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犹太王国亡国记 -- 赫克托尔
圣经记载的,第一个有名字的法老是 示撒,
列王记记载: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列王记14章第25节,历代志记载同)
此法老,应当为埃及第22王朝太祖,舍尚克(Shoshenq I,或译舍顺克)一世,约公元前943年—约公元前922年在位,为利比亚人的后裔,称号为“梅什韦什人的伟大领袖”,定都尼罗河三角洲的布巴斯提斯。在埃及卡尔纳克神庙现存其庆祝巴勒斯坦的胜利所刻的雕塑和碑文,相关文献片断也于美吉多考古发现。
但是,在其战利品列表中,就是没有耶路撒冷的收获,为此不同派别的考古学家做了多种解释,未能定论
不要你知我等不知啊,下面多种解释请挑几种说说看
“但是,在其战利品列表中,就是没有耶路撒冷的收获,为此不同派别的考古学家做了多种解释,未能定论”
还不到楼兰,夜郎这种史书里还能提一下级别。当然埃及史也没有笔记的历史,只有方尖碑,壁画。好像汉武帝传,卫青传里, 和他们的功勋碑上就不会专门记上,那天抢了某个草原部落。
好比圣经说他一年收入黄金666塔兰特(现在常用的圣经中译本-和合本,翻译做他连得,为地中海世界常用的贵金属计量单位,一金塔兰特约合33公斤,一银塔兰特约合26公斤),则其岁入超过4800万古罗马金币,这一收入高于一千年后的罗马帝国的岁入
但是.....倒霉的战败者经常出现在中东(埃及和两河)的石刻记功碑里,以色列人第一个出现的具体形象,就是亚述王的石碑中,奴颜卑膝的以色列王耶户
所以所罗门和罗波安的级别太差,连记功碑都上不了
法老的特殊性头衔
“法老”一词实际上翻译自希腊文和希伯來文对尼罗河流域国家统治者的称呼,这一称呼则来源于埃及语的“王宫”一词。因此“法老”原指王宫或者朝堂,到埃及第十二王朝末期,“法老”一词还仅仅使用于指代王宫。最早将“法老”用来表示埃及君主的是第十八王朝埃赫那顿时期的一封信,其中提到“法老,愿他健康长寿并富有,君王”。在此之后的第十九王朝,“法老”一词还可以用来代表贵族,而不仅仅是国王。直到第二十二王朝,法老一词开始同法老具体的称谓联系在一起使用,“法老”才成为现在的含义,即埃及国王。(打败罗波安,夺取耶路撒冷财宝的埃及王,恰恰是埃及第22王朝太祖舍尚克一世)
在不使用“法老”一词的时间里,古埃及人一般使用“国王”、“殿下”、“君主”等词表示国家的统治者,但这些词都是古埃及文的意译,而不是音译。而由于“法老”一词的独特性,后人习惯上就把所有古埃及国王都用这一称谓表示了。
Did Pharaoh Sheshonq Attack Jerusalem?
大致上
1 有人说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磨损掉了(古埃及的石刻历经数千年,损毁部分也正常,从维基百科上给的简单碑文-已经翻译成英文-确实有些缺字)
2 有人说,因为耶路撒冷是上供保平安的,所以不列在被征服者的列表里
3 有人说,舍尚克一世吹嘘了一次并非完全由他主导的战争(纪功碑吹牛是常事),而其中的被征服地区列表,是从之前其他法老的碑刻里抄的
最后,就是这块石刻,是神庙的一个大门
此人曾经抄袭过吕思勉、刘信芳,还有温瑞安,看他的东西一定要小心。
愿闻其详。
此人曾经抄袭过吕思勉、刘信芳,还有温瑞安,看他的东西一定要小心。
何的文章发表于《文艺争鸣》)1988年第2期,而温的《谈<笑傲江湖>》则是写于84年左右。不过当时读过的人不多,而且何新这时抄袭还没有后来那么肆无忌惮,抄袭的部分并不是很多(依我所见而论)。
何新文章的相关部分:
温瑞安文章的相关部分:
在豆瓣上查到(电子版书也找到,确实如此)
商务 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
布克哈特 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哈林顿 的 《大洋国》
培根 的 《新大西岛》
都署名何新翻译,其中 新大西岛 是1962年的.....
还有 乔治-鲁德 的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1963 年的,也署名何新
看起来都不像是 1949年出生的何国师的手笔
百度百科介绍何新,记载他的译著主要就是 培根论人生,出过几个版本(我觉得这个...可能也不是)
但是同名的何新,没有找到翻译家啊,而且似乎是个老一辈的翻译家,因为 新大西岛 据说是1938年何新初译
何新自己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他曾就此事作过了解,彼何新实际是北京编译所一个小组的集体笔名,取“齐力合心”之谐音。北京编译所(商务印书馆此套丛书中另有译者为“北京编译社”之书,当是同一单位)人员多为伪满、民国等战犯,因此工作以集体名义发表,不署个人名字。
那么确认一个问题,弗朗西斯培根 的 论说文集 是 何国师 翻译 的么?
但我记得其译本的标题不叫培根论说文集,而是别的名字。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丛书中的培根论说文集是水天同(水均益的伯父)译的。
另外,据何新本人在采访中自述,他是在七十年代,得到了水天同在三十年代的译本,感到兴趣。于是托其父(何新的父亲何炳然时在中华书局工作)寻得英文版,以水天同译本和英文字典为参考翻译了此书。有不同渠道信息称何新几乎不具备英文能力(何新本人也承认自己“英语十分糟糕”),基本是在水天同译本的基础上重新加工语言。何新又称自己的翻译工作经过留美友人校对,记者援引林纾的例子指何新“工作实际上是第二手翻译”,何新没有直接否认。
他抄不抄是另一回事,现在看他关于希腊伪史的这些观点,看起来非常象那么回事,西方史孤证比比皆是,要是再加上伪证(15世纪后的历史尚且很多要靠私人信件,而信件作伪难度早就证明不高),那么早就失去传承条件的希腊史罗马史就更显得可疑了。