着这次信息革命的进入尾声,美国的好日子也就开始到头了,财富增量将主要是中国实现的,甚至超过一半多,而只有经济增量才是人类发展的希望,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更大普及,换量的更新次数再多,也还是围绕着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打转转。
随便侃了侃,又扯多了,总之一句话,在科技难以革命性突破的时代,中国就成了世界唯一的希望,这个希望的根本,不在于跟随性,替代性的产业升级,而在于向更多人普及,其中汽车是普及的关键。
是红德智库一个名叫“喜鹊”的大侠,所发表的公开评论:
5、楼继伟:工资刚性上涨 劳动法对企业保护不足
中国留美学生绑架案:罪犯章鑫磊父亲称官司已让他倾家荡产
点评:这次特意留意楼继伟了,上次楼继伟说让退休人员缴纳保费是什么时候,求是杂志今年第一期,一月初,大概4日吧,然后5日在美留学生绑架案出庭受审,这次我特意留意了这两个新闻的时间,又是几乎相同,楼继伟说要在劳动法保护企业的利益,啥意思呢,就是企业想辞退你就辞退你,没有赔偿,企业不给你上保险也没有关系,你活该,就是这个意思呗。从楼继伟说出这种不把劳动者当人的话与在美留学生绑架案的时间重合可以知道,楼继伟的孩子就在美国,要么摊上了别的官司,要么这几个犯绑架罪的留学生中就有楼继伟家的孩子。
去驾驭工业社会经济。工业化大生产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化大生产和社会化大服务,而改开以农村的分田到户单干发端到城市工厂承包责任制深入,这对农业人口的市场地位以及其他相关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但仅就生产而言问题还不是太大,不过放到工商业领域就基本上是对其发展起到非常严重的负面的作用,这也是无法实现产业升级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
整天口号上宣传什么做大做强,但是同时又大谈什么全民创业,实际上这依然是没有摆脱个体经济思维。有人总强调韩国奇迹,其实无他,除了作为前线国家被重点扶植和刻意保护,技术转让产业转移壁垒较小的原因,自身的经济战略还是很关键的。都说韩国人是高丽棒子二鬼子,其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就是克隆日本模式,而且发展的产业也基本雷同,韩国产品基本上就是靠皇军开路打下来的天下。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成功的几点关键:第一,注重实业的发展。其重要性也从德日法这些注重实业的国家相较于醉衷于虚拟经济网络泡沫的英美经济表现普遍更好些可以得到证明,最起码不象英国那样通过将卖淫贩毒纳入GDP统计来自欺欺人;第二,重点发展一些大型企业。在工业方面每个领域集中扶植少量的几家企业几个品牌,使其在短时间内考资本扶植市场保护形成规模庞大的大企业,打出名气甚至部分垄断个别产品的国际市场,进而在这些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一下子打响韩国产品的名气提升韩国货的形象,从而在其他三小龙普遍碰到发展天花板时反而显得更加突出。第三,就是充分保护国内市场。对自己重点发展的行业必须在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生产和品牌之前不能放任外国产品冲击甚至垄断本国相关行业的市场。市场换技术早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历史笑柄,我们既没有得到技术更丢掉了自己的技术发展路线,国内市场沦陷被外国品牌划分势力范围,更没有了自己拿得出手的品牌。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改开后不但不进行合并形成规模企业和拳头产品,而一直是诸侯经济各自为政,中小企业林立,规模都不大,根本达不到量化生产的基本门槛,当年彩电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这样小的企业除了降低品质拉低员工收入,再有也只能通过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来争夺外国企业尚未占领的不多的市场份额。连合格的产品往往都无法正常生产,这么小的企业根本就无法形成一个内部有效分工体系,还奢谈什么研发?你想想一支游击队百十条枪你也要有司令部参谋部后勤部你难道不觉得好笑么。什么陈经陈大官人(这位金融的投机家的大忽悠不就是拉别人上套好从中渔利么)放开大路占领两厢农村包围城市的生搬硬套居然还有人点赞,这可是经济领域而且国内市场就是自己地盘,而经济竞争也不同于军事斗争。即便假设这种说法成立,那是不是可以推出中国不应该出兵朝鲜而是主动放弃自己占领的东北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再来一次所谓农村包围城市。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南橘北枳,改开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说法非常之扯淡。
工业革命后开始的近现代工业化生产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传统手工业所根本不具备的。特别是在生产标准化产品规格化,加之装配流水线以及信息自动化导致的自动化流水线更要求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后的量产才能收回研发设计制造即便是购买而来的投资成本进入收益区。中国呢,以汽车为例,国内有一二百个品牌,从品牌数量上绝对吓人一跳。中国自己的品牌可以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应该大致占全部品牌数量60%以上,可再看产量,加在一起能占几成?幸好还有落后的农村和城市工薪阶层捧场,否则这些中国品牌车早就早死早投胎了。不过呢这个连国门都难得跨出去的汽车行业幸好有中国足球垫底,否则用来作为国人笑料的也只有它了。
我们自己拆成一个个小作坊小企业,然后又大肆招揽包括韩国三星现代这样的所谓世界五百强来中国投资,不能说不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以中国的人口市场规模,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只保留并重点扶植几家大企业,发展到今天,500强中哪个领域能缺少中国企业?而这种小企业就只能是靠恶性竞争自相残杀来争夺市场,不但在国内即便到国外也是如此。而且这种企业严格来讲就不是干事业的料,和城市中开小饭馆一个样,今天赚钱就一窝蜂地掺和近来,明天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倒闭再干别的。这种投机商的心态如何能让国内消费者放心,因为这不是饭馆的饭菜今天吃了当天就消化了,一部车的寿命几年到十几年,售后呢?你饭馆关张我明天就去别家饭馆,你一个汽车厂倒闭,消费者怎么办?
到现在为止,当局还是毅然依然如故。放任各地诸侯自行其是,可以对内地方保护但是却绝对对外不设防。放任各种企业鱼龙混杂不加以疏导,全民创业瞎折腾,最后什么也折腾不出来。而且连起码的市场准入要求都没有,彻底被自由市场宣传洗了脑,根本就不去看看那个自由市场国富论的鼻祖国现在什么德行。
对了,我们的后清国已经自我矮化将韩国看成天朝,否则韩国的产品无论进口还是在中国生产,连一个汉字标识都没有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充斥国内市场销售。当然对某些人来讲只要中央文件不用韩国谚文书写那么就不算个事。
苹果和华为的技术差距有多大?利润份额差距有多大?王老吉和可口可乐的口味差距有多大?品牌价值差距有多大?
至于制造业,技术差距很多时候并不是主要原因,有的行业固然差距不小,但更多的行业早就实现了互相配套。高铁、水电、燃煤电站、交建、电网等行业国内资源整合比较好,国内企业在全世界都有技术上和费效比上的竞争力,但是不是就能够获取和欧美跨国企业那样的利润呢?
中美竞争是体系的竞争,中美综合实力的差距绝不等于技术上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在体系对抗中的作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美国有全球顶尖人才组成的华尔街精英团队,照样要经历金融危机,美国囊括欧美日顶尖技术,F35的问题照样层出不穷。
所以中国要解决自己体系上的问题,解决如何用13亿人去获取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更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问题,在这其中,资源分配方面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昨天上海人大代表李斌对习总说,工人阶级地位低下,没人,尤其是没上海年轻人愿意干。其他地方是一样的,二重被国机重组后,一线工人月薪不到当地银行平均工资的一半。2015年至今,上海深圳房价的增值额等于一线工人几十年的收入,没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哪来的信用杠杆的支点。这种资源的恶性集中、分配以及对整个社会意识的影响,再继续几年,哪还有什么黄豆,黄豆早化为灰烬了。
例如,退休人员买交医保不如加税。现在在中国退休金免税,在有些人得到的退休金已经相当高时,不征税是不公平的。
波音,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微软,英特尔,苹果,高通,ibm,应用材料,康宁,好莱坞电影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强生,惠普,陶氏杜邦,辉瑞,默沙东....
任何美国总统,在筹划对华政策时,都不得不考虑上面这些公司的利益。
中国就在中低级工业技术上没有受瓦森纳协定的限制,但是产品竞争力在世界上也不是上流的。比如我工作用到的电容,哪怕是低于1块钱了最便宜的那种,都是日本货,根本没有中国产品。超高真空设备里的基本零件不锈钢的螺旋螺母法兰各级抽真空机,中国产品从性能到价格上根本没有竞争力,都用英国货。 这些市场广大利润微薄的产品,本来应该是中国产品善于占领的地方,中国居然没有一席之地。 类似的工业初级品很多。
日本当年产业升级,自己发明创造了诸多世界级别的产品,录像带,录像机, cd,DVD,白色绿色蓝色LED,蓝光激光器, walkman,四声道喇叭,单反相机,摄像机,等离子,笔记本,游戏机,MD。这些有多少是瓦森纳协定限定的? 再看中国这么多年了,有多少自己发明创造的产品? VCD ? 没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想考去购买人家的淘汰技术来升级自己产品,可不是水中捞月, 而且人家自己发明创造的核心技术能稳定赚钱的为啥要卖给你 ?
我看国内的技术人才也不怎么样。 世界范围内的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有多少愿意去中国就业的 ?就是在我看来不需要啥历史积累,技术最容易速成的it业,国内完全没有和欧美竞争的能力。(铁手这个网站设计也不怎么样) 在我这里最近GE要把上海的研发中心撤销, 撤回美国,在美国要招3000人。上海的的
很好的比喻,我经验里阈值处理虽然简单但是也最白痴
首先,十分赞同陈王兄所言的【产业升级,就是抢我碗里的饭食。在高附加值市场上,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当然,这个观点应该进一步细化,如果是开创性升级,填补性升级,并不会与别人抢饭碗,只有进口替代性升级,才是搏杀性的。所谓开创性升级,更可以说是升华,也就是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产品,但这对后发国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所谓填补性升级,也就是因为外国限制禁运,自己不得已的产业升级,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军工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西方的禁运,中国的在军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很大程度是西方被迫造成的。
其次,对于陈王兄【大石头】的比喻,十分喜欢,但这个大石头,绝对不是【瓦森纳协定】,而是国内的【特权寄生和资产食利集团】。
【特权寄生与资产食利】是人类社会内部一切悲剧的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现在世界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寄生食利集团造成的,美国主要是金融资产食利和吃福利的特权阶层造成,而中国主要是垄断权力和垄断资产的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
很多伟大思想家和科学家都说,他们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前人的基础上,但是,在教育普及的现在,每个人都能广泛地接触前人的知识财富,为什么成功的只是很少数的人呢?
成功的产业升级也是如此,内生与嫁接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真正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嫁接,而是内生,而决定内生的最大关键,就是有没有特权寄生和资产食利阶层的压榨。
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没有实现土改的国家和地区,很难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城市化,但是土改有两大部分,一是在农村提供一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二是在城市提供一块土地,实现【居者有其屋】。
中国在这两大土改方面,农村的【耕者有其田】实现的特别好,而城镇的【居者有其屋】则只能算是实现了一半,能否彻底实现【居者有其屋】,怎样实现【居者有其屋】,将决定中国将来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总的来说,在农村提供实现耕者有其田,不过是实现基本保障,而在城市实现居者有其屋,才是决定发展的关键,日本韩国,新加坡都主要是在后者执行的特别好,即使是被地产商垄断的香港,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也占总体住房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中国大陆的保障房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又真正保障了什么人?
当然,中国与日韩,新加坡和香港地区,不能简单类比,因为,中国太大了,区域发展太失衡了,本地人的住房保障容易实现,对外地人的住房保障却困难的多,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甚至已经是本地人口的几倍,另一方面,现在城市里的就业并不稳定,也难长久化,基建和出口加工是就业的主要部分,但都是很不稳定,甚至将来会基本消失的,因此,没有稳定就业也不能让打工的外地人都长期留下来,否则,一旦这些就业机会消失,大量的失业人口,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原因。
成功的垫脚石,往往也会成为失败的绊脚石。
土地财政,曾经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最大推力,而现在,却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的问题,土地财政已经变成了土地乱政,这个问题与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是连在一起的,不能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就不能解决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可以说,寄生食利阶层是极为难以解决的,跟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背后,民主普选反而会加剧区域发展的失衡,阶级斗争最后只能沦为群众斗群众,他们最怕的就是中央集权,和毛主席的思想精神。
寄生食利阶层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与不劳而获,与生产脱节,生活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国家的生产水平。
总体而言,寄生食利阶层一方面压制了生产,另一方面又压制了正常的消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造成了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断裂,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动,经济发展必然停滞。
【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能动】,是经济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的核心内因。
其实,产业升级对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而言,就是个【伪命题】,就如中国必须坚持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一样,中国在服装,玩具等方面,也必须要基本自给自足,不能像美国那样大部分外包,一方面,中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巨大,另一方面,中国对任何商品的需要都是巨量的,其他国家都无法承接大部分,对中国也不安全。
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健全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像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样爬产业链。
粗略总结了一下美国,日本,韩国的产业整合与升级的情况,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是任何国家的根本,但在形式上却各有不同。
美国是托拉斯模式,日本是产经联模式,韩国是综合大企业模式。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产业也是十分散乱,在金融寡头的支持下,实现了产业整合,各个行业都基本实现了寡头垄断。而日本在产后,利用产经联实现了交叉持股,实现了产业的基本整合,韩国却是将很多行业整合到几个企业,通过超大企业实现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同类企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研发设计费用,和其他各种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用高利润的环节,补贴亏损的环节,而韩国的综合大企业模式,更是利用完全不同行业的利润,补贴需要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
中国现在很多行业也没有实现整合,特别是汽车行业,规模既分散,上下游产业链又残缺不全。
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先培育零部件巨头,但其他国家的零部件产业都是原本依附于整车企业的,没有整车企业的规模整合,就不可能产生独立的零部件巨头。
中国汽车产业,一方面依附于各个跨国巨头,另一方面的受制于地方政府,不解决这两大问题,实现真正的独立,中国汽车产业的两种整合都难以实。
产业实现了两种整合之后,如果造成了市场垄断,那么,产业健全和升级,还是会沦为一场空,开放性的竞争市场,就是产业整合之后的关键因素。
总结一下,内生因素,也就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才是产业健全或升级的根本,在这个前提下,产业整合则是第二大决定因素,第三则是开放性的竞争市场。
产业整合造成的规模效应,已经形成了企业规模,甚至远大于一个国家市场规模的情况,例如丰田,大众,通用的年产量都基本达到了一千万辆,而只有中国与美国的市场规模超过了一千万辆,第三名的日本还在500万辆打转转。
如果不是全球化的开放市场,很多跨国企业都会受制于本国市场规模,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跨国企业摆脱了本国市场规模的束缚,但这些跨国企业母国,特别是依赖出口的母国,就会受制于主要出口所在地的国家,如日本队美国的依赖,这是相对和平的全球化时代,很多国家还致力于发展军事的重要原因。
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既可以【唯大不败】,又可以【挟市场以令他国】,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因此,中国崛起的根本就在于中国的市场规模能有多大,是美国的一到两倍,还是三到四倍。
只要将中国的市场规模做大,将一部分市场选择性让给外资,另一部分市场用来产业整合,和产业健全,中国就能实现人类从未有过的【和平崛起】,俺称这种依靠更大市场,更全产业链的包容性崛起,为【载体崛起】。
又罗嗦多了,最后做一下总结——
人类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核心,又有外围,但根本上还是内因与核心决定的,这个内因的根本就在于【寄生食利阶层的压榨】的压榨是否严重,在这个基础上,是否能够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产业整合,以及开放性的竞争。
因此,大石头的确是存在的,但主要不是外在的【瓦森纳协定】,而是内在的【寄生食利集团】。
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与陈王兄做进一步的探讨,没有谁对谁错,而是彼此尊重的反对性意见,能够有利于国家社会,或他人更好,不能就算是自己整理思绪,在玩演绎归纳的文字游戏吧。
国家利益不一致,这就是朝代更替的根本啊。明朝的东林和皇族,清朝的八旗,唐朝的节度使不都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